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念君瑚琏质,当今台阁宜。”诗句出处:《送程之邵签判赴阙》;是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。
夜光不自献,天骥良难知。 从来一狐腋,或出五羖皮。 贤哉江东守,收此幕中奇。 无华岂易识,既得不自随。 留君望此府,助我怜其衰。 二年促膝语,一旦长揖辞。 林深伏猛在,岸改潜珍移。 去此当安从,失君徒自悲。 念君瑚琏质,当今台阁宜。 去矣会有合,岂当怀其私。
|
【注释】:
念:
①想;惦念。《诗经·秦风·小戎》:“言念君子,载寝载兴。”②考虑;思考。《淮南子·说山》:“念念者不得卧。”③念头;想法。曾巩《寄王介甫》:“迨(dài)兹尺书至,疑念始冰析。”(迨:等到。兹:此。)④读。《汉书·张禹传》:“欲为《论》,念张文。”⑤爱怜;怜悯。白居易《弄龟罗》:“物情小可念,人意老多慈。”君:
①君主。《岳阳楼记》:“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。”《论语·泰伯》:“大哉尧之为君也!”(大:伟大。)②封号。《战国策·燕策二》:“乐毅奔赵,赵封以望诺君。”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始常山王、成安君为布衣时,相与为刎颈之交。”《史记·信陵君列传》:“安釐王即位,封公子为信陵君。”③对人的尊称。《战国策·齐策一》:“徐公不若君之美也。”王维《送元二使安西》:“劝君更尽一杯酒,西出阳关无故人。”(阳关:地名。)特指妻妾称夫,子孙称父祖辈。王勃《滕王阁序》:“家君作宰。”(宰:指县令。)[君子]与“小人”相对。1.指在高位的人。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:“无君子莫治野人,无野人莫养君子。”(野人:百姓。)2.指有道德的人。《论语·述而》:“圣人吾不得而见矣,得见君子者,斯可矣。”(斯可矣:这就可以了。)瑚:
古代宗庙中盛黍稷的礼器。《礼记·明堂位》:“夏后氏之四连,殷之六瑚。”(连:同“琏”,盛黍稷的礼器。)[瑚琏]比喻可宝贵的人才。《论语·公冶长》:“子贡问曰:‘赐也何如?’子曰:‘女,器也。’曰:‘何器也?’曰:‘瑚琏也。’”(子贡:端木赐,字子贡。女rǔ:你。)琏:
(一)古代宗庙中盛黍稷的器皿。《论语·公冶长》:“曰:‘何器也?’曰:‘瑚琏也。’” (二)lián 通“连”。接连。何晏《景福殿赋》:“既栉比而攒集,又宏琏以丰敞。”质:
①以物或人作抵押。韩愈《柳子厚墓志铭》:“其俗以男女质钱,约不时赎。”(不时:随时。)《管子·山权数》:“请以宝为质于子。”(子:对对方的尊称。)《左传·隐公三年》:“故周郑交质,王子狐为质于郑,郑公子忽为质于周。”(狐、忽:均为人名。)②本质;实体。《荀子·劝学》:“其质非不美也。”③物体的底色。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:“永州之野产异蛇,黑质而白章。”④质量,指事物的优劣。⑤朴实;缺乏文采,与“文”相对。《韩非子·解老》:“好质而恶饰。”⑥质问;问。《汉书·汲黯传》:“黯(án岸)质天之有无。”⑦评判;对质。刘禹锡《天论上》:“而欲质天之有无。”⑧箭靶。《荀子·劝学》:“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。”(的:箭靶。)《后汉书·马融传》:“流矢雨坠,各指所质。”(流矢:乱飞的箭。)⑨古代刑具名。杀人用的砧垫。《汉书·张苍传》:“解衣伏质。”⑩通“贽”。古代初次拜见尊长时所送的礼物。《国语·晋语九》:“臣委质于狄之鼓。”(11)臣服;归顺。《韩非子·有度》:“贤者之为人臣,北面委质,无有二心。”当:
