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可诗词网

这个世界除了苟且,
还有诗和远方!

相従艰难中,肝肺如铁石。

“相従艰难中,肝肺如铁石。”诗句出处:《过淮》;是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。

朝离新息县,初乱一水碧。
暮宿淮南村,已渡千山赤。
麏鼯号古戍,雾雨暗破驿。
回头梁楚郊,永与中原隔。
黄州在何许,想像云梦泽。
吾生如寄耳,初不择所适。
但有鱼与稻,生理已自毕。
独喜小儿子,少小事安佚。
相従艰难中,肝肺如铁石。
便应与晤语,何止寄衰疾。
(时家在子由处,独与儿子迈南来。

【注释】:

相:

(一)①互相;相互。《左传·隐公元年》:“不及黄泉,无相见也。”②递相;一方对另一方有所动作。《吕氏春秋·疑似》:“为高葆祷于璐,置鼓其上,远近相闻。”③质地;实质。刘峻《辩命论》:“昔之玉质金相,英髦秀达,皆摈斥于当年,韫(yùn)奇才而莫用。”(髦:俊杰。韫:藏。)[相对]相向。元稹《与李十二夜饮》:“寒夜灯前赖酒壶,与君相对兴(xìng)犹孤。”(二)xiàng ①察看;仔细看。《诗经·大雅·公刘》:“相其阴阳,观其流泉。”②占视。迷信者看外形而断定人与事的吉凶祸福。《荀子·非相》:“相人之形状颜色,而知其吉凶妖祥。”③相貌;形貌。《荀子·非相》:“形相虽善而心术恶。”④辅佐;扶助。《论语·季氏》:“今由与求也,相夫子。”⑤官名。1. 辅佐君主掌管国事的最高官吏。《史记·魏世家》:“家贫则思良妻,国乱则思贤相。”2.汉代另指诸侯国的实际执政者,地位相当于郡太守。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:“永和初,出为河间相。”又使为相。《续资治通鉴长编·宋仁宗至和二年》:“帝新相文彦博、富弼,意甚自得。”⑥司仪赞礼者。《淮南子·主术》:“口能言而行人称辞,足能行而相者先导。”(行人:古时的外交官。)⑦选择。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五本第四折:“自古相女配夫,新状元花生满路。”

炯:

①光明;明亮。柳宗元《上西川武元衡相公谢抚问启》:“精诚之至,炯然如日。”木华《海赋》:“熺(xī)炭重燔(fán),吹炯九泉。”(熺炭:有光的炭。燔:烧。吹:犹燃。)②显著;明白。李白《酬王补阙等赠别》:“酬赠非炯诫,永言铭佩绅。”(永:长。绅:腰带。)《三国志·吴书·贺邵传》:“此当世之明鉴,目前之炯戒也。”

枘:

榫头;榫子。《庄子·天下》:“凿不围枘。”

校:

(一)①学校。《左传·襄公三十一年》:“郑人游于乡校,以论执政。”(执政:主持政务的人。)②古代军队的一种建制,指军队的一部。《汉书·赵充国传》:“步兵八校,吏士万人,留屯以为武备。”(二)jiào ①古代拘束犯人的刑具。枷械的统称。《周易·噬嗑》:“屦(jù)校灭趾,不行也。”(意谓套着脚枷,遮住脚趾,不能行走。)②御敌的栅栏。《墨子·备穴》:“为铁校。”③对抗;较量。《战国策·秦策四》:“足以校于秦矣。”④计较。《论语·泰伯》:“犯而不校。”⑤订正;考订。《三国志·蜀志·向朗传》:“年逾八十,犹手自校书,刊定谬误。”⑥计算;计数。《荀子·王霸》:“故忧患不可胜校也。”⑦考核。《荀子·君道》:“校之以功。”

畏:

①恐惧;害怕。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赵王畏秦,欲毋行。”②忧虑;担心。《史记 ·项羽本纪》:“今卒少惰矣,秦兵日益,臣为君畏之!”③吓唬;使害怕。《韩非子·忠孝》:“又且畏之以罚,然后不敢退。”④敬服。《论语·子罕》:“后生可畏,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?”⑤通“隈”。弓的弯曲处。《周礼·考工记· 弓人》:“夫角之中,恒当弓之畏。”⑥通“威(wēi)”。威严。《韩非子·主道》:“其行罚也,畏乎如雷霆。”

稳:

①安稳;平稳。《晋书·顾恺之传》:“行人安稳。”②稳当;妥当。杜甫《长吟》:“赋诗新句稳。”③匀称。薛能《杨柳枝》:“柔娥幸有腰肢稳。”

缣:

双丝织成的细绢。古诗《上山采蘼芜》:“新人工织缣,故人工织素。”


可可诗词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