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炎云如烟火,谿谷将恐竭。”诗句出处:《杂曲歌辞·太行苦热行》;是唐朝诗人独孤及的作品。
驷马上太行,修途亘辽碣。王程无留驾,日昃未遑歇。 请问此何时,恢台朱明月。长蛇稽天讨,上将方北伐。 明主命使臣,皇华得时杰。已忘羊肠险,岂惮湿风热。 摇策汗滂沧,登岸思纡结。炎云如烟火,谿谷将恐竭。 昼景赩可畏,凉飙何由发。山长飞鸟堕,目极行车绝。 赵魏方俶扰,安危俟明哲。归路岂不怀,饮冰有苦节。 会同传檄至,疑议立谈决。况有阮元瑜,翩翩秉书札。 起予歌赤坂,永好逾白雪。谁念剖竹人,无因执羁绁。
|
【注释】:
炎:
(一)①火焰升腾。《尚书·洪范》:“水曰润下,火曰炎上。”《晋书·后妃传论》:“火炎水润,六气由其调理。”《孔丛子·论势》:“灶突炎上,栋宇将焚。”(突:烟囱。)②焚烧。《后汉书·章帝纪》:“今时复旱,如炎如焚。”③炎热。项斯《泛溪》:“溪船泛数里,便觉少炎辉。”④比喻炙人的权势。柳宗元《宋清传》:“吾观今之交乎人者,炎而附,寒而弃。”⑤炎帝的简称。《吕氏春秋·荡兵》:“兵所自来者久矣,黄、炎故用水火矣。”(黄:指黄帝。)[炎炎]1.灼热的样子。《诗经·大雅·云汉》:“赫赫炎炎,云我无所。”(赫赫:阳光灼热强烈的样子。云:语气词。)2.光线强烈的样子。《史记·天官书》:“(天狗)所堕及,望之如火光,炎炎冲天。”又为色彩光艳的样子。江淹《丽色赋》:“色练练而欲夺,光炎炎其若神。”3.权势煊赫的样子。《汉书 ·扬雄传下》:“炎炎者灭,隆隆者绝。” (二)yàn ①火焰;光焰。谢灵运《还旧园作见颜范二中书》:“何意冲飙激,烈火纵炎烟。”②光照。班固《答宾戏》:“其君天下也,炎之如日。”云:
①同“云2”。②说。《论语·子罕》:“牢曰:‘子云:吾不试,故艺。’”(牢:人名。试:见用于朝廷。艺:多才艺。)③有。《荀子 ·法行》:“其云益乎?”④代词。如此。《史记·汲郑列传》:“汲、郑亦云,悲夫!”(汲、郑:指汲黯、郑当时二人。)⑤助词。1. 用于句首。《诗经·郑风·风雨》:“既见君子,云胡不喜?”2. 用于句中。《后汉书·陈龟传》:“虽殁(mò)躯体,无所云补。”(殁:死。补:弥补。)⑥语气词。用于句末,表陈述语气。《史记·伯夷列传》:“余登箕山,其上盖有许由冢云。”[云云]通“芸芸”。众多貌。《庄子·在宥》:“万物云云。”如:
①顺从;依照。《左传·僖公十五年》:“唯所如之,无不如志。”李朝威《柳毅传》:“毅如其言,遂至其宫。”②往;到……去。《汉书·燕王传》:“田生如长安,不见(刘)泽。”③似;像;如同。《诗经·小雅·小旻》:“战战兢兢,如临深渊,如履薄冰。”④及;赶得上。《论语·公冶长》:“弗如也! 吾与女弗如也!”⑤奈。“如……何”,相当于“奈……何”,把……怎么样。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:“一薛居州,独如宋王何?”(薛居州:人名,宋臣。)《列子·汤问》:“其如土石何?”⑥介词。相当于“于”。引进比较对象。《吕氏春秋·爱士》:“人之困穷,甚如饥渴。”⑦连词。1. 相当于“如果”,表示假设。《诗经·秦风·黄鸟》:“如可赎兮,人百其身。”2. 相当于“和”。表示并列。《仪礼·乡饮酒礼》:“公如大夫入。”(大夫:官名。)3. 相当于“而”。表示转折。至于;却。《论语·先进》:“如其礼乐,以俟君子。”4.相当于“或者”。表示选择。《论语·先进》:“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?”(安:怎。方六七十:指纵横六七十里。邦:诸侯封国。)⑧助词。形容词后缀,相当于“然”,表示“……的样子”。《论语·乡党》:“孔子于乡党,恂恂如也,似不能言者。”[不如]也作“弗如”。比不上。岑参《石犀》:“始知李太守,伯禹亦不如。”(伯禹:大禹。)烟:
(一)①物质燃烧时产生的气状物。《国语 · 鲁语上》:“既其葬也,焚,烟彻于上。”王维《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》:“墟里上孤烟。”②泛指云气、雾霭等烟状之物。陈子昂《春日登金华观》:“山川乱云日,楼榭入烟霄。”杜牧《泊秦淮》:“烟笼寒水月笼沙。”③烟熏所积的灰。可制墨。简文帝《与湘东王书》:“烟墨不言,受其驱染。”晁贯之《墨经·松》:“墨取庐山松烟。”代指墨。庾肩吾《谢赉铜砚笔格启》:“烟磨青石。” (二)yīn [烟煴]1.古人指天地未分时的混沌之气。班固《东都赋》:“降烟煴,调元气。”2. 为阴阳二气和合的样子。张衡《思玄赋》:“天地烟煴,百卉含葩。”3.云烟弥漫的样子。江淹《别赋》:“袭青气之烟煴。”烟火:
①烽火,多指边警或战乱。《汉书·匈奴传》:“数世不见~~之警,人民炽盛,牛马布野。”②炊烟,借指住户、人家。《史记·律书》:“鸣鸡吠狗,~~万里。”③香火,借指子孙后嗣。《金石萃编·汉严道君曾孙孟广宗残碑》:“四时祭祀,~~连延。”④焰火。《武林旧事·元夕》:“宫漏既深,始宣放~~百余架。”火:
①物体燃烧时发出的光和焰。《周易· 乾》:“水流湿,火就燥。”(湿:低湿处。燥:干燥物。)②焚烧;烧毁。韩愈《原道》:“人其人,火其书,庐其居。”(使其人成为编户齐民,焚烧其经书,并将其居所改为民房。)特指火灾。《元史·文宗本纪一》:“杭州火,命江浙行省赈被灾之家。”(赈:救济。被:遭受。)《左传·宣公十六年》:“凡火,人火曰火,天火曰灾。”③古代兵制单位,十人为一火。《新唐书·兵志》:“十人为火,火有长。”《木兰诗》:“出门看火伴。”④五行之一。《尚书·洪范》:“五行,一曰水,二曰火,三曰木,四曰金,五曰土。”⑤星名。1. 大火,即心宿二。李白《酬张卿夜宿南陵见赠》:“当君相思夜,火落金风高。”(金风:指秋风。)2. 行星之一,即火星。《史记·天官书》:“火犯守角,则有战。”谿:
(旧读qī) ①同“溪”。山间的流水。《荀子·劝学》:“不临深谿,不知地之厚也。”②空虚。《吕氏春秋·适音》:“太清则志危,以危听清,则耳豁极。”(太清:指乐音过于纯净。危:紧急。极:疲困。)③中医术语。与“谷”并称。指肢体肌肉之间的缝隙或凹陷处。《素问·气穴论》:“肉之大会为谷,肉之小会为谿。”[勃谿]争斗。《庄子·外物》:“室无空虚,则妇姑勃谿。”谷:
(一)gǔ ①两山之间的水道或夹道。《墨子·亲士》:“是故江河不恶小谷之满己也,故能大。”②喻困境。《诗经·大雅·桑柔》:“人亦有言,进退维谷。”③山谷。《诗经·小雅·十月之交》:“高岸为谷,深谷为陵。” (二)yù [吐谷浑]见“吐”。将:
(一)①扶持;扶助。《诗经·周南·樛木》:“乐只君子,福履将之。”(只:助词。履:禄。)《木兰诗》:“爷娘闻女来,出郭相扶将。”(郭:外城。)②带领。《汉书·张禹传》:“禹将(戴)崇入后堂饮食。”《淮南子·人间》:“其马将胡骏马而归。”③取;拿。李白《将进酒》:“五花马,千金裘,呼儿将出换美酒。”④送行。《淮南子·览冥》:“不将不迎。”王安石《上皇帝万言书》:“若夫迎新将故之劳。”(若夫:至于。)⑤做;奉行。《左传·成公十三年》:“将事不敬。”⑥养;保养。《吕氏春秋·音律》:“以将阳气。”⑦副词。1.将要。《论语·述而》:“不知老之将至云尔。”(云:如此。尔:同“耳”,罢了。)《孟子·告子下》:“先生将何之?”(之:往。)《左传· 隐公元年》:“夫人将启之。”(启之:给他开门。)2. 且,又。《诗经·小雅· 谷风》:“将恐将惧。”⑧介词。以;用。《战国策·秦策一》:“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曰。”韩愈《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》:“肯将衰朽惜残年。”⑨连词。和;与。李颀《临别送张諲入蜀》:“经山复历水,百恨将千虑。”李白《月下独酌》:“暂伴月将影。”⑩助词。用在动词后面,无实义。白居易《卖炭翁》:“一车炭,千余斤,宫使驱将惜不得。” (二)jiàng ①将帅。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:“王侯将相宁有种乎!”(宁:难道。)《吕氏春秋·执一》:“军必有将。”②统率;带兵。《左传·桓公五年》:“虢公林父将右军。”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楚上将军项羽将楚卒往救钜鹿。”(卒:兵。)③使担任将领。《史记·孙子吴起列传》:“齐威王欲将孙膑。”[将领]1. 将帅。《隋书·杨玄感传》:“玄感欲立威名,阴求将领。”(暗中谋求将帅的职位。)2.率领。元结《宿洄溪翁宅》:“老翁八十犹能行,将领儿孙行拾稼。”(稼:庄稼。) (三)qiāng 请;希望。《诗经·卫风·氓》:“将子无怒,秋以为期。”(子:你。)李白《将进酒》:“将进酒,杯莫停。”恐:
①畏惧;害怕。司马迁《报任安书》:“猛虎在深山,百兽震恐。”《尚书·金滕》:“天大雷电以风,禾尽偃(yǎn),大木斯拔,邦人大恐。”(偃:倒下。邦人:国人。)②威吓;恐吓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李斯因说秦王,请先取韩以恐他国。”《宋史·杨廷璋传》:“有姊寡居京师;周祖微时,欲聘之,姊不从;令媒氏传言恐逼。”(周祖:后周太祖郭威。)③恐怕;担心。《论语· 季氏》:“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。”苏轼《海棠》:“只恐夜深花睡去。”竭:
①尽;完。苏轼《赤壁赋》:“取之无禁,用之不竭,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。”②竭尽;用尽。诸葛亮《出师表》:“庶竭驽钝,攘除奸凶。”③枯竭;干涸。《老子》第三十九章:“神无以灵,将恐歇;谷无以盈,将恐竭。”④使……枯竭;使……干涸。吕不韦《吕氏春秋·义赏》:“竭泽而渔,岂不获得,而明年无鱼。”⑤全;都。《管子·大匡》:“诸侯之兵竭至,以待桓公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