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可诗词网

这个世界除了苟且,
还有诗和远方!

秋斋清寂无外物,盥手焚香聊自展。

“秋斋清寂无外物,盥手焚香聊自展。”诗句出处:《周长史昉画毗沙门天王歌》;是唐朝诗人皎然的作品。

长史画神独感神,高步区中无两人。雅而逸,高且真,
形生虚无忽可亲。降魔大戟缩在手,倚天长剑横诸绅。
慈威示物虽凛凛,在德无秋唯有春。吾知真象本非色,
此中妙用君心得。苟能下笔合神造,误点一点亦为道。
写出霜缣可舒卷,何人应识此情远。秋斋清寂无外物,
盥手焚香聊自展。忆昔胡兵围未解,感得此神天上下。
至今云旗图我形,为君一顾烟尘清。

《周长史昉画毗沙门天王歌》唐朝诗人皎然的作品。

【注释】:

秋:

①谷物成熟。《礼记·月令》:“(孟夏之月)麦秋至。”②秋天的庄稼。赵汝鐩《耕织叹》:“香穗垂头秋登场。”③秋季,农历七至九月。李绅《悯农二首》之一:“春种一粒粟,秋收万颗子。”④一年的时间段。《史记·梁惠王世家》:“千秋万岁后将传于王。”⑤时刻;时候。《宋史·宗泽传》:“今日乃汝立功之秋,不可失也。”⑥喻白色。陆游《诉衷情》:“胡未灭,鬓先秋。”⑦形容飞的样子。《汉书·礼乐志》:“飞龙秋,游上天。”也作“秋秋”。《荀子·解蔽》:“凤凰秋秋。”

斋:

①祭祀前整洁身心,以示虚敬。《吕氏春秋·孟春纪》:“天子乃斋。”②信佛的人以素食为斋。白居易《同钱员外题绝粮僧巨川》:“斋时往往闻钟声,一食何如不食闲?”③施舍饭食给僧、道等。《清平山堂话本·花灯轿莲女成佛记》:“每日斋僧布施,随喜看经。”④施舍的饭食。释明概《决对傅奕废佛僧事》:“寺塔宏壮,斋供充盈。”⑤房舍;屋子。多指书店,学舍。《宋史·徽宗纪一》:“诏诸路州学别置斋舍,以养材武之士。”

清:

①水纯净透明,与“浊”相对。屈原《渔父》:“沧浪之水清兮,可以濯吾缨。”②洁净。张衡《东京赋》:“京室密清。”③使洁净;使干净。陆云《盛德赋》:“泛时雨以清天,洒狂尘以肃地。”④清晰;清楚。张祜《酬凌秀才惠虎枕》:“八寸黄杨惠不轻,虎头光照簟文清。”⑤声音清亮;清脆。苏轼《石钟山记》:“南声函胡,北声清越。”(函胡:含糊,模糊。越:高扬。)⑥清爽;清凉;寒凉。辛弃疾《西江月》:“明月别枝惊鹊,清风半夜鸣蝉。”(别:另一。)⑦冷清;凄清。李白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:“谢公宿处今尚在,渌水荡漾清猿啼。”⑧寂静;清静。《庄子·天下》:“寂乎若清。”⑨清平;安定;太平。唐太宗《咏风》:“劳歌《大风曲》,威加四海清。”(大风曲:汉高祖即位后曾回故乡,作《大风歌》。加:施。)⑩公正;廉洁;清白;清廉。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:“举世皆浊而我独清,众人皆醉而我独醒,是以见放。”(是以:因此。)(11)单纯;素雅。杜牧《沈下贤》:“斯人清唱何人和? 草径苔芜不可寻。”(12)肃清;使干净。梁启超《戊戌政变记·谭嗣同传》:“保护圣主,复大权,清君侧,肃宫廷。”(13)用完;用尽。《越绝书·荆平王内传》:“(伍子胥)乃发其箪饭,清其壶浆而食。”(荆:楚国的别称。)(14)中国封建朝代名称,公元1616~1911年。(15)厕所。后作“圊”。《风俗通·怪神》:“二三日乃于清中粪下啼。”(16)古代哲学用语。指冲和之气。《荀子·解蔽》:“故道之以礼,养之以清。”

寂:

①寂静;没有声音。《老子》第二十五章:“寂兮寥兮。”(寥:空旷高远。)韩愈《明水赋》:“夜寂天清。”②孤单;冷清。元稹《行宫》:“宫花寂寞红。”

无:

①没有。跟“有”相对。陆游《游山西村》:“山重水复疑无路。”②副词。表示否定,相当于“不”。《商君书·农战》:“民以此为教,则粟焉得无少,而兵焉得弱也?”③连词。表示条件,相当于“无论”、“不论”。《诗经·鲁颂·沣水》:“不小不大,从公于迈。”④通“毋”。不要。《古诗源·箜篌引》:“公无渡河,公竟渡河。堕河而死,当奈公何!”⑤非;不是。《管子·形势》:“则国非其国,而民无其民也。”⑥语气词。用于疑问句末,表示疑问,相当于“否”。白居易《问刘十九》:“晚来天欲雪,能饮一杯无?”

