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可诗词网

这个世界除了苟且,
还有诗和远方!

时拂台上石,一举风前杯。

“时拂台上石,一举风前杯。”诗句出处:《东坡种花二首》;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作品。

持钱买花树,城东坡上栽。
但购有花者,不限桃杏梅。
百果参杂种,千枝次第开。
天时有早晚,地力无高低。
红者霞艳艳,白者雪皑皑。
游蜂遂不去,好鸟亦栖来。
前有长流水,下有小平台。
时拂台上石,一举风前杯。
花枝荫我头,花蕊落我怀。
独酌复独咏,不觉月平西。
巴俗不爱花,竟春无人来。
唯此醉太守,尽日不能回。

东坡春向暮,树木今何如?
漠漠花落尽,翳翳叶生初。
每日领童仆,荷锄仍决渠。
划土壅其本,引泉溉其枯。
小树低数尺,大树长丈余。
封植来几时,高下齐扶疏。
养树既如此,养民亦何殊?
将欲茂枝叶,必先救根株。
云何救根株?劝农均赋租。
云何茂枝叶?省事宽刑书。
移此为郡政,庶几氓俗苏。

【注释】:

时:

①季节;指四季。《论语·阳货》:“四时行焉。”②特指农时。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百亩之田,勿夺其时,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。”③光阴;时光;时候。《吕氏春秋·首时》:“天不再与,时不久留。”④指按照规定的时间。南卓《羯(jié)鼓录》:“黄幡繟亦知音,上尝使人召之,不时至,上怒,络绎遣使寻捕。”⑤时辰;时候。《庄子·养生主》:“始臣之解牛之时。”⑥其时;当时。魏禧《大铁椎传》:“时座上有健啖者,貌甚寝。”(健啖:食量过人。寝:丑陋。)⑦机会;时机;时运。《论语·阳货》:“好从事而亟失时,可谓知乎?”《新唐书·武平一传》:“时不再来,荣难人借。”(荣:荣华富贵。)⑧合时;应时。《庄子·秋水》:“秋水时至,百川灌河。”⑨时代;时世。《吕氏春秋· 察今》:“世易时移,变法宜矣。”⑩时势;时尚。朱庆余《近试上张籍水部》:“妆罢低声问夫婿:画眉深浅入时无?”(11)副词。用以表示时间。1. 表示行为不断发生,相当于“常常”、“经常”。韩愈《行难》:“圣人不世出,贤人不时出。”(不世:罕有。)2. 表示行为偶尔发生,相当于“有时”、“时而”。杜甫《自阆(làng)中领妻子却赴蜀山行三首》之三:“行色递隐见,人烟时有无。”(12)通“伺(sì)”。等候。《论语·阳货》:“孔子时其亡也,而往拜之。”

拂:

(一)①擦拭;除去灰尘。《楚辞·卜居》:“詹尹乃端策拂龟。”(詹尹:郑詹尹,太卜名。策:蓍草,占卜用。龟:龟壳,占卜用。)②轻轻擦过;掠过。张衡《思玄赋》:“寒风凄而永至兮,拂穹岫之骚骚。”③抖动;挥动。《逸周书·时训》:“鸣鸠拂其羽。”④违背;违逆。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上》:“忠言拂于耳。”⑤击。刘向《说苑·杂言》:“干将莫邪,拂钟不铮。”⑥弹奏。李端《听筝》:“欲得周郎顾,时时误拂弦。” (二)bì 通“弼”。辅助。《孟子·告子下》:“入则无法家拂士,出则无敌国外患者,国恒亡。”

台:

(一)星名,即三台(六颗星)。古代以“三台”比“三公”(古代最高的官位)。 (二)yí ①代词。我;我的。《尚书·说命上》:“朝夕纳诲,以辅台德。”《尚书·禹贡》:“祗台德先。”(祗:敬。)②何;什么。《法言·问道》:“闵氏之孙其如台?”③通“怡”。愉悦。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:“唐尧逊位,虞舜不台。”

上:

