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可诗词网

这个世界除了苟且,
还有诗和远方!

闻说修行,千差万别难依据。

“闻说修行,千差万别难依据。”诗句出处:《点绛唇六首》;是元朝诗人尹志平的作品。

体入虚空,犹然未可为凭据。真空路。气神相聚。现世阳神去。若遇知音,此事堪分付。君听取。莫生疑*。行满天将护。

闻说修行,千差万别难依据。真空路。何人得趣。撒手堪归去。行积无边,功要三千数。心开悟。逍遥云步。应过天仙举。

学道难成,无明触处生烟火。招殃祸。时光虚过。生死如何躲。早悟前愆,更不生人我。还真个。时时明破。下手修仙果。

学道寻真,宁心耐意搜求正。刀圭柄。群真相庆。一颗明珠莹。照见元初,认得头和影。神通圣。内容清兴。物外闲吟咏。

晔晔重阳,素秋气爽添清兴。仙歌咏。黄华相称。朵朵如如性。小槛芬芳,满座人钦敬。真清静。香风纯正。万户千门庆。

昨日春游,一行恰似乘鸾凤。知音共。适怀心纵。直入桃源洞。好向清溪,闲听琴三弄。真欢动。任地迎送。管甚庄周梦。

以上尹志平作品《点绛唇》共6首

【注释】:

闻:

(一)①听见。《韩非子·十过》:“先闻此声者,其国必削。”②听说。《韩诗外传》卷七:“吾闻君子不食鲡(lǐ)鱼。”③使上级听到;报告上级。《韩非子·五蠹》:“令尹诛而楚奸不上闻。”④见闻;知识。《史记·儒林列传序》:“小吏浅闻,不能究宣,无以明布谕下。”⑤闻名。李白《赠孟浩然》:“风流天下闻。”⑥领会;掌握。韩愈《师说》:“闻道有先后,术业有专攻。”⑦嗅。《韩非子·十过》:“共王驾而自往,入其幄中,闻酒臭而还。” (二)wèn 名声;声誉。《论语·子罕》:“四十、五十而无闻焉,斯亦不足畏也已。”

闻说:

听说。王安石《登飞来峰》:“飞来山上千寻塔,~~鸡鸣见日升。”

说:

(一)①陈述;讲述。《周易·咸》:“滕口说也。”(滕:张口放言 )②说明;解释。《荀子·天论》:“万物之怪书不说。”③学说;主张;言论。《韩非子·难一》:“矛楯之说也。”《墨子·非攻》:“若以此说往,杀十人,十重不义,必有十死罪矣。”(往:类推。)④告诉。《国语·吴语》:“使人说于子胥。”⑤古文体之一。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:“故为之说,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。” (二)shuì ①劝说;说服。《孟子·尽心下》:“说大人则藐之。”②通“税”。止息。《诗经·召南·甘棠》:“召伯所说。” (三)yuè 喜悦;高兴。也写作“悦”。《论语·学而》: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”

修:

①修饰;装饰。《楚辞·九歌·湘君》:“美要眇兮宜修。”②整治;治理。贾谊《过秦论》:“修守战之具。”③修建。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:“乃重修岳阳楼。”④编撰;著。《北史·序传》:“私为修撰。”⑤研习;修养。《礼记·大学》:“如琢如磨者,自修也。”《左传·庄公八年》:“姑务修德,以待时乎!”(姑:姑且。务:致力。时:时机。)⑥特指佛、道教徒修行。⑦长;高。曹植《洛神赋》:“修短合度。”⑧善;美好。张衡《西京赋》:“要绍修态。”

修行:

①美好的德行。《吕氏春秋·赞能》:“声问不知,~~不闻。”②遵行,实行。《汉书·严彭祖传》:“凡通经术,固当~~先王之道。”③学佛或学道。《晋书·艺术传》:“为性率达,不拘小检,~~者颇共疑之。”

行:

(一)①路。《诗经·小雅·小弁》:“行有死人。”②排列而成的行列。杜甫《赠卫八处士》:“昔别君未婚,儿女忽成行。”又为成行的东西的量词。李群玉《九日》:“一行斜雁向人来。”③行辈;辈份。《汉书·李广苏建传附苏武》:“汉天子,我丈人行也。”④古代军事编制。二十五人为行。扬雄《羽猎赋》:“各按行伍。”(伍:五人为伍。) (二)xíng ①行走;两脚交替前进。《列子·说符》:“譬之出不由门,行不从径也。”(径:路。)泛指运行;前进。《论语·述而》: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。”②引申为离开;离去。《左传· 僖公五年》:“宫之奇以其族行。”古乐府《木兰诗》:“同行十二年,不知木兰是女郎。”又指与出门在外有关的事物。杜甫《奉简高三十五使君》:“行色秋将晚。”③行程;路程。《老子》第六十四章:“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。”④疏通;疏导。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:“水逆行,泛滥于中国。”又指流动的或临时的。⑤做;实施。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:“夫人幼而学之,壮而欲行之。”(夫:语气词。)《左传·隐公元年》:“多行不义,必自毙。”⑥行为。《论语·公冶长》:“听其言而观其行。”⑦品行。屈原《九章·橘颂》:“行比伯夷。”《三国志·吴书·吴主传》:“陆逊陈其素行。”⑧唐、宋官制,小官兼代大官的事做守某官,大官兼管小官的事叫行某官。欧阳修《泷冈阡表》:“观文殿学士特进行兵部尚书。”(特进:官名。)⑨古诗诗体之一。属乐府诗类。⑩汉字字体之一行书的省称。字体较楷书简易,较草书规范,汉代以来即流行。陆游《作字》:“书成半行草。”(11)副词。将要。陶潜《归去来兮辞》:“感吾生之行休。”(休:指死。)

