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可诗词网

这个世界除了苟且,
还有诗和远方!

从容肉作名,薯蓣膏成质。

“从容肉作名,薯蓣膏成质。”诗句出处:《采药》;是唐朝诗人王绩的作品。

野情贪药饵,郊居倦蓬荜。青龙护道符,白犬游仙术。
腰镰戊己月,负锸庚辛日。时时断嶂遮,往往孤峰出。
行披葛仙经,坐检神农帙。龟蛇采二苓,赤白寻双术。
地冻根难尽,丛枯苗易失。从容肉作名,薯蓣膏成质。
家丰松叶酒,器贮参花蜜。且复归去来,刀圭辅衰疾。

《采药》唐朝诗人王绩的作品。

【注释】:

从:

(一)[从容]1.逍遥自在。欧阳修《浪淘沙》:“把酒祝东风,且共从容。”2.镇静安详。黄溍《日损斋笔记·文献黄公神道碑》:“俯仰从容,不大声色。” (二)cóng ①相随;跟随。《论语·微子》:“子路从而后。”《史记·李斯列传》:“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。”②追逐;追赶。《孙子兵法· 军争》:“佯北勿从。”③听从;依从。《左传· 庄公十年》:“小惠未遍,民弗从也。”《荀子·天论》:“从天而颂之,孰与制天命而用之。”④听任;任凭。杜甫《屏迹》:“失学从儿懒,长贫任妇愁。”⑤做;参与。王安石《上皇帝万言书》:“及使之从政,则茫然不知其方……”⑥指跟随的人。《后汉书·单超传》:“其仆从皆乘牛车……”⑦副的。与“正”相对。古代官吏的品级有正、从之分。《唐六典》:“司封郎中员外郎掌邦之封爵,凡有九等。一曰王,正一品,食邑一万户;二曰郡王,从一品,食邑五千户。”⑧次要的;附属的。《老残游记》第四回:“居然也拿住了两个为从的强盗伙计。”⑨旧指堂房,即同宗而非嫡亲的亲属。《三国志· 蜀书·许靖传》:“(靖)少(shào)与从弟劭俱知名。”⑩介词。自;由。1.表示起点。柳宗元《至小丘西小石潭记》:“自小丘西行百二十步。”2. 表示对象,相当于“向”。宋濂《送东阳马生序》:“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。”(三) sǒng [从容(yǒng)]同“怂恿”。鼓动。《史记·淮南衡山列传》:“日夜从容(衡山)王密谋反事。”(反:反叛。)(四) zòng ①古代南北方向称“从”,东西方向称“衡(横)”。《诗经·齐风·南山》:“衡从其亩。”(亩:田垄。)②特指“合纵”。战国时南北六国土地相连,联合反对西面的秦国,称“合从”,省称“从”。李斯《谏逐客书》:“遂散六国之从。”③放纵。晁错《贤良文学对策》:“其行罚也,非以忿怒妄诛而从暴心也。”

从容:

①安闲、舒缓。《书·君陈》:“宽而有制,~~以和。”②举止,行动。《楚辞·九章》:“孰知余之~~。”③消闲,游乐。欧阳修《浪淘沙》:“把酒祝东风,且共~~。”④盘桓;逗留。李频《长安书情投知己》:“陕服因诗句,~~已半年。”⑤调解,斡旋。《汉书·叔孙通传》:“[陆贾]~~于平(陈平)、勃(周勃)之间。”⑥sǒng yǒng怂恿。《史记·淮南衡山传》:“日夜~~王密谋反事。”

容:

①包含;容纳。《庄子·外物》:“地非不广且大也,人之所用容足耳。”②容忍;宽容。《史记·汲黯郑当时列传》:“不能容人之过。”③允许;许可。《左传·昭公元年》:“五降之后,不容弹矣。”④容颜;仪表。《宋史·田锡传》:“居公庭,危坐终日,无懈容。”⑤样子;状态。李白《古风五十九首》之一:“一百四十年,国容何赫然!”(一百四十年:指唐朝建国至天宝十四年共有一百四十年。)⑥修饰;打扮。《诗经·卫风·伯兮》:“岂无膏沐,谁适为容?”⑦副词。或许;可能。《后汉书·李固传》:“宫省之内,容有阴谋。”[容与]1.自由自在、逍遥从容的样子。屈原《九歌·湘夫人》:“聊逍遥兮容与。”2. 徘徊不前的样子。《楚辞· 九章·涉江》:“船容与而不进兮。”

肉:

①禽兽的肉。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庖(páo)有肥肉。”(庖:厨房。)②人的肌肉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在体为肉。”③指蔬菜瓜果皮里核外可以吃的部分。蔡邕《为陈留太守上孝子状》:“舅偃哀其羸劣,嚼枣肉以哺之。”④古代某些圆形物体如玉璧、钱币,中间有孔,孔内叫“好”,孔外四周叫“肉”。《资治通鉴·陈宣帝太建十三年》:“(钱)背、面、肉、好(hào)皆有周郭。”(周郭:周围的边。)⑤声音洪亮悦耳。《礼记·乐记》:“使其曲直、繁瘠、廉肉、节奏,足以感动人之善心而已矣。”

作:

①起;起立。《论语·先进》:“舍瑟而作。”②兴起;产生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古者天下散乱,莫之能一,是以诸侯并作。”(一:统一。)又起身。《管子·弟子职》:“夜寐蚤作。”(寐:睡。蚤:通“早”。)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“由汤至于武丁,贤圣之君六七作。”《韩非子·解老》:“大奸作则小盗随。”③始。《尚书· 禹贡》:“莱夷作牧。”(莱夷:地名。牧:放牧。)④劳作;工作。《庄子·让王》:“日出而作,日入而息。”杨恽《报孙会宗书》:“田家作苦。”⑤创作;写作。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:“孔子惧,作《春秋》。”《吕氏春秋·勿躬》:“容成作历。”(容成:传说中黄帝臣,历法的创造者。)王充《论衡·定贤》:“譬犹工匠之作器也。”⑥名词,指作品。萧统《文选序》:“则有‘凭虚’、‘亡是’之作。”⑦事务。鲍照《采桑》:“季春梅始落,女工事蚕作。”(事:从事。)⑧担当;充任。《论语·子路》:“人而无恒,不可以作巫医。”(而:假如。)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方正》:“敦槐作关中都督,甚得民情。”⑨当成;算做。罗公升《溪上》:“门前溪一发,我作五湖看。”(一发:一根头发。)又成为。李贺《浩歌》:“南风吹山作平地。”⑩通“诅”。诅咒。《诗经·大雅·荡》:“侯作侯祝。”(侯:语气词。)(11)通“诈”。欺骗。《史记·孟子荀卿列传》:“作先合,然后引之大道。”[作色]脸上变色。指神情严肃起来或发怒。《礼记·哀公问》:“孔子愀(qiǎo)然作色。”(愀然:容色改变的样子。)

名:

①名字;名称。《孟子·尽心下》:“讳名不讳姓,姓所同也,名所独也。”(讳:避讳。)②取名;命名。《战国策·魏策三》:“宋人有学者,三年反而名其母。”③名号;名分。《左传·成公二年》:“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。”《论语·子路》:“名不正则言不顺。”④名声;声誉。卓尔堪《明遗民诗序》:“死事者名垂青史,固无论已。”(死事:效忠国事而死。垂:留传。固:本来。无论:不用说。)⑤著称;闻名。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:“五百年必有王者兴,其间必有名世者。”陆游《书愤》:“《出师》一表真名世,千载谁堪伯仲间?”(《出师》:指诸葛亮的《出师表》。伯仲间:可以相提并论。)⑥古代名家的简称。名家以正名辨义为主,战国百家之一。⑦说出;陈述。林嗣环《口技》:“人有百口,口有百舌,不能名出一处也。”⑧占有。《论衡·骨相》:“不名一钱。”⑨大的;重要的。《庄子·天下》:“名山三百,支川三千,小者无数。”⑩文字。《仪礼·聘礼》:“百名以上书于策。”

