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爰始爰谋,爰契我龟。”诗句出处:《绵》;是先秦诗人诗经的作品。
绵绵瓜瓞。 民之初生,自土沮漆。 古公亶父,陶复陶穴,未有家室。
古公亶父,来朝走马。 率溪水浒,至于岐下。 爰及姜女,聿来胥宇。
周原膴膴,堇荼如饴。 爰始爰谋,爰契我龟。 曰止曰时,筑室于兹。
迺慰迺止,迺左迺右。 迺疆迺理,迺宣迺亩。 自西徂东,周爰执事。
乃召司空,乃召司徒,俾立室家。 其绳则直,缩版以载,作庙翼翼。
捄之陾陾,度之薨薨。 筑之登登,削屡冯冯。 百堵皆兴,鼛鼓弗胜。
迺立皋门,皋门有伉。 迺立应门,应门将将。 迺立冢土,戎丑攸行。
肆不殄厥愠,亦不陨厥问。 柞棫拔矣,行道兑矣。 混夷帨矣,维其喙矣。
虞芮质厥成,文王蹶厥生。 予曰有疏附,予曰有先後。 予曰有奔奏,予曰有御侮。
|
【注释】:
爰:
①变更;改换。《汉书·食货志上》:“休二岁者为再易下田,三岁更耕之,自爰其处。”②为;称为。《尚书·洪范》:“水曰润下,火曰炎上,木曰曲直,金曰从革,土爰稼穑。”(炎上:向上燃烧。曲直:揉作弯的,直的。从革:改变物体的形状。稼穑:种庄稼。)③代词。表示对处所的询问。相当于“哪里”、“何处”。《诗经·魏风·硕鼠》:“乐土乐土,爰得我所。”④介词。表示起止。相当于“从”、“到”。《汉书·叙传上》:“(高祖)爰兹发迹,断蛇奋旅。”(爰兹:从那时。断蛇:刘邦斩断白蛇而起兵。旅:军队。)司马相如《封禅文》:“文王改制,爰周郅(zhì)隆,大行越成。”(郅:最;极。大行:重大行动。越:于。)⑤连词。表示承接。相当于“于是”。刘禹锡《谢放先贷斛斗表》:“爰命有司,使之条奏。”⑥助词。用于句首或句中,使语意紧凑或被强调。《三国志·蜀志·诸葛亮传》:“前年燿师,馘(guó)斩王双;今岁爰征,郭淮遁走。”(燿师:胜利班师。燿:同“耀”。馘:古时在战争中割取敌人左耳以计功,此泛指斩。)⑦连词。与。《尚书·顾命》:“太保命仲桓、南宫毛,俾爰齐侯吕伋,以二干戈、虎贲百人逆子钊于南门之外。”⑧通“猿”。《汉书 · 李广传》:“(李广)为人长,爰臂。”始:
①开头;指事情的开端。《老子》第六十四章:“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。”②当初。与“今”相对。《论语·公冶长》:“始吾于人也,听其言而信其行。”③首先。与“后”相对。韩愈《赠张童子序》:“始自县考试,定其可举者,然后升于州若府。”(若:或者。)④副词。1.刚刚;方才。《吕氏春秋·别类》:“室之始成也善,其后果败。”白居易《琵琶行》:“千呼万唤始出来,犹抱琵琶半遮面。”2.曾(céng)。与“未”连用。《淮南子·俶真》:“有有者,有无者,有未始有有无者。”爰:
①变更;改换。《汉书·食货志上》:“休二岁者为再易下田,三岁更耕之,自爰其处。”②为;称为。《尚书·洪范》:“水曰润下,火曰炎上,木曰曲直,金曰从革,土爰稼穑。”(炎上:向上燃烧。曲直:揉作弯的,直的。从革:改变物体的形状。稼穑:种庄稼。)③代词。表示对处所的询问。相当于“哪里”、“何处”。《诗经·魏风·硕鼠》:“乐土乐土,爰得我所。”④介词。表示起止。相当于“从”、“到”。《汉书·叙传上》:“(高祖)爰兹发迹,断蛇奋旅。”(爰兹:从那时。断蛇:刘邦斩断白蛇而起兵。旅:军队。)司马相如《封禅文》:“文王改制,爰周郅(zhì)隆,大行越成。”(郅:最;极。大行:重大行动。越:于。)⑤连词。表示承接。相当于“于是”。刘禹锡《谢放先贷斛斗表》:“爰命有司,使之条奏。”⑥助词。用于句首或句中,使语意紧凑或被强调。《三国志·蜀志·诸葛亮传》:“前年燿师,馘(guó)斩王双;今岁爰征,郭淮遁走。”(燿师:胜利班师。燿:同“耀”。馘:古时在战争中割取敌人左耳以计功,此泛指斩。)⑦连词。与。《尚书·顾命》:“太保命仲桓、南宫毛,俾爰齐侯吕伋,以二干戈、虎贲百人逆子钊于南门之外。”⑧通“猿”。《汉书 · 李广传》:“(李广)为人长,爰臂。”谋:
①谋划;考虑。《左传·庄公十年》:“肉食者谋之。”②计谋;计策。《孙子·谋攻》:“上兵伐谋。”③谋求;图谋。《论语·卫灵公》:“君子谋道不谋食。”④咨询。《隋书·李密传》:“玄感谋计于密。”爰:
①变更;改换。《汉书·食货志上》:“休二岁者为再易下田,三岁更耕之,自爰其处。”②为;称为。《尚书·洪范》:“水曰润下,火曰炎上,木曰曲直,金曰从革,土爰稼穑。”(炎上:向上燃烧。曲直:揉作弯的,直的。从革:改变物体的形状。稼穑:种庄稼。)③代词。表示对处所的询问。相当于“哪里”、“何处”。《诗经·魏风·硕鼠》:“乐土乐土,爰得我所。”④介词。表示起止。相当于“从”、“到”。《汉书·叙传上》:“(高祖)爰兹发迹,断蛇奋旅。”(爰兹:从那时。断蛇:刘邦斩断白蛇而起兵。旅:军队。)司马相如《封禅文》:“文王改制,爰周郅(zhì)隆,大行越成。”(郅:最;极。大行:重大行动。越:于。)⑤连词。表示承接。相当于“于是”。刘禹锡《谢放先贷斛斗表》:“爰命有司,使之条奏。”⑥助词。用于句首或句中,使语意紧凑或被强调。《三国志·蜀志·诸葛亮传》:“前年燿师,馘(guó)斩王双;今岁爰征,郭淮遁走。”(燿师:胜利班师。燿:同“耀”。馘:古时在战争中割取敌人左耳以计功,此泛指斩。)⑦连词。与。《尚书·顾命》:“太保命仲桓、南宫毛,俾爰齐侯吕伋,以二干戈、虎贲百人逆子钊于南门之外。”⑧通“猿”。《汉书 · 李广传》:“(李广)为人长,爰臂。”契:
(一)①用刀刻。《诗经·大雅·绵》:“爰契我龟。”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:“遽契其舟。”②指刻画、雕凿的工具。《周礼·春官·菙氏》:“菙氏掌共燋契,以待卜事。”干宝《晋纪总论》:“如室斯构而去其凿契。”③指刻在甲骨等上的文字。《周易·系辞下》:“上古结绳而治,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。”④券契;符信。古代券契分为左右两半,双方各执其一以为凭信。王羲之《兰亭集序》:“若合一契。”⑤盟约;要约。《魏书·鹿悆传》:“契约既固,未旬,琮果降。”⑥符合;切合;投合。梁简文帝《南郊颂》:“圣人契其道。”陆机《演连珠》之三十六:“鼙鼓疏击,以节繁弦之契。”⑦指志趣投合的友人。陶潜《桃花源诗》:“愿言蹑清风,高举寻吾契。”⑧关键;契机。司空图《连珠》:“闻道三千,谁悟入神之契?”《策对》卷四:“《文选》……熟精选理之契,不根艺术之讥。”⑨领悟;体会。陶潜《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》:“寄意一言外,兹契谁能别?”慧能《坛经·顿渐品》:“弟子在秀大师处学道九年,不得契悟。” (二)qiè 通“挈”。取;持。《荀子·议兵》:“掎契司诈,权谋倾覆,未免盗兵也。”《汉书·毋将隆传》:“契国威器,共其家备。”[契阔]1.劳苦。杜甫《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》:“白首甘契阔。”2.久别。《后汉书·独行传·范冉》:“行路仓卒,非陈契阔之所。”3.相约。曹操《短歌行》:“契阔谈宴,心念旧恩。” (三)xiè ①传说中尧的臣子,商的始祖。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:“圣人有忧之,使契为司徒。”②通“楔”。楔子。《齐民要术·种葱》:“两耧重耩,窍瓠下之,以批契系腰曳之。”龟:
(一)①乌龟。 属爬行动物。腹背均有甲壳,头尾四肢能缩入甲壳之内,耐饥渴,寿命长。《礼记·礼运》:“麟、凤、龟、龙,谓之四灵。”②龟甲。1.古代用来占卜的龟甲。《礼记·玉藻》:“卜人定龟。”(卜人:占卜者。)2. 秦以前用作货币的龟甲。《周易·损》:“或益之十朋之龟。”(益:增。朋:货币单位。五贝一串,两串一朋。)《史记·平准书》:“虞夏之币……或钱,或布,或刀,或龟币。”③官印。古代印章的纽多作龟形,故称。潘岳《马汧督诔》:“剔子双龟,贯以三木。”(剔:去除。三木:加在颈、手、足上的刑具。)曹植《王仲宣诔》:“金龟紫绶,以彰勋则。” (二)jūn 皮肤冻裂。也作“皲”。《庄子·逍遥游》:“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。” (三)qiū [龟兹(cí)]汉代西域国名。在今新疆库车县一带。《汉书·西域传》:“龟兹国王治延城,去长安七千四百八十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