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岂弟君子,俾尔弥尔性,纯嘏尔常矣。”诗句出处:《卷阿》;是先秦诗人诗经的作品。
有卷者阿,飘风自南。 岂弟君子,来游来歌,以矢其音。
伴奂尔游矣,优游尔休矣。 岂弟君子,俾尔弥尔性,似先公酋矣。
尔士宇昄矣,亦孔之厚矣。 岂弟君子,俾尔弥尔性,百神尔主矣。
尔受命长矣,岪禄尔康矣。 岂弟君子,俾尔弥尔性,纯嘏尔常矣。
有冯有翼,有孝有德,以引以翼。 岂弟君子,四方为则。
颙颙卬卬,如圭入璋,令闻令望。 岂弟君子,四方为纲。
凤皇于飞,翙翙其羽,亦集爰止。 蔼蔼王多吉士,维君子使,媚于天子。
凤皇于飞,翙翙其羽,亦傅于天。 蔼蔼王多吉人,维君子命,媚于庶人。
凤皇鸣矣,于彼高冈,梧桐生矣,于彼朝阳。 菶菶萋萋,雝雝喈喈。
君子之车,既庶且多,君子之马,既闲且驰。 矢歌不多,维以遂歌。 |
【注释】:
岂:
(一)副词。①表示反问。相当于“难道”、“怎么”。《左传·僖公五年》:“晋,吾宗也,岂害我哉?”②表示推测或疑问。相当于“是否”。《三国志·蜀志·诸葛亮传》:“诸葛孔明者,卧龙也,将军岂愿见之乎?”(二)kǎi 同“愷”。快乐;和乐。《诗经·小雅·鱼藻》:“岂乐饮酒。”[岂弟]同“愷悌”。和悦可亲。《诗经·齐风·载驱》:“齐子岂弟。”(齐子:齐国国君的女儿。)弟:
(一)①次序;等第。后作“第”。《吕氏春秋·原乱》:“乱必有弟,大乱五,小乱三。”《汉书·朱博传》:“以高弟入为长安令。”②同父母而比自己年龄小的男子。《荀子·君子》:“杀其兄而臣其弟。”③指妹妹。《史记·陈丞相世家》:“樊哙(kuài),帝之故人也,功多,且又乃吕后弟吕媭(xū)之夫,有亲且贵。”④副词。表示不必考虑别的。相当于“尽管”。《史记·孙子吴起列传》:“于是孙子谓田忌曰:‘君弟重射,臣能令君胜。’”(重射:下很大的赌注打赌;射:打赌。)⑤连词。表示假设。相当于“假如”。《史记·吴王濞列传》:“今大王与吴西乡(xiàng),弟令事成,两主分争,患乃始结。”(乡:通“向”。)(二)tì同“悌”。弟弟顺从兄长。《论语·学而》:“孝弟也者,其为仁之本与?”(与:语气词。)君:
①君主。《岳阳楼记》:“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。”《论语·泰伯》:“大哉尧之为君也!”(大:伟大。)②封号。《战国策·燕策二》:“乐毅奔赵,赵封以望诺君。”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始常山王、成安君为布衣时,相与为刎颈之交。”《史记·信陵君列传》:“安釐王即位,封公子为信陵君。”③对人的尊称。《战国策·齐策一》:“徐公不若君之美也。”王维《送元二使安西》:“劝君更尽一杯酒,西出阳关无故人。”(阳关:地名。)特指妻妾称夫,子孙称父祖辈。王勃《滕王阁序》:“家君作宰。”(宰:指县令。)[君子]与“小人”相对。1.指在高位的人。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:“无君子莫治野人,无野人莫养君子。”(野人:百姓。)2.指有道德的人。《论语·述而》:“圣人吾不得而见矣,得见君子者,斯可矣。”(斯可矣:这就可以了。)君子:
①德才兼备的人。《论语·子路》:“故~~名之必可言也,言之必可行也。”②贵族的通称。《诗·魏风·伐檀》:“彼~~兮,不素餐兮。”③妻对夫的称呼。《诗·王风·君子于役》:“~~于役,不知其期。”子:
①孩子,兼指男女。《诗经·豳风· 七月》:“同我妇子,馌彼南亩。”(馌yè:送饭。南亩:指田地。)②儿子或女儿。《战国策·赵策四》:“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?”此指儿子。《韩非子·说林上》:“卫人嫁其子。”此指女儿。③人的通称,或指男;或指女。《诗经·邶风·匏有苦叶》:“招招舟子,人涉印否?”(涉:过河。印āng:我。)《周南·桃夭》:“之子于归,宜其室家。”(之:此。归:出嫁。)④尊称,多指男子。《诗经·卫风·氓》:“匪我愆期,子无良媒。”(匪:非。愆qiān:错,误。)⑤动物的卵或幼小的动物。《诗经·小雅·小宛》:“螟岭有子,蜾蠃负之。”(螟蛉mínglíng:一种吃禾心的害虫。蜾蠃guǒluǒ:细腰蜂。)《后汉书·班超传》:“不入虎穴,不得虎子。”