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可诗词网

这个世界除了苟且,
还有诗和远方!

华亭双鹤白矫矫,太湖四石青岑岑。

“华亭双鹤白矫矫,太湖四石青岑岑。”诗句出处:《池上作》;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作品。

西溪风生竹森森,南潭萍开水沉沉。
丛翠万竿湘岸色,空碧一泊松江心。
浦派萦回误远近,桥岛向背迷窥临。
澄澜方丈若万顷,倒影咫尺如千寻。
泛然独游邈然坐,坐念行心思古今。
菟裘不闻有泉沼,西河亦恐无云林。
岂如白翁退老地,树高竹密池塘深。
华亭双鹤白矫矫,太湖四石青岑岑。
眼前尽日更无客,膝上此时唯有琴。
洛阳冠盖自相索,谁肯来此同抽簪?

【注释】:

华:

(一)①草木所开的花。后作“花”。《诗经·召南·何彼秾矣》:“华如桃李。”《诗经· 周南·桃夭》:“桃之夭夭,灼灼其华。”又指开花。《礼记·月令》:“桃始华。”②从中间剖开。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为天子削瓜者副之,巾以絺;为国君者华之,巾以绤。”(二)huá ①光彩;光辉。谢庄《月赋》:“增华台室,扬采轩宫。”(台室、轩宫:皆星座名。)又辉映。何逊《秋夕仰赠从兄寘南》:“高树北风响,空庭秋月华。”②出现在太阳或月亮周围的彩色光环,古人以为吉兆。李程《日五色赋》:“祥开日华。”(祥:吉祥。)③华丽;华美。曹植《洛神赋》:“华容婀娜,令我忘餐。”又指人物美丽有风采。陆机《赠纪士》:“华颜婉如玉。”④精华。王勃《滕王阁序》:“物华天宝,龙光射牛斗之墟。”⑤才学。韩愈《送郑十校理得洛字》:“才子富文华。”又指文采。杜甫《赠比部萧郎中十兄》:“词华倾后辈。”(倾:使钦佩。)⑥声誉;名声。张九龄《和许给事中直夜简诸公》:“声华大国宝。”⑦繁盛。刘得仁《乐游原春望》:“始觉繁华地,应无不醉人。”⑧显贵。王绩《策杖寻隐士》:“岁岁长如此,方知轻世华。”⑨浮华。《后汉书·周举传》:“但务其华,不求其实。”⑩岁月;时光。沈佺期《春闺》:“岁华空自掷。”又年轻;年少。李商隐《锦瑟》:“锦瑟无端五十弦,一弦一柱思华年。”(11)(头发)花白。苏轼《念奴娇·赤壁怀古》:“故国神游,多情应笑我,早生华发。”(12)中国古称华夏,省称“华”。亦专指汉族。《左传·定公十年》:“夷不乱华。”(夷:古称少数民族名。)(13)通“哗”。喧哗。《晏子春秋·内篇问上二十》:“不掩君过,谏乎前,不华乎外。”(乎:于。) (三)huà 通“桦”。司马相如《上林赋》:“华枫枰栌。”

亭:

①设在道旁供人停留食宿的处所。《世说新语·雅量》:“送故吏数人,投钱唐亭住。”柳永《雨霖铃》:“寒蝉凄切,对长亭晚,骤雨初歇。”②古代设在边塞供守望用的岗亭。《墨子·杂守》:“其甚害者,为筑三亭。”《汉书·匈奴传上》:“(单于)见畜布野而无人牧者,怪之,乃攻亭。”③有顶无墙供入休息的亭子,多设在路旁或风景区、园林中。苏轼《喜雨亭记》:“亭以雨名,志喜也。”(志:记。)④秦、汉时的基层行政单位。《汉书· 百官公卿表上》:“大率(shuài)十里一亭,亭有长。十亭一乡。”(大率:大略。)⑤直;正。《齐民要术·养牛马驴骡》:“亭行六百里。”⑥调和。《淮南子·原道》:“味者,甘立而五味亭矣。”⑦养育。张九龄《奉和圣制喜雨》:“艰我稼穑,载育载亭。”(载:则。)

双:

①两个;一对;成双的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吴主权》:“权投以双戟。”②偶。与“单”相对。《宋史·礼志十九》:“只日视事,双日不坐。”(只:单。视事:办理公事。坐:指坐堂办公。)③匹敌。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至如信者,国士无双。”

白:

①白色。《荀子·荣辱》:“目辨白黑美恶。”(辨:辨别。)②纯洁。《韩非子·说疑》:“竦(sǒng)心白意。”(竦:恭敬。)③皎洁;明亮。白居易《琵琶行》:“唯见江心秋月白。”④彰明;显赫。《荀子·天论》:“礼义不加于国家,则功名不白。”⑤表明;陈述。《吕氏春秋·士节》:“吾将以死白之。”⑥禀告;报告。柳宗元《段太尉逸事状》:“太尉自州以状白府。”⑦徒然;平白地。李白《越女词》五首之四:“相看月未堕,白地断肝肠。”

矫:

①使弯曲的东西变直。《荀子· 性恶》: “故枸(gōu)木必将待(yǐn)栝烝矫然后直。”(枸:弯曲。 栝:矫正曲木的工具。)《庄子·胠箧》:“为之仁义以矫之,则并与仁义而窃之。”《汉书·诸侯王表》:“可谓矫枉过其正矣。”②纠正。《韩非子·孤愤》:“不劲直,不能矫奸。”③假托;假传。《战国策·齐策四》:“(冯谖)矫命以责赐诸民。”(责:同“债”。)《左传·昭公二十年》:“其盖失数美,是矫诬也。”(盖:掩盖。数:数说。诬:言语不真实。)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:“矫魏王令代晋鄙。”(晋鄙:人名。)④举起。魏学洢《核舟记》:“矫首昂视。”屈原《九章·抽思》:“结微情以陈词兮,矫以遗美人。”⑤强劲貌。《盐铁论·褒贤》:“文学高行,矫然若不可卷。”(文学:官名。)⑥改变。《战国策·齐策六》:“矫国革俗于天下,功名可立也。”。[矫矫]1. 勇武貌。《诗经·鲁颂·泮水》:“矫矫虎臣。”2. 出众貌。《汉书·叙传》:“贾生矫矫。”

矫矫:

①勇武而矫健的样子。《诗·鲁颂·泮水》:“~~虎臣,在泮献馘。”②翘然出众的样子。《汉书·叙传》:“贾生~~,弱冠登朝。”

矫:

①使弯曲的东西变直。《荀子· 性恶》: “故枸(gōu)木必将待(yǐn)栝烝矫然后直。”(枸:弯曲。 栝:矫正曲木的工具。)《庄子·胠箧》:“为之仁义以矫之,则并与仁义而窃之。”《汉书·诸侯王表》:“可谓矫枉过其正矣。”②纠正。《韩非子·孤愤》:“不劲直,不能矫奸。”③假托;假传。《战国策·齐策四》:“(冯谖)矫命以责赐诸民。”(责:同“债”。)《左传·昭公二十年》:“其盖失数美,是矫诬也。”(盖:掩盖。数:数说。诬:言语不真实。)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:“矫魏王令代晋鄙。”(晋鄙:人名。)④举起。魏学洢《核舟记》:“矫首昂视。”屈原《九章·抽思》:“结微情以陈词兮,矫以遗美人。”⑤强劲貌。《盐铁论·褒贤》:“文学高行,矫然若不可卷。”(文学:官名。)⑥改变。《战国策·齐策六》:“矫国革俗于天下,功名可立也。”。[矫矫]1. 勇武貌。《诗经·鲁颂·泮水》:“矫矫虎臣。”2. 出众貌。《汉书·叙传》:“贾生矫矫。”

太:

①极大。《淮南子·诠言》:“洞同天地,浑沌为朴,未造而成物,谓之太一。”②极远。《荀子 · 正论》:“太古薄葬,棺厚三寸,衣衾三领,葬田不妨田。”(不妨田:指无坟丘。)③超过一定数量的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汉有天下太半,而诸侯皆附之。楚兵罢(pí)食尽,此天亡楚之时也。”(罢:同“疲”。)④对年长、位尊或辈分高的人的尊称。《汉书·李广苏建传附苏武》:“来时太夫人已不幸。”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:“高祖五日一朝太公。”⑤过于;过分。《晋书·夏侯湛传》:“吾子所以褒饰之太矣。斟酌之喻,非小丑之所堪也。”⑥同“泰”。安泰。《老子》第三十五章:“执大象,天下往,往而不害安平太。”(大象:指事物的本原。)《吕氏春秋·大乐》:“天下太平,万物安宁。”

四:

①基数,四。《左传·隐公三年》:“骄奢淫泆(yì),所自邪也。四者之来,宠禄过也。”(淫:嗜欲过度。泆:放纵。)②序数,第四。《左传·襄公二十六年》:“臣之位在四。”《资治通鉴·唐宪宗元和十二年》:“四鼓,愬至城下,无一人知者。”(愬:李愬,邓州节度使,此次袭破蔡州,擒叛军首领吴元济。)③工尺谱记音符号之一。《宋史·乐志十七》:“大吕、太簇用四字。”④通“驷”。四匹马驾一辆车。《韩非子·爱臣》:“是故不得四从,不载奇兵。”

石:

(一)①石头;石块。《列子·汤问》:“且焉置土石?”②碑碣;石刻。陆机《文赋》:“被金石以广德,流管弦而日新。”③石磬,古乐器名,八音之一。《韩非子·说疑》:“不听钟石之声。”④古代用以治病的石针。《韩非子·喻老》:“(病)在肌肤,针石所及也。” (二)dàn (旧读shí) ①古代重量单位。一百二十斤为一石。《墨子·鲁问》:“而任五十石之重。”②容量单位。十斗为一石。韩愈《杂说》四:“马之千里者,一食或尽粟一石。”

青:

①深绿色。刘禹锡《陋室铭》:“草色入簾青。”②蓝色。《荀子·劝学》:“青,取之于蓝而青于蓝。”③黑色。《尚书·禹贡》:“厥土青黎。”④青色的东西。《汉书·成帝纪》:“青绿,民所常服。”⑤青州,古州名。先秦为九州之一。在今山东境内。

岑:

①小而高的山。张衡《南都赋》:“幽谷嶜(qín )岑,夏含霜雪。”②泛指山。贾岛《忆吴处士》:“孤舟行一月,万水与千岑。”③崖岸。《庄子·徐无鬼》:“夜半于无人之时而与舟人斗,未始离于岑。”(未始:未曾。)[岑寂]静寂。鲍照《舞鹤赋》:“去帝乡之岑寂。”(帝乡:指仙境。)


可可诗词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