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可诗词网

这个世界除了苟且,
还有诗和远方!

十二时中,谨谨养冲和。

“十二时中,谨谨养冲和。”诗句出处:《南柯子一二首》;是元朝诗人马钰的作品。

不羡人先悟,惟愁我未愚。蓬头垢面嘴卢都。身做行庵,到处得安居。不著人情绊,常教我相除。逍遥自在个尘无。物外山侗,不解会功夫。

但愿三丹结,何愁两鬓皤。蓬头垢面ョ哩ョ。十二时中,谨谨养冲和。不羡相如志,无心继伏波。马风题柱意如何。不做神仙,不过灞陵河。

儿女心头尽,田园意上除。金银财宝与妻孥。物物般般,屏弃恰如无。却著人情事,堪嗟性蠢愚。不如一拨守清虚。无作无为,便是好功夫。

梦里游郊野,骷髅告我来。哀声声切切声哀。自恨从前,酒色气兼财。四害於身苦,人心竟不灰。致令万劫落轮回。悔不当初,学道做仙材。

天上初流火,人间乍变秋。鹊桥银汉瑞云浮。织女今宵,何处唤牵牛。闺女离闺阁,无愁自起愁。焚香乞巧拜无休。恁肯灰心,守拙列仙俦。

王与马相见,心交应宿缘。太原梁苑已升天。记得当初,留语再相传。守服须三载,持心更五年。诱人归善行功全。此个扶风,重礼害风仙。

无使名过实,常教实若虚。藏机隐密恰如愚。闲问心王,何处用功夫。性做长生宝,身为大药炉。炼丹须要饮醍醐。醉卧琼楼。调弄夜明珠。

悟彻梨和枣,宁贪酒与茶。我今云水作生涯。奉劝依予,早早早离家。我得醉醒趣,君当生死趋。同予物外炼丹砂。九转功成,步步步烟霞。

心地频频扫,尘情细细除。莫教坑堑陷毗卢。常静常清,方可论元初。性烛频挑剔,曹溪任吸呼。勿令喘息气声粗。昼夜绵绵,端的好功夫。

意动心须动,心除意亦除。无无寂寂寂还无。神气和同,子母得安居。莫觅曹溪路,何须问尾闾。真清真静养真如。真乐真闲,真个好功夫。

在俗非为俗,居尘不染尘。如莲不著水之因。万卉千花,一叶不沾身。营养心中性,修完身内神。各人了了继何人。庞老全家,拔宅许真君。

昨日因何喜,今朝为甚悲。喜他向道慕希夷。悲则因他,华丽不相宜。既欲搜玄妙,须当做乞儿。蓬头垢面嘴累垂。意静心清,便是上天梯。

以上马钰作品《南柯子》共12首

【注释】:

二:

①数词。一加一的和。《荀子·劝学》:“问一而告二谓之囋。”②第二。聶夷中《咏田家》:“二月卖新丝,五月粜(tiào)新谷。”(粜:卖粮食。)③不专一;不一致。魏徵《述怀》:“季布无二诺,侯嬴重一言。”(诺:许诺。)《汉书·王陵传》:“毋以老妾故持二心。”

时:

①季节;指四季。《论语·阳货》:“四时行焉。”②特指农时。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百亩之田,勿夺其时,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。”③光阴;时光;时候。《吕氏春秋·首时》:“天不再与,时不久留。”④指按照规定的时间。南卓《羯(jié)鼓录》:“黄幡繟亦知音,上尝使人召之,不时至,上怒,络绎遣使寻捕。”⑤时辰;时候。《庄子·养生主》:“始臣之解牛之时。”⑥其时;当时。魏禧《大铁椎传》:“时座上有健啖者,貌甚寝。”(健啖:食量过人。寝:丑陋。)⑦机会;时机;时运。《论语·阳货》:“好从事而亟失时,可谓知乎?”《新唐书·武平一传》:“时不再来,荣难人借。”(荣:荣华富贵。)⑧合时;应时。《庄子·秋水》:“秋水时至,百川灌河。”⑨时代;时世。《吕氏春秋· 察今》:“世易时移,变法宜矣。”⑩时势;时尚。朱庆余《近试上张籍水部》:“妆罢低声问夫婿:画眉深浅入时无?”(11)副词。用以表示时间。1. 表示行为不断发生,相当于“常常”、“经常”。韩愈《行难》:“圣人不世出,贤人不时出。”(不世:罕有。)2. 表示行为偶尔发生,相当于“有时”、“时而”。杜甫《自阆(làng)中领妻子却赴蜀山行三首》之三:“行色递隐见,人烟时有无。”(12)通“伺(sì)”。等候。《论语·阳货》:“孔子时其亡也,而往拜之。”

中:

(一)①中间。《墨子·经上》:“中,同长也。”(同长:同样长的半径。)柳宗元《天说》:“浑然而中处者,世谓之元气。”②内;在一定的范围内。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:“国中无伪。”《考工记·巨人》:“国中九经九纬。”③位置、等级在高下或两端之间。《列子·力命》:“中涂遇东郭先生。”(涂:同“途”。)《汉书·食货志下》:“金有三等,黄金为上,白金为中,赤金为下。”④正;适中。《礼记·玉藻》:“头颈必中。”《孟子·离娄下》:“汤执中。”(汤:殷商国君。)⑤宜于;合于。《史记·外戚世家》:“武帝择宫人不中用者,斥出归之。” (二)zhòng ①符合;适合。《吕氏春秋·怀宠》:“必中理,然后说。”《荀子·赋篇》:“圆者中规,方者中矩。”②诬蔑;诬蔑别人使受损害。《汉书·何武传》:“显怒,欲以吏事中商。”(显、商:人名。)③遭受;感受。《后汉书·马援传》:“援亦中病。”

谨:

①谨慎;小心。《诗经·大雅·抑》:“质尔人民,谨尔侯度。”(质:告诫。侯度:诸侯的法度。)诸葛亮《出师表》:“先帝知臣谨慎,故临崩寄臣以大事。”②严禁;防止。《荀子·王制》:“谨盗贼。”③引申为严、严格。《荀子· 宥坐》:“嫚令谨诛,贼也。”(嫚:通“慢”。松弛。贼:残害。)④敬;恭敬。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:“顺事父及后母与弟,且以笃谨,匪有解。”《汉书·宣帝纪》:“奉养甚谨。”⑤礼节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大行不顾细谨。”(大行:大的礼节。)⑥副词。用于动词前,表示恭敬。《史记· 田敬仲完世家》:“谨受令。”

养:

①养活;使能生活下去。《论语·为政》:“今之孝者,是为之能养。”②饲养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今释弗击,此所谓‘养虎自遗患’也。”(释:释放;放开。)张俞《蚕妇》:“遍身罗绮者,不是养蚕人。”③培养;培植。《晋书·武帝纪》:“方今阳春养物,东作始兴。”④保养。《庄子·养生主》:“吾闻庖丁之言,得养生焉。”⑤修养;涵养。《淮南子·俶真》:“和愉虚无,所以养德也。”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“我善养吾浩然之气。”⑥教育;熏陶。《礼记·文王世子》:“立大傅少傅以养之,欲其知父子君臣之道也。”(大傅、少傅:官名。大:同“太”。)⑦给养;生活资料。《荀子·天论》:“强本而节用,则天不能贫;养备而动时,则天不能病。”(强本:增强农桑业。备:齐全。动时:按时运动。)⑧养护。《左传·成公十三年》:“敬在养神,笃在守业。”⑨厨师。《公羊传·宣公十二年》:“厮役扈养死者数百人。”(扈:养马的人。)⑩通“痒”。发痒。《荀子· 正名》:“疾、养、、热。”(chuàng:寒凉。)

冲:

①摇动的样子。《诗经·小雅·蓼萧》:“既见君子,鞗(tiáo)革冲冲。”(鞗:连接缰绳和嚼子的铜环。革:皮制的马络子。)②直上;飞升。黄巢《不第后赋菊》:“冲天香阵透长安,满城尽带黄金甲。”③冲洗;冲激。《老残游记》第十四回:“那庄子上的人,被水冲的有一大半。”④虚;空虚。《老子》:“大盈若冲,其用不穷。”⑤谦虚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荀彧传》:“皆谦冲节俭。”⑥幼小。谢朓《齐敬皇后哀策文》:“方年冲藐。”

和:

(一)①谐和; 协调。《诗经·小雅·宾之初筵》:“籥(yuè)舞笙鼓,乐既和奏。”(籥:古管乐器。)引申为安适、平和。《战国策·赵策四》:“老臣今者殊不欲食,乃自强(qiǎng)步,日三四里,少(shāo)耆(shì)食,和于身也。”(殊:很。强:勉强。耆:同“嗜”。)《吕氏春秋·达郁》:“心志欲其和也。”②谦和;平和。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:“公子颜色愈和。”③和睦;融洽。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:“政通人和,百废俱兴。”④和解;讲和;和好。《三国志·蜀书·诸葛亮传》:“西和诸戎,南抚夷越。”(戎:古时对我国西部各民族的称呼。夷越:古时泛指我国南方的各民族。)《孙子·行军》:“无约而请和者,谋也。”⑤调和;调节。《吕氏春秋· 贵公》:“阴阳之和,不长一类。”⑥温暖。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:“春和景明,波澜不兴,上下天光,一碧万顷。”⑦连带;伴随。杜荀鹤《山中寡妇》:“时挑野菜和根煮。”⑧车铃。傅玄《良马赋》:“结以轾(zhì)轩,节以和铃。”(轾:车前低后高。轩:车前高后低。节:节奏。)《左传·桓公二年》:“锡鸾和铃。”(分别为四种铃,悬挂在车的不同部位。)⑨古代乐器名。即一种小笙。《仪礼· 乡射礼》:“三笙一和而成声。” (二)huò 搀合。沈括《梦溪笔谈·活版》:“其上以松脂、腊和纸灰之类冒之。”(冒:蒙盖。)


可可诗词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