(一)①面对;面向。王充《论衡·变动》:“盛夏之时,当风而立。”②正在某处。《墨子·兼爱下》:“然当今之时。”③相当于;抵得上。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:“(张仪)乃曰:‘以一(张)仪而当汉中地,臣请往如楚。’”(如:到。)④抵挡;抵抗。《战国策·齐策一》:“必一而当十,十而当百,百而当千。”⑤遮挡;挡住。《庄子·人间世》:“汝不知夫螳螂乎,怒其臂以当车辙。”⑥担当;承受。《宋史·萧注传》:“敢当天下大事。”⑦担任;充当。《晋书·熊远传》:“今当官者以理事为俗吏,奉法为苛刻。”⑧主管;掌管。《左传·襄公二年》:“于是子罕当国。”⑨判决定罪。《史记·蒙恬列传》:“当高罪死。”⑩适应;符合。《汉书·盖宽饶传》:“以言事不当意,而为文吏所诋挫。”(挫:屈辱。)(11)应该;应当。《后汉书·马援传》:“穷当益坚,老当益壮。”(12)介词。引进时间或处所。相当于“就在”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当是时,秦嘉已立景驹为楚王。”(是:此。) (二)dàng ①恰当;得当。《礼记· 乐记》:“古者天地顺而四时当。”②当做。《战国策·齐策四》:“安步以当车。”③器物的底部或顶端。《韩非子·外储说右上》:“今有千金之玉卮(zhī),通而无当,可以盛水乎?”(卮:酒杯。)当今:
①现在,如今。《孟子·公孙丑》:“~~之时,万乘之国,行仁政,民之悦之,犹解倒悬也。”②当朝皇帝。《红楼梦》回二:“因~~隆恩盛德,额外加恩,至如海(林如海)之父,又袭了一代。”今:
①此时;现在。《归去来兮辞》:“实迷途其未远,觉今是而昨非。”《战国策·赵策四》:“老夫今者殊不欲食。”《左传·襄公二年》:“(崔子)今不来矣。”②现代。与“古”相对。《礼记·中庸》:“生乎今之世,反古之道。”(反:违反。)《论语·子罕》:“后生可畏,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?”③今日。《诗经·召南·摽有梅》:“求我庶士,迨其今兮。”(庶:多。士:指未婚男子。迨dài:及;到。)④当今。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今夫天下之人牧,未有不嗜杀人者也。”⑤将要;将会。司马迁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竖子不足与谋,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。吾属今为之虏矣。”⑥不久。《史记·申屠嘉列传》:“汝第往,吾今使人召若。”⑦假如;如果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今不急下,吾烹太公。”台:
(一)星名,即三台(六颗星)。古代以“三台”比“三公”(古代最高的官位)。 (二)yí ①代词。我;我的。《尚书·说命上》:“朝夕纳诲,以辅台德。”《尚书·禹贡》:“祗台德先。”(祗:敬。)②何;什么。《法言·问道》:“闵氏之孙其如台?”③通“怡”。愉悦。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:“唐尧逊位,虞舜不台。”阁:
①贮藏食物的橱柜。《礼记·内则》:“大夫七十而有阁。”②一种类似楼房的建筑物,通常为两层,四方形,六角形或八方形。王勃《滕王阁序》:“飞阁流丹,下临无地。”(丹:指彩绘。无地:指水中。)③女子卧室。古乐府《木兰诗》:“开我东阁门,坐我西阁床。”④阁道,在悬崖峭壁上凿石架木而成的道路。也指楼与楼之间架空的复道。《洛阳伽蓝记·法云寺》:“重门启扇,阁道交通。”(扇:门扇。)⑤小门。古诗《上山采蘼芜》:“新人从门入,故人从阁去。”⑥中央官署。《后汉书·仲长统传》:“虽署三公,事归台阁。”⑦搁置;放下。《齐民要术·养羊》:“于风凉处阁置。”《新唐书·刘知几传》:“阁笔相视。”宜:
①合适;适宜。《诗经·周南·桃夭》:“之子于归,宜其室家。”(之子:这个女子。于归:出嫁。)②应当。《三国志·蜀书·诸葛亮传》:“将军宜枉驾顾之。”③副词。当然;难怪。《左传·文公元年》:“宜君王之欲杀女而立职也。”(女:同“汝”。职:人名。)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。”(爱:吝啬。)④大概;也许。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:“闻王命而遂不果,宜与夫礼若不相似然。”[宜若]似乎;好像。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:“枉尺而直寻,宜若可为也。”(寻:八尺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