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可诗词网

这个世界除了苟且,
还有诗和远方!

声华满昭代,形影委穷尘。

“声华满昭代,形影委穷尘。”诗句出处:《伤始平李少府正己》;是唐朝诗人褚亮的作品。

劳息本相循,悲欢理自均。谁能免玄夜,惜尔正青春。
迈德惟家宝,生才谅国珍。高文缀翡翠,茂学掩麒麟。
述作纷无已,言谈妙入神。断肠虽累月,分手未盈旬。
辅嗣俄长往,颜生即短辰。声华满昭代,形影委穷尘。
禅草回中使,生刍引吊宾。同游秘府日,方驾直城闉。
并拜黄图右,分曹清渭滨。风期嵇吕好,存殁范张亲。
虚座怜王述,遗篇恸景纯。精灵与毫翰,千祀寿何人。

【注释】:

声:

①乐音;音乐。《论语·阳货》:“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。”(郑声:指郑地的俗乐。雅乐:指庙堂音乐,正乐。)②声音;声响。《诗经·小雅·伐木》:“嘤其鸣矣,求其友声。”③发出声音。古乐府《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:“阿女默无声,手巾掩口啼,泪落便如泻。”④口音。魏禧《大铁椎传》:“与人罕言语,语类楚声。”⑤声张;张扬。张溥《五人墓碑记》:“吾社之行为士先者,为之声义,敛赀(zī)财以送其行。”(敛:聚集。赀:通“资”,财物。)⑥名誉;名声;声望。《诗经·大雅·文王有声》:“文王有声。”⑦声势。《战国策·齐策一》:“吾三战而三胜,声威天下。”(威:震。)⑧指汉字的声母。《南史·谢庄传》:“又王玄谟问庄何者为双声,何者为叠韵。”⑨指声调,汉字有平、上、去、入四种声调。韩愈《唐故相权公墓碑》:“(权)公生三岁,知变四声,四岁能为诗。”(权公:权德舆。)⑩量词。表示声音发出的次数。白居易《琵琶行》:“转轴拔弦三两声。”

声华:

声誉,才华。任昉《宣德皇后令》:“~~籍甚。”

华:

(一)①草木所开的花。后作“花”。《诗经·召南·何彼秾矣》:“华如桃李。”《诗经· 周南·桃夭》:“桃之夭夭,灼灼其华。”又指开花。《礼记·月令》:“桃始华。”②从中间剖开。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为天子削瓜者副之,巾以絺;为国君者华之,巾以绤。”(二)huá ①光彩;光辉。谢庄《月赋》:“增华台室,扬采轩宫。”(台室、轩宫:皆星座名。)又辉映。何逊《秋夕仰赠从兄寘南》:“高树北风响,空庭秋月华。”②出现在太阳或月亮周围的彩色光环,古人以为吉兆。李程《日五色赋》:“祥开日华。”(祥:吉祥。)③华丽;华美。曹植《洛神赋》:“华容婀娜,令我忘餐。”又指人物美丽有风采。陆机《赠纪士》:“华颜婉如玉。”④精华。王勃《滕王阁序》:“物华天宝,龙光射牛斗之墟。”⑤才学。韩愈《送郑十校理得洛字》:“才子富文华。”又指文采。杜甫《赠比部萧郎中十兄》:“词华倾后辈。”(倾:使钦佩。)⑥声誉;名声。张九龄《和许给事中直夜简诸公》:“声华大国宝。”⑦繁盛。刘得仁《乐游原春望》:“始觉繁华地,应无不醉人。”⑧显贵。王绩《策杖寻隐士》:“岁岁长如此,方知轻世华。”⑨浮华。《后汉书·周举传》:“但务其华,不求其实。”⑩岁月;时光。沈佺期《春闺》:“岁华空自掷。”又年轻;年少。李商隐《锦瑟》:“锦瑟无端五十弦,一弦一柱思华年。”(11)(头发)花白。苏轼《念奴娇·赤壁怀古》:“故国神游,多情应笑我,早生华发。”(12)中国古称华夏,省称“华”。亦专指汉族。《左传·定公十年》:“夷不乱华。”(夷:古称少数民族名。)(13)通“哗”。喧哗。《晏子春秋·内篇问上二十》:“不掩君过,谏乎前,不华乎外。”(乎:于。) (三)huà 通“桦”。司马相如《上林赋》:“华枫枰栌。”

昭:

①光明;明。《诗经·小雅·云汉》:“倬彼云汉,昭回于天。”(倬:明貌。)②明白;清楚。《论语·尧曰》:“敢昭告于皇皇后帝。”③明显;显示。《诗经·小雅·鹿鸣》:“德音孔昭。”④古代宗庙神主排列之法,始祖居中,二世、四世、六世居左,称昭;三世、五世、七世居右,称穆。《续资治通鉴·宋高宗绍兴元年》:“朕止含于伯字行中选择,庶昭穆顺序。”