差:

(一)①错;失当。《抱朴子·清鉴》:“终如其言,一无差错。”②差别;不同。《史记·萧相国世家》:“攻城略地,大小各有差。”③副词。相当于“颇”、“稍微”。《汉书·匈奴传下》:“从塞以南,径深山谷,往来差难。”《后汉书·光武帝纪》:“今军士屯田,粮储差积。”(二)chà①错;错误。②奇怪;奇。韩愈《泷吏》诗:“飓风有时作,掀簸真差事。”(三)chāi ①选择;挑选。《诗经·小雅·吉日》:“吉日庚午,既差我马。”②派遣。《旧唐书·职官志》:“凡卫士,各立名簿,其三年已来,征防差遣……”③被派遣做某事的人。《儒林外史》第五回:“知县准了状子,发房出了差,来到严家,严贡生已是不在家了。”④被派遣做的事。睢景臣《[般涉调]哨遍·高祖还乡》:“但有的差使无推故。” (四)chài 病愈。后作“瘥”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张辽传》:“疾小差。” (五)cī①次第;等级。《汉书·游侠传序》:“古者天子建国,诸侯立家,自卿大夫以至庶人,各有等差。”②不整齐。《诗经·邶风·燕燕》:“燕燕于飞,差池其羽。”

万:

[万俟(qí)]复姓。

别:

(一)①分开。班固《汉书·苏武传》:“别其官属常惠等等,各置他所。”②离别。江淹《别赋》:“黯然销魂者,唯别而已矣。”③分辨;区别。《商君书·禁使》:“则上别飞鸟,下察秋毫。”范缜《神灭论》:“如丝体变为缕体,缕体即是丝体。有何别焉?”(缕:线。)④类别。刘知几《史通·杂述》:“史氏流别,殊途并骛(wù)。”(史氏:史家。骛:奔驰;流行。)⑤另;另外的。朱弁《送春》诗:“把酒送春无别语,羡君才到便成归。”⑥扭转。杜牧《陪昭应卢郎中》诗:“泥情斜拂印,别脸小低头。”⑦写错或读错(字)。《儒林外史》第四回:“前日替这里作了个荐亡的疏,我拿了给人看,说是倒别了三个字。” (二)biè 不顺;执拗。《水浒全传》第一回:“先奏你们众道士阻当宣诏,违别圣旨。”

难:

(一)nán 困难;艰难。与“易”相对。《老子》第二章:“故有无相生,难易相成。”李白《蜀道难》:“蜀道之难,难于上青天。” (二)nàn ①灾难;祸患。《孙子·谋攻》:“三军既惑且疑,则诸侯之难至矣。”《韩非子·五蠹》:“坚甲厉兵以备难。”(厉兵:磨快兵器。)特指兵难,反抗或叛乱。贾谊《过秦论》:“一夫作难而七庙隳。”(七庙:天子的宗庙。隳 :毁坏。)苏轼《晁错论》:“惟仁人君子豪杰之士,能出身为天下犯大难,以求成大功。”②怨仇。《战国策·秦策一》:“以与周武为难。”(周武:周武王。)《史记·张仪列传》:“楚尝与秦构难,战于汉中。”③责备;责难。《孟子·离娄下》:“于禽兽又何难焉?”又诘问;反驳。《论衡·问孔》:“造难孔子,何伤于义?”王安石《答司马谏议书》:“辟邪说,难壬人。”(壬人:佞人,巧言谄媚的小人。)又辩驳的观点,论点。《汉书·高帝纪》:“(汉王)以问张良,良发八难。” (三)nuó ①茂盛的样子。《诗经·小雅·隰桑》:“隰桑有阿,其叶有难。”(阿:通“婀”,柔美的样子。)②驱逐疫鬼。后来写作“傩”。《周礼·夏官·方相氏》:“帅百隶而时难,以索室驱疫。”

依:

①靠着;挨近。《孙子兵法·行军》:“依水草而背众树。”罗邺《鹦鹉咏》:“玉槛(jiàn)瑶轩任所依。”(槛:栏杆。轩:窗。)②依靠;依托。《左传·隐公六年》:“我周之东迁,晋、郑焉依。”(焉:助词。是。)曹操《短歌行》:“绕树三匝,何枝可依?”(匝:周。)③依照。屈原《离骚》:“愿依彭咸之遗则。”(彭咸:人名。则:准则。)④依恋。古诗《行行重行行》:“胡马依北风,越鸟巢南枝。”⑤茂盛的样子。《诗经·小雅·车舝》:“依彼平林,有集维鷮。”[依依]1.轻柔的样子。《诗经·小雅·采薇》:“昔我往矣,杨柳依依。”2. 留恋;思恋的样子。《楚辞·九思·伤时》:“志恋恋兮依依。”古乐府《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:“举手长劳劳,二情同依依。”(劳劳:忧伤。)[依稀]仿佛;不清晰。刘禹锡《荆州道怀古》:“南国山川旧帝畿(jī),宋台梁馆尚依稀。”(帝畿:京都。)赵嘏《江楼旧感》诗:“风景依稀似去年。”

依据:

①凭藉,靠托。《水经注·沽河》:“夹岸有二城,世谓之‘独固门’,以其藉险凭固,易为~~。”②依凭,根据。司马光《祔庙议》:“事不经见,难可~~。”

据:

①依据。《汉书·酷吏传赞》:“赵禹据法守正。”②通“倨”。傲慢。《吕氏春秋·怀宠》:“子之上无道据慢。”


可可诗词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