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可诗词网

这个世界除了苟且,
还有诗和远方!

阶前莫怪垂双泪,不遇孙阳不敢嘶。

“阶前莫怪垂双泪,不遇孙阳不敢嘶。”诗句出处:《病马五首呈郑校书章三吴十五先辈》;是唐朝诗人曹唐的作品。

騄耳何年别渥洼,病来颜色半泥沙。四啼不凿金砧裂,
双眼慵开玉箸斜。堕月兔毛干觳觫,失云龙骨瘦牙槎。
平原好放无人放,嘶向秋风苜蓿花。
陇上沙葱叶正齐,腾黄犹自跼羸啼。尾蟠夜雨红丝脆,
头捽秋风白练低。力惫未思金络脑,影寒空望锦障泥。
阶前莫怪垂双泪,不遇孙阳不敢嘶。
不剪焦毛鬣半翻,何人别是古龙孙。霜侵病骨无骄气,
土蚀骢花见卧痕。未喷断云归汉苑,曾追轻练过吴门。
一朝千里心犹在,争肯潜忘秣饲恩。
空被秋风吹病毛,无因濯浪刷洪涛。卧来总怪龙蹄跙,
瘦尽谁惊虎口高。追电有心犹款段,逢人相骨强嘶号。
欲将鬐鬣重裁剪,乞借新成利铰刀。
病久无人著意看,玉华衫色欲凋残。饮惊白露泉花冷,
吃怕清秋豆叶寒。长襜敢辞红锦重,旧缰宁畏紫丝蟠。
王良若许相抬策,千里追风也不难。

【注释】:

阶:

①台阶。《孟子·离娄下》:“不逾阶而相揖也。”(逾:超越。)李白《玉阶怨》:“玉阶生白露,夜久侵罗袜。”刘禹锡《陋室铭》:“苔痕上阶绿,草色入帘青。”《左传·庄公八年》:“石之纷如死于阶下。”(石之纷如:人名。)②梯子。《礼记·丧大记》:“复有林麓,则虞人设阶。”(虞人:掌管山泽的官。)屈原《惜诵》:“欲释阶而登天兮。”③根由。《诗经·小雅·巧言》:“无拳无勇,职为乱阶。”(拳:力。职:主要。)《国语·周语中》:“夫婚姻,祸福之阶也。”④官爵之等级。《世说新语·政事》:“乃超两阶用之。”《新唐书·百官志》:“文阶二十八阶,武阶二十一阶。”⑤凭借。《汉书·异姓诸侯王表》:“汉亡(wú)尺土之阶。”(亡:无。)《北史·周室诸王传论》:“兵权爵位,盖安危之所阶乎”⑥招引(祸患)。《左传·隐公三年》:“将立州吁,乃定之矣;若犹未也,阶之为祸。”[阶级]1. 台阶。陆龟蒙《野庙碑》:“升阶级,坐堂筵。”2. 指官位俸禄的等级。《后汉书·边让传》:“阶级名位,亦宜超然。”

前:

(一)①前进;向前。《左传·昭公元年》:“二执戈者前矣。”②跟“后”相对。1.表示方位在前。李白《望庐山瀑布二首》之二:“日照香炉生紫烟,遥看瀑布挂前川。”2.表示次序在前。《聊斋志异·狼三则》:“(屠)复投之,后狼止而前狼又至。”3.表示时间在先。《礼记·檀弓上》:“子夏曰:‘我未之前闻也。’”③引导。《仪礼·士虞礼》:“祝前尸出户。” (二)jiǎn 同“剪”。消灭。《吴子·论将》:“进道易,退道难,可来而前;进道险,退道易,可薄而击。”(薄:迫近;逼近。)

莫:

①(mu)[名]日落的时候。《礼记·聘义》:“日~人倦。”(“暮”的本字。)②[代]没有什么。《庄子·秋水》:“天下之水,~大于海。”③[副]不。《墨子·公输》:“杀臣,宋~能守,乃可攻也。”

怪:

①奇异的;不常见的。《山海经·中山经》:“江水出焉,东流注于大江,其中多怪蛇。”②奇异的事物。《论语·述而》:“子不语怪、力、乱、神。”又特指传说中的妖怪。宋之问《龙目滩》:“巨石潜山怪,深篁(huǎng )隐洞仙。”(潜:藏。篁:竹林。)③认为奇怪;觉得奇怪。《史记·管晏列传》:“晏子怪而问之。”④责怪;责备。《荀子·正论》:“今世俗之为说者,不怪朱、象而非尧、舜,岂不甚矣哉?”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:“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。”

垂:

①边疆。《荀子· 臣道》:“边境之臣处,则疆垂不丧。”②边。王粲《咏史》诗:“妻子当立泣,兄弟哭路垂。”③垂挂。《庄子·逍遥游》:“鹏之背,不知几千里也,怒而飞,其翼若垂天之云。”④流下;滴下。李煜《破阵子》:“垂泪对宫娥。”⑤赐予。《盐铁论·本议》:“陛下垂大惠。”⑥流传。《荀子·王霸》:“名垂乎后世。”⑦副词。1.表时间。将近;快要。杜甫《垂老别》:“四郊未宁静,垂老不得安。”2. 敬词。犹“俯”、“惠”。曹植《朔风诗》:“君不垂眷,岂云其诚?”(眷:顾念。岂云句:还有什么诚意可言?)

