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可诗词网

这个世界除了苟且,
还有诗和远方!

望霖窥润础,思吹候生条。

“望霖窥润础,思吹候生条。”诗句出处:《广州王园寺伏日即事寄北中亲友》;是唐朝诗人刘言史的作品。

南越逢初伏,东林度一朝。曲池煎畏景,高阁绝微飙。
竹簟移先洒,蒲葵破复摇。地偏毛瘴近,山毒火威饶。
裛汗絺如濯,亲床枕并烧。坠枝伤翠羽,萎叶惜红蕉。
且困流金炽,难成独酌谣。望霖窥润础,思吹候生条。
旅恨生乌浒,乡心系洛桥。谁怜在炎客,一夕壮容销。
《广州王园寺伏日即事寄北中亲友》唐朝诗人刘言史的作品。

【注释】:

望:

①远望。《左传·庄公十年》:“吾视其辙乱,望其旗靡。”(辙:车辙。靡:倒。)②盼望;期望。曹操《收田租令》:“欲望百姓亲附。”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王如知此,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。”③声望;名望。《诗经·大雅·卷阿》:“令闻令望。”④有声望的人或物。《左传·昭公十二年》:“吾子,楚国之望也。”⑤怨恨;责怪。《新唐书·刘汉宏传》:“汉宏恨赏薄,有望言。”⑥祭名。指古代帝王祭祀山川、日月、星辰。《尚书·舜典》:“望于山川。”⑦农历每月十五。张溥《五人墓碑记》:“予犹记周公之被逮,在丁卯三月之望。”[望洋]亦作“望羊”、“望阳”。仰视;远视。《庄子·秋水》:“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,望洋向若而叹。”(若:海神名。)

霖:

久雨。《晏子春秋·内篇谏上五》:“景公之时,霖雨十有七日。”又泛指雨。杜甫《阻雨不得归瀼(ráng)西甘林》:“三伏适已过,骄阳化为霖。”曹植《赠丁仪》:“朝云不归山,霖雨成川泽。”

窥:

(一)①从小孔或门缝处偷看。《史记·管晏列传》:“晏子为齐相,出,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。”《礼记·少仪》:“不窥密。”②观看。《战国策· 齐策一》:“朝服衣冠,窥镜。”《论语·子张》:“窥见室家之好。”③侦探;窥伺。李白《关山月》:“汉下白登道,胡窥青海湾。”(白登:山名。青海湾:青海湖。)《过秦论》:“君臣固守,以窥周室。” (二)kuǐ 通“跬”。半步。《汉书·息夫躬传》:“京师虽有武蜂精兵,未有能窥左足而先应者也。”(武蜂:军队名。窥左足:左脚迈出一步。)

润:

①滋润。《尚书·洪范》:“水曰润下,火曰炎上。”(曰:为。炎:燃烧。)②湿润;潮湿。《墨子·辞过》:“室高足以辟润湿。”③水;雨水。《后汉书·钟离意传》:“而比日密云,遂无大润。”④湿润;有光泽。《汉书·董仲舒传》:“良玉不瑑,资质润美。”⑤装饰;修饰。曹植《与杨德祖书》:“昔丁敬礼常作小文,使仆润饰之。”

础:

①柱子下的石墩。范成大《次韵汉卿舅即事》诗:“晚来础汗南风壮,会有溪云载雨过。”②堆砌;垒。宋·曾敏行《独醒杂志》卷六:“东坡谪岭南,舟次新淦,时人方础石为桥。”

思:

①思考;想。《论语·为政》:“学而不思则罔。”《荀子·劝学》:“吾尝终日而思矣,不如须臾之所学也。”②思念;怀念。《诗经·邶风·泉水》:“靡(mǐ)日不思。”(靡:无。)李白《静夜思》:“低头思故乡。”③愁思。张华《励志诗》:“吉士思秋。”(吉士:对男子的美称。)④心情;情绪。李煜《虞美人》:“清霜残雪思难任。”(清霜残雪:指鬓发已白。)柳宗元《登柳州城楼》:“海天愁思正茫茫。”⑤助词。可用于句首或句中,调整音节。《诗经·大雅 ·思齐》:“思齐大任,文王之母。”(齐:通“斋”。庄敬。大任:即太任。王季之妻,文王之母。)⑥语气词,啊。《诗经·周南·汉广》:“南有乔木,不可休思。”(乔:高大。休:休息。)

