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忽去不知谁,偶来宁有契。”诗句出处:《谒张果先生》;是唐朝诗人李颀的作品。
|
先生谷神者,甲子焉能计。自说轩辕师,于今几千岁。
寓游城郭里,浪迹希夷际。应物云无心,逢时舟不系。
餐霞断火粒,野服兼荷制。白雪净肌肤,青松养身世。
韬精殊豹隐,炼骨同蝉蜕。忽去不知谁,偶来宁有契。
二仪齐寿考,六合随休憩。彭聃犹婴孩,松期且微细。
尝闻穆天子,更忆汉皇帝。亲屈万乘尊,将穷四海裔。
车徒遍草木,锦帛招谈说。八骏空往还,三山转亏蔽。
吾君感至德,玄老欣来诣。受箓金殿开,清斋玉堂闭。
笙歌迎拜首,羽帐崇严卫。禁柳垂香炉,宫花拂仙袂。
祈年宝祚广,致福苍生惠。何必待龙髯,鼎成方取济。
《谒张果先生》唐朝诗人李颀的作品。
【注释】:
忽:
①不注意;不经心;忽视;疏忽。《尚书·周官》:“蓄疑败谋,怠忽荒政。”(蓄:积。怠:惰。荒:乱。)《史记·司马相如传》:“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者也。”②疾;迅速。《论语·子罕》:“瞻之在前,忽焉在后。”《左传·庄公十一年》:“桀、纣罪人,其亡也忽焉。”③迷惚;不分明。《淮南子·精神》:“游于忽区之旁。”(忽区:忽恍无形之区。)④古代极小的量度单位名称。欧阳修《五代史伶官传序》:“夫祸患常积于忽微。”(微:古代极小的量度单位。)⑤副词。突然。曹植《杂诗》之一:“形影忽不见。”《晋书·谢安传》:“金鼓忽破。”[忽忽]1. 迅疾的样子。《楚辞·惜誓》:“惜余年老而日衰兮,岁忽忽而不反。”(反:同“返”。)2. 飘浮不定的样子。贾《庄周梦为蝴蝶赋》:“忽忽悠悠,东西泛浮。”3. 神志昏乱的样子。《汉书·苏建传》:“(李)陵始降时,忽忽如狂,自痛负汉。”去:
(一)①离开。《诗经·魏风·硕鼠》:“逝将去女,适彼乐土。”②距离。《谷梁传·庄公三十二年》:“梁丘在曹邾之间,去齐八百里。”③失去;失掉。孟云卿《悲哉行》:“孤儿去慈亲,远客丧主人。”周亮工《书影》卷一:“郡县守巡各至,问所失,吏部曰:‘吾家无一物,独去破毡具一床耳。’”④除去;舍弃;丢弃。《左传·隐公六年》:“见恶,如农夫之务去草焉。”韩愈《与孟尚书书》:“何有去圣人之道,舍先王之法,而从夷狄之教,以求福利也。”⑤婉称去世;死亡。古诗《孤儿行》:“居生不乐,不如早去,下从地下黄泉。”⑥往;到。辛弃疾《摸鱼儿》:“休去倚危栏,斜阳正在、烟柳断肠处。”⑦过去的;从前的。《新语·至德》:“斯乃去事之戒,来事之师也。”⑧助词。用于形容词后,相当于“啊”、“了”。白居易《盐商妇》:“绿鬟富去金钗多,皓腕肥来银钏窄。”(绿鬟:比喻女子乌黑的发髻。)⑨去声。汉语四声之一。⑩往;到……去。古乐府《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:“卿可去成婚。”李白《与史郎中饮听黄鹤楼上吹笛》:“一为迁客去长沙,西望长安不见家。”(迁客:被贬谪到外地的官员。)(11)通“驱”。驱逐。《左传·僖公十五年》:“三去之馀,获其雄狐。” (二)jǔ 收藏。《左传·昭公十九年》:“纺焉以度而去之。”(纺线搓绳量了城墙的高度然后收藏起来。)《史记·周本纪》:“龙亡而漦在,椟而去之。”(漦lí:涎沫。椟dú:放在木匣中。)这个意义后来写作“弆”。不:
(一)①不。《后汉书·班超传》:“不入虎穴,不得虎子。”《诗经·魏风·伐檀》:“不狩不猎,胡瞻尔庭有县(悬)特兮。”(特:三岁的兽。)②非;不是。《荀子·君道》:“能中是者取之,是岂不必得之之道也哉?”③无;没有。《左传·襄公二十三年》:“不德而有功。”④未。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直不百步耳,是亦走也。”⑤句中助词。无实义。《逸周书·皇门》:“我不则寅哉寅哉!”[不禄]士死的讳称。《礼记·曲礼下》:“天子曰崩,诸侯曰薨,大夫曰卒,士曰不禄。” (二)fū花萼。后作“柎”。《诗经·小雅·常棣》:“常棣之华,鄂不(wěi)。”(常棣:即棠梨树。 鄂:同“萼”。 :有光采。)知:
①知道。《论语·为政》:“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,是知也。”王充《论衡·知实》:“不学自知,不问自晓,古今行事,未之有也。”(未之有也:没有这样的事。)②知觉;感觉。范缜《神灭论》:“手等有痛痒之知。”③见解;知识。《商君书·更法》:“有独知之虑者。”(虑:思虑。)④知识。《列子· 汤问》:“两小儿笑曰:‘孰为汝多知乎?’”(孰:谁。为:通“谓”,说。)⑤了解。《史记·管晏列传》:“知我者鲍子也。”(鲍子:鲍叔牙。)⑥交好;相亲。司马迁《报任安书》:“绝宾客之知。”⑦知己;知心的人。鲍照《咏双燕》:“悲歌辞旧爱,衔泪觅新知。”(衔泪:噙着泪。觅:找寻。)⑧主持。《左传·襄公二十六年》:“子产其将知政矣。”偶:
