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可诗词网

这个世界除了苟且,
还有诗和远方!

声音咽哕若有谓,号啼略与婴儿同。

“声音咽哕若有谓,号啼略与婴儿同。”诗句出处:《杜鹃行》;是唐朝诗人司空曙的作品。

古时杜宇称望帝,魂作杜鹃何微细。跳枝窜叶树木中,
抢翔瞥捩雌随雄。毛衣惨黑自憔悴,众鸟安肯相尊崇。
隳形不敢栖华屋,短翮唯愿巢深丛。穿皮啄朽觜欲秃,
苦饥始得食一虫。谁言养雏不自哺,此语亦足为愚蒙。
声音咽哕若有谓,号啼略与婴儿同。口干垂血转迫促,
似欲上诉于苍穹。蜀人闻之皆起立,至今相效传遗风。
乃知变化不可穷,岂知昔日居深宫,嫔妃左右如花红。

《杜鹃行》唐朝诗人司空曙的作品。

【注释】:

声:

①乐音;音乐。《论语·阳货》:“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。”(郑声:指郑地的俗乐。雅乐:指庙堂音乐,正乐。)②声音;声响。《诗经·小雅·伐木》:“嘤其鸣矣,求其友声。”③发出声音。古乐府《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:“阿女默无声,手巾掩口啼,泪落便如泻。”④口音。魏禧《大铁椎传》:“与人罕言语,语类楚声。”⑤声张;张扬。张溥《五人墓碑记》:“吾社之行为士先者,为之声义,敛赀(zī)财以送其行。”(敛:聚集。赀:通“资”,财物。)⑥名誉;名声;声望。《诗经·大雅·文王有声》:“文王有声。”⑦声势。《战国策·齐策一》:“吾三战而三胜,声威天下。”(威:震。)⑧指汉字的声母。《南史·谢庄传》:“又王玄谟问庄何者为双声,何者为叠韵。”⑨指声调,汉字有平、上、去、入四种声调。韩愈《唐故相权公墓碑》:“(权)公生三岁,知变四声,四岁能为诗。”(权公:权德舆。)⑩量词。表示声音发出的次数。白居易《琵琶行》:“转轴拔弦三两声。”

音:

①乐音。《韩非子·说林下》:“吾尝好音,此人遗我鸣琴。”(尝:曾经。遗:赠给。)②声音。《庄子·胠箧》:“鸡狗之音相闻。”③消息。《诗经·郑风·子衿》:“纵我不往,子宁不嗣音。”(宁:难道。嗣:寄给。)④通“荫”。树荫。《左传·文公十七年》:“鹿死不择音。”[八音]古代对乐器的统称。指金、石、土、革、丝、木、匏(páo袍)、竹八类。如钟、铃属金类;磬属石类;埙(xūn勋)属土类;鼓属革类;琴、瑟属丝类;柷(zhù祝)属木类;笙、竽属匏类;管、箫属竹类。

咽:

(一)①咽头,呼吸和消化的共同通道。位于鼻腔、口腔的后方,喉的上方。分为鼻咽、口咽和喉咽三部分。通称咽喉。《梦溪笔谈·药议》:“人但有咽有喉二者而已。咽则纳饮食,喉则通气。”②喻形势险要之地。《战国策·秦策四》:“韩,天下之咽喉。”(二)yè ①阻塞。刘向《新序·杂事》:“云霞充咽,则夺日月之明。”②声音阻塞或低微。孟郊《古怨别》:“含情两相向,欲语气先咽。”

若:

①从;顺从。《诗经·大雅·烝民》:“邦国若否,仲山甫明之。”②选择。《诗经·大雅·烝民》:“天子是若。”(是:指仲山甫。)③好像;如同。《庄子·逍遥游》:“其翼若垂天之云。”④代词。1. 人称代词。相当于“你”、“你的”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虞兮虞兮奈若何?”2.指示代词。相当于“此”、“这”。《论语·宪问》:“君子哉若人!”⑤连词。1. 表示假设关系,相当于“如果”。《三国志·蜀志·诸葛亮传》:“若其不才,君可自取。”2. 表示选择关系,相当于“或者”。《汉书·惠帝纪》:“民年七十以上若不满十岁有罪当刑者,皆免之。”⑥词尾。用在形容词后,表示“……的样子”。《诗经·卫风·氓》:“桑之未落,其叶沃若。”(沃若:润泽的样子。)《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》:“于是二子愀然改容,超若自失。”(愀qiǎo然:容色变动的样子。超若:怅惘的样子。)[若夫]至于。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:“若夫霪雨霏霏,连月不开。”

