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犹须务衣食,未免事农桑。”诗句出处:《渭村退居寄礼部崔侍郎翰林钱舍人诗》;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作品。
圣代元和岁,闲居渭水阳。 不才甘命舛,多幸遇时康。 朝野分伦序,贤愚定否臧。 重文疏卜式,尚少弃冯唐。 由是推天运,从兹乐性场。 笼禽放高翥,雾豹得深藏。 世虑休相扰,身谋且自强。 犹须务衣食,未免事农桑。 (艹雉)草通三径,开田占一坊。 昼扉扃白版,夜碓扫黄粱。 隙地治场圃,闲时粪土疆。 枳篱编刺夹,薤垄擘科秧。 穑力嫌身病,农心愿岁穰。 朝衣典杯酒,佩剑博牛羊。 困倚栽松锸,饥提采蕨筐。 引泉来后涧,移竹下前冈。 生计虽勤苦,家资甚渺茫。 尘埃常满甑,钱帛少盈囊。 弟病仍扶杖,妻愁不出房。 传衣念褴褛,举案笑糟糠。 犬吠村胥闹,蝉鸣织妇忙。 纳租看县贴,输粟问军仓。 夕歇攀村树,秋行绕野塘。 云容阴惨澹,月色冷悠扬。 荞麦铺花白,棠梨间叶黄。 早寒风槭槭,新霁月苍苍。 园菜迎霜死,庭芜过雨荒。 檐空愁宿燕,壁暗思啼(上将下虫)。 眼为看书损,肱因运甓伤。 病骸浑似木,老鬓欲成霜。 少睡知年长,端忧觉夜长。 旧游多废忘,往事偶思量。 忽忆烟霄路,常陪剑履行。 登朝思检束,入阁学趋跄。 命偶风云会,恩覃雨露滂。 沾枯发枝叶,磨钝起锋芒。 崔阁连镳骛,钱兄接翼翔。 齐竽混韶夏,燕石厕琳琅。 同日升金马,分宵直未央。 共词加宠命,合表谢恩光。 厩马骄初跨,天厨味始尝。 朝晡颁饼饵,寒暑赐衣裳。 对秉鹅毛笔,俱含鸡舌香。 青缣衾薄絮,朱里幕高张。 昼食恒连案,宵眠每并床。 差肩承诏旨,连署进封章。 起草偏同视,疑文最共详。 灭私容点窜,穷理析毫芒。 便共输肝胆,何曾异肺肠。 慎微参石奋,决密与张汤。 禁闼青交琐,宫垣紫界墙。 井栏排菡萏,檐瓦斗鸳鸯。 楼额题(支鸟)鹊,池心浴凤凰。 风枝万年动,温树四时芳。 宿露凝金掌,晨晖上碧(王当)。 砌筠涂绿粉,庭果滴红浆。 晓从朝兴庆,春陪宴柏梁。 传呼鞭索索,拜舞佩锵锵。 仙仗环双阙,神兵辟两厢。 火翻红尾旆,冰卓白竿枪。 晃漾经鱼藻,深沉近浴堂。 分庭皆命妇,对院即储皇。 贵主冠浮动,亲王辔闹装。 金钿相照耀,朱紫间荧煌。 球簇桃花骑,歌巡竹叶觞。 洼银中贵带,昂黛内人妆。 赐禊东城下,颁(酉甫)曲水傍。 樽(上三田下缶)分圣酒,妓乐借仙倡。 浅酌看红药,徐吟把绿杨。 宴回过御陌,行歇入僧房。 白鹿原东脚,青龙寺北廊。 望春花景暖,避暑竹风凉。 下直闲如社,寻芳醉似狂。 有时还后到,无处不相将。 鸡鹤初虽杂,萧兰久乃彰。 来燕隗贵重,去鲁孔(忄西)惶。 聚散期难定,飞沉势不常。 五年同昼夜,一别似参商。 屈折孤生竹,销摧百炼钢。 途穷任憔悴,道在肯彷徨? 尚念遗簪折,仍怜病雀疮。 恤寒分赐帛,救馁减余粮。 药物来盈裹,书题寄满箱。 殷勤翰林主,珍重礼闱郎。 煦沫诚多谢,抟扶岂所望? 提携劳气力,吹簸不飞扬。 拙劣才何用?龙钟分自当。 妆嫫徒费黛,磨(嘀瓦去口)讵成璋? 习隐将时背,干名与道妨。 外身宗老氏,齐物学蒙庄。 疏放遗千虑,愚蒙守一方。 乐天无怨叹,倚命不(匡力)(襄力)。 愤懑胸须豁,交加臂莫攘。 珠沉犹是宝,金跃未为祥。 泥尾休摇掉,灰心罢激昂。 渐闲亲道友,因病事医王。 息乱归禅定,存神入坐亡。 断痴求慧剑,济苦得慈航。 不动为吾志,无何是我乡。 可怜身与世,从此两相忘。
