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今日谅甘心,还他太仓谷。”诗句出处:《纳粟》;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作品。
有吏夜叩门,高声催纳粟。 家人不待晓,场上张灯烛。 扬簸净如珠,一车三十斛。 犹忧纳不中,鞭责及僮仆。 昔余谬从事,内愧才不足。 连授四命官,坐尸十年禄。 常闻古人语,损益周必复。 今日谅甘心,还他太仓谷。
|
【注释】:
今:
①此时;现在。《归去来兮辞》:“实迷途其未远,觉今是而昨非。”《战国策·赵策四》:“老夫今者殊不欲食。”《左传·襄公二年》:“(崔子)今不来矣。”②现代。与“古”相对。《礼记·中庸》:“生乎今之世,反古之道。”(反:违反。)《论语·子罕》:“后生可畏,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?”③今日。《诗经·召南·摽有梅》:“求我庶士,迨其今兮。”(庶:多。士:指未婚男子。迨dài:及;到。)④当今。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今夫天下之人牧,未有不嗜杀人者也。”⑤将要;将会。司马迁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竖子不足与谋,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。吾属今为之虏矣。”⑥不久。《史记·申屠嘉列传》:“汝第往,吾今使人召若。”⑦假如;如果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今不急下,吾烹太公。”今日:
①今天。《孟子·公孙丑》:“~~病矣,予助苗长矣。”②现在。骆宾王《为徐敬业讨武曌檄》:“试看~~之域中,竟是谁家之天下?”谅:
①诚信。《论语·季氏》:“友直,友谅,友多闻。”屈原《离骚》:“惟此党人之不良兮。”②相信。马中锡《中山狼传》:“我亦自谅,可得帷席之蔽如马狗也。”③固执;不变通。《论语·宪问》:“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!”《论语·卫灵公》:“君子贞而不谅。”④体谅;谅解。欧阳修《与刁景纯学士书》:“未必谅某此心也。”⑤料想。《战城南》:“野死谅不葬。”⑥诚然,的确。班昭《东征赋》:“谅不登巢而椓蠡(luó)兮。”(椓:伤害。蠡:通“螺”。蚌属。)甘:
①味美。《韩非子·外储说右上》:“甘肥周于堂,卮酒豆肉集于宫。”(周:遍布。豆:盛肉器。)②甜味。《荀子·荣辱》:“口辨酸咸甘苦。”③美好;动听。班固《西都赋》:“竹林果园,芳草甘木。”④情愿;乐意。龚自珍《病梅馆记》:“甘受诟厉。”张耒《夜坐》:“梧桐真不甘衰谢,数叶迎风尚有声。”心:
①心脏。《淮南子·原道》:“心者,五脏之主也。”②通常指思维器官和思想、感情等。《孟子·告子上》:“心之官则思。”《国语·周语上》:“夫民虑之于心,而宣之于口。”③挂怀;关心。唐顺之《与吕沃洲巡按书》:“两公者,一日居乎其位,一日心乎其民者也。”(乎:于。)④中央;中心。刘禹锡《洞庭秋月行》:“洞庭湖月生湖心。”⑤星宿名。二十八宿之一。《吕氏春秋·季夏》:“季夏之月,日在柳,昏心中,旦尾中。”[心腹]1.要害之处。《三国志·蜀书·庞统法正传》:“而敌家数道并进,已入心腹。”2. 亲信的人。还:
(一)①返回;回到原地或恢复原位。《左传·僖公二十四年》:“宋成公如楚,还,入于郑,郑伯将享之。”(郑伯:指郑文公。享:设宴招待。)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还军霸上。”②恢复。《魏书·显祖纪》:“诸非劳超迁者,亦各还初。”(劳:功劳。迁:晋升。)③交还;归还。《荀子·尧问》:“然而吾所执贽而见者十人,还贽而见者三十人。”也指交纳。杜甫《岁晏行》:“割慈忍爱还租庸。”(庸:抵偿劳役的布帛。)④顾;回头。潘岳《伤弱子辞》:“还眺兮坟瘗(yì),草莽莽兮木森森。”(瘗:埋葬物。)《史记·滑稽列传》:“疾步数还顾。”⑤偿还。江淹《恨赋》:“裂帛系书,誓还汉恩。”(系:绑。书:信。)⑥通“环”。环绕。陈亮《念奴娇·登多景楼》:“危楼还望,叹此意,今古几人曾会。”⑦《汉书·食货志上》:“还庐树桑。”(庐:房舍。) (二)xuán ①旋转。《国语·吴语》:“大夫种(zhǒng)勇而善谋,将还玩吴国于股掌之上,以得其志。”(种:指越大夫文种。玩:玩弄。)②立即;迅速。《荀子·王霸》:“如是则舜禹还至,王业还起。”③轻盈快捷的样子。《诗经·齐风·还》:“子之还兮,遭我乎峱(náo)之间兮。”(峱:古山名。) (三)hái 副词。①仍;尚。杜甫《泛江》诗:“乱离还奏乐,漂泊且听歌。”②再;又。孟浩然《过故人庄》:“待到重阳日,还来就菊花。”③更。杜甫《奉待严大夫》诗:“殊方又喜故人来,重镇还须济世才。”他:
①别的;其他的。《管子·内业》:“别无他图。”屈原《离骚》:“岂其有他故兮,莫好脩之害也!”(脩:修饰。)②第三人称代词。寒山子《有汉姓傲慢》:“百事被他嫌。”③助词。虚指,无实际意义。李清照《声声慢》:“三杯两盏淡酒,怎敌他晚来风急。”太:
①极大。《淮南子·诠言》:“洞同天地,浑沌为朴,未造而成物,谓之太一。”②极远。《荀子 · 正论》:“太古薄葬,棺厚三寸,衣衾三领,葬田不妨田。”(不妨田:指无坟丘。)③超过一定数量的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汉有天下太半,而诸侯皆附之。楚兵罢(pí)食尽,此天亡楚之时也。”(罢:同“疲”。)④对年长、位尊或辈分高的人的尊称。《汉书·李广苏建传附苏武》:“来时太夫人已不幸。”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:“高祖五日一朝太公。”⑤过于;过分。《晋书·夏侯湛传》:“吾子所以褒饰之太矣。斟酌之喻,非小丑之所堪也。”⑥同“泰”。安泰。《老子》第三十五章:“执大象,天下往,往而不害安平太。”(大象:指事物的本原。)《吕氏春秋·大乐》:“天下太平,万物安宁。”太仓:
①京城储粮的大仓。《史记·平准书》:“~~之粟,陈陈相因。”②胃的别名。《黄庭内景经·脾长章》:“脾长一尺掩~~。”仓:
①谷仓。《商君书·去强》:“仓库两虚,国弱。”②船舱。后作“舱”。杨万里《初二日苦热》:“船仓周围各五尺。”③通“苍”。青色。《战国策·魏策》:“要离之刺庆忌也,仓鹰击于殿上。”谷:
(一)gǔ ①两山之间的水道或夹道。《墨子·亲士》:“是故江河不恶小谷之满己也,故能大。”②喻困境。《诗经·大雅·桑柔》:“人亦有言,进退维谷。”③山谷。《诗经·小雅·十月之交》:“高岸为谷,深谷为陵。” (二)yù [吐谷浑]见“吐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