⑥植物的果实或种子。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雅量》:“树在道边而多子,此必苦李。”李绅《悯农》之一:“春种一粒粟,秋收万颗子。”⑦古代五等爵位的第四等。《礼记·王制》:“王者之制禄爵: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凡五等。”⑧地支的第一位,常与天干相配以纪日、纪年。《春秋 · 桓公十八年》:“夏四月丙子,公薨于齐。”韩愈《息国夫人墓志铭》:“元和七年甲子,日南至,以疾卒。”(元和:唐宪宗年号。日南至:指夏至。)又指十二时辰之一,即子时,自夜十一时至次日晨一时。⑨利息。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:“子贷金钱千贯。”俾:
(一)使(达到某种效果)。陆机《辩亡论上》:“乃俾一介行人抚巡外域。”(一介:一个。行人:外交使节。)《新唐书·裴冕传》:“陛下宜还冕于朝,复俾辅相,必能致治成化。”(致治:使国家在政治上安定清平。成化:完成教化。)(二)pì[俾倪]也作“睥睨”。1.城上齿状的矮墙。《墨子·备城门》:“俾倪,广三尺,高二尺五寸。”2. 斜着眼睛看。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:“(侯生)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。”(故:故意。)尔:
①代词。相当于“你”、“你的”。《左传·宣公十五年》:“我无尔诈,尔无我虞。”②指示代词。相当于“这”、“那”。《礼记·檀弓上》:“夫子何善尔也?”《晋书·桓温传》:“果尔,后将易吾姓也。”③用在词尾,表示“……的样子”。《古诗十九首》之十九:“相去万余里,故人心尚尔。”④近;浅近。后作“迩(邇)”。《诗经·大雅·行苇》:“戚戚兄弟,莫远具尔。”(戚戚:亲爱。具:通“俱”。)《周礼·地官·肆长》:“实相近者相尔也。”⑤形容词或副词后缀。表示“……的样子。”《史记·仲尼弟子列传》:“孔子喟尔叹曰:……”《论语·阳货》:“夫子莞尔而笑。”⑥语气词。1. 表示限止。相当于“而已”、“罢了”。《战国策·魏策四》:“布衣之怒,亦免冠徒跣,以头抢城尔。”2. 表示判断和肯定。相当于“了”、“呢”。《公羊传·宣公十五年》:“庄王围宋,军有七日之粮尔;尽此不胜,将去而归尔。”⑦通“薾”。 花繁盛的样子。《诗经·小雅·采薇》:“彼尔维何? 维常之华。”弥:
(一)①遍;满。《周礼·春官·大祝》:“国有大故天灾,弥祀社稷祷祠。”(社稷:土神和谷神。祷祠:祈祷。)苏轼《喜雨亭记》:“既而弥月不雨,民方以为忧。”②久;长久。《史记·荆轲列传》:“太傅之计,旷日弥久。”(太傅:官名。)③弥合;弥补。《左传·僖公二十六年》:“弥缝其阙,而匡救其灾。”(阙:缺欠。)④副词。越发;更加。苏洵《六国论》:“侵之弥急。”傅玄《秋胡行》:“玉磨愈洁,兰动弥馨。”(馨:芳香。) (二)mǐ 通“弭”。止息;清除。《周礼·春官·小祝》:“弥灾兵。”尔:
①代词。相当于“你”、“你的”。《左传·宣公十五年》:“我无尔诈,尔无我虞。”②指示代词。相当于“这”、“那”。《礼记·檀弓上》:“夫子何善尔也?”《晋书·桓温传》:“果尔,后将易吾姓也。”③用在词尾,表示“……的样子”。《古诗十九首》之十九:“相去万余里,故人心尚尔。”④近;浅近。后作“迩(邇)”。《诗经·大雅·行苇》:“戚戚兄弟,莫远具尔。”(戚戚:亲爱。具:通“俱”。)《周礼·地官·肆长》:“实相近者相尔也。”⑤形容词或副词后缀。表示“……的样子。”《史记·仲尼弟子列传》:“孔子喟尔叹曰:……”《论语·阳货》:“夫子莞尔而笑。”⑥语气词。1. 表示限止。相当于“而已”、“罢了”。《战国策·魏策四》:“布衣之怒,亦免冠徒跣,以头抢城尔。”2. 表示判断和肯定。相当于“了”、“呢”。《公羊传·宣公十五年》:“庄王围宋,军有七日之粮尔;尽此不胜,将去而归尔。”⑦通“薾”。 花繁盛的样子。《诗经·小雅·采薇》:“彼尔维何? 维常之华。”性:
①人的本性。左思《魏都赋》:“人有异同之性。”②事物的本质。《孙子·势》:“木石之性,安则静,危则动。”③性情;性格。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忿狷》:“王蓝田性急。”④生命;性命。《左传· 昭公八年》:“莫保其性。”⑤身体。《史记·留侯世家》:“留侯性多病。”(留侯:张良。)纯:
(一)①丝。《汉书·王褒传》:“夫荷旃被毳者,难与道纯绵之丽密。”②同一颜色的织物或同一颜色。《汉书·五行志中》:“服其身,则衣之纯。”战国·楚·宋玉《高唐赋》:“进纯牺,祷璇室。”③纯正;纯粹。《楚辞·离骚》:“昔三后之纯粹兮,固众芳之所在。”《论衡·本性》:“玉生于石,有纯有驳。”④笃厚;醇厚。《左传·隐公元年》:“颖考叔纯孝也,爱其母,施及庄公。”⑤善;好。《史记·汉兴以来诸侯年表》:“非德不纯,形势弱也。”《淮南子·原道》:“纯德独存。”⑥全;完整。《荀子·正论》:“道德纯备,智惠甚明。”(二)zhǔn ①古代衣服鞋帽等的镶边。《韩非子·难二》:“宾胥无善削缝,隰朋善纯缘。”②边缘。《淮南子·坠形》:“九州之大,纯方千里。” (三)tún ①捆;包。《诗经·召南·野有死麕》:“野有死鹿,白茅纯束。”②量词。匹。《史记·苏秦列传》:“锦绣千纯。”嘏:
(又读jiǎ) ①福;赐福。《诗经·鲁颂·閟宫》:“天锡公纯嘏。”(锡:赏赐。纯:大。)②古代祭祀时,执事人替受祭者向主人致福。《礼记·礼运》:“修其祝,嘏。”尔:
①代词。相当于“你”、“你的”。《左传·宣公十五年》:“我无尔诈,尔无我虞。”②指示代词。相当于“这”、“那”。《礼记·檀弓上》:“夫子何善尔也?”《晋书·桓温传》:“果尔,后将易吾姓也。”③用在词尾,表示“……的样子”。《古诗十九首》之十九:“相去万余里,故人心尚尔。”④近;浅近。后作“迩(邇)”。《诗经·大雅·行苇》:“戚戚兄弟,莫远具尔。”(戚戚:亲爱。具:通“俱”。)《周礼·地官·肆长》:“实相近者相尔也。”⑤形容词或副词后缀。表示“……的样子。”《史记·仲尼弟子列传》:“孔子喟尔叹曰:……”《论语·阳货》:“夫子莞尔而笑。”⑥语气词。1. 表示限止。相当于“而已”、“罢了”。《战国策·魏策四》:“布衣之怒,亦免冠徒跣,以头抢城尔。”2. 表示判断和肯定。相当于“了”、“呢”。《公羊传·宣公十五年》:“庄王围宋,军有七日之粮尔;尽此不胜,将去而归尔。”⑦通“薾”。 花繁盛的样子。《诗经·小雅·采薇》:“彼尔维何? 维常之华。”常:
①恒久不变的;固定的。《孙子·虚实》:“四时无常位。”(四时:四季。)《韩非子·五蠹》:“不期修古,不法常可。”②一定的准则或制度。《周易·系辞上》:“动静有常。”《国语·楚语上》:“民不废时务,官不易朝常。”③指由习惯而形成的常规、惯例。《管子·幼官》:“明法审数,立常备能,则治。”④特指封建社会伦理道德的最高准则。《论衡·问孔》:“五常之道,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也。”⑤平凡的;普通的。《史记·扁鹊传》:“扁鹊,非常人也。”⑥日常;平时。《晋书·何曾传》:“未尝闻经国远图,惟说平生常事。”(经:治理。)⑦副词。经常;常常。《列子·天瑞》:“常生常化者,无时不生,无时不化。”⑧古代长度单位。八尺为寻,两寻为常。《韩非子·扬权》:“上失扶寸,下得寻常。”⑨通“尝”。曾经。《荀子·天论》:“夫日月之有蚀,风雨之不时,怪星之党(tǎng)见(xiàn),是无世而不常有之。”(党:偶然。)矣:
语气词。①表示既成事实,即事物的已然。相当于“了”。《左传·僖公二十八年》:“险阻艰难,备尝之矣。”②表示肯定的推测,即事物的必然。相当于“了”、“啦”。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愿君留意臣之计! 否,必为二子所禽矣。”(禽:通“擒”。捉拿。)③表示感叹。《吕氏春秋·疑似》:“孽矣!无此事也。”《列子·汤问》:“甚矣,汝之不惠!”(惠:同“慧”。聪明。)④表示命令或请求。相当于“吧”、“啊”。《商君书·更法》:“君无疑矣。”⑤表示疑问。相当于“呢”、“啦”。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德何如,则可以王(wàng)矣?”(王:行王道。)⑥表示语气的停顿,引起下文。《诗经·周南·汉广》:“汉之广矣,不可泳思。”(思:句末语气词。)⑦代词。与“之”相当。《孟子·尽心上》:“行之而不著焉,习矣而不察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