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可诗词网

这个世界除了苟且,
还有诗和远方!

春府搜才日,高科得一人。

“春府搜才日,高科得一人。”诗句出处:《送穆寂赴举》;是唐朝诗人皎然的作品。

天子锡玄纁,倾山礼隐沦。君抛青霞去,荣资观国宾。
剑光既陆离,琼彩何璘玢。夙驾别情远,商弦秋意新。
冥冥鸿鹄姿,数尺看苍旻。残寇近宋郊,西行恶飙尘。
立身素耿介,处难思经纶。春府搜才日,高科得一人。

【注释】:

春:

①春天,春季。《荀子·王制》:“春耕、夏耘、秋收、冬藏,四者不失时,故五谷不绝。”②年;岁。高适《人日寄杜二拾遗》诗:“一卧东山三十春。”③生机;生命。欧阳修《奉使道中寄垣师》:“塞垣春枯积雪溜,沙砾威怒黄云愁。”(塞垣:指长城。溜:流水。)④指年轻女子的形态。崔珏(jué)《有赠》:“两脸夭桃从镜发,一眸春水照人寒。”(春水:指女子的眼睛。)⑤春色;喜色。田汝成《西湖游览志余·熙朝乐事》:“谚云:‘蓬开先百草,戴了春不老。’”⑥春情;情欲。《诗经·召南·野有死麕》:“有女怀春,吉士诱之。”⑦指酒。司空图《诗品·典雅》:“玉壶买春,赏雨茅屋。”

府:

①古代国家贮藏财物及收藏文书的地方。《国语·周语下》:“且绝民用而实王府,犹塞川原而为潢(huáng)污也。”(实:充实。潢污:积水处。)《汉书·郊祀志上》:“史书而藏之府。”②称聚集之处。《左传·僖公二十七年》:“诗书,义之府也。”③官员处理公务的地方。《汉书·元后传》:“君其召诸侯,令待府舍。”④达官贵人的住宅或尊称别人的住宅。庾信《哀江南赋》:“诛茅宋玉之宅,穿径临江之府。”⑤旧时行政区划名。唐、宋时大州及京都所在地称府;后来为县以上的行政区域。方苞《狱中杂记》:“谪戍者移顺天府羁候。”⑥通“腑”。脏腑。《后汉书·马融传》:“先王所以平和府藏,颐养精神,致之无疆。”

搜:

(一)①寻找;寻求。《庄子·秋水》:“于是惠子恐,搜于国中三日三夜。”②搜查;搜索。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下》:“臣居鲁,树三人,皆为令尹;及虎抵罪于鲁,皆搜索于虎也。”(虎:鲁季氏家臣阳虎自称。) (二)shǎo [搜搅]扰乱。韩愈《岳阳楼别窦司直》:“炎风日搜搅。”

才:

①副词。表示此前不久。晁错《言守边备塞疏》:“救之,少发则不足,多发,远县才至,则胡又已去。”(胡:指匈奴。)②仅仅;只。陶潜《桃花源记》:“初极狭,才通人。”③表示在某种条件下结果怎样。《老残游记》第十二回:“问了乡人,才寻着了关帝庙。”

高:

①高。与“低”相对。《荀子·劝学》:“故不登高山,不知天之厚也。”杜荀鹤《春宫怨》:“风暖鸟声碎,日高花影重。”(重:重叠。)②指高度。杜甫《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五首》之四:“新松恨不高千尺,恶竹应须斩万竿。”③高级;上等;优良。《对楚王问》:“是其曲弥高,其和弥寡。”④岁数大。《左传·昭公十五年》:“且昔而高祖孙伯黶,司晋之典籍。”⑤高超;高明的。《汉书·晁错传》:“对策者百余人,唯错为高第。”(对策:对答写在简策上的考题。)⑥尊崇。《庄子· 盗跖》:“世之所高,莫若黄帝。”⑦高尚。《韩非子·五蠹》:“轻辞天子,非高也,势薄也。”

高科:

①高第,高等。欧阳修《昼锦堂记》:“自公少时,已擢~~,登显仕。”②犹凸凹。《韩非子·有度》:“故绳直而枉木斫,准夷而~~削。”

