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可诗词网

这个世界除了苟且,
还有诗和远方!

雍门一言感,未奏泪沾缨。

“雍门一言感,未奏泪沾缨。”诗句出处:《和《思归乐》》;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作品。

山中不栖鸟,夜半声嘤嘤。
似道思归乐,行人掩泣听。
皆疑此山路,迁客多南征。
忧愤气不散,结化为精灵。
我谓此山鸟,本不因人生。
人心自怀土,想作思归鸣。
孟尝平居时,娱耳琴泠泠。
雍门一言感,未奏泪沾缨。
魏武铜雀妓,日与欢乐并。
一旦西陵望,欲歌先涕零。
峡猿亦无意,陇水复何情。
为入愁人耳,皆为肠断声。
请看元侍御,亦宿此邮亭。
因听思归鸟,神气独安宁。
问君何以然,道胜心自平。
虽为南迁客,如在长安城。
云得此道来,何虑复何营。
穷达有前定,忧喜无交争。
所以事君日,持宪立天庭。
虽有回天力,挠之终不倾。
况始三十余,年少有直名。
心中志气大,眼前爵禄轻。
君恩若雨露,君威若雷霆。
退不苟免难,进不曲求荣。
在火辨玉性,经霜识松贞。
展禽任三黜,灵均长独醒。
获戾自东洛,贬官向南荆。
再拜辞阙下,长揖别公卿。
荆州又非远,驿路半月程。
汉水照天碧,楚山插云青。
江陵橘似珠,宜城酒如饧。
谁谓遣谪去,未妨游赏行。
人生百岁内,天地暂寓形。
太仓一(禾弟)米,大海一浮萍。
身委逍遥篇,心付头陀经。
尚达生死观,宁为宠辱惊?
中怀苟有主,外物安能萦。
任意思归乐,声声啼到明。

【注释】:

雍:

①和谐;和睦。《尚书 · 无逸》:“言乃雍。”曾巩《吴太初哀词》:“父母之欢兮,兄弟以雍。”②古代天子祭祀毕撤去祭品或食毕撤膳时所奏唱的乐歌。《淮南子·主术》:“奏雍而彻。”③通“饔”。熟食;早餐。《墨子·七患》:“诸侯之客,四邻之使,雍食而不盛。”④通“壅”。堵塞。《汉书·匈奴传》:“隔以山谷,雍以沙幕。”(沙幕:沙漠。)⑤通“拥”。拥有。《战国策·秦策五》:“雍天下之国。”[雍州]古九州之一。在今山西、陕西至青海、甘肃一带。贾谊《过秦论》:“秦孝公据殽函之固,拥雍州之地。”[雍容]1.仪态大方,从容不迫。《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》:“雍容闲雅甚都。”(闲:通“娴”。文雅。都:美好。)《汉书·薛宣传》:“进止雍容。”(进止:进和退)2.形容华贵,有威仪。《后汉书·列女传·王霸妻》:“车马服从,雍容如也。”

门:

①建筑物的进出口。《诗经·小雅 ·何人斯》:“不入我门。”《木兰诗》:“开我东阁门。”②关键。《老子》第一章:“玄之又玄,众妙之门。”《商君书·君臣》:“臣闻道民之门,在上所先。”③家;家族。《三国志·蜀书·先主传》:“汝勿妄语,灭吾门也。”④门类;类别。《旧唐书·杜佑传》:“凡书九门,计二百卷。”⑤派别;学派。《后汉书·郑玄传》:“仲尼之门,考以四科。”⑥门第。《北史·刘昶传》:“唯能是寄,不必拘门。”

一:

①数词。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吾何爱一牛?”(爱:吝惜。)《汉书·律历志上》:“数者,一、十、百、千、万也。”又表序数第一。《吕氏春秋·古乐》:“投足以歌八阕:一曰载民,二曰玄鸟。”(八阕:指舞乐的八章。载民、玄鸟:乐曲八章之名。)②专一。《荀子·劝学》:“螾无爪牙之利,筋骨之强,上食埃土,下饮黄泉,用心一也。”(螾:通“蚓”。蚯蚓。)③全;满。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至拜大将,乃韩信也,一军皆惊。”④统一;使……一致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一法度衡石丈尺。”⑤相同。《左传·庄公十二年》:“天下之恶一也。”(恶:指恶人。)⑥整体。贾谊《新书·过秦上》:“合从缔交,相与为一。”⑦古代哲学概念。指“道”及“道”所派生的“气”。⑧副词。1. 一概;都。《史记·孟尝君列传》:“食客数千人,无贵贱一与文等。”2. 一旦。《庄子·徐无鬼》:“一闻人之过,终身不忘。”(过:过失。)3. 乃;竟。《战国策·齐策一》:“靖郭君之于寡人,一至于此乎?”⑨语气词。起加强语气的作用。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寡人耻之,愿比死者一洒之。”⑩我国民族音乐记音符号之一。[一何]副词。表示程度深。杜甫《石壕吏》:“吏呼一何怒,妇啼一何苦!”

