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出则衔恤,入则靡至。”诗句出处:《蓼莪》;是先秦诗人诗经的作品。
蓼蓼者莪,匪莪伊蒿。 哀哀父母,生我劬劳。
蓼蓼者莪,匪莪伊蔚。 哀哀父母,生我劳瘁。
瓶之罄矣,维罍之耻。 鲜民之生,不如死之久矣。 无父何怙,无母何恃。 出则衔恤,入则靡至。
父兮生我,母兮鞠我。 拊我畜我,长我育我。 顾我复我,出入腹我。 欲报之德,昊天罔极。
南山烈烈,飘风发发。 民莫不榖,我独何害。
南山律律,飘风弗弗。 民莫不谷,我独不卒。 |
【注释】:
出:
①出去;从里面到外面。屈原《九歌·国殇》:“出不入兮往不返。”②到;到达。《汉书·霍光传》:“筑神道,北临昭灵,南出承恩。”(神道:墓道。昭灵、承恩:皆馆名。)③超过;超越。《论语· 乡党》:“祭肉不出三日。”白居易《与元九书》:“自思所陈亦无出足下之见。”④发出。《商君书·更法》:“于是遂出垦草令。”⑤指天然生长或人工生产。《荀子·富国》:“田肥以易则出实百倍。”⑥产生;发生。《荀子·劝学》:“肉腐出虫。”(腐:腐烂。)⑦出现;露出。葛洪《抱朴子·外篇· 省烦》:“枝分叶散,重出互见。”(重:重复。)苏轼《后赤壁赋》:“山高月小,水落石出。”⑧拿出;支出。《宋史·食货志上五》:“又农民出钱,难于出力。”(比出力困难。)曹操《收租调令》:“户出绢二匹。”⑨指引文、典故等来源于某书。《后汉书·孔融传》:“(曹操)后问出何经典。”⑩旧指离弃妻子。《孟子· 离娄下》:“出妻屏子,终身不养焉。”(11)指花瓣。《宋书·符瑞志下》:“草木花多五出,花雪独六出。”(花雪:雪花。)[出尘]1.超出尘俗。孔稚珪《北山移文》:“耿介拔俗之标,潇洒出尘之想。”2.佛教用语。脱离烦恼的尘俗。《四十二章经》二三:“故曰凡夫透得此门,出尘罗汉。”[出閤]1.皇子出就封国。《南齐书·江谧传》:“诸皇子出閤用文武主帅,皆以委谧。”2.指阁臣出任外职。《梁书·江蒨传》:“初,王泰出閤。”3.公主出稼。元稹《七女封公主制》:“虽秾华可尚,出閤未期,而汤沐先施,分封有据。”后用为女子出嫁的通称。[出首]1.自首。《晋书·华轶传》:“寻而轶败,(高)悝藏匿轶二子及妻,崎岖经年,既而遇赦,悝携之出首。”2.检举;告发。王实甫《西厢记》三本二折:“我将这简贴儿去夫人行出首去来。”则:
①法则;准则。《左传·文公十八年》:“毁则为贼。”②榜样;模范。《诗经·豳风·伐柯》:“伐柯伐柯,其则不远。”(伐:砍。柯:斧柄。)③效法。《论语·泰伯》:“巍巍乎唯天为大,唯尧则之。”④乃;就是。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:“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。”⑤划分等级。《尚书·禹贡》:“咸则三壤,成赋中邦。”⑥连词。1. 表承接。《论语·为政》:“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。”(罔wǎng:迷惘。)2.表转折。相当于“却”。《论语·子路》:“欲速则不达。”3. 表假设。相当于“若”、“如果”。《荀子·议兵》:“大寇则至,使之持危城,则必畔。”(畔:通“叛”。背叛)。4. 表因果。相当于“就”。《史记·平原君虞卿列传》:“赵亡则胜为虏,何为不忧乎。”(胜:平原君名赵胜。)⑦助词。用于句中。《诗经·齐风·鸡鸣》:“匪鸡则鸣,苍蝇之声。”衔:
①马嚼子。即勒住马口的小铁棒。《庄子·马蹄》:“诡衔窃辔。”②用口含物。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:“外有八龙,首衔铜丸。”③收藏。韩愈《祭十二郎文》:“乃能衔哀致诚。”④特指怀恨。《汉书·外戚传上·孝景王皇后》:“景帝心衔之而未发也。”⑤奉;受。《旧唐书·黄巢传》:“时王铎虽衔招讨之权,缓于攻取。”⑥感激。《管子·形势解》:“法立而民乐之,令出而民衔之。”⑦官阶。也泛指头衔。白居易《闻行简思赐章服》:“官衔俱是客曹郎。”恤:
①担忧;忧虑。《左传 · 闵公元年》:“心苟无瑕,何恤乎无家。”②怜悯;体恤。《礼记·大学》:“上恤孤而民不倍。”(倍:同“背”。叛离。)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今不恤士卒而循其私。”③救济;周济。《左传·襄公二十六年》:“恤其患而补其阙。”(患:灾祸。阙:贫乏。)入:
①进入;由外面到里面。《论语·八佾》:“子入太庙,每事问。”②泛指进入某种境界。李白《王右军》:“笔精妙入神。”③特指入朝为官。傅亮《为宋公求加赠刘前军表》:“出征入辅,幸不辱命。”④接受;收入。《左传·宣公元年》:“骤谏而不入。”(骤:屡次。)《新五代史·楚世家》:“岁入万计。”⑤上交;交纳。《墨子·贵义》:“今农夫入其税于大人。”⑥参加;加入。《战国策·魏策一》:“入子之事者,吾为子杀之亡之。”⑦合于;相合;符合。朱庆余《近试上张籍水部》:“画眉深浅入时无?”(时:时髦。)⑧入声。古汉语有平、上、去、入四种声调。则:
①法则;准则。《左传·文公十八年》:“毁则为贼。”②榜样;模范。《诗经·豳风·伐柯》:“伐柯伐柯,其则不远。”(伐:砍。柯:斧柄。)③效法。《论语·泰伯》:“巍巍乎唯天为大,唯尧则之。”④乃;就是。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:“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。”⑤划分等级。《尚书·禹贡》:“咸则三壤,成赋中邦。”⑥连词。1. 表承接。《论语·为政》:“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。”(罔wǎng:迷惘。)2.表转折。相当于“却”。《论语·子路》:“欲速则不达。”3. 表假设。相当于“若”、“如果”。《荀子·议兵》:“大寇则至,使之持危城,则必畔。”(畔:通“叛”。背叛)。4. 表因果。相当于“就”。《史记·平原君虞卿列传》:“赵亡则胜为虏,何为不忧乎。”(胜:平原君名赵胜。)⑦助词。用于句中。《诗经·齐风·鸡鸣》:“匪鸡则鸣,苍蝇之声。”靡:
(一)①奢侈;浪费。《墨子·节葬》:“此为辍民之事,靡民之财,不可胜计也。”(辍:停止。)②消灭。《荀子·大略》:“害靡国家。”③损坏;磨损。《国语·越语下》:“靡王躬身。”④分;散。《周易·中孚》:“吾与尔靡之。” (二)mǐ ①倒伏;倒下。《左传·庄公十年》:“吾视其辙乱,望其旗靡。”②无;没有。《诗经·邶风·泉水》:“有怀于卫,靡曰不思。”③细腻;细密。枚乘《七发》:“肤色靡曼。”(曼:滑润而有光泽。)④华丽;美丽。《庄子·天下》:“不侈于后世,不靡于万物。” (三)mó 通“摩”。磨擦;接触。《庄子·马蹄》:“喜则交颈相靡,怒则分背相踶(dì)。”(踶:踢。)至:
①到;到达。《诗经·秦风·渭阳》:“我送舅氏,日至渭阳。”(舅氏:舅父,母亲的兄弟。)《左传·文公二年》:“秦师又至。”(师:军队。)②及;达到。李白《望天门山》:“天门中断楚江开,碧水东流至此回。”③达到极点。《论语·雍也》:“中庸之为德也,其至矣乎!”《庄子·逍遥游》:“此亦飞之至也。”④周备;周到。宋濂《送东阳马生序》:“或遇其叱咄,色愈恭,礼愈至,不敢出一言以复。”(叱咄:呼喝;大声斥责。)⑤节气名。夏至、冬至的统称。《左传·僖公五年》:“凡分分、至、启、闭,必书云物。”⑥副词。最;极。《荀子·正论》:“罪至重而刑至轻,庸人不知恶矣。”⑦连词。表示提出另一话题。相当于“至于”。《墨子·非攻》:“至攘人犬豕鸡豚者,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。”⑧通“志”。意志;志向。邹阳《上书吴王》:“故愿大王无忽,察听其至。”《汉书·邹阳传》“至”作“志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