科:

①品级;类别。《论语·八佾》:“射不主皮,为力不同科。”《孟子·尽心下》:“夫子之设科也。往者不追,来者不拒。”《汉书·儒林传》:“(平帝时)岁课甲科四十人为郎中,乙科二十人为太子舍人,丙科四十人补文学掌故云。”(课:考核,考试。)韩愈《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》:“君歌且休听我歌,我歌今与君殊科。”(休:止。殊:异。)②条目;条款。《汉书·匈奴传赞》:“人持所见,各有同异,然总其要归,两科而已。”(要归:要点。)特指法律条款。《战国策·秦策一》:“科条既备,民多伪态。”《出师表》:“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,宜付有司论其刑赏。”《晋书·刑法志》:“删约旧科,傍(páng)采汉律,定为魏法。”(傍:旁。)③征收赋税。《宋史·程大昌传》:“所置田产,仍免科徭。”(徭:劳役。)④判决。韩愈《应所在典贴良人男女等状》:“如有隐漏,必重科惩。”⑤按公务分类办事的官署。《明史·职官志三》:“给事中,吏科四人,户科八人,礼科六人,兵科十人,刑科八人,工科四人。”⑥古代科举制度分科取士,所设科目称“科”。《新唐书·选举志上》:“高宗永徽二年,始停秀才科。”⑦量词。相当于“棵”。谭用之《山中春晚寄贾员外》:“高添雅兴松千尺,暗养清音竹数科。”

得:

①获取;得到。《三国志·蜀书·诸葛亮传》:“贤明之士思得明君。”②捉得;找到。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:“逐而得之。”③得意。《史记·管晏列传》:“意气洋洋,甚自得也。”④得到的庄稼;收获;思想上获得;心得。汉·晁错《论贵粟疏》:“亡(wú)农夫之苦,有仟伯之得。”宋·王安石《游褒禅山记》:“古人之观于天地、山川、草木、虫鱼、鸟兽,往往有得。”⑤能;能够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沛公军霸上,未得与项羽相见。”⑥表示某种动作能做或可以做。前蜀·杜光庭《神仙感遇传·罗公远》:“试令罗公取,取不得则罗公输,取得则僧输。”⑦需要;应该;必须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君为我呼入,吾得兄事之。”⑧合适;正确。明· 马中锡《中山狼传》:“于彼计则得。”《汉书·叙传上》:“历古今之得失。”⑨完成;完了。唐·白居易《琵琶行》:“十三学得琵琶成。”⑩通“德”。感激恩德。《孟子·告子上》:“为宫室之美,妻妾之奉,所识穷乏者得我欤?”

一:

①数词。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吾何爱一牛?”(爱:吝惜。)《汉书·律历志上》:“数者,一、十、百、千、万也。”又表序数第一。《吕氏春秋·古乐》:“投足以歌八阕:一曰载民,二曰玄鸟。”(八阕:指舞乐的八章。载民、玄鸟:乐曲八章之名。)②专一。《荀子·劝学》:“螾无爪牙之利,筋骨之强,上食埃土,下饮黄泉,用心一也。”(螾:通“蚓”。蚯蚓。)③全;满。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至拜大将,乃韩信也,一军皆惊。”④统一;使……一致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一法度衡石丈尺。”⑤相同。《左传·庄公十二年》:“天下之恶一也。”(恶:指恶人。)⑥整体。贾谊《新书·过秦上》:“合从缔交,相与为一。”⑦古代哲学概念。指“道”及“道”所派生的“气”。⑧副词。1. 一概;都。《史记·孟尝君列传》:“食客数千人,无贵贱一与文等。”2. 一旦。《庄子·徐无鬼》:“一闻人之过,终身不忘。”(过:过失。)3. 乃;竟。《战国策·齐策一》:“靖郭君之于寡人,一至于此乎?”⑨语气词。起加强语气的作用。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寡人耻之,愿比死者一洒之。”⑩我国民族音乐记音符号之一。[一何]副词。表示程度深。杜甫《石壕吏》:“吏呼一何怒,妇啼一何苦!”


可可诗词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