①偶像;木偶。《战国策·齐策三》:“有土偶人与桃梗相与语。”②伴侣;配偶。《北史·刘延明传》:“妙选良偶。”③双数;成双。与“奇(jī)”相对。刘勰《文心雕龙·丽辞》:“奇偶适变。”④相对。白行简《李娃传》:“娃常偶坐,宵分乃寐(mèi)。”(宵分:半夜。寐:睡。)⑤间或;偶然。指不是经常或必然发生的。刘孝绰《酬陆长史倕》:“时过马鸣院,偶憩(qì)鹿园阁。”来:
(一)①小麦。《诗经·周颂·思文》:“贻我来牟。”②由彼至此,由远到近。跟“去”、“往”相反。《孙子兵法·九地》:“我可以往,彼可以来者,为交地。”贺知章《回乡偶书》:“儿童相见不相识,笑问客从何处来?”③使……来;招致;招来。也作“徕”。司马迁《史记·文帝本纪》:“将何以来远方之贤良?”④某一时间以后。《孟子·尽心下》:“由孔子而来,至于今,百有余岁。”⑤将来;未来。陶潜《归去来兮辞》:“悟已往之不谏,知来者之可追。”(谏:改正。追:追求。)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:“如知其非义,斯速已矣,何待来年?”(斯:则。已:停止。)⑥句末助词。《庄子·人间世》:“尝以语我来。”《孟子·离娄上》:“盍归乎来!” (二)lài 慰劳。《诗经·小雅·大东》:“东人之子,职劳不来。”(职:主管。劳lào:慰劳)宁:
(一)①安定;安宁。《尚书·大禹谟》:“万邦咸宁。”②探望,省视父母。《诗经·周南·葛覃》:“归宁父母。”③为父母守丧。《汉书·哀帝纪》:“博士弟子父母死,予宁三年。”[归宁]出嫁的女子回娘家看望父母。(二)nìng ①副词。相当于“岂”、“难道”。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:“王侯将相宁有种乎?”②连词。表示选择。宁可;宁愿。《庄子·秋水》:“此龟者,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?”有:
(一)①与“无”相对。1. 表示占有、具有、领有。《论语·公冶长》:“陈文子有马十乘(shèng)。”(乘:四匹。)诸葛亮《草庐对》:“孙权据有江东。”2.表示存在。曹丕《杂诗》:“西北有浮云,亭亭如车盖。”3. 表示发生。《三国志·蜀书·诸葛亮传》:“天下有变,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、洛。”②丰收。储光羲《观竞渡》:“能令秋大有,鼓吹远相催。”③表示不定指。跟“某”相近。李白《菩萨蛮》:“暝色入高楼,有人楼上愁。”④助词。1. 多用于朝代名称的前面。《诗经·大雅·文王》:“有周不显,帝命不时。”2. 用于形容词前面。《诗经·郑风·女曰鸡鸣》:“明星有烂。”(烂:灿烂。) (二)yòu 通“又”。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。《论语·为政》:“吾十有五而志于学。”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三十有七年,亲巡天下。”契:
(一)①用刀刻。《诗经·大雅·绵》:“爰契我龟。”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:“遽契其舟。”②指刻画、雕凿的工具。《周礼·春官·菙氏》:“菙氏掌共燋契,以待卜事。”干宝《晋纪总论》:“如室斯构而去其凿契。”③指刻在甲骨等上的文字。《周易·系辞下》:“上古结绳而治,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。”④券契;符信。古代券契分为左右两半,双方各执其一以为凭信。王羲之《兰亭集序》:“若合一契。”⑤盟约;要约。《魏书·鹿悆传》:“契约既固,未旬,琮果降。”⑥符合;切合;投合。梁简文帝《南郊颂》:“圣人契其道。”陆机《演连珠》之三十六:“鼙鼓疏击,以节繁弦之契。”⑦指志趣投合的友人。陶潜《桃花源诗》:“愿言蹑清风,高举寻吾契。”⑧关键;契机。司空图《连珠》:“闻道三千,谁悟入神之契?”《策对》卷四:“《文选》……熟精选理之契,不根艺术之讥。”⑨领悟;体会。陶潜《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》:“寄意一言外,兹契谁能别?”慧能《坛经·顿渐品》:“弟子在秀大师处学道九年,不得契悟。” (二)qiè 通“挈”。取;持。《荀子·议兵》:“掎契司诈,权谋倾覆,未免盗兵也。”《汉书·毋将隆传》:“契国威器,共其家备。”[契阔]1.劳苦。杜甫《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》:“白首甘契阔。”2.久别。《后汉书·独行传·范冉》:“行路仓卒,非陈契阔之所。”3.相约。曹操《短歌行》:“契阔谈宴,心念旧恩。” (三)xiè ①传说中尧的臣子,商的始祖。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:“圣人有忧之,使契为司徒。”②通“楔”。楔子。《齐民要术·种葱》:“两耧重耩,窍瓠下之,以批契系腰曳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