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奸猾唯闭户,逃亡归种田。”诗句出处:《过卢明府有赠》;是唐朝诗人高适的作品。
良吏不易得,古人今可传。静然本诸己,以此知其贤。 我行挹高风,羡尔兼少年。胸怀豁清夜,史汉如流泉。 明日复行春,逶迤出郊坛。登高见百里,桑野郁芊芊。 时平俯鹊巢,岁熟多人烟。奸猾唯闭户,逃亡归种田。 回轩自郭南,老幼满马前。皆贺蚕农至,而无徭役牵。 君观黎庶心,抚之诚万全。何幸逢大道,愿言烹小鲜。 能奏明廷主,一试武城弦。
|
【注释】:
奸:
(一)①邪恶伪诈的人或事。诸葛亮《出师表》:“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,宜付有司论其刑赏。”②邪恶;狡诈的。方苞《左忠毅公逸事》:“不速去,无俟奸人构陷,吾今即扑杀汝。”③通“姦(jiān)”。高适《辟阳城》:“奸淫且不戮,茅土孰云宜?”(茅土:谓封侯。孰:谁。) (二)gān ①干扰;干涉;冒犯。《昭公元年》:“奸国之纪。”《左传·僖公七年》:“子父不奸之谓礼。”《淮南子· 主术训》:“各守其职,不得相奸。”②求取。《汉书·孔光传》:“以为章主之过,以奸忠直,人臣之大罪也。”(章:宣扬。)以上二义后通作“干”。奸猾:
①诡诈狡猾的人。《汉书·灌夫传》:“灌夫通~~,侵细民,家累巨万。”②奸诈,狡猾。《后汉书·皇后纪》:“姻戚不少,宾客~~。”猾:
①乱;扰乱。《尚书·舜典》:“蛮夷猾夏。”(夏:指中国。)《三国志·魏书·袁绍传》:“虽黄巾猾乱。”②狡黠;奸诈。《史记·酷吏列传》:“其后郡中不寒而栗,猾民佐吏为治。”③又指狡猾的人。《史记·刘敬叔孙通列传》:“今不能进臣等,专言大猾。”④播弄。《国语·晋语一》:“虽谓之挟,而猾以,口弗堪也。”唯:
(一)①独;只;仅。白居易《琵琶行》:“东船西舫悄无言,唯见江心秋月白。”②用于句首,表希望。司马迁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。”③用在句首,无实义。欧阳修《祭石曼卿文》:“唯治平四年七月某日。” (二)wěi 应答的声音。《史记·范雎蔡泽列传》:“秦王跽而请曰:‘先生何以幸教寡人!’范雎曰:‘唯,唯。’”闭:
①关门。《史记·康叔世家》:“门已闭矣。”②泛指闭上。《史记·张仪列传》:“愿陈子闭口,毋复言。”③结束;停止。④堵塞。《汉书·艺文志序》:“以通闭解结,反之于平。”⑤古时指立秋、立冬。《左传·僖公五年》:“凡分、至、启、闭,必书云物。”(分:春分、秋分。至:夏至、冬至。启:立春、立夏。云物:云色。)户:
①单扇的门。泛指门。《礼记·礼运》:“盗窃乱贼而不作,故外户而不闭。”(外户:房屋的大门。)《诗经·小雅·斯干》:“筑室百堵,西南其户。”②住户;人家;一家称一户。《韩非子·说林上》:“乃与之万户之邑”。③门第。李肇《唐国史补》卷上:“李稹,酒泉公义琰姪孙,门户第一,而有清名。”④阻止;阻拦。《新唐书·李绅传》:“河南多恶少,或危帽散衣,击大毬,户官道,车马不敢前。”《礼记·月令》:“蛰虫咸动,启户始出。”⑤酒量。古称酒量大者为大户或上户,酒量小者为小户或下户。白居易《久不见韩侍郎戏题四韵》:“户大嫌甜酒,才高笑小诗。”逃:
①逃亡;逃跑。《左传·昭公二十年》:“使(shì)而失命,召而不来,是再奸也;逃无所入。”(再奸:二次违命。)柳宗元《童区寄传》:“逃未及远,市者还,得童大骇(hài)。”(骇:惊恐。)②躲避;逃避。《左传·襄公三年》:“有罪不逃刑。”元稹《黄明府诗序》:“有一人后至,频犯语令,连飞十二觥(gōng),不胜其困,逃席而去。”(明府:对太守、府尹的尊称。令:指酒令。飞:斟酒。觥:酒器。)亡:
(一)①逃跑。《左传·僖公二十四年》:“请由此亡。”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从径道亡,归璧于赵。”②外出。《论语·阳货》:“孔子时其亡也,而往拜之。”(时其亡:趁他不在家时。)③失去;丢失。《战国策·楚策四》:“亡羊而补牢,未为迟也。”④死。《资治通鉴·卷第六十五》:“今刘表新亡,二子不协,军中诸将,各有彼此。”⑤灭亡;与“存”相对。《左传 ·僖公五年》:“虢亡,虞必从之。”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项王笑曰:‘天之亡我,我何渡为!’”杜牧《冬至日寄小姪阿宜诗》:“经书括根本,史书阅兴亡。”⑥通“忘(wàng)”。忘记。《韩非子·说林下》:“人不能自止于足,而亡其富之涯乎。”(二)wú 同“无”。①没有。《汉书·胡建传》:“贫亡车马。”贾谊《论积贮疏》:“用之亡度,则物力必屈。”②副词。表否定,相当于“不”。《汉书·贡禹传》:“家亡得私贩卖,与民争利。”《列子·愚公移山》:“河曲智叟亡以应。”亡归:
逃归,逃回。《三国志·魏·武帝纪》:“既出,遂~~。”归:
(一)①出嫁;嫁。《诗经·周南·桃夭》:“之子于归,宜其室家。”②返回。陶潜《归园田居》:“晨兴理荒秽,带月荷锄归。”(兴:起来。)③送回;交还。《孟子· 尽心上》:“久假而不归。”(假:借)④归依;归附。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:“微斯人,吾谁与归?”(微:如果没有。)⑤结局;归宿。《周易·系辞下》:“天下同归而殊途。”(殊:不同。途:路。)⑥死。《尔雅·释训》:“鬼之为言归也。” (二)kuì ①通“馈”。赠送。《论语·阳货》:“(阳货)归孔子豚。”《史记·周本纪》:“晋唐叔得嘉谷,献之成王,成王以归周公于兵所。”②通“愧”。惭愧。《战国策·秦策一》:“状有归色。”种:
(一)①植物的种子。《诗经·大雅·生民》:“诞降嘉种。”(诞:句首助词。)鲍照《园葵赋》:“布蔬种。”(布:撒播。)②后代。《战国策·齐策三》:“女无谋而嫁者,非吾种也。”③种族。《后汉书·东夷列传》:“夷有九种。”④种类;类别。班固《西都赋》:“种别群分。”(别:区别。)张衡《南都赋》:“百种千名。”⑤计算种类的量词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管辂传》:“季龙取十三种物着大箧(qiè)中。” (二)zhòng 种植。《战国策·东周策》:“今其民皆种麦。”田:
①种植作物的土地。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:“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。”②耕种田地。《汉书·高帝纪》:“故秦苑囿园池,令民得田之。”③通“畋”。打猎。《韩非子·难一》:“焚林而田,偷取多兽,后必无兽。”④春季打猎和习兵之礼。《周礼 · 春官 · 甸祝》:“甸祝掌四时之田。”⑤古代主管农事的官员,即田峻。《礼记·月令》:“王命布农事,命田舍东郊。”⑥大鼓。《诗经 · 周颂·有瞽》:“应田县鼓。”(应:小鼓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