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献芹则小小,荐藻明区区。”诗句出处:《槐叶冷淘》;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。
青青高槐叶,采掇付中厨。新面来近市,汁滓宛相俱。 入鼎资过熟,加餐愁欲无。碧鲜俱照箸,香饭兼苞芦。 经齿冷于雪,劝人投此珠。愿随金騕褭,走置锦屠苏。 路远思恐泥,兴深终不渝。献芹则小小,荐藻明区区。 万里露寒殿,开冰清玉壶。君王纳凉晚,此味亦时须。
|
【注释】:
献:
①祭祀宗庙所用之犬。②献祭。《礼记 · 礼器》:“ 一献质,三献文,五献察,七献神。”(质:质朴;简略。文:文饰。察:明。神:指先祖。)③进献;奉献。《周礼·夏官·罗氏》:“献鸠以养国老。”④主人向客人敬酒。《诗经·小雅·楚茨》:“为宾为客,献酬交错。”⑤呈露;呈现。《左传·昭公二十七年》:“羞者献体改服于门外。”⑥贤人。《尚书·益稷》:“万邦黎献,共惟帝臣。”芹:
①一种青菜,也叫楚葵。有水芹和旱芹两种。《吕氏春秋·本味》:“菜之美者……云梦之芹。”②比喻微薄不足道。高适《自淇涉黄河途中》之九:“尚有献芹心,无因见明主。”则:
①法则;准则。《左传·文公十八年》:“毁则为贼。”②榜样;模范。《诗经·豳风·伐柯》:“伐柯伐柯,其则不远。”(伐:砍。柯:斧柄。)③效法。《论语·泰伯》:“巍巍乎唯天为大,唯尧则之。”④乃;就是。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:“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。”⑤划分等级。《尚书·禹贡》:“咸则三壤,成赋中邦。”⑥连词。1. 表承接。《论语·为政》:“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。”(罔wǎng:迷惘。)2.表转折。相当于“却”。《论语·子路》:“欲速则不达。”3. 表假设。相当于“若”、“如果”。《荀子·议兵》:“大寇则至,使之持危城,则必畔。”(畔:通“叛”。背叛)。4. 表因果。相当于“就”。《史记·平原君虞卿列传》:“赵亡则胜为虏,何为不忧乎。”(胜:平原君名赵胜。)⑦助词。用于句中。《诗经·齐风·鸡鸣》:“匪鸡则鸣,苍蝇之声。”小:
①微小;细小。与“大”相对。《庄子·逍遥游》:“此小大之辩也。”②低;低微。古乐府《陌上桑》:“十五府小史,二十朝大夫。”(府:太守官府。小史:小吏。朝:朝廷。)③狭小;狭隘。④轻视。《左传·桓公四年》:“秦师侵芮,败焉,小之也。”⑤年幼。《晋书·郗鉴传》:“时兄子(郗)迈、外甥周翼并小,常携之就食。”也指年幼的人。李白《长干行》:“同居长干里,两小无嫌猜。”(嫌猜:嫌疑。)又指排行最末的。古乐府《木兰诗》:“小弟闻姊来,磨刀霍霍向猪羊。”(霍霍:磨刀声。)⑥稍微;略微。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“今病小愈。”⑦旧时特指妾。⑧谦词。1. 指与自己有关的事物。2. 自称。《左传·隐公元年》:“小小有母,皆尝小小之食矣。”⑨表示时间短暂。杨万里《夏夜追凉》:“开门小立月明中。”⑩副词。表示程度浅。相当于“稍微”。《后汉书 ·应劭传》:“制御小缓,则陆掠残害。”(制御:统治。陆掠:掳掠。)[小人]1. 平民。《论语·颜渊》:“君子之德风,小人之德草。”2. 指没有道德修养的人。《尚书·大禹谟》:“君子在野,小人在位。”3.自称的谦词。小小:
①幼小,年幼。李白《宫中行乐词》:“~~生金屋,盈盈在紫微。”②极小。《史记·司马相如传》:“臣之所见,盖特其~~者耳。”小:
①微小;细小。与“大”相对。《庄子·逍遥游》:“此小大之辩也。”②低;低微。古乐府《陌上桑》:“十五府小史,二十朝大夫。”(府:太守官府。小史:小吏。朝:朝廷。)③狭小;狭隘。④轻视。《左传·桓公四年》:“秦师侵芮,败焉,小之也。”⑤年幼。《晋书·郗鉴传》:“时兄子(郗)迈、外甥周翼并小,常携之就食。”也指年幼的人。李白《长干行》:“同居长干里,两小无嫌猜。”(嫌猜:嫌疑。)又指排行最末的。古乐府《木兰诗》:“小弟闻姊来,磨刀霍霍向猪羊。”(霍霍:磨刀声。)⑥稍微;略微。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“今病小愈。”⑦旧时特指妾。⑧谦词。1. 指与自己有关的事物。2. 自称。《左传·隐公元年》:“小小有母,皆尝小小之食矣。”⑨表示时间短暂。杨万里《夏夜追凉》:“开门小立月明中。”⑩副词。表示程度浅。相当于“稍微”。《后汉书 ·应劭传》:“制御小缓,则陆掠残害。”(制御:统治。陆掠:掳掠。)[小人]1. 平民。《论语·颜渊》:“君子之德风,小人之德草。”2. 指没有道德修养的人。《尚书·大禹谟》:“君子在野,小人在位。”3.自称的谦词。荐:
①草席。②牧草。《左传·襄公四年》:“戎狄荐居。”(荐居:逐牧草而居。)藻:
①一种水草。可供食用。《诗经·召南·采蘋》:“于以采藻,于彼行潦(lǎo老)。”②文采;花纹。《汉书·叙传上》:“摛(chī吃)藻如春华。”(摛:舒展。)③文辞。《文心雕龙·情采》:“绮丽以艳说,藻饰以辩雕。”(辩雕:描绘。)④修饰。《晋书·嵇康传》:“土木形骸(hái孩),不自藻饰。”⑤古代帝王冕上穿玉的五彩丝绳。《礼记·玉藻》:“天子玉藻。”明:
①明亮;光明。《诗经·郑风·女曰鸡鸣》:“子兴视夜,明星有烂。”②照亮。王安石《游褒禅山记》:“火尚足以明也。”③明显;明白。《战国策·齐策一》:“则秦不能害齐,亦已明矣。”④公开。《战国策·赵策四》:“太后明谓左右。”又显露。柳宗元《小石潭记》:“明灭可见。”⑤说明;表明。张溥《五人墓碑记》:“亦以明死生之大。”⑥贤明;英明。诸葛亮《前出师表》:“恐托付不效,以伤先帝之明。”⑦聪明;智慧。《老子》:“知人者智,自知者明。”韩愈《师说》:“小学而大遗,吾未见其明也。”(遗:放弃。)⑧视力;眼力。又视力好。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明足以察秋毫之末。”⑨白天。张煌言《拟古》之二:“晦明本如毂(gǔ),日日相推移。”(晦:黑夜。毂:车轮的中心。)⑩旧指阳世间。颜延之《和谢监灵运一首》:“人神幽明绝。”(幽:指阴间。绝:指时乱不得祭祀。)(11)次(日或年)。彭端淑《为学一首示子侄》:“越明年,贫者自南海还,以告富者。”(南海:指浙江佛教胜地普陀山。)(12)朝代名。朱元璋建于公元1368年,1661年为清王朝所代替。[明堂]古代天子举行朝会、祭祀、庆赏等大典的地方。古乐府《木兰诗》:“归来见天子,天子坐明堂。”[明器]即“冥器”。古代殉葬用的器物。石德玉《曲江池》第二折:“今日有个大人家出殡,摆设明器,好生齐整。”(大人家:大户人家。)区:
(一)①分别;划分。《论语·子张》:“譬诸草木,区以别矣。”《南齐书·吕安国传》:“流杂繁广,宜并加区判,定其隶属。”(判:判别。)②地域;有一定界限的地方或范畴。《尚书·康诰》:“用肇造我区夏。”(用:因而。肇:始。区夏:诸夏之地。)《文心雕龙·乐府》:“昔子政品文,诗与歌别,故略具乐篇,以标区界。”③量词。所,座。《后汉书·宦者列传·侯览》:“起立第宅十有六区。”姚兴《遗僧朗书》:“经一部,宝台一区。”④通“勾”。弯曲。《管子·五行》:“草木区萌。”[区区]1.微小的样子。《左传·襄公十七年》:“宋国区区,而有诅有祝。”(诅:诅咒。祝:歌颂。)2.自称的谦词。《后汉书·窦融传》:“区区所献,唯将军省焉。”(省xǐng:体察。)3.自得的样子。《吕氏春秋·务大》:“燕爵争善处于一屋之下,母子相哺也,区区焉相乐也。”(爵:通“雀”。小鸟。)4.拘泥、固执的样子。《汉书·杨王孙传》:“何必区区独守所闻?”5.诚挚的样子。《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:“新妇谓府吏:感君区区怀。”又指诚挚的情意。苏轼《与陈公密书》之一:“即造宇下,一吐区区。”(造:至。)(二)ōu 古代量器名。又为容量单位。四升为豆,四豆为区。《左传·昭公三年》:“齐旧四量:豆、区、釜、钟。”《韩非子·外储说右上》:“下之私大斗斛区釜以出贷,小斗斛区釜以收之。”(下之:对下。大:增大。) (三)kòu [区霿mòu]也作“区瞀”。昏昧。《汉书·五行志下之上》:“貌言视听,以心为主,四者皆失,则区霿无识。”区区:
①国家,江山。《新唐书·赵憬传》:“昔齐桓秦坚任管仲王猛,兴~~,霸天下。”②真心,诚意。苏轼《与陈公密书》:“即造宇下,一吐~~。”③自称的谦词。《后汉书·窦融传》:“~~所献,唯将军省焉。”④寡小,寡少。《左传·襄公十七年》:“宋国~~,而有诅有祝,祸之本也。”⑤拘泥,狭隘。《抱朴子·百家》:“狭见之徒,~~执一。”⑥拳拳,诚恳。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:“感君~~怀。”⑦愚拙,凡庸。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:“何乃太~~。”⑧辛苦,辛劳。苏轼《沁园春》:“世路无穷,劳生有限,似此~~长鲜欢。”区:
(一)①分别;划分。《论语·子张》:“譬诸草木,区以别矣。”《南齐书·吕安国传》:“流杂繁广,宜并加区判,定其隶属。”(判:判别。)②地域;有一定界限的地方或范畴。《尚书·康诰》:“用肇造我区夏。”(用:因而。肇:始。区夏:诸夏之地。)《文心雕龙·乐府》:“昔子政品文,诗与歌别,故略具乐篇,以标区界。”③量词。所,座。《后汉书·宦者列传·侯览》:“起立第宅十有六区。”姚兴《遗僧朗书》:“经一部,宝台一区。”④通“勾”。弯曲。《管子·五行》:“草木区萌。”[区区]1.微小的样子。《左传·襄公十七年》:“宋国区区,而有诅有祝。”(诅:诅咒。祝:歌颂。)2.自称的谦词。《后汉书·窦融传》:“区区所献,唯将军省焉。”(省xǐng:体察。)3.自得的样子。《吕氏春秋·务大》:“燕爵争善处于一屋之下,母子相哺也,区区焉相乐也。”(爵:通“雀”。小鸟。)4.拘泥、固执的样子。《汉书·杨王孙传》:“何必区区独守所闻?”5.诚挚的样子。《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:“新妇谓府吏:感君区区怀。”又指诚挚的情意。苏轼《与陈公密书》之一:“即造宇下,一吐区区。”(造:至。)(二)ōu 古代量器名。又为容量单位。四升为豆,四豆为区。《左传·昭公三年》:“齐旧四量:豆、区、釜、钟。”《韩非子·外储说右上》:“下之私大斗斛区釜以出贷,小斗斛区釜以收之。”(下之:对下。大:增大。) (三)kòu [区霿mòu]也作“区瞀”。昏昧。《汉书·五行志下之上》:“貌言视听,以心为主,四者皆失,则区霿无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