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可诗词网

这个世界除了苟且,
还有诗和远方!

铨材秉秦镜,典乐去齐竽。

“铨材秉秦镜,典乐去齐竽。”诗句出处:《奉和吏部杨尚书太常李卿二相公策免》;是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作品。

文雅关西族,衣冠赵北都。有声真汉相,无颣胜隋珠。
当轴龙为友,临池凤不孤。九天开内殿,百辟看晨趋。
诫满澄欹器,成功别大垆。馀芳在公论,积庆是神扶。
步武离台席,徊翔集帝梧。铨材秉秦镜,典乐去齐竽。
潇洒风尘外,逢迎诗酒徒。唯应待华诰,更食万钱厨。

《奉和吏部杨尚书太常李卿二相公策免》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作品。

【注释】:

铨:

①一种称量物体重量的器具;秤。《汉书·王莽传中》:“考量以铨。”②称量;衡量。《国语·吴语》:“无以铨度天下之众寡。”(度:估量。)③选授官职,量才授官。《新唐书·刘祥道传》:“林甫随才铨录,咸以为宜。”[铨叙]旧时称审定官员的等级。

材:

①木料。《韩非子·内储说上》:“材木尽则无以为守备。”②材料;原料。《管子·小问》:“致天下之精材,来天下之良工,则有战胜之器矣。”(器:用具。)③供写作用的素材。《文心雕龙·镕裁》:“美材既斫(zhuó),故能首尾圆合,条贯统序。”(斫:砍削。)④特指棺材。《陈书·周弘直传》:“气绝已后,便买市中见材,材必须小形者。”⑤通“才”。才能;才干。《史记·淮南衡山列传》:“王奇(刘)孝材能,乃佩之王印,号曰将军。”(奇:惊异。)⑥有才能的人。《左传·襄公二十六年》:“虽楚有材,晋实用之。”

秉:

①一把禾。《诗经·小雅·大田》:“彼有遗秉,此有滞穗。”(滞:留下。)②拿着;握着。《诗经·邶风·简兮》:“右手秉翟(dí)。”(翟:指山雉的尾羽。)③主持;执掌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吕布传》:“共秉朝政。”④保持;坚持。《晋书·李含传》:“实有史鱼秉直之风。”(史鱼:人名。)⑤同“柄”。权力。《管子·小匡》:“治国不失秉。”⑥通“禀”。承受。《诗经·大雅·烝民》:“民之秉彝,好(hào)是懿德。”(彝:常理。是:此。懿:美。)⑦量词。十六斛为一秉。《礼记·仪礼》:“十斗曰斛(hú),十六斗曰䉤(shǔ),十䉤曰秉。”

秦:

①周代诸侯国名。战国时成为七雄之一。公元前221年统一了各诸侯国,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。②朝代名。公元前221年,秦始皇统一中国,建立秦王朝,定都咸阳(今陕西省咸阳市东)。③陕西省的别称。古指今天陕西甘肃一带。杜甫《奉送严公入朝十韵》:“此生那老蜀,不死会归秦。”

典:

①典籍;具有法则作用的文献、书籍。《尚书·五子之歌》:“有典有则,贻厥子孙。”《左传·昭公十五年》:“昔而高祖孙伯黡(yǎn)司晋之典籍,以为大政。”(司:掌管。)②法则;制度。曹操《败军抵罪令》:“但赏功不罚罪,非国典也。”③仪式;礼仪。杜甫《望岳》:“邦家用祀典,在德非馨香。”(岳:指南岳。)④典雅;不粗俗。萧统《答玄圃园讲颂启令》:“辞典文艳,既温且雅。”⑤典故;故事。《左传·昭公十五年》:“言以考典,典以志经,忘经而多言举典,将焉用之。”(考:成。志:记述。)⑥主管;掌管。《三国志·吴志·是仪传》:“到见亲任,专典机密,拜骑都尉。”(见:被。拜:授予。)⑦典当;抵押。白居易《杜陵叟》诗:“典桑卖地纳官租,明年衣食将如何?”[典礼]1. 典法;礼仪。《后汉书·延笃传》:“历公旦之典礼,览仲尼之《春秋》。”(公旦:周公名旦。仲尼:孔子字。)2. 隆重的仪式。《清史稿·礼志八》:“文华殿成,举行典礼。”

乐:

(一)①音乐。《周易·豫》:“先王以作乐崇德。”《吕氏春秋·古乐》:“故乐之所由来者尚矣,非独为一世之所造也。”又为奏乐。《礼记·曲礼下》:“岁凶,年谷不登……士饮酒不乐。”②乐工;演奏音乐的人。《论语·微子》:“齐人归女乐,季桓子受之。”(归:通“馈”。赠送。)③乐器。《韩非子·解老》:“故竽先则钟瑟皆随,竽唱则诸乐皆和。” (二)lè愉快;快乐。《左传· 隐公元年》:“其乐也融融。”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:“此乐何极?” (三)yào 喜好;喜爱。《论语·雍也》:“知者乐山,仁者乐水。”(知:智。)《晋书·阮籍传》:“籍平生曾游东平,乐其风土。”

去:

(一)①离开。《诗经·魏风·硕鼠》:“逝将去女,适彼乐土。”②距离。《谷梁传·庄公三十二年》:“梁丘在曹邾之间,去齐八百里。”③失去;失掉。孟云卿《悲哉行》:“孤儿去慈亲,远客丧主人。”周亮工《书影》卷一:“郡县守巡各至,问所失,吏部曰:‘吾家无一物,独去破毡具一床耳。’”④除去;舍弃;丢弃。《左传·隐公六年》:“见恶,如农夫之务去草焉。”韩愈《与孟尚书书》:“何有去圣人之道,舍先王之法,而从夷狄之教,以求福利也。”⑤婉称去世;死亡。古诗《孤儿行》:“居生不乐,不如早去,下从地下黄泉。”⑥往;到。辛弃疾《摸鱼儿》:“休去倚危栏,斜阳正在、烟柳断肠处。”⑦过去的;从前的。《新语·至德》:“斯乃去事之戒,来事之师也。”⑧助词。用于形容词后,相当于“啊”、“了”。白居易《盐商妇》:“绿鬟富去金钗多,皓腕肥来银钏窄。”(绿鬟:比喻女子乌黑的发髻。)⑨去声。汉语四声之一。⑩往;到……去。古乐府《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:“卿可去成婚。”李白《与史郎中饮听黄鹤楼上吹笛》:“一为迁客去长沙,西望长安不见家。”(迁客:被贬谪到外地的官员。)(11)通“驱”。驱逐。《左传·僖公十五年》:“三去之馀,获其雄狐。” (二)jǔ 收藏。《左传·昭公十九年》:“纺焉以度而去之。”(纺线搓绳量了城墙的高度然后收藏起来。)《史记·周本纪》:“龙亡而漦在,椟而去之。”(漦lí:涎沫。椟dú:放在木匣中。)这个意义后来写作“弆”。

齐:

①[形]整齐,一致。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:“夫物之不~,物之情也。”②[副]一同,一齐。《晋书·谢安传》:“若二贼假延,来年水生,东西~举。”③[形]平等,相等。《荀子·王制》:“势~则不壹,众~则不使。”④[动]整治。《史记·酷吏列传序》:“道之以政,~之以刑。”⑤[形]敏捷。《商君书·弱民》:“~疾而均,速若飘风。”⑥[名]肚脐。《左传·庄公六年》:“若不早图,后君噬~。”

竽:

古代竹制管乐器,形状似笙。《韩非子·内储说上》:“吹竽者众,吾无以知其善者。”


可可诗词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