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北扉闲木索,南面富循良。”诗句出处:《华清宫三十韵》;是唐朝诗人杜牧的作品。
绣岭明珠殿,层峦下缭墙。 仰窥丹槛影,犹想赭袍光。 昔帝登封后,中原自古强。 一千年际会,三万里农桑。 几席延尧舜,轩墀接禹汤。 雷霆驰号令,星斗焕文章。 钓筑乘时用,芝兰在处芳。 北扉闲木索,南面富循良。 至道思玄圃,平居厌未央。 钩陈裹岩谷,文陛压青苍。 歌吹千秋节,楼台八月凉。 神仙高缥缈,环佩碎丁当。 泉暖涵窗镜,云娇惹粉囊。 嫩岚滋翠葆,清渭照红妆。 帖泰生灵寿,欢娱岁序长。 月闻仙曲调,霓作舞衣裳。 雨露偏金穴,乾坤入醉乡。 玩兵师汉武,回手倒干将。 黥鬣掀东海,胡牙揭上阳。 喧呼马嵬血,零落羽林枪。 倾国留无路,还魂怨有香。 蜀峰横惨澹,秦树远微茫。 鼎重山难转,天扶业更昌。 望贤余故老,花萼旧池塘。 往事人谁问,幽襟泪独伤。 碧檐斜送日,殷叶半凋霜。 迸水倾瑶砌,疏风罅玉房。 尘埃羯鼓索,片段荔枝筐。 鸟啄摧寒木,蜗涎蠹画梁。 孤烟知客恨,遥起秦陵傍。
|
【注释】:
北:
①方位名。北方。《诗经·邶风·北门》:“出自北门,忧心殷殷。”(殷殷:忧伤的样子。)②军队战败退却;败逃。《孙子兵法·军争》:“佯北勿从。”(敌人假装逃跑,不能追赶。)北扉:
北门。唐代学士院门向北开,后故以代指学士院。真德秀《谢宣召入院表》:“来从南服,未宣民版之劳;召置~~,猥被宸纶之宠。”扉:
①门;门扇。《左传·襄公二十八年》:“子尾抽桷击扉三。”(桷:树枝。)杜甫《草阁》:“柴扉永不关。”②借指屋舍。高启《宿道王兰若》:“借榻到僧扉,虽安未是归。”闲:
① 养马的圈。《周礼· 夏官·校人》:“天子十有二闲,马六种。”(有:又。)②一定的范围。《论语·子张》:“大德不逾闲,小德出入可也。”③防止。《周易·文言》:“闲邪有其诚。”④清闲;空闲。李绅《惘农》之一:“四海无闲田,农夫犹饿死。”⑤安静。孟浩然《夏日南亭怀辛大》:“散发乘夕凉,开轩卧闲敞。”(轩:窗。)⑥通“娴。”1. 熟练;熟习。李白《豫章行》:“斩虏素不闲。”(虏:指敌人。)2. 文雅;闲静。曹植《美女篇》:“美女妖且闲。”木:
①树木。《诗经·周南·汉广》:“南有乔木。”②树叶。韩驹《念奴娇·月》:“木落山高真个是,一雨秋容新沐。”③木材;木料。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:“为巨室,则必使工师求大木。”④用木料制成的。《三国志 · 蜀书·诸葛亮传》:“亮复出祁山,以木牛运,粮尽退军。”⑤特指棺材。《左传·僖公二十三年》:“我二十五年矣,又如是而嫁,则就木焉。”⑥古代八音之一,指木制的乐器。《周礼·春官·大师》:“皆播之以八音:金、石、土、革、丝、木、匏、竹。”⑦五行之一。⑧质朴;朴实。《论语·子路》:“刚毅木讷,近仁。”索:
①大绳;粗绳子,泛指绳子。贾谊《惜誓》:“并纫茅丝以为索。”(纫:搓。)②绞成索;使……成绳状。王充《论衡·语增》:“传语又称纣力能索铁伸钩。”③法度。《左传·定公四年》:“启以商政,疆以周索。”(疆:疆理土地。)④寻找;搜寻;求取。屈原《离骚》:“路曼曼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。”《韩非子·孤愤》:“求索不得,货赂不至。”⑤索取;要。杜甫《兵车行》:“县官急索租,租税从何出?”⑥尽;完结。《韩非子·初见秦》:“士民病,蓄积索。”⑦单;孤独。陶潜《祭程氏妹文》:“兄弟索居,乖隔楚越。”(乖隔:分离。)南面:
君主召见臣下面南而坐,故借谓称帝即位。贾谊《过秦论》:“秦并海内,兼诸侯,~~称帝,以养四海。”面:
①脸。《左传·襄公三十一年》:“人心之不同,如其面焉。”《战国策 · 赵策四》:“老妇必唾其面。”②面向;面对着。《列子·汤问》:“北山愚公,年且九十,面山而居。”(且:将近。)③当面。方苞《狱中杂记》:“富者就其戚属,贫则面语之。”《战国策·齐策一》:“能面刺寡人之过者,受上赏。”(刺:指责。)④物体的表面或上层。白居易《钱塘湖春行》:“水面初平云脚低。”⑤方面;某一部分。《史记·留侯世家》:“独韩信可属大事,当一面。”(属:同“嘱”。托付。)⑥量词。苏轼《惜花》:“腰鼓百面如春雷。”《旧唐书·穆宗记》:“赐印一面。”富:
①财物多;富裕。与“贫”相对。《论语·述而》:“不义而富且贵,于我如浮云。”②使富裕。《论语·子路》:“冉有曰:‘既庶矣,又何加焉?’曰:‘富之。’”③多。《吕氏春秋·期贤》:“段干木富于义,寡人富于财。”(段干木:人名。)循:
①顺着;沿着。《左传·昭公二十三年》:“循山而南。”②遵循;沿袭。《淮南子·氾论》:“苟周于事,不必循旧。”③顺从;服从。《荀子·性恶》:“上不循于乱世之君。”④抚摩。《汉书·李陵传》:“自循其发。”⑤通“巡”。巡视;巡察。《汉书·宣帝纪》:“遣大中大夫强等十二人循行天下。”⑥安慰;慰问。《汉书·萧何传》:“拊循勉百姓。”[循环]周而复始地环绕运行。《史记·高祖本纪赞》:“三王之道若循环,终而复始。”(三王:指夏、商、周。)良:
①善良;贤良。《礼记·礼运》:“父慈、子孝、兄良、弟弟(tì)。”(弟:同“悌”。友爱。)《后汉书·左雄传》:“民所以安而无怨者,政平吏良也。”(平:安定。)②善良、贤良的人。张衡《思玄赋》:“尚前良之遗风兮。”(尚:崇尚。)③优良;精美。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:“天下之良工也。”④副词。1.的确;果然。《汉书·李寻传》:“良有不得已,可赐以财货,不可私以官位。”《史记·赵世家》:“诸将以为赵氏孤儿良已死。”2. 甚;很。《汉书·冯唐传》:“上既闻廉颇、李牧为人,良悦。”[良人]1.妇女称丈夫。《孟子·离娄下》:“良人者,所仰望而终身也。”2.善良的人。韩愈《原毁》:“是足为良人矣。”(是:这就。)3.有才能的人。《诗经·秦风·黄鸟》:“彼苍者天,歼我良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