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马风子,别有一般般。”诗句出处:《望蓬莱一八首》;是元朝诗人马钰的作品。
酬佳节,争赏菊花忙。尽说陶潜深得趣,孟嘉落帽兴偏长。终久落空亡。马风子,别有好风光。阳里养阳阳养处,水牛牵向牧牛场。永永庆重
今朝菊,人见意阑珊。只是秋香经一夜,致令郑谷叹多端。终要久长难。马风子,别有一般般。万顷白云知去处,金莲花朵不教残。永永道人
来朝九,今日访龙山。预赏黄花先落帽,免教郑谷叹多端。终要久长难。马风子,别话一般般。性结重阳花馥郁,万年千载不凋残。永永有馀
马风子,创置屋三间。动土兴工经一载,杀伤虫蚁命须还。死堕鬼门关。错中错,追悔亦应难。造下业缘须受苦,刀山剑树定跻攀。怎得列仙
马风子,独自赏元宵。剔正命灯胜白昼,放开心月透青霄。掌握紫芝苗。金童舞,玉女更吹箫。酒饮琼浆虽是美,有些闲事不逍遥。惟恨少知
马风子,忽想在家时。火院熬煎无限苦,心惊胆战哭声悲。悔恨出离迟。号啕罢,感谢我真师。钓出凡笼修不二,逍遥自在处玄机。有分看瑶
马风子,昔日在迷津。寻个出期真没计,欲知山上路儿真。须问去来人。风仙至,端的话良因。指我一条真捷径,无差无错越红尘。昼夜感师
马风子,业障忒愚顽。不认洞天真供养,却迷俗礼假修完。心意怎清闲。著外境,欲要塑师颜。建塔修堂并立石,不思施主出钱难。罪业积成
马风子,因遇弃荣华。乞觅残馀为活计,真清真净做生涯。烹炼白朱砂。人莫笑。一志实堪夸。大道朝闻甘夕死,水清玉洁绝纤瑕。不敢辱师
马风子,不悟坏修行。虽在环墙居处稳,诗词引出假声名。惹得不安宁。夸伶俐,却是不惺惺。自愧隐身身不密,空成潦倒白头生。怎得赴蓬
破故纸,缀袄可防风。坐卧不愁寒水石,雪中敢采麦门冬。从此得苁蓉。浪荡子,常有自然铜。鼎内朱砂烹炼就,天仙子入白云中。蝉壳显山
丘与马,入道绝贪求。欲报师恩常念念,三年守服岂能休。何处好藏头。旧居址,深谢许同修。但愿我公同我志,同心同德做同流。同步访瀛
秋蝉噪,声细又声长。饮罢闻风声不困,声声都了显行藏。使我起凄惶。堪嗟叹,模样是蜣娘。尚自超然蝉退去,为人宁忍昧三光。急急养铅
通真九,通真九,个内下功裁。便使龙蛇腾地去,却教云鹤下天来。晨看暮潮回。白莲绽,白莲绽,自有碧莲开。清净门中通出入,无为路上免抟猜。定是到蓬莱。
外颠倒,爱欲似冤雠。富贵荣华都不顾,人情浓处急抽头。物外做持修。内颠倒,真火戏清流。六月降霜麻麦秀,三冬时雨润丹丘。云步访瀛
修大道,何必住深山。混俗和光都看破,万千尘冗不相干。别有一般般。马风子,闲里更寻闲。见个木牛哮吼走,路逢石女笑痴顽。喝去入长
寻大道,不在路迢迢。云水清闲真自在,姹婴相伴做逍遥。此理有谁消。马风子,悟彻十分乔。两脚轻狂街上舞,往来独许弄风飙。明月杖头
真消息,律管定春期。应候土牛先击碎,芒儿闲散独何之。此理有谁知。马风子,凭仗做修持。恰到人牛俱不见,澄澄湛湛入无为。正是月明
以上马钰作品《望蓬莱》共18首
|
【注释】:
风:
(一)①空气流通的现象。《诗经·邶风·北风》:“北风其凉。”②吹风;让风吹。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:“有寒疾,不可以风。”③比喻快速如风。《资治通鉴·晋成帝咸和五年》:“俟足下军到,风发相赴。”④气势;势头。《晋书·刘毅传》:“好臧否人物,王公贵人望风惮之。”⑤教化;教育。《周书·齐炀王宪传》:“宣风导礼。”⑥风气;风俗。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:“故为之说,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。”陆游《游山西村》:“衣冠简朴古风存。”⑦景象;景色。杨万里《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二首》之一:“毕竟西湖六月中,风光不与四时同。”⑧风度;风格。杜甫《咏怀古迹五首》:“摇落深知宋玉悲,风流儒雅亦吾师。”⑨歌谣;民歌。《左传·襄公十八年》:“吾骤歌北风,又歌南风。”(骤:屡次。)⑩走失;散失。《尚书·费誓》:“马牛其风。”(11)病名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王粲传》注引《典略》:“太祖先苦头风,是日疾发卧。”(12)讽诵。严羽《沧浪诗话·诗辩》:“先须读《楚辞》,朝夕讽詠,以为之本。” (二)fěng 通“諷(fěng)”。用含蓄的话暗示或劝诫。《汉书·赵广汉传》:“广汉闻之,先风告(杜)建不改,于是收案致法。”(收案:收审。)[风骚]《诗经》的《国风》和《楚辞》的《离骚》的合称。《宋书·谢灵运传论》:“莫不同祖风骚。”(祖:效法。)也泛指诗文。高适《同崔员外綦毋拾遗九日宴京兆府李士曹》:“晚晴催翰墨,秋兴引风骚。”(翰:笔。)子:
①孩子,兼指男女。《诗经·豳风· 七月》:“同我妇子,馌彼南亩。”(馌yè:送饭。南亩:指田地。)②儿子或女儿。《战国策·赵策四》:“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?”此指儿子。《韩非子·说林上》:“卫人嫁其子。”此指女儿。③人的通称,或指男;或指女。《诗经·邶风·匏有苦叶》:“招招舟子,人涉印否?”(涉:过河。印āng:我。)《周南·桃夭》:“之子于归,宜其室家。”(之:此。归:出嫁。)④尊称,多指男子。《诗经·卫风·氓》:“匪我愆期,子无良媒。”(匪:非。愆qiān:错,误。)⑤动物的卵或幼小的动物。《诗经·小雅·小宛》:“螟岭有子,蜾蠃负之。”(螟蛉mínglíng:一种吃禾心的害虫。蜾蠃guǒluǒ:细腰蜂。)《后汉书·班超传》:“不入虎穴,不得虎子。”⑥植物的果实或种子。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雅量》:“树在道边而多子,此必苦李。”李绅《悯农》之一:“春种一粒粟,秋收万颗子。”⑦古代五等爵位的第四等。《礼记·王制》:“王者之制禄爵: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凡五等。”⑧地支的第一位,常与天干相配以纪日、纪年。《春秋 · 桓公十八年》:“夏四月丙子,公薨于齐。”韩愈《息国夫人墓志铭》:“元和七年甲子,日南至,以疾卒。”(元和:唐宪宗年号。日南至:指夏至。)又指十二时辰之一,即子时,自夜十一时至次日晨一时。⑨利息。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:“子贷金钱千贯。”别:
(一)①分开。班固《汉书·苏武传》:“别其官属常惠等等,各置他所。”②离别。江淹《别赋》:“黯然销魂者,唯别而已矣。”③分辨;区别。《商君书·禁使》:“则上别飞鸟,下察秋毫。”范缜《神灭论》:“如丝体变为缕体,缕体即是丝体。有何别焉?”(缕:线。)④类别。刘知几《史通·杂述》:“史氏流别,殊途并骛(wù)。”(史氏:史家。骛:奔驰;流行。)⑤另;另外的。朱弁《送春》诗:“把酒送春无别语,羡君才到便成归。”⑥扭转。杜牧《陪昭应卢郎中》诗:“泥情斜拂印,别脸小低头。”⑦写错或读错(字)。《儒林外史》第四回:“前日替这里作了个荐亡的疏,我拿了给人看,说是倒别了三个字。” (二)biè 不顺;执拗。《水浒全传》第一回:“先奏你们众道士阻当宣诏,违别圣旨。”有:
(一)①与“无”相对。1. 表示占有、具有、领有。《论语·公冶长》:“陈文子有马十乘(shèng)。”(乘:四匹。)诸葛亮《草庐对》:“孙权据有江东。”2.表示存在。曹丕《杂诗》:“西北有浮云,亭亭如车盖。”3. 表示发生。《三国志·蜀书·诸葛亮传》:“天下有变,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、洛。”②丰收。储光羲《观竞渡》:“能令秋大有,鼓吹远相催。”③表示不定指。跟“某”相近。李白《菩萨蛮》:“暝色入高楼,有人楼上愁。”④助词。1. 多用于朝代名称的前面。《诗经·大雅·文王》:“有周不显,帝命不时。”2. 用于形容词前面。《诗经·郑风·女曰鸡鸣》:“明星有烂。”(烂:灿烂。) (二)yòu 通“又”。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。《论语·为政》:“吾十有五而志于学。”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三十有七年,亲巡天下。”一:
①数词。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吾何爱一牛?”(爱:吝惜。)《汉书·律历志上》:“数者,一、十、百、千、万也。”又表序数第一。《吕氏春秋·古乐》:“投足以歌八阕:一曰载民,二曰玄鸟。”(八阕:指舞乐的八章。载民、玄鸟:乐曲八章之名。)②专一。《荀子·劝学》:“螾无爪牙之利,筋骨之强,上食埃土,下饮黄泉,用心一也。”(螾:通“蚓”。蚯蚓。)③全;满。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至拜大将,乃韩信也,一军皆惊。”④统一;使……一致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一法度衡石丈尺。”⑤相同。《左传·庄公十二年》:“天下之恶一也。”(恶:指恶人。)⑥整体。贾谊《新书·过秦上》:“合从缔交,相与为一。”⑦古代哲学概念。指“道”及“道”所派生的“气”。⑧副词。1. 一概;都。《史记·孟尝君列传》:“食客数千人,无贵贱一与文等。”2. 一旦。《庄子·徐无鬼》:“一闻人之过,终身不忘。”(过:过失。)3. 乃;竟。《战国策·齐策一》:“靖郭君之于寡人,一至于此乎?”⑨语气词。起加强语气的作用。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寡人耻之,愿比死者一洒之。”⑩我国民族音乐记音符号之一。[一何]副词。表示程度深。杜甫《石壕吏》:“吏呼一何怒,妇啼一何苦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