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可诗词网

这个世界除了苟且,
还有诗和远方!

别离频破月,容鬓骤催年。

“别离频破月,容鬓骤催年。”诗句出处:《度安海入龙编》;是唐朝诗人沈佺期的作品。

我来交趾郡,南与贯胸连。四气分寒少,三光置日偏。
尉佗曾驭国,翁仲久游泉。邑屋遗甿在,鱼盐旧产传。
越人遥捧翟,汉将下看鸢。北斗崇山挂,南风涨海牵。
别离频破月,容鬓骤催年。昆弟推由命,妻孥割付缘。
梦来魂尚扰,愁委疾空缠。虚道崩城泪,明心不应天。

《度安海入龙编》唐朝诗人沈佺期的作品。

【注释】:

别:

(一)①分开。班固《汉书·苏武传》:“别其官属常惠等等,各置他所。”②离别。江淹《别赋》:“黯然销魂者,唯别而已矣。”③分辨;区别。《商君书·禁使》:“则上别飞鸟,下察秋毫。”范缜《神灭论》:“如丝体变为缕体,缕体即是丝体。有何别焉?”(缕:线。)④类别。刘知几《史通·杂述》:“史氏流别,殊途并骛(wù)。”(史氏:史家。骛:奔驰;流行。)⑤另;另外的。朱弁《送春》诗:“把酒送春无别语,羡君才到便成归。”⑥扭转。杜牧《陪昭应卢郎中》诗:“泥情斜拂印,别脸小低头。”⑦写错或读错(字)。《儒林外史》第四回:“前日替这里作了个荐亡的疏,我拿了给人看,说是倒别了三个字。” (二)biè 不顺;执拗。《水浒全传》第一回:“先奏你们众道士阻当宣诏,违别圣旨。”

离:

(一)①离开;离别。《吕氏春秋·诬徒》:“离则不能合,合则弗能离。”贺知章《回乡偶书二首》之一:“少小离家老大回,乡音无改鬓毛衰(cuī)。”(衰:疏落。)②背离;违背。《隋书·杨素传》:“民怨神怒,众叛亲离。”《商君书·画策》:“失法离令。”③离间;叛离。《史记· 李斯列传》:“(秦王)阴遣谋士赍(jī)持金玉以游说诸侯……离其君臣之计,秦王乃使良将随其后。”(赍:携带。)《孙子·计》:“亲而离之。”④经历。《史记·苏秦列传》:“我离两周而触郑,五日而国举。”⑤八卦之一。代表火。⑥通“罹”。遭受;遭遇。《诗经·邶风·新台》:“鱼网之设,鸿则离之。”(鸿:野鸭。)⑦分析。《礼记·学纪》:“一年视离经辨志。” (二)lǐ[离跂]用力的样子。《庄子·在宥》:“而儒、墨乃始离跂攘臂乎桎梏之间。” (三)lì 通“丽”。依附。《汉书·扬雄传下》:“丁傅、董贤用事,诸附离者,或起家至二千石。”

频:

①频繁;多次。杜甫《蜀相》:“三顾频烦天下计。”②危急。《诗经·大雅·桑柔》:“国步斯频。”(国步:国家的命运。)③一起;一齐。《国语·楚语下》:“群神频行。”④皱眉。后作“颦”。《袁中郎随笔·狂言》:“忧则颦,喜则笑。”⑤副词。屡次;多次。李商隐《代仆射濮阳公遗表》:“光阴荏苒,迁授频仍。”⑥通“濒(bīn)(滨)”。水边。《诗经·大雅·召旻》:“池之竭矣,不云自频。”

破:

①破碎;不完整。《荀子·劝学》:“风至苕(tiáo)折,卵破子死。”(苕:芦苇类草本植物。)②破坏;打破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皆沉船,破釜甑(zèng),烧庐舍,持三日粮,以示士卒必死,无一还心。”(釜:锅。甑:蒸饭器具。)③打败;攻克。苏轼《前赤壁赋》:“方其破荆州,下江陵,顺流而东也。”④揭露;拆穿。范仲淹《宋故卫尉少卿分司西京胡公神道铭》:“在郡未几,破奸发伏,有神明之号。”⑤破亡;残破。杜甫《春望》:“国破山河在。”⑥剖开;分开。《庄子·天地》:“百年之木,破为牺尊。”⑦剖析;分析。黄庭坚《送吴彦归番阴》:“摹书说偏旁,破义析名家。”

破月:

不圆的月亮。李贺《南园》:“古刹疏钟度,遥岚~~悬。”

月:

(一)①月球;月亮。《诗经·陈风·月出》:“月出皎兮。”②月光;月色。陶潜《归田园居》之三:“晨兴理荒秽,带月荷锄归。”③月份。一年的十二分之一。从朔至晦为一月,大月三十日,小月二十九日。《诗经·豳风·七月》:“七月流火,九月授衣。”(火:星名。)④形状或颜色像月亮的。李贺《昌谷》:“泉樽陶宰酒,月眉谢郎妓。”⑤指妇人的月经。王建《宫词》:“密奏君王知入月,唤人相伴洗裙裾。”⑥指妇女怀胎的月份。《诗经·大雅·生民》:“诞弥厥月,先生如达。”(诞:助词。弥:满。厥:其。先生:初生。达:通“羍”,小羊。)[月氏(zhī)]我国古代西域国名。 (二)ròu 同“肉”。古乐府《孤儿行》:“拔断蒺藜肠月中,怆欲悲。”(肠:指小腿肚子。)

容:

①包含;容纳。《庄子·外物》:“地非不广且大也,人之所用容足耳。”②容忍;宽容。《史记·汲黯郑当时列传》:“不能容人之过。”③允许;许可。《左传·昭公元年》:“五降之后,不容弹矣。”④容颜;仪表。《宋史·田锡传》:“居公庭,危坐终日,无懈容。”⑤样子;状态。李白《古风五十九首》之一:“一百四十年,国容何赫然!”(一百四十年:指唐朝建国至天宝十四年共有一百四十年。)⑥修饰;打扮。《诗经·卫风·伯兮》:“岂无膏沐,谁适为容?”⑦副词。或许;可能。《后汉书·李固传》:“宫省之内,容有阴谋。”[容与]1.自由自在、逍遥从容的样子。屈原《九歌·湘夫人》:“聊逍遥兮容与。”2. 徘徊不前的样子。《楚辞· 九章·涉江》:“船容与而不进兮。”

鬓:

脸两旁靠近耳朵的头发。贺知章《回乡偶书》:“少小离家老大回,乡音无改鬓毛衰(cuī)。”(衰:疏落。)

骤:

①马奔驰。《诗经 · 小雅·四牡》:“载骤骎(qīn侵)骎。”(载:动词词头。骎骎:快速的样子。)②快速,急速。《老子》:“骤雨不终日。”成语有“暴风骤雨”。③屡次;多次。《左传·宣公二年》:“宣子骤谏。”(谏:进谏。)

年:

①收成;年景。《谷梁传·桓公三年》:“五谷皆熟为有年也。”苏轼《喜雨亭记》:“雨麦于岐山之阳,其占为有年。”②十二个月为一年。《庄子·秋水》:“汤之时,八年七旱。”③年纪;年岁。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:“是时贾生年二十余,最为少。”④帝王的年号。改年叫改元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吴主传》:“改年为延康。”


可可诗词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