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生为村之民,死为村之尘。”诗句出处:《朱陈村》;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作品。
徐州古丰县,有村曰朱陈。去县百余里,桑麻青氛氲。 机梭声札札,牛驴走纭纭。女汲涧中水,男采山上薪。 县远官事少,山深人俗淳。有财不行商,有丁不入军。 家家守村业,头白不出门。生为村之民,死为村之尘。 田中老与幼,相见何欣欣。一村唯两姓,世世为婚姻。 亲疏居有族,少长游有群。黄鸡与白酒,欢会不隔旬。 生者不远别,嫁娶先近邻。死者不远葬,坟墓多绕村。 既安生与死,不苦形与神。所以多寿考,往往见玄孙。 我生礼义乡,少小孤且贫。徒学辨是非,只自取辛勤。 世法贵名教,士人重冠婚。以此自桎梏,信为大谬人。 十岁解读书,十五能属文。二十举秀才,三十为谏臣。 下有妻子累,上有君亲恩。承家与事国,望此不肖身。 忆昨旅游初,迨今十五春。孤舟三适楚,羸马四经秦。 昼行有饥色,夜寝无安魂。东西不暂住,来往若浮云。 离乱失故乡,骨肉多散分。江南与江北,各有平生亲。 平生终日别,逝者隔年闻。朝忧卧至暮,夕哭坐达晨。 悲火烧心曲,愁霜侵鬓根。一生苦如此,长羡村中民。
|
【注释】:
生:
①生长;长出。《荀子·劝学》:“蓬生麻中,不扶而直。”②活着;生存。《论语· 卫灵公》:“志士仁人,无求生以害仁,有杀身以成仁。”③生命;性命。《韩非子·解老》:“禄也者,人之所以持生也。”(禄:俸禄。持:维持。)④产生;发生。《韩诗外传》卷五:“水渊深广,则龙鱼生之。”⑤生育;诞生。《左传·隐公元年》:“庄公寤生。”⑥生存的期间,指人的一生;一辈子。曹操《短歌行》:“对酒当歌,人生几何?”⑦生活;生计。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:“乡邻之生日蹙(cù)。”(蹙:窘迫。)⑧不熟的。1. 未煮或未煮熟的。《吕氏春秋·适音》:“大飨之礼,上玄尊而俎生鱼。”2.未加工炼制的。《洛阳伽蓝记·城北》:“头后垂二尺生绢。”⑨读书的人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,以非当世。”为:
(一)①做。《诗经·周颂·丰年》:“为酒为醴,烝畀祖妣。”(烝:进献。畀:给予。)《论语·学而》:“其为人也孝弟(tì)。”(弟:同“悌”。友爱。)②制作;创作。《礼记·曲礼下》:“为宫室,不斩于丘木。”(丘木:墓地的树。)《汉书·枚乘传》:“司马相如善为文而迟。”(迟:慢。)③治理。《商君书·农战》:“善为国者,仓廪虽满,不偷于农。”(偷:怠惰;忽视。)《论语·为政》:“为政以德。”④行为。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:“予尝求古仁人之心,或异二者之为。”(尝:曾经。)⑤充当。《论语·为政》:“温故而知新,可以为师矣。”(温:温习。故:旧的知识。)⑥当作。李白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:“霓为衣兮风为马。”⑦变为;成为。屈原《离骚》:“兰芷变而不芳兮,荃蕙化而为茅。”(兰、芷、荃、蕙:皆香草名。)⑧认为。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“而子为我愿之乎?”(子:你。)⑨是。《左传·宣公三年》:“余为伯儵,余而祖也。”⑩介词。1. 表被动。被。《三国志 · 吴书· 吕蒙传》:“为张辽等所袭。”2.表对象。对;向。《战国策·韩策二》:“(严仲子)因为聂政语曰:‘臣有仇。’”(11)连词。如果。《战国策·秦策四》:“秦为知之,必不救也。”(12)语气词。1. 与“何”相配,表疑问语气。《论语·季氏》:“何以伐为?”(伐:进攻。)2. 多用于句未,表示反问语气。《汉书·外戚传下·赵皇后》:“今故告之,反怒为!”(故:故意。) (二)wèi ①帮助。《诗经·大雅·凫鹥》:“公尸燕饮,福禄来为。”②介词。1. 表对象。替。《论语·学而》:“为人谋而不忠乎?”2. 表原因。因为。《荀子·天论》:“天行有常,不为尧存,不为桀亡。”3. 表目的。为了。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慎勿为妇死。”③通“伪”。假装。《礼记·檀弓下》:“夫子为弗闻也者而过之。”之:
①到……去。《吕氏春秋·察传》:“子夏之晋,过卫。”(晋、卫:皆诸侯国名。)《汉书·高帝纪》:“沛公引兵之薛。”(沛公:刘邦。薛:地名。)②直到。《诗经·鄘风·柏舟》:“之死矢靡(mǐ)它。”(矢:发誓。靡它:没有他心。)③代词。1. 指代人和事物。相当于“他(她)”、“它”、“他(它)们”。《左传·隐公元年》:“(姜氏)爱共叔段,欲立之。”(共叔段:人名。)《论语·学而》:“学而时习之。”(时:按时。习:演习。)2.指示代词。“这”、“这个”。《诗经·周南·桃夭》:“之子于归。”④助词。1.相当于现代汉语助词“的”,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。《诗经· 召南·羔羊》:“羔羊之皮。”2. 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,取消句子的独立性,使变成偏正结构。《左传·僖公四年》:“不虞君之涉吾地也。”(虞:料想。涉:进入。)3.用于前置宾语和动词之间,相当于“是”。《墨子·公输》:“宋何罪之有?”4.用于句中或句末起调整音节的作用。《左传·庄公十年》:“公将鼓之。”(鼓:击鼓。)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天油然作云,沛然下雨,则苗浡(bó)然兴之矣。”(浡然:兴起的样子。)民:
①[名]奴隶。《左传·定公四年》:“昔武王克商,分鲁公以殷~六族。”②[名]人民,百姓。《曹刿论战》:“小惠未遍,~弗从也。”③[名]人。《礼记·王制》:“五方之~,言语不通。”④[名]指别人。《诗经·邶风·谷风》:“凡~有丧,匍匐救之。”为:
(一)①做。《诗经·周颂·丰年》:“为酒为醴,烝畀祖妣。”(烝:进献。畀:给予。)《论语·学而》:“其为人也孝弟(tì)。”(弟:同“悌”。友爱。)②制作;创作。《礼记·曲礼下》:“为宫室,不斩于丘木。”(丘木:墓地的树。)《汉书·枚乘传》:“司马相如善为文而迟。”(迟:慢。)③治理。《商君书·农战》:“善为国者,仓廪虽满,不偷于农。”(偷:怠惰;忽视。)《论语·为政》:“为政以德。”④行为。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:“予尝求古仁人之心,或异二者之为。”(尝:曾经。)⑤充当。《论语·为政》:“温故而知新,可以为师矣。”(温:温习。故:旧的知识。)⑥当作。李白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:“霓为衣兮风为马。”⑦变为;成为。屈原《离骚》:“兰芷变而不芳兮,荃蕙化而为茅。”(兰、芷、荃、蕙:皆香草名。)⑧认为。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“而子为我愿之乎?”(子:你。)⑨是。《左传·宣公三年》:“余为伯儵,余而祖也。”⑩介词。1. 表被动。被。《三国志 · 吴书· 吕蒙传》:“为张辽等所袭。”2.表对象。对;向。《战国策·韩策二》:“(严仲子)因为聂政语曰:‘臣有仇。’”(11)连词。如果。《战国策·秦策四》:“秦为知之,必不救也。”(12)语气词。1. 与“何”相配,表疑问语气。《论语·季氏》:“何以伐为?”(伐:进攻。)2. 多用于句未,表示反问语气。《汉书·外戚传下·赵皇后》:“今故告之,反怒为!”(故:故意。) (二)wèi ①帮助。《诗经·大雅·凫鹥》:“公尸燕饮,福禄来为。”②介词。1. 表对象。替。《论语·学而》:“为人谋而不忠乎?”2. 表原因。因为。《荀子·天论》:“天行有常,不为尧存,不为桀亡。”3. 表目的。为了。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慎勿为妇死。”③通“伪”。假装。《礼记·檀弓下》:“夫子为弗闻也者而过之。”之:
①到……去。《吕氏春秋·察传》:“子夏之晋,过卫。”(晋、卫:皆诸侯国名。)《汉书·高帝纪》:“沛公引兵之薛。”(沛公:刘邦。薛:地名。)②直到。《诗经·鄘风·柏舟》:“之死矢靡(mǐ)它。”(矢:发誓。靡它:没有他心。)③代词。1. 指代人和事物。相当于“他(她)”、“它”、“他(它)们”。《左传·隐公元年》:“(姜氏)爱共叔段,欲立之。”(共叔段:人名。)《论语·学而》:“学而时习之。”(时:按时。习:演习。)2.指示代词。“这”、“这个”。《诗经·周南·桃夭》:“之子于归。”④助词。1.相当于现代汉语助词“的”,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。《诗经· 召南·羔羊》:“羔羊之皮。”2. 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,取消句子的独立性,使变成偏正结构。《左传·僖公四年》:“不虞君之涉吾地也。”(虞:料想。涉:进入。)3.用于前置宾语和动词之间,相当于“是”。《墨子·公输》:“宋何罪之有?”4.用于句中或句末起调整音节的作用。《左传·庄公十年》:“公将鼓之。”(鼓:击鼓。)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天油然作云,沛然下雨,则苗浡(bó)然兴之矣。”(浡然:兴起的样子。)尘:
①灰尘;尘土。晁错《论贵粟疏》:“春不得避风尘,夏不得避暑热。”②污染。苏轼《笏记》:“既尘美职,复玷名藩。”(藩:藩镇。)③踪迹;业绩。《宋史·南唐李氏世家》:“思追巢、许之余尘。”④世俗。宗教称俗世,隐者称仕途皆曰尘。《红楼梦》第一回:“无才可去补苍天,枉入红尘若许年。”⑤比喻战争;祸乱。《警世通言·杜十娘怒沉百宝箱》:“当先洪武爷扫荡胡尘。”(洪武爷:指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。)又“烟尘”连用,义同。高适《燕歌行》:“汉家烟尘在东北。”⑥重量单位。一分的万万分之一。《清史稿·时宪志一》:“微、尘、秒、忽,虽属无几,而总计之,便集少成多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