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白羽风驰碎锦毛,青娥怨处嫣然笑。”诗句出处:《赋得射雉歌送杨律表弟赴婚期》;是唐朝诗人刘商的作品。
|
昔日才高容貌古,相敬如宾不相睹。手奉蘋蘩喜盛门,
心知礼义感君恩。三星照户春空尽,一树桃花竟不言。
结束车舆强游往,和风霁日东皋上。鸾凤参差陌上行,
麦苗萦陇雉初鸣。修容尽饰将何益,极虑呈材欲导情。
六艺从师得机要,百发穿杨含绝妙。白羽风驰碎锦毛,
青娥怨处嫣然笑。杨生词赋比潘郎,不似前贤貌不扬。
听调琴弄能和室,更解弯弧足自防。秋深为尔持圆扇,
莫忘鲁连飞一箭。
《赋得射雉歌送杨律表弟赴婚期》唐朝诗人刘商的作品。
【注释】:
白:
①白色。《荀子·荣辱》:“目辨白黑美恶。”(辨:辨别。)②纯洁。《韩非子·说疑》:“竦(sǒng)心白意。”(竦:恭敬。)③皎洁;明亮。白居易《琵琶行》:“唯见江心秋月白。”④彰明;显赫。《荀子·天论》:“礼义不加于国家,则功名不白。”⑤表明;陈述。《吕氏春秋·士节》:“吾将以死白之。”⑥禀告;报告。柳宗元《段太尉逸事状》:“太尉自州以状白府。”⑦徒然;平白地。李白《越女词》五首之四:“相看月未堕,白地断肝肠。”羽:
①鸟类翅膀上的长羽毛。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然则一羽之不举,为不用力焉。”《左传·僖公二十三年》:“羽,毛,齿,革,则君地生焉。”②鸟类的毛。韩愈《原道》:“无羽毛鳞介以居寒热也。”(毛:兽毛。介:甲壳。)③鸟类及飞虫类的翅膀。曹植《斗鸡篇》:“挥羽邀清风,悍目发朱光。”又《诗经·曹风·蜉蝣》:“蜉蝣(fú yóu)之羽。”(蜉蝣:虫名。)④代指鸟类。张充《与王俭书》:“奇禽异羽。”⑤古代箭杆上的羽毛。左思《吴都赋》:“应弦饮羽。”(饮羽:中箭。)⑥古代用羽毛做成的舞具。《尚书 · 大禹谟》:“舞干羽于两阶。”(干:盾牌。)⑦古代五声音阶的第五音。风:
(一)①空气流通的现象。《诗经·邶风·北风》:“北风其凉。”②吹风;让风吹。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:“有寒疾,不可以风。”③比喻快速如风。《资治通鉴·晋成帝咸和五年》:“俟足下军到,风发相赴。”④气势;势头。《晋书·刘毅传》:“好臧否人物,王公贵人望风惮之。”⑤教化;教育。《周书·齐炀王宪传》:“宣风导礼。”⑥风气;风俗。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:“故为之说,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。”陆游《游山西村》:“衣冠简朴古风存。”⑦景象;景色。杨万里《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二首》之一:“毕竟西湖六月中,风光不与四时同。”⑧风度;风格。杜甫《咏怀古迹五首》:“摇落深知宋玉悲,风流儒雅亦吾师。”⑨歌谣;民歌。《左传·襄公十八年》:“吾骤歌北风,又歌南风。”(骤:屡次。)⑩走失;散失。《尚书·费誓》:“马牛其风。”(11)病名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王粲传》注引《典略》:“太祖先苦头风,是日疾发卧。”(12)讽诵。严羽《沧浪诗话·诗辩》:“先须读《楚辞》,朝夕讽詠,以为之本。” (二)fěng 通“諷(fěng)”。用含蓄的话暗示或劝诫。《汉书·赵广汉传》:“广汉闻之,先风告(杜)建不改,于是收案致法。”(收案:收审。)[风骚]《诗经》的《国风》和《楚辞》的《离骚》的合称。《宋书·谢灵运传论》:“莫不同祖风骚。”(祖:效法。)也泛指诗文。高适《同崔员外綦毋拾遗九日宴京兆府李士曹》:“晚晴催翰墨,秋兴引风骚。”(翰:笔。)驰:
①车马疾行。王安石《祭欧阳文忠公文》:“快如轻车骏马之奔驰。”《诗经·鄘风·载驰》:“载驰载驱,归唁卫侯。”(载:助词。)②奔跑。阮籍《咏怀》之七:“走兽交横驰,飞鸟相随翔。”③追逐。《左传·成公二年》:“不介马而驰之。”(介马:马披甲。)④传播;传扬。《华阳国志·后贤志》:“辞章灿丽,驰名当世。”⑤向往。《隋书·史祥传》:“身在边隅,情驰魏阙。”⑥施;展布。宋玉《神女赋》:“五色并驰,不可殚形。”(殚形:尽述。)⑦天子所行之路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二十七年,治驰道。”碎:
①完整的东西破成零片零块。《吕氏春秋·贵卒》:“衣铁甲操铁杖以战,而所击无不碎。”②使破碎。《史记·酷吏列传》:“至郡,遂案宁氏,尽破碎其家。”(案:查办。)③琐细。《资治通鉴·魏文帝黄初四年》:“为此碎务,形疲神困,终无一成。”锦:
①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。《左传· 襄公二十六年》:“夫人使馈之锦与马。”岑参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》:“狐裘不暖锦衾薄。”(衾qīn:被子。)《礼记·玉藻》:“锦衣狐裘,诸侯之服也。”②鲜艳华美。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:“沙鸥翔集,锦鳞游泳。”毛:
①[名]鸟兽的毛。《战国策·秦策》:“~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。”②[名]头发。《左传·僖公二十二年》:“君子不重伤,不禽二~。”③[名]草木。《愚公移山》:“以残年余力,曾不能毁山之一~。”④[名]长草木的地方。诸葛亮《出师表》:“故五月渡泸,深入不~。”青:
①深绿色。刘禹锡《陋室铭》:“草色入簾青。”②蓝色。《荀子·劝学》:“青,取之于蓝而青于蓝。”③黑色。《尚书·禹贡》:“厥土青黎。”④青色的东西。《汉书·成帝纪》:“青绿,民所常服。”⑤青州,古州名。先秦为九州之一。在今山东境内。青娥:
①年少的美女。江淹《水山神女赋》:“~~羞艳,素女惭光。”②喻指女子的眉。“娥”通“蛾”。韦应物《拟古》:“娟娟双~~,微微启玉齿。”娥:
①美貌;美好的样子。《列子·杨朱》:“乡有处子之娥姣者。”(处子:处女。)《古诗十九首》之二:“娥娥红粉妆,纤纤出素手。”②美女。陆机《拟古诗》之二:“秦娥张女弹。”李山甫《曲江二首》之二:“千队国娥轻似雪,一群公子醉如泥。”(国娥:国色。)也泛指少女。谢灵运《江妃赋》:“天台二娥,宫亭双媛。”③指女子的眉毛。韦应物《拟古诗十二首》之二:“娟娟双青娥,微微启玉齿。”(娟娟:美好。)怨:
①仇恨。《荀子·正论》:“桀纣者,民之怨贼也。”②埋怨;责怪。《荀子·法行》:“怨天者无识。”③哀怨。杨万里《闻子规》:“怨笛哀筝总不如,一声声彻九天虚。”④通“蕴”。蕴积;积蓄。《荀子·哀公》:“富有天下而无怨财。”处:
(一)①停留;休息。韩愈《答李翊书》:“处若忘,行若遗,俨乎其若思,茫乎其若迷。”②居住。屈原《九章·涉江》:“幽独处乎山中。”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:“居庙堂之高,则忧其民,处江湖之远,则忧其君。”③安;存。《史记·李斯列传》:“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,在所自处耳。”④交往;相处。文天祥《指南录后序》:“与贵酋相处二十日,争曲直,屡当死。”⑤处置;办理。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处分适兄意,那得自任专!”⑥处罚。《晋书·食货志》:“人间巧伪渐多,竞湿谷以要(yāo)利,作薄绢以为市,虽处以严刑而不能禁也。”(要:求取。) (二)chù 处所;地方。《汉书·张骞传》:“知水草处,军得以不乏。”嫣:
①美好的样子。王僧孺《为人述梦》:“雅步极嫣妍(yán)。”(妍:美。)多用来形容笑容美好或颜色娇艳。宋玉《登徒子好色赋》:“嫣然一笑,迷阳城,惑下蔡。”(阳城、下蔡:皆古邑名。)汤显祖《牡丹亭·惊梦》:“原来姹(chà)紫嫣红开遍,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。”(姹:艳丽。颓:倒塌。)②通“蔫(niān)”。植物因缺少水分而萎缩。李商隐《壬申七夕》:“风轻惟响佩,日薄不嫣花。”(佩:衣带上的玉饰。日薄:日光被云气所遮。)然:
①燃烧。后来写作“燃”。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“若火之始然,泉之始达。”②代词。如此;这样。《吕氏春秋·用众》:“物固莫不有长,莫不有短,人亦然。”③对;赞同。《论语·雍也》:“子曰:‘雍之言然。’”④副词。1.表示出乎意料,相当于“乃”、“竟”。《汉书·丙吉传》:“君侯为汉相,奸吏成其私,然无所惩艾(yì)。”(艾:治。)2. 表示顺承关系。相当于“便”、“就”。《庄子·外物》:“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。”⑤连词。1.表示转折关系,相当于“然而”。《左传·僖公三十年》:“然郑亡,子亦有不利焉!”2.表示让步关系,相当于“虽然”。董解元《西厢记诸宫调》卷七:“然憔悴,尚天真,纤腰细褪罗裙。”⑥助词。1.用作形容词或副词词尾,表示状态,“……的样子”。《诗经· 小雅·南有嘉鱼》:“南有嘉鱼,烝然罩罩。”2. 用于句末,表示比拟。《孟子·尽心上》:“道则高矣,美矣,宜若登天然。”3. 用于句末,表示断定,相当于“焉”、“也”。《论语·先进》:“若由也,不得其死然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