双:

①两个;一对;成双的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吴主权》:“权投以双戟。”②偶。与“单”相对。《宋史·礼志十九》:“只日视事,双日不坐。”(只:单。视事:办理公事。坐:指坐堂办公。)③匹敌。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至如信者,国士无双。”

不:

(一)①不。《后汉书·班超传》:“不入虎穴,不得虎子。”《诗经·魏风·伐檀》:“不狩不猎,胡瞻尔庭有县(悬)特兮。”(特:三岁的兽。)②非;不是。《荀子·君道》:“能中是者取之,是岂不必得之之道也哉?”③无;没有。《左传·襄公二十三年》:“不德而有功。”④未。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直不百步耳,是亦走也。”⑤句中助词。无实义。《逸周书·皇门》:“我不则寅哉寅哉!”[不禄]士死的讳称。《礼记·曲礼下》:“天子曰崩,诸侯曰薨,大夫曰卒,士曰不禄。” (二)fū花萼。后作“柎”。《诗经·小雅·常棣》:“常棣之华,鄂不(wěi)。”(常棣:即棠梨树。 鄂:同“萼”。 :有光采。)

遇:

①相遇;遇到。《诗经·郑风·野有蔓草》:“邂逅(xiè hòu)相遇,适我愿兮。”(邂逅:偶然相遇。适:恰合。)《三国志·吴书·吴主传》:“遇于赤壁。”②会见。《公羊传·隐公八年》:“春,宋公、卫侯遇于垂。”(垂:地名。)③接触;感触。干宝《搜神记》卷十九:“此其来也,岂以吾遇厄绝粮,从者病乎?”(厄:困厄。)又接触。《庄子·养生主》:“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。”④遇合;见赏。指得到君主的信任。《荀子·成相》:“虽有贤圣,适不遇世孰知之!”(适:恰好。孰:谁。)杜甫《从事行》:“垂老遇君未恨晚。”⑤机会。张溥《五人墓碑记》:“斯固百世之遇也。”(斯:此。)⑥对待。《商君书·外内》:“以此遇敌,是以百石之弩射飘叶也。”⑦相待。《淮南子·人间》:“以诈伪遇人,虽愈利,后无复。”⑧待遇。诸葛亮《前出师表》:“盖追先帝之殊遇,欲报之于陛下也。”(追:追念。)

孙:

(一)①儿子的儿子。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:“举贾生之孙二人至郡守。”②孙子以后的各代。《汉书·曹参传》:“至哀帝时,乃封参玄孙之孙本始为平阳侯。”(本如:人名。)③再生的;细小的。嵇康《琴赋》:“乃斫(zhuó酌)孙枝。”(斫:砍去。) (二)xùn ①恭顺;谦让。《礼记·缁衣》:“恭而莅之,则民有孙心。”(莅lì:临。)《汉书·韩王信传》:“为人宽和自守,以温颜孙辞承上接下。”②出奔;逃亡。《春秋·庄公元年》:“夫人孙于齐。”

阳:

①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。《尚书·禹贡》:“岷山之阳,至于衡山。”《诗经·秦风·渭阳》:“我送舅氏,曰至渭阳。”(曰:句首助词。无义。)地名第二个字为“阳”的,一般都来自这个意义。②太阳;阳光。《诗经·小雅 ·湛露》:“匪阳不晞。”(匪:非。晞:晒干。)《孟子 · 滕文公上》:“秋阳以暴(pù)之。”(暴:晒。)③温暖。《管子 ·地数》:“阳春农事方作。”④鲜明;明亮。《诗经·豳风·七月》:“我朱孔阳。”(朱:红色。孔:甚。)⑤表面上;假装。《韩非子·说难》:“则阳收其身,而实疏之。”⑥古代哲学概念。与“阴”相对。用以概括诸事物两大对立面的一个方面。《楚辞·九章·涉江》:“阴阳易位,时不当兮。”(时不当:生不逢时。)⑦通“佯”。假装。《汉书·田儋传》:“儋阳为缚其奴。”⑧古邑名。春秋燕地。在今河北省唐县东。

不:

(一)①不。《后汉书·班超传》:“不入虎穴,不得虎子。”《诗经·魏风·伐檀》:“不狩不猎,胡瞻尔庭有县(悬)特兮。”(特:三岁的兽。)②非;不是。《荀子·君道》:“能中是者取之,是岂不必得之之道也哉?”③无;没有。《左传·襄公二十三年》:“不德而有功。”④未。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直不百步耳,是亦走也。”⑤句中助词。无实义。《逸周书·皇门》:“我不则寅哉寅哉!”[不禄]士死的讳称。《礼记·曲礼下》:“天子曰崩,诸侯曰薨,大夫曰卒,士曰不禄。” (二)fū花萼。后作“柎”。《诗经·小雅·常棣》:“常棣之华,鄂不(wěi)。”(常棣:即棠梨树。 鄂:同“萼”。 :有光采。)

敢:

①勇敢;有胆气。《庄子·盗跖》:“勇悍果敢,聚众率兵,此下德也。”《新唐书·石雄传》:“少为牙校,敢毅善战,气盖军中。”②敢于;有胆量做某事。《汉书·赵充国传》:“用兵深入敢战者吉。”③谦词。有冒昧的意思。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:“敢布腹心。”(布腹心:指讲出心里话。)④岂敢;怎敢。《左传·襄公二十六年》:“敬以待命,敢有贰心乎?”

嘶:

①声音沙哑。《汉书·王莽传中》:“莽为人侈口蹷顄(hàn),露眼赤精,大声而嘶。”(侈:大。蹷:短。顄:同“颔”,下巴。精:同“睛”,眼珠。)②马鸣。庾信《三伏闻游猎》:“马嘶山谷响。”③鸣声凄切。陈羽《夜泊荆溪》:“小雪已晴芦叶暗,长波乍急鹤声嘶。”


可可诗词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