可可诗词网

这个世界除了苟且,
还有诗和远方!

宾朋未及宴,简牍已云疲。

“宾朋未及宴,简牍已云疲。”诗句出处:《始至郡》;是唐朝诗人韦应物的作品。

湓城古雄郡,横江千里驰。高树上迢递,峻堞绕欹危。
井邑烟火晚,郊原草树滋。洪流荡北阯,崇岭郁南圻。
斯民本乐生,逃逝竟何为。旱岁属荒歉,旧逋积如坻。
到郡方逾月,终朝理乱丝。宾朋未及宴,简牍已云疲。
昔贤播高风,得守愧无施。岂待干戈戢,且愿抚茕嫠。

《始至郡》唐朝诗人韦应物的作品。

【注释】:

宾:

(一)①客人。《荀子·礼论》:“宾出,主人拜送。”②服从;归顺。《礼记·乐记》:“暴民不作,诸侯宾服。”《国语·周语上》:“侯卫宾服。” (二)bìn 通“摈”。抛弃。《庄子·徐无鬼》:“先生居山林……以宾寡人也久矣。”

朋:

①古代货币单位。五贝为一串,两串为一朋。一说两贝为一朋。《诗经·小雅·菁菁者莪》:“既见君子,赐我百朋。”②朋友。李白《陈情赠友人》诗:“斯人无良朋。”③朋党。东方朔《七谏·初放》:“群众成朋兮,上浸以惑。”(浸:逐渐。)④勾结。屈原《离骚》:“世并举而好朋兮。”⑤伦比。《诗经·唐风·椒聊》:“彼其之子,硕大无朋。”(其:语气词。之子:这个人。)⑥同,齐。《后汉书·李固杜乔传》:“朋心合力。”

未:

①十二地支之一。《春秋·庄公二十四年》:“六月辛未,朔,日有食之。”②十二时辰之一,即午后一时至三时。③十二生肖属羊。④副词。1.表示否定。a.相当于“不”。《诗经·周颂·小毖》:“未堪家多难。”b.相当于“没有”、“不曾”。《诗经 · 召南·草虫》:“未见君子,我心伤悲。”2. 用在句尾,表示疑问。相当于“否”。《后汉书·刘表传》:“言出子口而入吾耳,可以言未?”

及:

①赶上;追上。《左传·成公二年》:“故不能推车而及。”《吕氏春秋·听言》:“往者不可及,来者不可待。”②至;到达。《左传·宜公十五年》:“虽鞭之长,不及马腹。”③如;比得上。《战国策·齐策一》:“君美甚,徐公何能及也。”④趁着。《左传·僖公二十二年》:“彼众我寡,及其未既济也,请击之。”(济:渡河。)《战国策·赵策四》:“虽少,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。”⑤介词。和;与。《诗经·豳风·七月》:“女心伤悲,殆及公子同归。”(殆:只怕。公子:指贵族之子。)《诗经·卫风·氓》:“及父偕老,老使我怨。”

宴:

①安逸;安闲。《汉书·汲黯传》:“公孙弘宴见,上或时不冠。”②乐;快乐。《左传·成公二年》:“衡父不忍数年之不宴。”(衡父:人名。)③请人吃酒食或聚在一起饮酒吃饭。李白《将进酒》:“陈王昔时宴平乐,斗酒十千恣欢谑。”(陈王:指曹植。平乐:观名。)④筵席;宴会。欧阳修《醉翁亭记》:“宴酣之乐,非丝非竹。”⑤通“晏”。晚。孔平仲《续世说·巧艺》:“秋也者,天将摇落肃杀,其岁之宴乎!”(肃杀:天气寒冷萧瑟的样子。)[宴见]皇帝闲暇时召见臣民。范晔《后汉书·鲁恭传》:“迁侍中,数召宴见。”

简:

①战国至魏晋时代用于书写的狭长竹片。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上》:“昭王读法十余简而睡卧矣。”《汉书·艺文志》:“迄孝武世,书缺简脱,礼坏乐崩。”《左传·襄公二十五年》:“南史氏闻大(tài)史尽死,执简以往,闻既书矣,乃还。”(大:同“太”。)②书信。柳宗元《答贡士元公瑾论仕进书》:“辱致来简,受赐无量。”③简单;简略。《晋书·乐广传》:“王衍自言:‘与人语甚简至,及见广,便觉己之烦。’”(简至:简约周到。)《庄子·人间世》:“其始作为简,其将毕也必巨。”张居正《赠荆门守黄君升开封贰守序》:“闲僻之地,事简而虑优。”(优:富余。)④简化。陆机《吊魏武帝文》:“信简礼而薄葬。”⑤放荡;怠慢。《韩非子·亡征》:“简法禁而务谋虑,荒封内而恃交援者,可亡也。”《南史·王球传》:“球简贵势,不交游,筵席虚静,门无异客。”⑥检阅;检查。《左传· 昭公十四年》:“夏,楚子使然丹简上国之兵于宗丘,且抚其民。”《三国志·吴书· 吕蒙传》:“及简日,陈列赫然。”《汉书·冯奉世传》:“守战之备,久废不简。”⑦选择。张居正《贺少宰镇山朱公重膺殊恩序》:“会少司空缺,简公寄之。”诸葛亮《出师表》:“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。”⑧质朴;平易。《后汉书·魏霸传》:“以简朴宽恕为政。”

简牍:

书简,书牍。《北史·李元护传》:“虽以将用自达,然亦颇览文史,习于~~。”

牍:

①古代书写用的木片,也称木简。《汉书·昌邑哀王刘髆传》:“佩玉环,簪笔持牍趋谒。”后也用指写字的纸张。赵与时《宾退录·序》:“平生闻见所及,喜为客诵之,意之所至,宾退或笔于牍。”(诵:述说。笔:写。)②公文;文书。刘禹锡《陋室铭》:“无丝竹之乱耳,无案牍之劳形。”(丝竹:指音乐声。案牍:官府文书。形:身体。)③书信。《汉书·陈遵传》:“性善书,与人尺牍,主皆藏去以为荣。”④书籍;成卷的文章。《宋史·选举志二》:“寸晷(guǐ)之下,唯务贪多;累牍连篇,何由精妙?”(晷:日影,喻光阴。累牍连篇:形容书卷的文字冗长。)⑤竹制乐器,舂地而发出声音。《周礼·春官·笙师》:“舂、牍、应、雅,以教裓乐。”

已:

①停止。《荀子·劝学》:“学不可以已。”②完毕。《战国策·齐策二》:“言未已,齐让又至。”(让:责备。)③罢免。《论语·公冶长》:“(子文)三已之,无愠(yùn)色。”(愠:怨恨。)④疾止;病除。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:“可以已大风。”(大风:麻风病。)⑤副词。1. 已经。《史记·蒙恬列传》:“扶苏已死。”2.随后;旋即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废以为侯,已又杀之。”3. 太;过分。《诗经·小雅·巧言》:“昊(hào)天已威。”(昊天:天。)⑥通“以”。介词。和方位词“来”、“上”、“下”、“东”、“西”等结合,表示对时间、范围的限制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吴主传》:“自丞相雍已下皆谏。”⑦语气词。用法同“矣”。用于句末,表示确定语气。《老子》第二章:“天下皆知美之为美,斯恶已。”(斯恶已:就显出丑恶了。)

云:

①同“云2”。②说。《论语·子罕》:“牢曰:‘子云:吾不试,故艺。’”(牢:人名。试:见用于朝廷。艺:多才艺。)③有。《荀子 ·法行》:“其云益乎?”④代词。如此。《史记·汲郑列传》:“汲、郑亦云,悲夫!”(汲、郑:指汲黯、郑当时二人。)⑤助词。1. 用于句首。《诗经·郑风·风雨》:“既见君子,云胡不喜?”2. 用于句中。《后汉书·陈龟传》:“虽殁(mò)躯体,无所云补。”(殁:死。补:弥补。)⑥语气词。用于句末,表陈述语气。《史记·伯夷列传》:“余登箕山,其上盖有许由冢云。”[云云]通“芸芸”。众多貌。《庄子·在宥》:“万物云云。”

疲:

①疲劳;因乏。《庄子·天道》:“其鬼不祟,其魂不疲。”②厌倦;厌烦。《后汉书·光武帝纪下》:“我自乐此,不为疲也。”③慵懒;怠惰。曹操《上书策命魏公》:“受性疲怠,意望毕足。”④羸弱;瘦弱。《管子·小匡》:“故使天下诸侯以疲马犬羊为币。”(币:礼品。)⑤衰老;衰弱。王安石《思王逢源》:“我疲学更误,与世不相宜。”


可可诗词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