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应笑禹汤能罪己。”诗句出处:《秋霖曲》;是唐朝诗人钱起的作品。
|
君不见圣主旰食忧元元,秋风苦雨暗九门。
凤凰池里沸泉腾,苍龙阙下生云根。阴精离毕太淹度,
倦鸟将归不知树。愁阴惨淡时殷雷,生灵垫溺若寒灰。
公卿红粒爨丹桂,黔首白骨封青苔。貂裘玉食张公子,
炰炙熏天戟门里。且如歌笑日挥金。应笑禹汤能罪己。
鹤鸣蛙跃正及时,豹隐兰凋亦可悲。焉得太阿决屏翳,
还令率土见朝曦。
《秋霖曲》唐朝诗人钱起的作品。
【注释】:
应:
(一)yīng ①当;应当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吴主传》:“重则本非应死之罪。”(重:指刑法重。)苏轼《水调歌头》:“不应有恨,何事长向别时圆?”②古国名。相传为周武王之子的封国,故址在今河南鲁山县东。 (二)yìng ①受;接受。王充《论衡·语增》:“周流应聘。”(周流:周游。)②答应;回答。《列子·汤问》:“河曲智叟亡以应。”③允许;同意。古乐府《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:“阿母谓阿女:‘汝可去应之。’”④适合;合于。《荀子· 天论》:“望时而待之,孰与应时而使之?”⑤应和。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:“杀之以应陈涉。”苏轼《后赤壁赋》:“山鸣谷应,风起云涌。”⑥对付;处置。《三国志· 魏志·钟繇传》:“得所送马,甚应其急。”⑦应验;证实。《后汉书·郭玉传》:“和帝时,为太医丞,多有效应。帝奇之。”⑧小鼓。《诗经·周颂·有瞽》:“应田县鼓。”(田:大鼓。县:悬挂。)禹:
传说中夏朝第一代君主。汤:
(一)①热水;沸水;开水。《论语·季氏》:“见善如不及,见不善如探汤。”②中药汤剂。《史记·扁鹊仓公列传》:“医有俞跗(fū),治病不以汤液醴洒。”(俞跗:人名。醴洒:药酒。)③带汁水的菜;食物煮后的汁水。王建《新嫁娘词三首》之三:“三日入厨下,洗手作羹汤。”④商朝第一个君主名。又称成汤。《韩非子·奸劫弑臣》:“汤得伊尹,以百里之地立为天子。” (二)tàng 同“烫”。用开水或热水浇、泡。《山海经 ·西山经》:“汤其酒百樽。” (三)shāng [汤汤]1. 水大的样子。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:“衔远山,吞长江,浩浩汤汤,横无际涯。”2.广大无际的样子。陈子昂《春台引》:“生碧草之油油,怀宇宙以汤汤。”3.流水声。王禹偁《潘阆咏潮图赞》:“汤汤潮声,与诗名俱。”4.琴声。贾至《宓子贱碑颂》:“鸣琴汤汤,宓子之堂。” (四)yáng [汤谷]即“旸谷”。古代传说中的日出之处。屈原《天问》:“出自汤谷,次于蒙汜。自明及晦,所行几里?”能:
①能力;才能。《荀子·王制》:“无能不官,无功不赏。”②有能力;有才能。诸葛亮《出师表》:“先帝称之曰能。”③能够;胜任。《论语·先进》:“非曰能之,愿学焉。”④擅长;善于。蔡元培《图画》:“善画者多工书而能诗。”(书:书法。)⑤和睦,亲善。《左传·襄公二十二年》:“令尹之不能,尔所知也。”⑥如此;这般。杜甫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:“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,忍能对面为盗贼。”(忍:忍心。)⑦及,达到。王安石《游褒禅山记》:“盖余所至,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。”⑧副词。约同“乃”、“于是”。《管子·权修》:“二者不失,则民能可得而官也。”⑨通“耐”。忍耐,禁得起。《淮南子·地形》:“食水者善游能寒。”(食水:指鱼鳖囧鹜等。)罪:
①罪恶;犯法行为。《诗经·小雅·十月之交》:“无罪无辜,谗口嚣嚣。”(嚣嚣áoáo:众口诋毁的样子。)《荀子·王制》:“无功不赏,无罪不罚。”《史记·魏其武安侯列传》:“武安又盛毁灌夫所横恣,罪逆不道。”②过失;过错。《左传·僖公三十三年》:“大夫何罪?”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此天之亡我,非战之罪也。”③罪人。《吕氏春秋·慎大》:“出拘救罪。”④惩处;治罪。《韩非子·五蠹》:“春离法者罪。”(离:通“罹”。触犯。)⑤归罪。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王无罪岁,斯天下之民至焉。”己:
①自己;本身。《礼记·大学》:“人之视己,如见其肺肝然。”《孙子·谋攻》:“知彼知己,百战不殆。”②天干的第六位。与地支相配以纪日,年。《吕氏春秋·季夏》:“中央土,其曰戊己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