(一)①位置在高处的。与“下”相对。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王坐于堂上,有牵牛而过堂下者。”②等级高或质量好的。《天工开物·饴饧》:“色以白者为上。”③次序或时间在前的。《墨子·七患》:“故虽上世之圣王,岂能使五谷常收,而旱水不至哉?”古乐府《日出东南隅行》:“东方千余骑,夫婿居上头。”④在上位的君主。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入以事其父兄,出以事其长上。”⑤由低处往高处。《庄子·逍遥游》:“抟(tuán)扶摇而上者九万里。”⑥去;往。黄宗羲《柳敬亭传》:“始复上街头理其故业。”⑦向前。《战国策·秦策二》:“三鼓之而卒不上。”(卒:终。)⑧进呈;进献;送上。《汉书·东方朔传》:“四方士多上书言得失。”⑨出场。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一本楔子:“正旦扮莺莺上。”⑩加;添加。《论语·颜渊》:“草上之风必偃。”(11)涂染。《天工开物·造竹纸》:“先以白矾水染过,后上红花汁云。”(12)通“尚”。崇尚。《吕氏春秋·长见》:“尊贤上功。” (二)shǎng 上声,汉语四声之一。钟嵘《诗品序》:“至平上去人,则余病未能。”

石:

(一)①石头;石块。《列子·汤问》:“且焉置土石?”②碑碣;石刻。陆机《文赋》:“被金石以广德,流管弦而日新。”③石磬,古乐器名,八音之一。《韩非子·说疑》:“不听钟石之声。”④古代用以治病的石针。《韩非子·喻老》:“(病)在肌肤,针石所及也。” (二)dàn (旧读shí) ①古代重量单位。一百二十斤为一石。《墨子·鲁问》:“而任五十石之重。”②容量单位。十斗为一石。韩愈《杂说》四:“马之千里者,一食或尽粟一石。”

一:

①数词。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吾何爱一牛?”(爱:吝惜。)《汉书·律历志上》:“数者,一、十、百、千、万也。”又表序数第一。《吕氏春秋·古乐》:“投足以歌八阕:一曰载民,二曰玄鸟。”(八阕:指舞乐的八章。载民、玄鸟:乐曲八章之名。)②专一。《荀子·劝学》:“螾无爪牙之利,筋骨之强,上食埃土,下饮黄泉,用心一也。”(螾:通“蚓”。蚯蚓。)③全;满。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至拜大将,乃韩信也,一军皆惊。”④统一;使……一致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一法度衡石丈尺。”⑤相同。《左传·庄公十二年》:“天下之恶一也。”(恶:指恶人。)⑥整体。贾谊《新书·过秦上》:“合从缔交,相与为一。”⑦古代哲学概念。指“道”及“道”所派生的“气”。⑧副词。1. 一概;都。《史记·孟尝君列传》:“食客数千人,无贵贱一与文等。”2. 一旦。《庄子·徐无鬼》:“一闻人之过,终身不忘。”(过:过失。)3. 乃;竟。《战国策·齐策一》:“靖郭君之于寡人,一至于此乎?”⑨语气词。起加强语气的作用。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寡人耻之,愿比死者一洒之。”⑩我国民族音乐记音符号之一。[一何]副词。表示程度深。杜甫《石壕吏》:“吏呼一何怒,妇啼一何苦!”

举:

①用两手举起。《新五代史·杨行密传》:“为人长大有力,能手举百斤。”《史记·秦本纪》:“(武)王与孟说(yuè)举鼎。”(孟说:古代力士。)②泛指举起;抬起。曹操《却东西门行》:“举翅万余里。”李白《静夜思》:“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。”③起;升起。陆机《前缓声歌》:“长风万里举。”孔稚珪《北山移文》:“明月独举。”又飞翔。李白《古风五十九首》之十五:“方知黄鹤举,千里独徘徊。”④举动;行动。《韩非子·五蠹》:“举行如此。”《宋书·吴喜传》:“喜是何人,乃敢作此举止。”《三国志·魏书·荀攸传》:“辅王命以号令天下,此桓、文之举也。”(桓:齐桓公。文:晋文公。)《隋书·刘炫传》:“五事同举,无有遗失。”⑤发起;发动。《论积贮疏》:“远方之能疑者,并举而争起矣。”《史记·吴王濞列传》:“因以此发谋,欲举事。”《汉书·燕灵王刘建传》:“齐遂举兵西。”(齐:侯国名。)⑥推荐;选拔。《后汉书·仲长统传》:“以廉举而以贪去,非士君子之志也。”(去:罢官。)⑦检举;揭发。柳宗元《时令论上》:“恤孤寡,举阿党。”《后汉书·百官志三》:“密举非法。”⑧提出;举出。举一反三。《礼记·曲礼下》:“主人不问,客不先举。”班固《西都赋》:“十分而未得其一端,故不能遍举也。”⑨攻取;攻占。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:“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,五旬而举之。”《战国策·秦策一》:“举赵亡韩。”(亡:灭。)⑩养育;生育。陈琳《饮马长城窟行》:“生男慎莫举,生女哺用脯(fǔ)。”(慎莫举:千万莫养育。脯:干肉。)《史记·孟尝君列传》“文以五月五日生,婴告其母曰:‘勿举也。’”(11)指科举考试。《新唐书·选举志上》:“举进士久矣,废之恐失其业。”(12)全;皆。《颜氏家训·风操》:“举座惊骇。”

风:

(一)①空气流通的现象。《诗经·邶风·北风》:“北风其凉。”②吹风;让风吹。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:“有寒疾,不可以风。”③比喻快速如风。《资治通鉴·晋成帝咸和五年》:“俟足下军到,风发相赴。”④气势;势头。《晋书·刘毅传》:“好臧否人物,王公贵人望风惮之。”⑤教化;教育。《周书·齐炀王宪传》:“宣风导礼。”⑥风气;风俗。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:“故为之说,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。”陆游《游山西村》:“衣冠简朴古风存。”⑦景象;景色。杨万里《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二首》之一:“毕竟西湖六月中,风光不与四时同。”⑧风度;风格。杜甫《咏怀古迹五首》:“摇落深知宋玉悲,风流儒雅亦吾师。”⑨歌谣;民歌。《左传·襄公十八年》:“吾骤歌北风,又歌南风。”(骤:屡次。)⑩走失;散失。《尚书·费誓》:“马牛其风。”(11)病名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王粲传》注引《典略》:“太祖先苦头风,是日疾发卧。”(12)讽诵。严羽《沧浪诗话·诗辩》:“先须读《楚辞》,朝夕讽詠,以为之本。” (二)fěng 通“諷(fěng)”。用含蓄的话暗示或劝诫。《汉书·赵广汉传》:“广汉闻之,先风告(杜)建不改,于是收案致法。”(收案:收审。)[风骚]《诗经》的《国风》和《楚辞》的《离骚》的合称。《宋书·谢灵运传论》:“莫不同祖风骚。”(祖:效法。)也泛指诗文。高适《同崔员外綦毋拾遗九日宴京兆府李士曹》:“晚晴催翰墨,秋兴引风骚。”(翰:笔。)

前:

(一)①前进;向前。《左传·昭公元年》:“二执戈者前矣。”②跟“后”相对。1.表示方位在前。李白《望庐山瀑布二首》之二:“日照香炉生紫烟,遥看瀑布挂前川。”2.表示次序在前。《聊斋志异·狼三则》:“(屠)复投之,后狼止而前狼又至。”3.表示时间在先。《礼记·檀弓上》:“子夏曰:‘我未之前闻也。’”③引导。《仪礼·士虞礼》:“祝前尸出户。” (二)jiǎn 同“剪”。消灭。《吴子·论将》:“进道易,退道难,可来而前;进道险,退道易,可薄而击。”(薄:迫近;逼近。)

杯:

①一种盛酒、水、羹等物的器具。《庄子·逍遥游》:“覆杯水于坳(ào)堂之上,则芥为之舟。”(坳:洼下处。芥:小草。)杜甫《九日五首》之一:“重阳独酌杯中酒,抱病岂登江上台。”②量词。用于杯子。李白《将进酒》:“会须一饮三百杯。”③借指舟船。李白《赠僧崖公》:“何日更携手,乘杯向蓬灜。”


可可诗词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