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可诗词网

这个世界除了苟且,
还有诗和远方!

昼洗须腾泾渭深,朝趋可刷幽并夜。

“昼洗须腾泾渭深,朝趋可刷幽并夜。”诗句出处:《骢马行》;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。

邓公马癖人共知,初得花骢大宛种。夙昔传闻思一见,
牵来左右神皆竦。雄姿逸态何崷崒,顾影骄嘶自矜宠。
隅目青荧夹镜悬,肉骏碨礌连钱动。朝来久试华轩下,
未觉千金满高价。赤汗微生白雪毛,银鞍却覆香罗帕。
卿家旧赐公取之,天厩真龙此其亚。昼洗须腾泾渭深,
朝趋可刷幽并夜。吾闻良骥老始成,此马数年人更惊。
岂有四蹄疾于鸟,不与八骏俱先鸣。时俗造次那得致,
云雾晦冥方降精。近闻下诏喧都邑,肯使骐驎地上行。

【注释】:

须:

①胡子。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:“美须髯。”②等待;等候。《楚辞·九歌·少司命》:“君维须兮云之际?”③需要;需。林逋《山园小梅》:“不须檀板共金尊。”④必须;应当。杜甫《闻官军收河南河北》:“白日放歌须纵酒。”⑤须臾;片刻。《荀子·王制》:“罢不能,不待须而废。”

腾:

①传递。《淮南子·缪称》:“子产腾辞,狱祭而无邪。”屈原《离骚》:“腾众车使径待。”②奔驰。《后汉书·光武帝纪》:“莽兵大溃,走者相腾践。”③跳跃。《庄子·山木》:“王独不见夫腾猿乎?”④骑;乘。《楚辞 · 九叹·愍命》:“腾驴骡以驰逐。”⑤上升;上涨。《礼记·月令》:“天气下降,地气上腾。”⑥挪移;使空。王建《贫居》:“蠹生腾药箧。”⑦超过。屈原《离骚》:“腾众车使径待。”

泾:

①水名。发源于甘肃省,流入陕西省,注入渭水。②直流的水波。《庄子·秋水》:“秋水时至,百川灌河,泾流之大,两涘渚崖之间,不辨牛马。”[泾渭]泾水和渭水。泾水清,渭水浊,两水汇流处清浊不混。李德裕《刘公神道碑铭》:“遇物而泾渭分。”

渭:

水名。又名渭河。《诗经·邶风·谷风》:“泾以渭浊。”

深:

①水深。与“浅”相对。《诗经·小雅·小旻(mín)》:“如临深渊,如履薄冰。”②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距离远。《左传·襄公二十一年》:“深山大泽,实生龙蛇。”③深厚;密切。杜甫《羌村三首》之三:“请为父老歌,艰难愧深情。”④深入;深刻。《战国策·赵策四》:“父母之爱子,则为之计深远。”又精到。⑤精深;深奥。《论衡· 自纪》:“何以为辩? 喻深以浅。”⑥厉害;深重。《韩非子·喻老》:“君之病在肌肤,不治将益深。”⑦刻毒;残酷。《战国策·燕策三》:“秦之遇将军,可谓深矣:父母宗族皆为戮没。”(将军:指樊於[wū]期。遇:对待。)⑧色彩浓重。白居易《买花》:“一丛深色花,十户中人赋。”⑨时间久。陆游《入蜀记》:“是日风静,舟行颇迟,又深秋潦(lǎo)缩。”(潦缩:积水下降。)⑩副词。表示程度较高,相当于“很”、“非常”。《史记·汲黯郑当时列传》:“然至其辅少主,守城深坚,招之不来。”

朝:

(一)①朝见。《礼记·内则》:“昧爽而朝。”②拜访。《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》:“临邛(qióng)令缪为恭敬,日往朝相如。”(临邛:地名。令:县令。缪:诈。)③朝廷。《诗经·齐风·鸡鸣》:“鸡既鸣矣,朝既盈矣。”④朝代。杜甫《诸将》:“汉朝陵墓对南山。”⑤政事。《西京杂记》卷一:“上(汉武帝)时服此裘以听朝。”(服:穿。)⑥官府大堂。《后汉书·刘宠传》:“山谷鄙生,未尝识郡朝。”⑦介词。面对;向。[朝歌]古地名。在今河南省。商朝曾在这里建都。 (二)zhāo ①早晨。《诗经·小雅·北山》:“偕偕士子,朝夕从事。”②日;天。白居易《长恨歌》:“天生丽质难自弃,一朝选在君王侧。”

趋:

(一)①疾行;快步走。《论语·微子》:“孔子下,欲与之言;[接舆]趋而辟(bì)之,不得与之言。”(接舆:楚人名。辟:同“避”。)②礼节性地小步快走,以示恭敬。《庄子·说剑》:“庄子入殿门不趋,见王不拜。”③奔赴。翁大立《吴讴》:“侵晨趋城府,薄暮遍乡邻。”④追求;投向。《淮南子·原道》:“禹之趋时也,履遗而弗取,冠挂而弗顾。”葛洪《抱朴子 · 外篇·交际》:“世俗之人,交不论志,逐名趋势。”⑤趋向。苏洵《六国论》:“日削月割,以趋于亡。”[趋舍]进退。《韩非子·解老》:“人无愚智,莫不有趋舍。” (二)cù 同“促”。①催促。《汉书·高帝纪上》:“若不趋降汉,今为虏矣。”②急速。《庄子·徐无鬼》:“王命相者趋射之。”③短。《庄子·外物》:“有人于彼,修上而趋下。”

可:

(一)①同意。《左传·隐公三年》:“公曰:不可。”②正确。《史记·范雎蔡泽列传》:“使以臣之言为可,愿行而利其道;以臣之言为不可,久留臣无为也。”(使:如果。)③值得。白居易《卖炭翁》:“可怜身上衣正单,心忧炭贱愿天寒。”④能够;可以。《论语·公冶长》:“朽木不可雕也。”《三国志·蜀书·诸葛亮传》:“庶曰:‘此人可就见,不可屈致也。’”⑤着实。《史记·田单列传》:“吾惧燕(yān)人掘吾城外冢墓,僇(lù)先人,可为寒心。”(僇:通“戮”。杀。此指戮尸。)⑥适合;适宜。张翰《杖赋》:“方圆适意,洪细可乎。”李渔《笠翁一家言·笠翁偶集·种植部》:“芙蕖则不然:自荷钱出水之日,便为点缀绿波;及其茎叶既生,则又日高日上……此皆言其可目者也。”⑦痊愈。董解元《西厢记诸宫调》卷三:“瘦得浑如削,百般医疗终难可。”(浑:简直。)⑧当着,对着。周邦彦《南柯子》:“晓来阶下按新声,恰有一方明月可中庭。”(按:击,奏。一方:一块。)⑨副词。1.表示估计,相当于“大约”。王维《洛阳女儿行》:“洛阳女儿对门居,才可容颜十五余。”2. 表示转折,相当于“却”。李白《相逢行》:“相见情已深,未语可知心。”3. 表示反诘,相当于“岂”“哪”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骓不逝兮可奈何!”方干《山中言志》:“潜夫自有孤云侣,可要王侯知姓名?”(潜夫:隐居的人。) (二)kè [可汗(hán)]亦作“可罕”。古代北方一些少数民族君主的称号。古乐府《木兰诗》:“昨夜见军帖,可汗大点兵。”(军帖:军中文告。)

幽:

(一)①昏暗;深暗。《诗经·小雅·伐木》:“出自幽谷,迁于乔木。”(迁:迁移。乔:高。)②隐晦;深奥。《荀子·正论》:“上周密,则下疑玄矣;上幽险,则下渐诈矣。”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:“研求幽邃。”(邃:精深。)③深沉;沉静。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:“故忧愁幽思而作《离骚》。”④隐藏的;不公开的。曾觌《海野词·信传玉女》:“幽期密约,暗想浅颦轻笑,良时莫负,玉山倾倒。”(玉山:喻品德容仪。)⑤囚拘;监禁。司马迁《报任安书》:“身幽囹圄之中。”⑥幽雅;幽静。王羲之《兰亭集序》:“是足以畅叙幽情。”王籍《入若耶溪》:“蝉噪林愈静,鸟鸣山更幽。”⑦旧指阴间。宋玉《招魂》:“魂兮归来,君无下此幽都些。”(些:语气词。)⑧古州名。在今河北北部辽宁南部一带。[幽默]幽静无声。《楚辞·九章·怀沙》:“眴(shùn)兮杳杳,孔静幽默。”(眴:同“瞬”。目转动。孔:甚。) (二)yǒu黑色。《诗经·小雅·隰桑》:“其叶有幽。”

并:

(一)①并行;平列。王充《论衡·讲瑞》:“少正卯在鲁,与孔子并。”②副词。1. 一同;一齐。《论衡·治期》:“夫饥寒并至而能无为非者寡。”2. 表示全部。相当于“全”、“都”。《世说新语·德行》:“遂班军而还,一郡并获全。”(班:回。)3.用在否定词之前,加强语气。《聊斋志异·胭脂》:“过此并无一言。”③连词。表示更进一层。相当于“并且”、“而且”。王安石《伤仲永》:“即书诗四句,并自为其名。”④介词。和;同。朱穆《崇厚论》:“岂得同年而语,并日而谈哉?” (二)bàng 通“傍”。依傍;挨着。《汉书·鲍宣传》:“贪吏并公,受取不已。”


可可诗词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