|
【注释】:
犹:
①兽名。也叫犹猢,形似麂。《水经注·江水一》:“山多犹猢,似猴而短足,好游岩树。”②如同;好像。《隆中对》:“孤之有孔明,犹鱼之有水也。”沈括《梦溪笔谈》卷七:“月本无光,犹银丸,日耀之乃光耳。”③副词。1. 还;仍然。《孟子·尽心上》:“掘井九轫而不及泉,犹为弃井也。”(轫:仞。)2. 尚且。司马光《资治通鉴·赤壁之战》:“田横,齐之壮士耳,犹守义不辱,况刘豫州王室之胄。”(胄:后代。)④通“猷(yóu)”。1.计谋;谋划。《诗经·小雅·采芑》:“方叔元老,克壮其犹。”2.道。《诗经·小雅·小旻》:“匪先民是程,匪大犹是经。”(匪:非。是:复指前置宾语。程:效法。)⑤通“由”。1.行。《左传·昭公十四年》:“杀亲益荣,犹义也夫!”2.从。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“纣之去武丁未久也……然而文王犹方百里起,是以难也。”3.由于。《公羊传·庄公四年》:“纪侯之不诛,至今有纪者,犹无明天子也。”⑥通“摇”。摇动。《礼记·檀弓下》:“咏斯犹,犹斯舞。”须:
①胡子。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:“美须髯。”②等待;等候。《楚辞·九歌·少司命》:“君维须兮云之际?”③需要;需。林逋《山园小梅》:“不须檀板共金尊。”④必须;应当。杜甫《闻官军收河南河北》:“白日放歌须纵酒。”⑤须臾;片刻。《荀子·王制》:“罢不能,不待须而废。”务:
①致力;从事。《墨子·非儒下》:“务兴天下之利。”②操持。元稹《〈邮亭月〉诗序》:“人生昼务夜安,步月闲行,吾不与也。”③事;事情的关键。《吕氏春秋 · 劝学》:“故为师之务,在于胜理,在于行义。”④追求。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贪多务得,细大不捐。”(捐:弃。)⑤副词。务必;必须。《汉书·西域传下》:“务使以时益种五谷。”衣:
(一)①上衣。《诗经·邶风·绿衣》:“绿衣黄裳。”(裳:裙子;下衣。)②泛指衣服。《诗经·豳风·七月》:“无衣无褐,何以卒岁?”(褐:用粗毛做的短衣。卒:终。)③遮蔽身体局部的东西。《晋书·惠帝纪》:“帝坠马伤足,尚书高光进面衣,帝嘉之。”④器物的外罩。欧阳修《六一居士诗话》:“苏子瞻学士,蜀人也,尝于淯井监得西南夷人所卖蛮布弓衣,其文织成梅圣俞春雪诗。”⑤指果实的皮、膜。齐丘《陪游凤皇台献诗》:“金桃带叶摘,绿李和衣嚼。”⑥指覆在地皮表面上的某些东西。白居易《营闲事》:“暖变墙衣色。”⑦鸟羽虫翅。陆游《小园独立》:“新泥添燕户,细雨湿莺衣。”张耒《夏日》:“蝶衣晒粉花枝舞。”[衣钵]亦作“衣缽”。原指佛教中师父传授给徒弟的袈裟和钵盂,后泛指传授下来的思想、学术、技能等。杨万里《赠王婿时可》:“两家不是无家法,何须外人问衣钵。” (二)yì①穿(衣服)。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:“许子必织布然后衣乎?”(许子:许行。)②给人衣服穿。《左传·昭公十三年》:“寒者衣之,饥者食之。”③覆盖。《周易·系辞下》:“古之葬者,厚衣之以薪。”(薪:柴草。)④包裹。柳宗元《段太尉逸事状》:“裂裳衣疮,手注善药。”食:
(一)①饭食;粮食。《韩非子·十过》:“财食将尽。”②食物。《左传·隐公元年》:“小人有母,皆尝小人之食矣。”③吃。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:“卒买鱼烹食,得鱼腹中书。”④受纳。《盐铁论·相刺》:“贤圣不能正不食谏诤之君。”⑤日、月亏缺的现象。后作“蚀”。《论语·子张》:“君子之过也,如日月之食焉。”[食言]失信;不信守诺言。《史记·殷本纪》:“女(rǔ)毋不信,朕不食言。”(女:你。) (二)sì 拿东西给人吃;供养。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解衣衣我,推食(shí)食(sì)我。” (三)yì人名用字。汉朝有郦食其(jī)。未:
①十二地支之一。《春秋·庄公二十四年》:“六月辛未,朔,日有食之。”②十二时辰之一,即午后一时至三时。③十二生肖属羊。④副词。1.表示否定。a.相当于“不”。《诗经·周颂·小毖》:“未堪家多难。”b.相当于“没有”、“不曾”。《诗经 · 召南·草虫》:“未见君子,我心伤悲。”2. 用在句尾,表示疑问。相当于“否”。《后汉书·刘表传》:“言出子口而入吾耳,可以言未?”免:
(一)①脱掉;去掉。《左传·僖公三十三年》:“左右免胄而下。”②免除。《北齐书·文宣帝纪》:“甲辰,诏今年遭蝗之处免租。”③赦免。《左传·成公十七年》:“君讨有罪,而免臣于死,君之惠也。”④避免。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凶年不免于死亡。”⑤罢免。《吕氏春秋·处方》:“杀之免之。”⑥通“娩”。分娩;生育。《国语·越语上》:“将免者以告,公令医守之。”⑦通“勉”。勤勉。《吕氏春秋·辩土》:“免耕杀匿,使农事得。” (二)wèn 同“絻(wèn)”。古代一种丧服。脱帽。用布缠头。《礼记·檀弓上》:“公仪仲子之丧,檀弓免焉。”《左传·襄公二十五年》:“陈侯免。”事:
①职位;职务;官职。《左传·庄公十四年》:“吾皆许之上大夫之事。”②职业。《史记·樊郦滕灌列传》:“舞阳侯樊哙(kuài)者,沛人也,以屠狗为事。”(沛:江苏沛县。)③事情。《论语·子路》:“言不顺则事不成。”④变故;意外事故。《史记·刺客列传》:“秦有荆轲之事。”苏轼《徐州上皇帝书》:“今臣于无事之时,屡以盗贼为言……不然,事至而图之,则已晚矣。”(图:谋。)⑤实行;从事;做。《论语·颜渊》:“回虽不敏,请事斯语矣。”⑥侍奉;服事。《左传·隐公元年》:“欲与大叔,巨请事之 ”⑦从师求学。《史记·老子韩非列传》:“[非]与李斯俱事荀卿,斯自以为不如非。”⑧量词。用于器物或衣服,相当于“件”。白居易《张常侍池凉夜闲宴赠诸公》:“管弦三两事。”农:
①耕种。《左传·襄公九年》:“其庶人力于农穑。”(庶人:平民;百姓。穑:收割庄稼。)②农业。贾谊《论积贮疏》:“今殴民归之农。”(殴qū:同“驱”。)③种田的人;农夫。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:“商、农、工、贾不败其业。”《吕氏春秋·孟夏》:“命农勉作。”(勉作:努力耕作。)④努力;勤勉。《左传·襄公十三年》:“小人农力以事其上。”《管子·大匡》:“用力不农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