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可诗词网

这个世界除了苟且,
还有诗和远方!

忙里偷闲,闹中取静,利名休竞。

“忙里偷闲,闹中取静,利名休竞。”诗句出处:《永遇乐七首》;是元朝诗人元无名氏的作品。

个个修行,人人咽纳,谁悟真道。同径多歧,旁门小法,误了人多少。容成岂是神仙,究竟采药,谩多炉*。忽一朝、脱却桶底,性根坏倒。争如内观,无为清静,学取本来庄老。匹配阴阳,抽添铅汞,八卦为端表。人生如梦,流年似箭,回首也须闻早。贪迷恋,春花秋月甚时了。

忙里偷闲,闹中取静,利名休竞。有限光阴,无涯尘事,贪爱何时尽。无情鸟乌兔,催人早老,暗里换了绿鬓。此形骸、假合幻化,算来有甚凭准。随缘度日,和光同尘,惹甚闲愁闲闷。富贵由天,荣华是命,休更劳方寸。心中无事,眼前清净,俱是快活时景。你若待、般般称意,耐心

试问诸公,本来模样,如何形状。纵使丹青,难描这个,旷劫端严相。无形无影,观之不见,听之又无响。露堂堂、不摇不动,目前甚是明朗。人还省悟,回光返照,莫向外边劳攘。放下诸缘,屏除万事,物物离心上。迷云消散,性天独露,心月永无遮障。与三界、一切诸仙,并无两样

万法由心,应观法界,一切心造。瞿昙同归,去揆不离,即心是道。自从识得坎离,交际炼药,粗知昏晓。看鸡飞蟾宫,兔走丹阙,更无烦恼。气中真液,液中真气,和合不多不少。种得黄芽,炼成赤水,龙虎交围绕。九还七返,工夫到后,还我旧时年少。待三千,功圆行满,恁时是了

行也无忧,坐也无闷,长安长乐。息息绵绵,朝朝暮暮,保养神珠一颗。闲是闲非,莫*莫采,大忌竞争人我。灭无明、心似寒灰,便是道人功果。猿儿不走,马儿捉住,龙虎定中交媾。阳降阴升,日来月往,炉炼长生药。抽添鼎内,不须炊*,自有九阳真火。霜心子、明把天机,与君

学道修心,存神炼性,直要轻举。补脑还精,流水不腐,户枢终不*。日魂月魄,抟归炉鼎,真气自然留聚。把心猿缚系,意马追回,回无尘虑。定中明有,阳龙阴虎。水火透时为度。八段奇文,千口活法,向上有一路。吕公高尚,不离人世,有分也须相遇。约十洲三岛,骖鸾跨鹤,大

养水养精,养神养血,先须养气。日月阴阳,六爻八卦,细看参同契。虚躯虚宝,千言万语,不过坎离两字。向昆仑顶上,返本还元,要明终始。一身虽小,如同天地。八万四千余里。玄牝之门,千生万化,都在冲和内此。真真外,别无真谛。方信道一而已。异时见钟吕,如有未明,请

以上元无名氏作品《永遇乐》共7首

【注释】:

里:

①古时乡村居民聚居的地方;村落。《孟子·尽心上》:“制其田里,教之树畜。”②故乡;家乡。江 淹《别赋》:“割慈忍爱,离邦去里。”③古代的居民组织。其编制以二十五家或五十家或百家为一里。《诗经·郑风·将仲子》:“将仲子兮,无踰我里。”④里巷;里弄。《周礼·地官·载师》:“以廛里任国中之地。”⑤长度单位。市制五百米为一里。李白《早发白帝城》:“千里江陵一日还。”

偷:

①苟且;只顾眼前。《礼记·表记》:“君子庄敬日强,安肆日偷。”(庄敬:恭敬谨慎。安肆:安逸放纵。)②懈怠;懒惰。《孙膑兵法· 将失》:“令数变,众偷,可败也。”《荀子·君道》:“赏克罚偷则民不怠。”(克:能者。)③浅薄;轻薄。《论语·泰伯》:“故旧不遗,则民不偷。”(故旧不遗:不遗忘老朋友。)④盗窃;偷窃。《论语· 泰伯》:“故旧不遗,则民不偷。”⑤偷盗的人;窃贼。《汉书·张敞传》:“置酒,小偷悉来贺。”《晋书·王献之传》:“群偷惊走。”(走:跑。)⑥私下;暗地里。李商隐《无题》:“八岁偷照镜。”⑦抽出;腾出(多指时间)。梅尧臣《和公仪龙图戏勉》:“忙中唯此是偷闲。”

闲:

① 养马的圈。《周礼· 夏官·校人》:“天子十有二闲,马六种。”(有:又。)②一定的范围。《论语·子张》:“大德不逾闲,小德出入可也。”③防止。《周易·文言》:“闲邪有其诚。”④清闲;空闲。李绅《惘农》之一:“四海无闲田,农夫犹饿死。”⑤安静。孟浩然《夏日南亭怀辛大》:“散发乘夕凉,开轩卧闲敞。”(轩:窗。)⑥通“娴。”1. 熟练;熟习。李白《豫章行》:“斩虏素不闲。”(虏:指敌人。)2. 文雅;闲静。曹植《美女篇》:“美女妖且闲。”

中:

(一)①中间。《墨子·经上》:“中,同长也。”(同长:同样长的半径。)柳宗元《天说》:“浑然而中处者,世谓之元气。”②内;在一定的范围内。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:“国中无伪。”《考工记·巨人》:“国中九经九纬。”③位置、等级在高下或两端之间。《列子·力命》:“中涂遇东郭先生。”(涂:同“途”。)《汉书·食货志下》:“金有三等,黄金为上,白金为中,赤金为下。”④正;适中。《礼记·玉藻》:“头颈必中。”《孟子·离娄下》:“汤执中。”(汤:殷商国君。)⑤宜于;合于。《史记·外戚世家》:“武帝择宫人不中用者,斥出归之。” (二)zhòng ①符合;适合。《吕氏春秋·怀宠》:“必中理,然后说。”《荀子·赋篇》:“圆者中规,方者中矩。”②诬蔑;诬蔑别人使受损害。《汉书·何武传》:“显怒,欲以吏事中商。”(显、商:人名。)③遭受;感受。《后汉书·马援传》:“援亦中病。”

取:

①捕获到野兽或战俘时割取耳朵为记。《左传·僖公二十二年》:“获则取之,何有如二毛?”(二毛:头发花白的人。)②斩获敌人首级。苏轼《阳关词·赠张继愿》:“恨君不取契丹首。”③捉拿;捕获。《谷梁传·哀公十四年》:“春,西狩获麟,引而取之也。”(引:开弓。)④攻取;夺取。《资治通鉴·唐宪宗元和十二年》:“愬遣李进诚攻牙城,毁其外门,得甲库,取器械。”(牙城:主将所居之城。)⑤拿。《韩非子·外储说右上》:“杀一牛,取一豆肉,馀以食士。”⑥得到;招致。《战国策·赵策三》:“是我失之于天下而取偿于秦也。”⑦寻求;求得。《淮南子·览冥》:“是以乞火不及取燧(suǐ),寄汲不若凿井。”(燧:古取火用具。寄:借。)⑧选择;采取;采用。《资治通鉴·周安王二十五年》:“夫圣人之官人,犹匠之用木也,取其所长,弃其所短。”⑨通“娶(qǔ)”。娶妻。《诗经·齐风·南山》:“取妻如之何?必告父母。”⑩副词。表示范围,相当于“仅”。司马光《训俭示康》:“平生衣取蔽寒,食取充腹。”

静:

