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静中何所得,吟咏也徒哉。”诗句出处:《来闍黎新亭作》;是唐朝诗人孟浩然的作品。
|
八解禅林秀,三明给苑才。
地偏香界远,心净水亭开。
傍险山查立,寻幽石迳回。
瑞花长自下,灵药岂须栽。
碧网交红树,清泉尽绿苔。
戏鱼闻法聚,闲鸟诵经来。
弃象玄应悟,忘言理必该。
静中何所得,吟咏也徒哉。
《来闍黎新亭作》唐朝诗人孟浩然的作品。
【注释】:
静:
①静止;平静(与“动”相对)。《岳阳楼记》:“浮光跃金,静影沉璧。”《墨子·非攻下》:“而神民不违,天下乃静。”《韩非子·喻老》:“天下有道无急患则曰静。”《周易·系辞上》:“夫坤,其静也翕(xī),其动也辟。”(翕:敛息。辟:开启。)②寂静;安静。《诗经·卫风·氓》:“静言思之,躬自悼矣。”杜甫《甘林》:“喧静不同科。”③安定;平定。杜光庭《墉城集仙录·薛玄同》:“玄同自是冥心静神,往往不食。”④闲雅;文静。《诗经·邶风·静女》:“静女其姝,俟我于城隅。”⑤清洁;清净。张衡《东京赋》:“涤濯静嘉。”(嘉:美好。)洪昇《长生殿·雨梦》:“因此把驿庭静扫,銮舆幸早。”(銮舆:皇帝的车驾。)⑥道家的一种修炼方法。王建《送宫人入道》:“问师初得经中字,入静犹烧内里香。”(内里:宫里。)中:
(一)①中间。《墨子·经上》:“中,同长也。”(同长:同样长的半径。)柳宗元《天说》:“浑然而中处者,世谓之元气。”②内;在一定的范围内。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:“国中无伪。”《考工记·巨人》:“国中九经九纬。”③位置、等级在高下或两端之间。《列子·力命》:“中涂遇东郭先生。”(涂:同“途”。)《汉书·食货志下》:“金有三等,黄金为上,白金为中,赤金为下。”④正;适中。《礼记·玉藻》:“头颈必中。”《孟子·离娄下》:“汤执中。”(汤:殷商国君。)⑤宜于;合于。《史记·外戚世家》:“武帝择宫人不中用者,斥出归之。” (二)zhòng ①符合;适合。《吕氏春秋·怀宠》:“必中理,然后说。”《荀子·赋篇》:“圆者中规,方者中矩。”②诬蔑;诬蔑别人使受损害。《汉书·何武传》:“显怒,欲以吏事中商。”(显、商:人名。)③遭受;感受。《后汉书·马援传》:“援亦中病。”何:
(一)①疑问代词。1. 什么。《诗经·召南·何彼秾矣》:“何彼秾(nóng)矣?”(那长得很茂盛的是什么?)2. 为什么。《汉书·伍被传》:“公独以为无福,何?”3. 何处。韩愈《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》:“云横秦岭家何在?”②副词。1.表示反问。相当于“怎么”、“哪里”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大王来何操?”《后汉书·马援传》:“男儿要当死于边野,以马革裹尸还葬身,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?”(邪:同“耶”。)2.表示感叹。相当于“多么”。曹操《观沧海》:“水何澹澹。” (二)hè 扛;担。《诗经·曹风·候人》:“何戈与祋(duì)。”(祋:兵器名。)泛指背负。《诗经·小雅· 无羊》:“何蓑(suō)何笠。”引申为承受。《诗经·商颂·长发》:“何天之休。”(休:福。)以上意义后来写作“荷”。所:
①处所;位置;地方。《墨子·号令》:“夜以火指鼓所。”《诗经·豳风·九罭》:“鸿飞遵渚(zhǔ),公归无所。”(遵:沿着。渚:水中的沙洲。)②元、明时驻军的一种建制。《明史·兵志二》:“度(duó)要害地,系一郡者设所,连郡者设卫。”(度:估量。)③不定数词,附在数量词后表示概数。《史记·李将军列传》:“未到匈奴陈二里所,止。”(陈:同“阵”。)④量词。计算房舍及其他处所。《宋书 ·沈庆之传》:“居清明门外,有宅四所,室宇甚丽。”《史记·扁鹊仓公列传》:“刺足阳明脉,左右各三所。”⑤助词。用在动词前,组成名词性短语。1. 动词后不再出现表事物的词。《荀子·荣辱》:“此小人之所务而君子所不为也。”2. 动词后用“者”或“的”表示事物。《战国策·齐策四》:“视吾家所寡有者。”3. 动词后仍出现表事物的词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。”⑥助词。放在动词前表示被动,多与“为”配合使用。《汉书·黄霸传》:“食于道旁,乃为乌所盗肉。”(乌:乌鸦。)[所以]1.表示原因。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吾所以为此者,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。”2. 表示使用的东西。《墨子·公输》:“吾知所以距子矣,吾不言。”(距:同“拒”。)3. 表示方法或凭借。《荀子·议兵》:“彼兵者,所以禁暴除害也。”得:
①获取;得到。《三国志·蜀书·诸葛亮传》:“贤明之士思得明君。”②捉得;找到。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:“逐而得之。”③得意。《史记·管晏列传》:“意气洋洋,甚自得也。”④得到的庄稼;收获;思想上获得;心得。汉·晁错《论贵粟疏》:“亡(wú)农夫之苦,有仟伯之得。”宋·王安石《游褒禅山记》:“古人之观于天地、山川、草木、虫鱼、鸟兽,往往有得。”⑤能;能够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沛公军霸上,未得与项羽相见。”⑥表示某种动作能做或可以做。前蜀·杜光庭《神仙感遇传·罗公远》:“试令罗公取,取不得则罗公输,取得则僧输。”⑦需要;应该;必须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君为我呼入,吾得兄事之。”⑧合适;正确。明· 马中锡《中山狼传》:“于彼计则得。”《汉书·叙传上》:“历古今之得失。”⑨完成;完了。唐·白居易《琵琶行》:“十三学得琵琶成。”⑩通“德”。感激恩德。《孟子·告子上》:“为宫室之美,妻妾之奉,所识穷乏者得我欤?”吟:
①声调抑扬地咏诵。《庄子·德充符》:“依树而吟。”②叹息。《战国策·楚策一》:“昼吟宵哭。”③啼叫;鸣响。李白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:“熊咆龙吟殷(yǐn)岩泉。”(殷:如雷震响。)④古代诗歌体裁之一。《三国志·蜀书·诸葛亮传》:“亮躬耕陇亩,好为梁父吟。”⑤诗歌。陆游《病起》:“收拾吟笺停酒碗,年来触事动忧端。”⑥通“噤(jìn)”。闭口。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虽有舜禹之智,吟而不言,不如瘖(yīn)聋之指麾也。”(瘖:哑。指麾:指挥。)⑦口吃;说话不清。《后汉书·梁冀传》:“口吟舌言。”吟咏:
①吟诵,歌唱。《诗·周南·关雎序》:“~~情性,以风其上。”②作诗,歌颂。《南齐书·文学传》:“~~规范,本之雅什,流分条散,各以言区。”咏:
①声调抑扬顿挫地吟诵;歌唱。《国语·周语下》:“诗以道之,歌以咏之。”(道:表明。)②用诗歌来赞颂或叙述。曹操《步出夏门行·冬十月》:“歌以咏志。”③诗歌。李白《春夜宴从弟从桃花园序》:“不有佳咏,何伸雅怀?”④歌颂。《晋书·乐志上》:“舞象德,歌咏功。”也:
①语气词。用在句末。1. 表示判断或肯定。《庄子·逍遥游》:“《齐谐》者,志怪者也。”2.表示疑问或反问。《论语·为政》:“子张问:‘十世可知也?’”②助词。用在句中,表示停顿以引起下文。《论语·雍也》:“人不堪其忧,回也不改其乐。”(回:颜回。)③副词。庾信《镜赋》:“不能片时藏匣里,暂出园中也自随。”徒:
①步行。袁宏道《满井游记》:“风力虽尚劲,然徒步则汗出浃背。”《周易·贲》:“舍车而徒。”②步兵。《书·武成》:“前徒倒戈。”(前:前面。)③服劳役的犯人。《管子·轻重乙》:“今发徒隶而作之。”④服徭役的百姓。《新唐书·阎立德传》:“领徒四万治京城。”⑤弟子;门徒。《孟子·离娄下》:“予未得为孔子徒也。”⑥同伙;同一类人。韩愈《师说》:“郯子之徒,其贤不及孔子。”⑦泛指某一类人(多指坏人)。白居易《紫藤》:“先柔后为害,有似谀佞徒。”⑧罪刑之一。即徒刑(使服劳役)。《新唐书·刑法志》:“用刑有五……三曰徒。”⑨空;一无所有。《尔雅 · 释训》:“暴虎,徒搏也。”⑩副词。1.徒然;白白地。《清稗类钞·冯婉贞》:“徒糜弹药,无益吾事。”陆机《文赋》:“言徒靡而弗华。”(靡:美。华:光彩。)2. 只;仅仅。《史记·孙子吴起列传》:“王徒好其言,不能用其实。”哉:
①语气词。1. 表示感叹。相当于“啊”、“呀”。《史记· 陈涉世家》:“陈涉太息曰:‘嗟乎,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!’”2. 表示反问。相当于“呢”、“吗”。彭端淑《为学一首示子侄》:“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?”(顾:反而。鄙:边地。)3.表示疑问。相当于“吗”、“呢”。《庄子· 山木》:“此何鸟哉?”②通“才(cái)”。副词。方才;刚刚。《尚书·武成》:“厥四月,哉生明。王来自商,至于丰。”(王:指周武王。丰:周旧都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