言:

①说话。《诗经 ·卫风·氓》:“载笑载言。”(载:助词。)②议论;谈论。《国语·周语上》:“国人莫敢言。”③言语;言论。《尚书·大禹谟》:“无稽之言勿听。”(稽:根据。)④表达;宣说。《尚书·舜典》:“诗言志,歌永言。”(永:同“咏”。唱。)⑤誓言;约言。屈原《离骚》:“初既与余成言兮,后悔遁而有他。”⑥一字称一言。王勃《滕王阁序》:“一言均赋,四韵俱成。”⑦一句称一言。《论语·为政》:“《诗经》三百,一言以蔽之,曰‘思无邪’。”⑧助词。无义。《诗经·秦风·小戎》:“言念君子。”

感:

①感动。《荀子·乐论》:“其感人深。”《汉书·礼乐志》:“音声足以动耳,诗语足以感心。”②感慨;情感。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:“满目萧然,感极而悲者矣。”曹植《洛神赋序》:“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,遂作斯赋。”③感觉。《庄子·刻意》:“感而后应,迫而后动。”④通“憾(hàn)”。遗憾。《汉书·杜邺传》:“内无感恨之隙(xì),外无侵侮之羞。”(隙:指人际关系上的隔阂。)⑤通“撼(hàn)”。动;摇。《诗经·召南·野有死麕》:“舒而脱脱兮,无感我帨兮。”(舒:徐缓。脱脱:脚步轻缓的样子。帨:系在腰带上的佩巾。)

未:

①十二地支之一。《春秋·庄公二十四年》:“六月辛未,朔,日有食之。”②十二时辰之一,即午后一时至三时。③十二生肖属羊。④副词。1.表示否定。a.相当于“不”。《诗经·周颂·小毖》:“未堪家多难。”b.相当于“没有”、“不曾”。《诗经 · 召南·草虫》:“未见君子,我心伤悲。”2. 用在句尾,表示疑问。相当于“否”。《后汉书·刘表传》:“言出子口而入吾耳,可以言未?”

奏:

①进;进献。《史记·刺客列传》:“(荆)轲既取图奏之,秦王发图,图穷而匕首见。”王充《论衡 ·逢遇》:“以夏进炉,以冬奏扇。”②臣子向帝王进言或上书。《史记·酷吏列传》:“(张)汤每朝奏事,语国家用,日晏,天子忘食。”(晏:晚。)《史记·孝文本纪》:“书奏天子,天子怜悲其意。”③显示出。《战国策·秦策一》:“愿大王少留意,臣请奏其效。”④特指进刀;运刀。《庄子·养生主》:“庖丁为文惠君解牛……奏刀騞(huò)然。”(騞然:刀割声。)⑤奏乐。刘禹锡《杨柳枝词九首》:“请君莫奏前朝曲,听唱新翻杨柳枝。”⑥奏章。《后汉书·赵充国传》:“作奏未上,会得进兵玺书。”(会:碰上。进兵玺书:皇帝命令进兵的诏书。)

沾:

①古水名。淇水支流。②浸湿;浸润。《庄子·齐物论》:“丽之姬,艾封人之子也,晋国之始得之也,涕泣沾襟。”《后汉书·谅辅传》:“未及日中时,而天阴晦合,须臾澍(shù)雨,一郡沾润。”(澍:及时的雨。)③施与或分享恩泽。《宋书·文帝纪》:“二千石官长并勤劳王务,宜有沾锡。”④熏陶;感化。《后汉书·张酺传》:“赏赐殊特,莫不沾沾。”⑤接触;沾染。姜夔《月下笛》:“春衣都是柔荑翦,尚沾惹、残茸半缕。”(柔荑:指美人的手。)[沾醉]大醉。《资治通鉴》卷二五五:“从者皆沾醉。”

缨:

①冠缨。李白《赠江夏韦太守良宰》诗:“慷慨泪沾缨。”②古时女子许嫁时佩的一种彩色带子。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女子许嫁,缨。”③驾车时套在马颈上或胸前的革带。杜甫《述古三首》之一:“赤骥顿长缨,非无万里姿。”(骥:骏马。顿:停顿。)④缠绕。陆机《拟青青陵上柏》:“飞阁缨虹带。”⑤拘缚人的绳索。独孤及《送长孙将军拜歙州之任》:“系颈有长缨。”


可可诗词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