吹:

①合拢嘴唇用力出气。《韩非子·大体》:“不吹毛而求小疵。”②吹奏。杜甫《遣兴》诗:“高楼夜吹笛。”③(气体)流动触拂。陶渊明《归去来兮辞》:“风飘飘而吹衣。”④吹嘘;夸口。《颜氏家训·名实》:“有一士族,读书不够二三百卷……多以酒犊珍玩交诸名士。甘其饵者,递共吹嘘。”(酒犊:酒肉。递:交相。)⑤管乐。陶潜《述酒》诗:“王子爱清吹。”

候:

①守望。《吕氏春秋· 壅塞》:“宋王使人候齐寇之所至。”(齐寇:齐国入侵者。)《墨子·备穴》:“城内为高楼,以谨候望敌人。”②泛指观察。《吴越春秋·勾践入臣外传》:“候天察地。”③古代守望、侦察敌情的处所。也作“堠”。《后汉书·西域传》:“又置戍(shù)部候。”(戍:边塞营地。部:部署。)④哨兵。《墨子·号令》:“守入城,先以候为始。”⑤等待;等候。陶渊明《归去来兮辞》:“僮仆欢迎,稚子候门。”⑥看望;问候。《后汉书· 朱祐传》:“祐初学长安,帝往候之。”⑦时令;时节。《宋史·礼志五》:“欲知农桑之候。”《徐霞客游记·游太和山日记》:“山谷川原,候同气异。”⑧古代以五天为一候。《魏书·律历志上》:“五日一候。”⑨征候;征兆。《潜夫论·相列》:“夫骨法为禄相表,气色为吉凶候。”

生:

①生长;长出。《荀子·劝学》:“蓬生麻中,不扶而直。”②活着;生存。《论语· 卫灵公》:“志士仁人,无求生以害仁,有杀身以成仁。”③生命;性命。《韩非子·解老》:“禄也者,人之所以持生也。”(禄:俸禄。持:维持。)④产生;发生。《韩诗外传》卷五:“水渊深广,则龙鱼生之。”⑤生育;诞生。《左传·隐公元年》:“庄公寤生。”⑥生存的期间,指人的一生;一辈子。曹操《短歌行》:“对酒当歌,人生几何?”⑦生活;生计。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:“乡邻之生日蹙(cù)。”(蹙:窘迫。)⑧不熟的。1. 未煮或未煮熟的。《吕氏春秋·适音》:“大飨之礼,上玄尊而俎生鱼。”2.未加工炼制的。《洛阳伽蓝记·城北》:“头后垂二尺生绢。”⑨读书的人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,以非当世。”

条:

①树名。山楸。《诗经·秦风·终南》:“终南何有? 有条有梅。”②细长的树枝。《诗经·周南·汝坟》:“遵彼汝坟,伐其条枚。”(汝坟:汝水大堤。枚:树干。)③长的;长条的。《尚书·禹贡》:“厥草惟繇,厥木惟条。”(繇:茂盛。)④条理;秩序。《尚书·盘庚上》:“若网在纲,有条而不紊。”(纲:鱼网的总绳。)⑤条款;分项。《战国策·秦策一》:“科条既备,民多伪态。”(科:条文。)白居易《与微之书》:“其余情况,条写如后。”⑥通达。《汉书·礼乐志》:“声气远条凤鸟翔。”(声气:指祭祀的歌声及牲体的香气。)⑦量词。用于长形的或分项目的。《汉书·刑法志》:“律令凡三百五十九章,大辟四百九条,千八百八十二事。”(大辟:死刑。)张鷟《朝野佥载》:“与之绳万条,以为钱贯。”


可可诗词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