①静止;平静(与“动”相对)。《岳阳楼记》:“浮光跃金,静影沉璧。”《墨子·非攻下》:“而神民不违,天下乃静。”《韩非子·喻老》:“天下有道无急患则曰静。”《周易·系辞上》:“夫坤,其静也翕(xī),其动也辟。”(翕:敛息。辟:开启。)②寂静;安静。《诗经·卫风·氓》:“静言思之,躬自悼矣。”杜甫《甘林》:“喧静不同科。”③安定;平定。杜光庭《墉城集仙录·薛玄同》:“玄同自是冥心静神,往往不食。”④闲雅;文静。《诗经·邶风·静女》:“静女其姝,俟我于城隅。”⑤清洁;清净。张衡《东京赋》:“涤濯静嘉。”(嘉:美好。)洪昇《长生殿·雨梦》:“因此把驿庭静扫,銮舆幸早。”(銮舆:皇帝的车驾。)⑥道家的一种修炼方法。王建《送宫人入道》:“问师初得经中字,入静犹烧内里香。”(内里:宫里。)

利:

①锋利;锐利。跟“钝”相对。《荀子·劝学》:“金就砺则利。”(砺:磨刀石。)《韩非子·难一》:“矛之利,于物无不陷也。”②言词锋利,会说话。王充《论衡》:“辩口利舌。”③顺利;吉利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时不利兮骓(zhuī)不逝。”(骓:马名。逝:跑。)④利益;好处。《左传·桓公六年》:“小国离,楚之利也。”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:“有蒋氏者,专其利三世矣。”⑤有利。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叟,不远千里而来,亦将有以利吾国乎?”⑥利润;利息。《史记·越王勾践世家》:“候时转物,逐什一之利。”⑦物产;出产。晁错《论贵粟疏》:“生谷之土未尽垦,山泽之利未尽出也。”

名:

①名字;名称。《孟子·尽心下》:“讳名不讳姓,姓所同也,名所独也。”(讳:避讳。)②取名;命名。《战国策·魏策三》:“宋人有学者,三年反而名其母。”③名号;名分。《左传·成公二年》:“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。”《论语·子路》:“名不正则言不顺。”④名声;声誉。卓尔堪《明遗民诗序》:“死事者名垂青史,固无论已。”(死事:效忠国事而死。垂:留传。固:本来。无论:不用说。)⑤著称;闻名。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:“五百年必有王者兴,其间必有名世者。”陆游《书愤》:“《出师》一表真名世,千载谁堪伯仲间?”(《出师》:指诸葛亮的《出师表》。伯仲间:可以相提并论。)⑥古代名家的简称。名家以正名辨义为主,战国百家之一。⑦说出;陈述。林嗣环《口技》:“人有百口,口有百舌,不能名出一处也。”⑧占有。《论衡·骨相》:“不名一钱。”⑨大的;重要的。《庄子·天下》:“名山三百,支川三千,小者无数。”⑩文字。《仪礼·聘礼》:“百名以上书于策。”

休:

①休息。欧阳修《醉翁亭记》:“行者休于树。”②停止;罢休。蒲松龄《促织》:“少年大骇,急解令休止。”③美善;吉祥。《诗经·大雅·江汉》:“对扬王休。”(报答和宣扬周王的美德。)④喜。《诗经·小雅·菁菁者莪》:“既见君子,我心则休。”⑤封建时代指丈夫离弃妻子。⑥副词。不要。杜甫《戏赠友》:“劝君休叹息。”⑦句末语气词。相当于“了”、“罢”。吕胜己《南乡子》:“笑道渔翁太拙休!”

竞:

①角逐;比赛。《庄子·齐物论》:“有竞有争。”《颜氏家训·省事》:“有山东学士与关中太史竞历。”(历:历法。)《吕氏春秋·分职》:“以其财赏,而天下皆竞。”②强;强劲。《吕氏春秋·审时》:“多枝数节,竞叶蕃实。”(数cù:密。蕃:多。)《左传·宣公二年》:“彼宗竞于楚。”(宗:宗族。)③副词。争着。《楚辞·离骚》:“众皆竞进以贪婪兮。”


可可诗词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