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可诗词网

这个世界除了苟且,
还有诗和远方!

区区亚父心,未究天人际。

“区区亚父心,未究天人际。”诗句出处:《读史》;是唐朝诗人鲍溶的作品。

鬼书报秦亡,天地亦云闭。赤龙吟大野,老母哭白帝。
苍苍无白日,项氏徒先济。六合已姓刘,鸿门事难制。
坑降嬴政在,衣锦人望替。宿昔见汉兵,龙蛇满旌棨。
始矜山可拔,终叹骓不逝。区区亚父心,未究天人际。
萧张马无汗,盛业垂千世。

【注释】:

区:

(一)①分别;划分。《论语·子张》:“譬诸草木,区以别矣。”《南齐书·吕安国传》:“流杂繁广,宜并加区判,定其隶属。”(判:判别。)②地域;有一定界限的地方或范畴。《尚书·康诰》:“用肇造我区夏。”(用:因而。肇:始。区夏:诸夏之地。)《文心雕龙·乐府》:“昔子政品文,诗与歌别,故略具乐篇,以标区界。”③量词。所,座。《后汉书·宦者列传·侯览》:“起立第宅十有六区。”姚兴《遗僧朗书》:“经一部,宝台一区。”④通“勾”。弯曲。《管子·五行》:“草木区萌。”[区区]1.微小的样子。《左传·襄公十七年》:“宋国区区,而有诅有祝。”(诅:诅咒。祝:歌颂。)2.自称的谦词。《后汉书·窦融传》:“区区所献,唯将军省焉。”(省xǐng:体察。)3.自得的样子。《吕氏春秋·务大》:“燕爵争善处于一屋之下,母子相哺也,区区焉相乐也。”(爵:通“雀”。小鸟。)4.拘泥、固执的样子。《汉书·杨王孙传》:“何必区区独守所闻?”5.诚挚的样子。《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:“新妇谓府吏:感君区区怀。”又指诚挚的情意。苏轼《与陈公密书》之一:“即造宇下,一吐区区。”(造:至。)(二)ōu 古代量器名。又为容量单位。四升为豆,四豆为区。《左传·昭公三年》:“齐旧四量:豆、区、釜、钟。”《韩非子·外储说右上》:“下之私大斗斛区釜以出贷,小斗斛区釜以收之。”(下之:对下。大:增大。) (三)kòu [区霿mòu]也作“区瞀”。昏昧。《汉书·五行志下之上》:“貌言视听,以心为主,四者皆失,则区霿无识。”

区区:

①国家,江山。《新唐书·赵憬传》:“昔齐桓秦坚任管仲王猛,兴~~,霸天下。”②真心,诚意。苏轼《与陈公密书》:“即造宇下,一吐~~。”③自称的谦词。《后汉书·窦融传》:“~~所献,唯将军省焉。”④寡小,寡少。《左传·襄公十七年》:“宋国~~,而有诅有祝,祸之本也。”⑤拘泥,狭隘。《抱朴子·百家》:“狭见之徒,~~执一。”⑥拳拳,诚恳。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:“感君~~怀。”⑦愚拙,凡庸。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:“何乃太~~。”⑧辛苦,辛劳。苏轼《沁园春》:“世路无穷,劳生有限,似此~~长鲜欢。”

区:

(一)①分别;划分。《论语·子张》:“譬诸草木,区以别矣。”《南齐书·吕安国传》:“流杂繁广,宜并加区判,定其隶属。”(判:判别。)②地域;有一定界限的地方或范畴。《尚书·康诰》:“用肇造我区夏。”(用:因而。肇:始。区夏:诸夏之地。)《文心雕龙·乐府》:“昔子政品文,诗与歌别,故略具乐篇,以标区界。”③量词。所,座。《后汉书·宦者列传·侯览》:“起立第宅十有六区。”姚兴《遗僧朗书》:“经一部,宝台一区。”④通“勾”。弯曲。《管子·五行》:“草木区萌。”[区区]1.微小的样子。《左传·襄公十七年》:“宋国区区,而有诅有祝。”(诅:诅咒。祝:歌颂。)2.自称的谦词。《后汉书·窦融传》:“区区所献,唯将军省焉。”(省xǐng:体察。)3.自得的样子。《吕氏春秋·务大》:“燕爵争善处于一屋之下,母子相哺也,区区焉相乐也。”(爵:通“雀”。小鸟。)4.拘泥、固执的样子。《汉书·杨王孙传》:“何必区区独守所闻?”5.诚挚的样子。《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:“新妇谓府吏:感君区区怀。”又指诚挚的情意。苏轼《与陈公密书》之一:“即造宇下,一吐区区。”(造:至。)(二)ōu 古代量器名。又为容量单位。四升为豆,四豆为区。《左传·昭公三年》:“齐旧四量:豆、区、釜、钟。”《韩非子·外储说右上》:“下之私大斗斛区釜以出贷,小斗斛区釜以收之。”(下之:对下。大:增大。) (三)kòu [区霿mòu]也作“区瞀”。昏昧。《汉书·五行志下之上》:“貌言视听,以心为主,四者皆失,则区霿无识。”

亚:

(一)①次;次一等。《国语·吴语》:“吴公先歃,晋侯亚之。”(歃shà:盟会时饮牲血以表诚意。)《世说新语·识鉴》:“名亚王、庾之下。”(王、庾:指王导、庾亮。)②低矮;低垂。李昌符《寻僧元皎因赠》:“高松连寺影,亚竹入窗枝。”柳永《柳初新》:“东郊向晓星杓亚。”(星杓:北斗七星的斗柄。)③匹敌;相当。《南史·颜协传》:“才学相亚。”④挨着;靠近。陈造《出郭》:“红粉谁家短墙亚。”⑤压。杜甫《上巳日徐司录林园宴集》:“花蕊亚枝红。”欧阳修《渔家傲》:“叶重如将青玉亚。”⑥掩;闭。陆游《初秋梦故山觉而有作》:“村巷亚竹扉。”⑦两婿互称为亚。后来写作“娅”。《诗经·小雅·节南山》:“琐琐姻亚,则无仕。”(琐琐:微小的样子。 姻:女婿的父亲叫姻。 wǔ:厚。仕:做官。) (二)yā 象声词。《汉书·东方朔传》:“伊优亚者,辞未定也。”(伊优亚:象声词,形容小儿学语声。)

父:

(一)①父亲。《论语·学而》:“父在观其志,父没观其行。”(没:通“殁”,死。)②对家族或亲戚中男性长辈的称呼。《尔雅·释亲》:“父三考为王父,父之妣为王母;王父之考为曾祖王父,王父之母为曾祖王母。”③为古代天子对同姓诸侯、诸侯对同姓大夫的尊称。《诗经 · 小雅 · 伐木》:“既有肥羜(zhù),以速诸父。”(羜:幼羊。速:召请。)④泛指动物雄性。左思《吴都赋》:“其上则猿父哀吟。” (二)fǔ ①对老年人的尊称。《史记·伍子胥列传》:“此剑值百金,以与父。”②同“甫”。对成年男子的美称,多附在名字后面。王安石《游褒禅山记》:“四人者:庐陵萧君圭君玉,长乐王回深父,余弟安国平父、安上纯父。”(庐陵:今江西吉安县。萧君圭君玉:萧君圭字君玉。长乐:地名,在今福建。王回深父:王回字深父。下文“平父”“纯父”同。)③为从事某一类行业男子的通称。柳宗元《钴鉧潭西小丘记》:“农夫渔父过而陋之。”④开始。《老子》第四十二章:“强梁者不得其死,吾将以为教父。”(强梁:强横,强悍。其死:指正常死亡。以为:“以”后省代词“此”“之”等,意思是用这句话作为……)

心:

①心脏。《淮南子·原道》:“心者,五脏之主也。”②通常指思维器官和思想、感情等。《孟子·告子上》:“心之官则思。”《国语·周语上》:“夫民虑之于心,而宣之于口。”③挂怀;关心。唐顺之《与吕沃洲巡按书》:“两公者,一日居乎其位,一日心乎其民者也。”(乎:于。)④中央;中心。刘禹锡《洞庭秋月行》:“洞庭湖月生湖心。”⑤星宿名。二十八宿之一。《吕氏春秋·季夏》:“季夏之月,日在柳,昏心中,旦尾中。”[心腹]1.要害之处。《三国志·蜀书·庞统法正传》:“而敌家数道并进,已入心腹。”2. 亲信的人。