昭代:

清明的时代。常以作当朝的美称。褚亮《伤始平李少府正己》:“声华满~~,形影委穷尘。”

代:

①代替。《庄子·秋水》:“庄子来,欲代子相。”②交替。屈原《离骚》:“春与秋其代序。”③继承;接替。《论衡·偶会》:“父殁(mò)而子嗣,姑死而妇代。”(殁:死。姑:丈夫的母亲。妇:儿媳。)《晋书·羊祜传》:“(祜)疾渐笃,乃举杜预自代。”(笃:指病重。自代:接替自己。)④朝代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三代之事,何足法也。”⑤历史的分期。杜甫《咏怀古迹五首》之二:“怅望千秋一洒泪,萧条异代不同时。”(萧条:寂寞。)⑥家族世系以父子相继为一代。王维《李陵咏》:“三代将门子。”⑦世代;一代又一代。崔颢《江畔老人愁》:“自言家代仕梁陈,垂朱拖紫三十人。”(梁、陈:朝代名。朱、紫:指官服。)⑧世;世上。白居易《读张籍古乐府》:“尤工乐府诗,举代少其伦。”(工:擅长。伦:匹敌。)⑨古国名。1. 战国时国名。在今河北蔚县东北。2. 汉代诸侯国名。在今山西省中部及北部一带。3.十六国国名。在今内蒙古中部一带。

形:

①[名]形体。《楚辞·渔父》:“颜色憔悴,~容枯槁。”②[名]容貌。王充《论衡·齐世》:“~面丑恶。”③[名]形状。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:“~似酒尊。”④[名]地形。《孙子兵法·地形》:“险~者,我先居之。”⑤[名]形势。《赤壁之战》:“则荆吴之势强,鼎足之~成矣。”⑥[动]表现,显露。萧统《文选序》:“情动于中而~ 于言。”⑦[动]对比。《老子》:“长短相~。”⑧[名]通“型”。铸造器物的模子。《左传·昭公十二年》:“随器而制~。”

委:

①[动]聚积。扬雄《甘泉赋》:“瑞穰穰兮~如山。”②[动]托付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王年少,初即位,~国事大臣。”③[动]放置。贾思勰《齐民要术·作鼓法》:“漉水尽,~着席上。”④[动]推卸。《晋书·王裒传》:“司马欲~罪于孤耶!”⑤[动]抛弃。《左传·襄公三十一年》:“若野赐之,是~君贶于草莽也。”⑥[形]曲折。《史记·天官书》:“若至~曲小变,不可胜道。”⑦[名]江河。沈括《梦溪笔谈·杂志一》:“胡人言黑水原下~高,水曾逆流。”⑧[动]通“萎”。枯萎。《诗经·小雅· 谷风》:“无木不~。”

穷:

①穷尽;完结;尽头。《楚辞 ·九歌·云中君》:“横四海兮焉穷。”(横:充满。)《吕氏春秋·审分》:“意观乎无穷,誉流乎无止。”②极度;极端。《墨子·天志上》:“故天子者,天下之穷贵也,天下之穷富也。”③极力推究;深究。《礼记 · 乐记》:“穷本知变,乐之情也。”④阻塞不通。《汉书·赵广汉传》:“长安少年数人会穷里空舍谋共劫人。”⑤走投无路。《荀子·哀公》:“鸟穷则啄,兽穷则攫。”⑥困厄;不得志。与“达”相对。李康《运命论》:“是以圣人处穷达如一也。”⑦贫困;生活困难。《战国策 · 齐策四》:“振困穷,补不足。”

尘:

①灰尘;尘土。晁错《论贵粟疏》:“春不得避风尘,夏不得避暑热。”②污染。苏轼《笏记》:“既尘美职,复玷名藩。”(藩:藩镇。)③踪迹;业绩。《宋史·南唐李氏世家》:“思追巢、许之余尘。”④世俗。宗教称俗世,隐者称仕途皆曰尘。《红楼梦》第一回:“无才可去补苍天,枉入红尘若许年。”⑤比喻战争;祸乱。《警世通言·杜十娘怒沉百宝箱》:“当先洪武爷扫荡胡尘。”(洪武爷:指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。)又“烟尘”连用,义同。高适《燕歌行》:“汉家烟尘在东北。”⑥重量单位。一分的万万分之一。《清史稿·时宪志一》:“微、尘、秒、忽,虽属无几,而总计之,便集少成多。”


可可诗词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