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升坛九城陌,端拱千秋年。”诗句出处:《谒汉世祖庙》;是唐朝诗人刘希夷的作品。
|
舂陵气初发,渐台首未传。列营百万众,持国十八年。
运开朱旗后,道合赤符先。宛城剑鸣匣,昆阳镝应弦。
犷兽血涂地,巨人声沸天。长驱过北赵,短兵出南燕。
太守迎门外,王郎死道边。升坛九城陌,端拱千秋年。
朝廷方雀跃,剑珮几联翩。至德刑四海,神仪翳九泉。
宗子行旧邑,恭闻清庙篇。君容穆而圣,臣像俨犹贤。
攒木承危柱,疏萝挂朽椽。祠庭巢鸟啄,祭器网虫缘。
怀古江山在,惟新历数迁。空馀今夜月,长似旧时悬。
《谒汉世祖庙》唐朝诗人刘希夷的作品。
【注释】:
升:
①量器。《韩非子·外储说右上》:“宋人有酤酒者,升概甚平。”②量词。容量单位。一斗的十分之一。苏轼《上梅直讲书》:“方学为对偶声律之文,求升斗之禄。”③上升。《诗经·小雅·天保》:“如月之恒,如日之升。”④登;上。《诗经· 小雅· 角弓》:“毋教猱(náo)升木。”(猱:猴类。)⑤谷物登场,即成熟。《论语·阳货》:“旧谷既没,新谷既升。”坛:
(一)①土筑的高台。用于祭祀、朝会、盟誓及封拜等。《左传·襄公二十八年》:“子产相郑伯以如楚,舍不为坛。”《尚书·金滕》:“为坛于南方北面,周公立焉。”②其他土台式的东西。《山海经·南山经》:“又东五百里曰成山,四方而三坛。”③基址。《左传·哀公元年》:“室不崇坛。”《庄子·则阳》:“观于大山,木石同坛。”④庭院。《楚辞·九章·涉江》:“燕雀乌鹊,巢堂坛兮。”《淮南子·说林》:“腐鼠在坛,烧薰于宫。”⑤指某些领域或场所。欧阳修《答梅圣俞寺丞见寄》:“诗坛推子将。” (二)shàn ①同“墠”。清扫过的供祭祀的空地。《礼记·曲礼下》:“大夫、士去国,逾竟,为坛位,乡国而哭。”②指清扫;清除。《周礼·夏官·大司马》:“暴内陵外则坛之。”③堂屋。屈原《大招》:“南房小坛,观绝霤只。”九:
①数词。《淮南子·天文》:“三三如九。”②泛指多数。《楚辞·离骚》:“虽九死其犹未悔。”《左传·襄公十一年》:“八年之中,九合诸侯。”(合:盟会。)司马迁《报任安书》:“假令仆伏法受诛,若九牛亡一毛。”城:
①城郭。一般是两重,里面的称城,外面的称郭。贾谊《过秦论》:“然后践华为城,因河为池。”②古代都邑为中心的所辖地区称城。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秦昭王闻之,使人遗(wèi)赵王书,愿以十五城请易璧。”(遗:送给。易:交换。)③筑城。《汉书·高帝纪》:“令天下县邑城。”《诗经·小雅·出车》:“天子命我,城彼朔方。”(朔方:北方。)④守城。魏源《圣武记》卷一:“我朝纵还台堡降卒二千,城者拒之。”⑤城墙以内的地方。韩翊(yì)《寒食》:“春城无处不飞花,寒食东风御柳斜。”(御柳:皇宫栽的柳树。)⑥城市;都市。《史记·吴起传》:“魏文侯以为将,击秦,拔五城。”陌:
①田间东西走向的小路。《史记·商君列传》:“为田开阡陌封疆,而赋税平。”②泛指道路。辛弃疾《永遇乐·京口北固亭怀古》:“寻常巷陌。”③通“佰”。钱一百为佰。《旧五代史·王章传》:“官库出纳缗钱,皆以八十为陌。”(缗:穿铜钱用的绳子。)端:
①正;直;端正。《魏子》:“形端则影直。”又公正。贾谊《治安策》:“于是皆选天下之端士孝悌博闻、有道术者以卫翼之,使与太子居处出入。”②事物的一头或一方。《孙子兵法·势篇》:“循环之无端,孰能穷之?”③开头;发端。王安石《荀卿》:“知己者,智之端。”④缘由;来由。陆机《君子行》:“祸集非无端。”⑤量词。布帛长度单位。倍丈为端。一说六丈为端,又说一丈六尺为端。《盐铁论·力耕》:“中国一端之缦。”⑥审视;细看。司空图《障车文》:“且子细思量,内外端相,事事相称,头头相当。”⑦副词。1. 正好。张说《破阵乐》:“正属四方朝贺,端知万舞皇威。”2.终究。蔡伸《满庭芳》:“端不负平生。”3. 究竟。陆游《幽事》:“余年端有几?”端拱:
①端坐拱手。谓帝王无为而治。《魏书·辛雄传》:“~~而四方安。”②大臣正色立朝,严肃不苟。《南史·王球传》:“王弘兄弟贵动朝廷,球终日~~,未尝相往来。”拱:
①抱拳;或两手合于胸前。《论语·微子》:“子路拱而立。”②两手合围,多用以表物之粗细。《左传·僖公三十二年》:“中寿,尔墓之木拱矣。”(尔:指蹇叔。)③环绕;环卫。潘岳《籍田赋》:“似众星之拱北辰也。”④执;持。《国语·吴语》:“拥铎拱稽。”秋:
①谷物成熟。《礼记·月令》:“(孟夏之月)麦秋至。”②秋天的庄稼。赵汝鐩《耕织叹》:“香穗垂头秋登场。”③秋季,农历七至九月。李绅《悯农二首》之一:“春种一粒粟,秋收万颗子。”④一年的时间段。《史记·梁惠王世家》:“千秋万岁后将传于王。”⑤时刻;时候。《宋史·宗泽传》:“今日乃汝立功之秋,不可失也。”⑥喻白色。陆游《诉衷情》:“胡未灭,鬓先秋。”⑦形容飞的样子。《汉书·礼乐志》:“飞龙秋,游上天。”也作“秋秋”。《荀子·解蔽》:“凤凰秋秋。”年:
①收成;年景。《谷梁传·桓公三年》:“五谷皆熟为有年也。”苏轼《喜雨亭记》:“雨麦于岐山之阳,其占为有年。”②十二个月为一年。《庄子·秋水》:“汤之时,八年七旱。”③年纪;年岁。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:“是时贾生年二十余,最为少。”④帝王的年号。改年叫改元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吴主传》:“改年为延康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