未:

①十二地支之一。《春秋·庄公二十四年》:“六月辛未,朔,日有食之。”②十二时辰之一,即午后一时至三时。③十二生肖属羊。④副词。1.表示否定。a.相当于“不”。《诗经·周颂·小毖》:“未堪家多难。”b.相当于“没有”、“不曾”。《诗经 · 召南·草虫》:“未见君子,我心伤悲。”2. 用在句尾,表示疑问。相当于“否”。《后汉书·刘表传》:“言出子口而入吾耳,可以言未?”

究:

①穷尽;终极。《诗经·大雅·荡》:“靡届靡究。”(届:极限。)《国语·越语下》:“时不至,不可强生;事不究,不可强成。”②使达到终极、顶点。《庄子·盗跖》:“穷美究埶,至人之所不得逮,贤人之所不能及。”(埶:同“藝”。)③使穷尽。司马迁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:“累世不能殚其学,当年不能究其礼。”④推寻;探究。司马迁《报任安书》:“亦欲以究天人之际,通古今之变,成一家之言。”⑤图谋;谋划。《诗经·大雅·皇矣》:“维彼四国,爰究爰度。”(四国:四方之国。度:审察。)⑥考察。《诗经·小雅·小弁》:“君子不惠,不舒究之。”(舒:缓慢。)⑦追究。《诗经·小雅·节南山》:“家父作诵,以究王讻。”(诵:吟诵诗篇。王讻:王国的祸乱。)⑧达;至。《韩非子·难一》:“有擅主之臣,则君令不下究,臣情不上通。”⑨推及到;推广到。吕不韦《吕氏春秋·孝行》:“爱敬尽于事亲,光耀加于百姓,究于四海,此天子之孝也。”⑩遍;遍及。李白《与韩荆州书》:“笔参造化,学究天人。”(11)终究;究竟。龚自珍《己亥杂诗》:“九州生气恃风雷,万马齐喑究可哀。”(12)完全;彻底。宋玉《高唐赋》:“谲诡奇伟,不可究陈。”(13)探求;追查。《颜氏家训·勉学》:“更有硕儒,苦相究讨,方知误焉。”

天:

①人的头部。《吕氏春秋·论人》:“适耳目,节嗜欲,释智谋,去巧故……若此,则无以害其天矣。”(释:去除。巧故:伪诈。)②天空。王充《论衡·谈天》:“察当今天去地甚高,古天与今无异。”《敕勒歌》:“天似穹(qióng)庐,笼盖四野。”(穹庐:毡帐。)③在额上刺字的刑罚。《周易· 睽》:“其人天且劓。”(劓:割掉鼻子的刑罚。)④天气;气候。《吕氏春秋·季春》:“行秋令,则天多沉阴。”⑤自然界。《荀子·天论》:“天行有常,不为尧存,不为桀亡。”⑥自然形成的。《庄子·养生主》:“依乎天理,批大郤,导大窾。”⑦上帝;自然界的主宰。《春秋繁露 ·郊祭》:“天者,百神之大君也。”⑧天命;天意。《左传·成公十六年》:“国之存亡,天也。”⑨依凭;依靠者。《仪礼· 丧服》:“夫者,妻之天也。”

际:

①交界或靠边缘的地方。谢朓《之宣城出新林浦向板桥》:“天际识归舟,云中辨江树。”《左传·定公十年》:“居齐、鲁之际而无事。”②先后交接或局势形成的时候。诸葛亮《前出师表》:“受任于败军之际。”③互相之间。《韩非子·难一》:“君臣之际,非父子之亲也。”陈亮《上孝宗皇帝第一书》:“天人之际,岂不甚可畏哉!”④交会;会集。《周易·泰》:“无往不复,天地际也。”⑤到;接近。《庄子·刻意》:“(精神)上际于天,下蟠于地。”《淮南子·原道》:“高不可际,深不可测。”


可可诗词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