有:

(一)①与“无”相对。1. 表示占有、具有、领有。《论语·公冶长》:“陈文子有马十乘(shèng)。”(乘:四匹。)诸葛亮《草庐对》:“孙权据有江东。”2.表示存在。曹丕《杂诗》:“西北有浮云,亭亭如车盖。”3. 表示发生。《三国志·蜀书·诸葛亮传》:“天下有变,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、洛。”②丰收。储光羲《观竞渡》:“能令秋大有,鼓吹远相催。”③表示不定指。跟“某”相近。李白《菩萨蛮》:“暝色入高楼,有人楼上愁。”④助词。1. 多用于朝代名称的前面。《诗经·大雅·文王》:“有周不显,帝命不时。”2. 用于形容词前面。《诗经·郑风·女曰鸡鸣》:“明星有烂。”(烂:灿烂。) (二)yòu 通“又”。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。《论语·为政》:“吾十有五而志于学。”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三十有七年,亲巡天下。”

谓:

①评论。《论语·公冶长》:“子谓子贱,君子哉若人。”②告诉;对……说。《左传·僖公三十二年》:“公使谓之曰。”③说。《战国策·秦策二》:“此乃公孙衍之所谓也。”④叫做;称为。《孙子兵法·虚实》:“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,谓之神。”⑤认为;以为。王安石《上皇帝万言书》:“窃谓在位之人才不足。”⑥通“为”。因为。《汉书·王嘉传》:“丞相岂儿女子邪?何谓咀药而死?”⑦围困。《论语·子罕》:“子谓于匡。”

号:

(一)①命令;指示。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:“入则与王图议国事,以出号令。”也指发出命令,号召。龚自珍《病梅馆记》:“此文人画士,心知其意,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。”(明诏大号:公开宣告,大声号召。绳:约束。)②宣称;号称。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:“是时项羽兵四十万,号百万;沛公兵十万,号二十万。”③称号;称呼。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:“陈涉乃立为王,号为张楚。”欧阳修《醉翁亭记》:“故自号曰醉翁也。”④标志;口令。李绅《奉酬乐天秋夕有怀见寄》: “重(chóng)城宵正分,号鼓互相望。”(重城:双层的城墙。分:一半。望:旧读wāng,对着。) (二)háo ①大声哭。《诗经·魏风·硕鼠》:“乐土乐土,谁之永号?”李白《北上行》:“悲号绝中肠。”②高声叫;拖长声音叫。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:“还无社与司马卯言,号申叔展。”(还无社:萧国大夫名。司马卯、申叔展:楚国大夫。)柳宗元《童区寄传》:“因大号,一座皆惊。”③呼啸。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:“若夫霪雨霏霏,连月不开,阴风怒号,浊浪排空。”

啼:

①啼哭。《庄子·骈拇》:“枝于手者,龁(hé)之则啼。”(龁:咬。)李商隐《行次西郊作》:“存者背面啼,无衣可迎宾。”②叫;鸣。曹操《苦寒行》:“熊罴对我蹲,虎豹夹路啼。”

略:

①疆界。《左传·昭公七年》:“封略之内,何非君土?”②巡视;巡行。《左传·昭公二十五年》:“楚子为舟师以略吴疆。”③谋略;智谋。④侵夺;掠夺。《史记·匈奴列传》:“其夏,匈奴数万骑入,杀代郡太守恭友,略千馀人。”又收罗;网罗。《汉书·霍光传》:“使从官略女子。”⑤简省;简略。与“详”相对。刘知几《史通·叙事》:“加以一字太详,减其一字太略。”⑥大概;概要。《孟子·万章下》:“然而轲也尝闻其略也。”⑦副词。1.完全。《太平广记·金部下·宜春郡民》:“至夜深,章生潜身入室内,略不闻声息。”2. 稍微。《水经注·江水》:“两岸连山,略无阙处。”

与:

(一)①给予;授予。《论语·雍也》:“原思为之宰,与之粟九百。”(原思:孔子弟子。宰:官名。粟:指俸禄。)②帮助。《战国策·齐策一》:“君不与胜者,而与不胜者。”③赞许。《论语·述而》:“与其进也,不与其退也。”④结交;亲附。《荀子·王霸》:“不欺其与。”(其与:指所结交的国家。)⑤盟国;友邦。《荀子·王制》:“王夺之人,霸夺之与,强夺之地。”(之:其。人:指贤士。)⑥党与;共事人。《后汉书·寇荣传》:“于人少所与,以此见害于权宠。”(权宠:权臣;宠臣。)⑦介词。相当于“跟”。《庄子·逍遥游》:“蜩与学鸠笑之。”⑧连词。1. 相当于“和”。《汉书·贾谊传》:“太子之善,在于早谕教与选左右。”2.[与其]表示比较。《论语·八佾》:“与其奢也,宁俭。”⑨对付。《史记·燕召公世家》:“庞煖易与耳。”(二)yú 语气词。1. 用在句尾表示疑问。《史记·樗里子甘茂列传》:“卿明知其不如文信侯专与?”(文信侯:指吕不韦。专:专权。)2. 用在句尾表示感叹。《礼记·中庸》:“舜其大知也与!”(知:智。)以上意义后作“欤”。 (三)yù 参加。《左传·僖公三十二年》:“蹇叔之子与师。”(师:军队。)

婴:

①环绕;缠绕。《战国策·秦策四》:“小黄、济阳婴城,而魏氏服矣。”(小黄、济阳:二邑名。)《荀子·富国》:“是犹使处女婴宝珠。”②被……缠着。李密《陈情表》:“而刘夙婴疾病,常在床蓐。”(夙:早。)③触犯;遭遇。《韩非子·说难》:“夫龙之为虫也,柔可狎而骑也。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,若人有婴之者,则必杀人。”(狎:亲近而不庄重。)《新唐书·姚崇传》:“身婴夷戮,为天下笑。”(夷戮:杀戮。)④初生幼儿。《老子》:“如婴儿之未孩。”(未孩:还不会笑。孩:小儿笑。)也泛指小儿。梅尧臣《代书寄欧阳永叔四十韵》:“爱婴娇哑哑。”

儿:

①小孩子;儿童。《史记·扁鹊仓公列传》:“闻秦人爱小儿,即为小儿医。”②儿子。古乐府《木兰诗》:“阿爷无大儿,木兰无长兄。”也用作父母对儿女的称呼。汤显祖《牡丹亭·训女》:“儿啊,爹三分说话你自心模。”(模:摸。自心模:自己体会。)也用于儿女在父母面前自称。韩愈《琴操·履霜操》:“父兮儿寒,母兮儿饥,儿罪当笞,逐儿何为?”③年轻人,尤指青年男子。曹植《白马篇》:“借问谁家子?幽并游侠儿。”李益《江南曲》:“早知潮有信,嫁与弄潮儿。”古乐府《木兰诗》:“愿借明驼千里足,送儿还故乡。”④助词。名词后缀。沈约《领边绣》:“结缕坐花儿。”李清照《永遇乐·落日熔金》:“不如向,帘儿底下,听人笑语。”

同:

①会合;聚集。《诗经·小雅·吉日》:“兽之所同,麀(yōu)鹿麌(yǔ)麌。”(麀:母鹿。麌麌:兽群聚貌。)庾信《燕射歌辞·角调曲》:“泾渭同流,清浊异能。”②古代诸侯按时朝见天子之礼。《论语·先进》:“宗庙之事,如会同,端章甫,愿为小相焉。”(如:或者。端:玄端;诸侯祭服。章甫:黑色冠名。相:主持赞礼者。)③相同;与“异”相对。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:“古今一也,人与我同耳。”④共;共用;同一个。《诗经·秦风·无衣》:“岂曰无衣? 与子同袍。”文天祥《正气歌》:“牛骥同一皂。”(皂:通“槽”。牛马槽。)⑤统一;同一。《三国志 · 吴书 ·吴主传》:“同船济水。”《礼记·中庸》:“车同轨,书同文,行同伦。”(轨:车子两轮间的距离。伦:伦常纲纪。)⑥偕同。古乐府《木兰诗》:“同行十二年。”⑦参与。《武经总要》前集:“不知三军之权,而同三军之任,则疑。”(任:责任;职位。)⑧和谐;安定。《礼记·礼运》:“是故谋闭而不兴,盗窃乱贼而不作,故外户而不闭,是谓大同。”(谋闭:停止用计谋。外户:从外面关的门。)⑨整齐。《诗经 ·小雅·车攻》:“我马既同。”⑩古代土地面积单位,方百里为同。《左传·襄公二十五年》:“且昔天子之地一圻,列国一同。”(11)古代乐律中的阴律,又称“吕”。《周礼·春官·典同》:“典同掌六律六同之和。”

 


可可诗词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