膏:

(一)①肥肉。《孟子·告子上》:“所以不愿人之膏粱之味也。”(愿:希望得到。粱:细粮。)②照明用的油脂。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焚膏油以继晷(guǐ)。”(晷:日影,喻时间。)韩愈《答李翊书》:“养其根而俟其实,加其膏而希其光。”③浓稠的膏状物。《诗经 · 卫风·伯兮》:“岂无膏沐,谁适为容?”(沐:洗头。谁适:为了取悦谁。为容:打扮。)④肥沃的。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:“膏壤沃野千里。”⑤药膏。《后汉书·方术传》:“既而缝合,傅以神膏,四五日创愈。”⑥甘美。《礼记·礼运》:“故天降膏露,地出醴泉。” (二)gào ①滋润。《诗经·曹风·下泉》:“芃芃黍苗,阴雨膏之。”②注入油脂使其润滑。韩愈《送李愿归盘谷序》:“膏吾车兮秣吾马。”(秣马:喂马。)③毛笔蘸墨掭匀。冯惟敏《不伏老》第一折:“磨的墨浓,膏的笔饱。”

成:

①完成;实现。李斯《谏逐客书》:“使秦成帝业。”②帮助实现;成全。《论语·颜渊》:“君子成人之美,不成人之恶。”③成为;变为。《礼记·学记》:“玉不琢,不成器。”刘向《说苑·奉使》:“齐之临淄三百闾,张袂(mèi)成帷,挥汗成雨。”(闾:里巷。袂:袖子。帷:帷幕。)④成果;成就。李白《化城寺大钟铭》:“少蕴才略,壮而有成。”(蕴:蓄。)⑤成长;成熟。《荀子·天论》:“(万物)各得其养以成。”⑥和解;交好。《左传·成公十一年》:“秦晋为成。”《史记·张仪列传》:“哀王于是倍从(zòng)约而因仪请成于秦。”(倍:违背。从:指合纵。仪:人名。)⑦已定的;定型的;现成的。《诗经·周颂·昊天有成命》:“昊天有成命,二后受之。”《三国志·蜀书·蒋琬费祎姜维传论》:“咸承诸葛之成规,因循而不革。”(咸:都。革:改变。)⑧层;重(chóng)。《史记·李斯列传》:“刑者相半于道,而死人日成积于市。”《吕氏春秋·音初》:“为九成之台。”⑨古代十里见方为一成。《汉书·刑法志》:“成方十里。”

质:

①以物或人作抵押。韩愈《柳子厚墓志铭》:“其俗以男女质钱,约不时赎。”(不时:随时。)《管子·山权数》:“请以宝为质于子。”(子:对对方的尊称。)《左传·隐公三年》:“故周郑交质,王子狐为质于郑,郑公子忽为质于周。”(狐、忽:均为人名。)②本质;实体。《荀子·劝学》:“其质非不美也。”③物体的底色。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:“永州之野产异蛇,黑质而白章。”④质量,指事物的优劣。⑤朴实;缺乏文采,与“文”相对。《韩非子·解老》:“好质而恶饰。”⑥质问;问。《汉书·汲黯传》:“黯(án岸)质天之有无。”⑦评判;对质。刘禹锡《天论上》:“而欲质天之有无。”⑧箭靶。《荀子·劝学》:“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。”(的:箭靶。)《后汉书·马融传》:“流矢雨坠,各指所质。”(流矢:乱飞的箭。)⑨古代刑具名。杀人用的砧垫。《汉书·张苍传》:“解衣伏质。”⑩通“贽”。古代初次拜见尊长时所送的礼物。《国语·晋语九》:“臣委质于狄之鼓。”(11)臣服;归顺。《韩非子·有度》:“贤者之为人臣,北面委质,无有二心。”


可可诗词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