无外:

极大的范围。《管子·版法解》:“凡人君者,覆载万民而兼有之,……天覆而~~也,其德无所不在。”

外:

①疏远。《周易·泰》:“内君子而外小人,君子道长(zhǎng),小人道消也。”(内:亲近。长:增长。消:减少。)《韩非子·爱臣》:“此君人者所外也。”(君人者:国君。)②外边;外部。与“内”相对。《孟子·告子下》:“入则无法家拂士,出则无敌国外患者,国恒亡。”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:“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,故内惑于郑袖,外欺于张仪。”③外表。《法言·修身》:“其为外也肃括。”④其他的。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:“外人称夫子好辩,敢问何也?”⑤不正规的;非正式的。《论衡·案书》:“《国语》、《左氏》之外传也。”⑥排除;除去。《淮南子·精神》:“外此,其余无足利矣。”⑦称父系之外的亲属。《尔雅·释亲》:“母之考为外王父。”

物:

①杂毛牛。《诗经·小雅·无羊》:“三十维物,尔牲则具。”②客观存在的物体。《庄子·天地》:“天地虽大,其化均也;万物虽多,其治一也。”③特指物产。《晋书·顾荣传》:“故国安物阜,以义成俗。”(阜:丰富。)④与“我”相对的物和人;众人。《水经注·洛水》:“既神游自得,不与物之”。江淹《杂体诗·杂述》:“物我俱忘怀。”⑤指外界环境。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:“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。”⑥辨识,察看。《周礼·地官·艸人》:“则物其地,图而授之。”[物议]众人的议论,多指非议。《南史·谢灵运传附谢几卿》:“二人意相得……不屑物议。”

盥:

①洗手。《左传·僖公二十三年》:“奉匜沃盥。”(奉:捧。匜 yí:洗手时用来浇水的器具。沃:浇 )《礼记·内则》:“子事父母,鸡初鸣,咸盥漱。”泛指洗涤。《后汉书·刘宽传》:“宽简略嗜酒,不好盥浴。”马融《长笛赋》:“溉盥污。”(:通“秽”。)②盥洗用的器皿。《仪礼·既夕礼》:“夙兴,设盥于祖庙门外。”庾信《周安昌公夫人郑氏墓志铭》:“承姑奉盥,训子停机。”③祭名;灌祭;以酒浇地祭神。《周易·观》:“盥而不荐。”(荐:进献祭品。)泛指浇灌。《酉阳杂俎·诺皋记下》:“筑城成窍,置虫于中,沃盥其上。”

焚:

焚烧。《左传·文公三年》:“秦伯伐晋,济河焚舟。”(济:渡。)

香:

①气味芳美。与“臭”相对。辛弃疾《西江月》:“稻花香里说丰年。”②香美;香甜。曹松《钟陵寒食日郊外闲游》:“杏子粥香如冷饧(xíng)。”(饧:糖稀。)③香料。李清照《风凰台上忆吹箫》:“香冷金猊,被翻红浪。”④特指用香料制成的细条。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十三回:“早有仆妇送上两束香来。张老上了香,磕了头。”⑤对人和事物的美称。李嘉祐《广陵送林宰》:“清政过前哲,香名达至尊。”(前哲:前贤。至尊:天子。)⑥指与女性有关的事物。也代指少女。李清照《永遇乐》:“来相召,香车宝马,谢他酒朋诗侣。”

聊:

①耳鸣。刘向《九叹· 远逝》:“耳聊啾而戃(tǎng)慌。”(戃慌:恍忽。)②依靠;凭借。《战国策·秦策一》:“上下相愁,民无所聊。”③副词。1.相当于“姑且”。辛弃疾《永遇乐·检校停云新种杉松戏作》:“梦觉东窗,聊复尔尔,起欲题书简。”(尔尔:如此。)《左传·襄公二十一年》:“聊以卒岁。”2.相当于“略微”。陶潜《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》:“开春理常业,岁功聊可观。”④地名。在今山东聊城县。

自:

①自己。《诗经·大雅·文王》:“永言配命,自求多福。”(言:通“焉”。配命:合乎天命。)《老子》:“知人者智,自知者明。”②亲自。宋濂《送东阳马生序》:“每假借于藏书之家,手自笔录,计日以还。”《史记·萧相国世家》:“高祖自将。”③自然。《史记·李将军列传》:“谚曰:‘桃李无言,下自成蹊。’”(蹊:小径;小路。)④介词。1.从。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:“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,自楚之滕。”(神农:传说为古代造耒耜、兴农业的帝王。许行:当时的农学家。)《论语·学而》:“有朋自远方来。”2. 由于。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:“屈平之作《离骚》,盖自怨生也。”《汉书·灌夫传》:“侯自我得之,自我捐之,无所恨。”⑤连词。表示假设。可译为假如。《左传·成公十六年》:“唯圣人能内外无患,自非圣人,外宁必有内忧。”⑥连词。表示假设的让步。可译为即使。《汉书·高祖纪下》:“高祖不修文学,而性明达,好谋能听,自监门戍卒,见之如旧。”又《杜周传》:“自京师不晓,况于远方?”

展:

①转动;翻转。《世说新语·德行》:“(陈)遗已聚敛得数斗焦饭,未展归家,遂带以从军。”(遗:人名。展:指转身。)②伸展;舒展。《庄子·盗跖》:“两展其足。”③扩展;施展。陆机《辩亡论》:“四民展业于下。”曹植《名都篇》:“余巧未及展。”④陈;陈列。《左传·成公十六年》:“缮甲兵,展车马。”(缮:修理。甲兵:铠甲和武器。)⑤察看;检查。《国语·周语中》:“工人展车。”⑥宽延;延长。《史记 · 酷吏列传》:“令冬月益展一月,足吾事矣。”⑦诚实。《国语·楚语下》:“展而不信,爱而不仁。”⑧副词。确实。《诗经·小雅·车攻》:“允矣君子,展也大成。”(允:诚实。)[展转]1. 翻来覆去。刘向《九叹·惜贤》:“忧心展转。”2. 经过多人之手。《后汉书·赵岐传》:“展转还长安。”3.流转迁徙,游移无定。杜甫《乾元中寓居同谷县》:“生别展转不相见,胡尘暗天道路长。”


可可诗词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