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可诗词网

这个世界除了苟且,
还有诗和远方!

二子鲁门东,别来已经年。

“二子鲁门东,别来已经年。”诗句出处:《送杨燕之东鲁》;是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。

关西杨伯起,汉日旧称贤。四代三公族,清风播人天。
夫子华阴居,开门对玉莲。何事历衡霍,云帆今始还。
君坐稍解颜,为君歌此篇。我固侯门士,谬登圣主筵。
一辞金华殿,蹭蹬长江边。二子鲁门东,别来已经年。
因君此中去,不觉泪如泉。

《送杨燕之东鲁》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。

【注释】:

二:

①数词。一加一的和。《荀子·劝学》:“问一而告二谓之囋。”②第二。聶夷中《咏田家》:“二月卖新丝,五月粜(tiào)新谷。”(粜:卖粮食。)③不专一;不一致。魏徵《述怀》:“季布无二诺,侯嬴重一言。”(诺:许诺。)《汉书·王陵传》:“毋以老妾故持二心。”

子:

①孩子,兼指男女。《诗经·豳风· 七月》:“同我妇子,馌彼南亩。”(馌yè:送饭。南亩:指田地。)②儿子或女儿。《战国策·赵策四》:“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?”此指儿子。《韩非子·说林上》:“卫人嫁其子。”此指女儿。③人的通称,或指男;或指女。《诗经·邶风·匏有苦叶》:“招招舟子,人涉印否?”(涉:过河。印āng:我。)《周南·桃夭》:“之子于归,宜其室家。”(之:此。归:出嫁。)④尊称,多指男子。《诗经·卫风·氓》:“匪我愆期,子无良媒。”(匪:非。愆qiān:错,误。)⑤动物的卵或幼小的动物。《诗经·小雅·小宛》:“螟岭有子,蜾蠃负之。”(螟蛉mínglíng:一种吃禾心的害虫。蜾蠃guǒluǒ:细腰蜂。)《后汉书·班超传》:“不入虎穴,不得虎子。”⑥植物的果实或种子。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雅量》:“树在道边而多子,此必苦李。”李绅《悯农》之一:“春种一粒粟,秋收万颗子。”⑦古代五等爵位的第四等。《礼记·王制》:“王者之制禄爵: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凡五等。”⑧地支的第一位,常与天干相配以纪日、纪年。《春秋 · 桓公十八年》:“夏四月丙子,公薨于齐。”韩愈《息国夫人墓志铭》:“元和七年甲子,日南至,以疾卒。”(元和:唐宪宗年号。日南至:指夏至。)又指十二时辰之一,即子时,自夜十一时至次日晨一时。⑨利息。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:“子贷金钱千贯。”

鲁:

①嘉美;赞美。《史记·周本纪》:“周公受禾东土,鲁天子之命。”②迟钝,笨拙。《论语·先进》:“柴也愚,参也鲁。”③古代诸侯国名。周武王封弟周公旦于此。故都在今山东省曲阜市。

门:

①建筑物的进出口。《诗经·小雅 ·何人斯》:“不入我门。”《木兰诗》:“开我东阁门。”②关键。《老子》第一章:“玄之又玄,众妙之门。”《商君书·君臣》:“臣闻道民之门,在上所先。”③家;家族。《三国志·蜀书·先主传》:“汝勿妄语,灭吾门也。”④门类;类别。《旧唐书·杜佑传》:“凡书九门,计二百卷。”⑤派别;学派。《后汉书·郑玄传》:“仲尼之门,考以四科。”⑥门第。《北史·刘昶传》:“唯能是寄,不必拘门。”

别:

(一)①分开。班固《汉书·苏武传》:“别其官属常惠等等,各置他所。”②离别。江淹《别赋》:“黯然销魂者,唯别而已矣。”③分辨;区别。《商君书·禁使》:“则上别飞鸟,下察秋毫。”范缜《神灭论》:“如丝体变为缕体,缕体即是丝体。有何别焉?”(缕:线。)④类别。刘知几《史通·杂述》:“史氏流别,殊途并骛(wù)。”(史氏:史家。骛:奔驰;流行。)⑤另;另外的。朱弁《送春》诗:“把酒送春无别语,羡君才到便成归。”⑥扭转。杜牧《陪昭应卢郎中》诗:“泥情斜拂印,别脸小低头。”⑦写错或读错(字)。《儒林外史》第四回:“前日替这里作了个荐亡的疏,我拿了给人看,说是倒别了三个字。” (二)biè 不顺;执拗。《水浒全传》第一回:“先奏你们众道士阻当宣诏,违别圣旨。”

来:

(一)①小麦。《诗经·周颂·思文》:“贻我来牟。”②由彼至此,由远到近。跟“去”、“往”相反。《孙子兵法·九地》:“我可以往,彼可以来者,为交地。”贺知章《回乡偶书》:“儿童相见不相识,笑问客从何处来?”③使……来;招致;招来。也作“徕”。司马迁《史记·文帝本纪》:“将何以来远方之贤良?”④某一时间以后。《孟子·尽心下》:“由孔子而来,至于今,百有余岁。”⑤将来;未来。陶潜《归去来兮辞》:“悟已往之不谏,知来者之可追。”(谏:改正。追:追求。)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:“如知其非义,斯速已矣,何待来年?”(斯:则。已:停止。)⑥句末助词。《庄子·人间世》:“尝以语我来。”《孟子·离娄上》:“盍归乎来!” (二)lài 慰劳。《诗经·小雅·大东》:“东人之子,职劳不来。”(职:主管。劳lào:慰劳)

已:

①停止。《荀子·劝学》:“学不可以已。”②完毕。《战国策·齐策二》:“言未已,齐让又至。”(让:责备。)③罢免。《论语·公冶长》:“(子文)三已之,无愠(yùn)色。”(愠:怨恨。)④疾止;病除。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:“可以已大风。”(大风:麻风病。)⑤副词。1. 已经。《史记·蒙恬列传》:“扶苏已死。”2.随后;旋即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废以为侯,已又杀之。”3. 太;过分。《诗经·小雅·巧言》:“昊(hào)天已威。”(昊天:天。)⑥通“以”。介词。和方位词“来”、“上”、“下”、“东”、“西”等结合,表示对时间、范围的限制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吴主传》:“自丞相雍已下皆谏。”⑦语气词。用法同“矣”。用于句末,表示确定语气。《老子》第二章:“天下皆知美之为美,斯恶已。”(斯恶已:就显出丑恶了。)

经:

①织物的纵线叫“经”。《文心雕龙·情采》:“故情者,文之经;辞者,理之纬;经正而后纬成,理定而后辞畅。”《论衡· 量知》:“恒女之手,纺绩织经。”(恒:常。)②南北向的道路为“经”(东西向的为“纬”)。《周礼·考工记·匠人》:“国中九经九纬。”③道路。张衡《东京赋》:“经涂九轨,城隅九雉。”④中医称人体内气血运行通路的主干为“经”。《庄子·养生主》:“技经肯綮之未尝,而况大軱乎!”(技:即“枝”,枝脉。肯綮qìng:筋骨结合之处。軱gù:大骨。)《史记·扁鹊仓公列传》:“教以上下经脉五诊。”⑤具有典范性的著作。如:《十三经》;佛经;《道德经》。《史记·儒林列传》:“(儿宽)行常带经,止息则诵习之。”又指记述某一事物、技艺的专书。如:《水经》;《茶经》;《禽经》。⑥古代图书四部分类法中的第一部,即经部,又称甲部,专门收集《周易》、《尚书》、《诗经》等儒家经典著作。⑦经过;经历。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:“先王之法,经乎上世而来者也。”《徐霞客游记·浙游日记》:“婺(wù)水东南从永康经郡之南门,而西北抵兰溪,与衢江合。”⑧常久。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:“富无经业,则货无常主。”⑨常道;常法。《左传·隐公十一年》:“恕而行之,德之则也,礼之经也。”《吕氏春秋·有始》:“天地合和,生之大经也。”⑩治理。《荀子·非十二子》:“不可以经国定分。”《吕氏春秋·求人》:“终身无经天下之色。”曹丕《典论·论文》:“盖文章经国之大业,不朽之盛事。”(11)上吊;自缢。《论语· 宪问》:“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。”《史记·田单列传》:“遂经其颈于树枝,自奋绝脰而死。”《汉书·戾太子刘据传》:“太子自度不得脱,即入室距户自经。”(距户:闭门。)[经纪]经营管理。《宋书·谢弘微传》:“弘微经纪生业,事若在公,一钱尺帛出入,皆有文簿。”(生业:赖以生活的职业。)[经营]1. 治理。《诗经· 大雅· 江汉》:“经营四方,告成于王。”2. 指艺术构思。杜甫《丹青引》:“诏谓将军拂绢素,意匠惨淡经营中。”(意匠:构思。惨淡:用尽心力。)

年:

①收成;年景。《谷梁传·桓公三年》:“五谷皆熟为有年也。”苏轼《喜雨亭记》:“雨麦于岐山之阳,其占为有年。”②十二个月为一年。《庄子·秋水》:“汤之时,八年七旱。”③年纪;年岁。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:“是时贾生年二十余,最为少。”④帝王的年号。改年叫改元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吴主传》:“改年为延康。”


可可诗词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