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冉冉孤鸿,烟水渺三湘。”诗句出处:《江梅引》;是元朝诗人李献能的作品。
汉宫娇额倦涂黄。试新妆。立昭阳。萼绿仙姿,高髻碧罗裳。翠袖卷纱闲倚竹,暝云合,琼枝荐暮凉。璧月浮香。摇玉浪,拂春帘,莹绮窗。冰肌夜冷滑,无粟影,转斜廊。冉冉孤鸿,烟水渺三湘。青鸟不来天也老,断魂些,清霜静楚江。
|
【注释】:
冉:
龟甲的边缘。《汉书·食货志下》:“元龟岠冉,长尺二寸。”(元:大。岠:通“距”,至,到。)[冉冉]1.形容柔软下垂的样子。曹植《美女篇》:“柔条纷冉冉。”(条:枝条。)2. 渐渐地;慢慢地;缓缓地。屈原《离骚》:“老冉冉其将至兮。”古诗《陌上桑》:“冉冉府中趋。”3. 光亮闪动的样子。元稹《会真诗三十韵》:“华光犹冉冉。”冉冉:
①缓缓行进的样子。《楚辞·离骚》:“老~~其将至兮,恐修名之不立。”②柔弱的样子。曹植《美女篇》:“柔条纷~~,落叶何翩翩。”冉:
龟甲的边缘。《汉书·食货志下》:“元龟岠冉,长尺二寸。”(元:大。岠:通“距”,至,到。)[冉冉]1.形容柔软下垂的样子。曹植《美女篇》:“柔条纷冉冉。”(条:枝条。)2. 渐渐地;慢慢地;缓缓地。屈原《离骚》:“老冉冉其将至兮。”古诗《陌上桑》:“冉冉府中趋。”3. 光亮闪动的样子。元稹《会真诗三十韵》:“华光犹冉冉。”孤:
①幼年死去父亲或父母的人。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:“幼而无父曰孤。”②孤单;单独。王维《使至塞上》:“大漠孤烟直,长河落日圆。”③古代王侯的谦称。《三国志· 蜀书 ·诸葛亮传》:“孤之有孔明,犹鱼之有水也。”④辜负。《后汉书·袁敞传》:“臣孤恩负义。”⑤指无子女的人。《吕氏春秋·怀宠》:“求其孤寡而振恤之。”⑥独特的;杰出的。杨万里《和李天麟二首》之一:“学诗须透脱,信手自孤高。”鸿:
(一)①鸿鹄;即天鹅。《管子·戒》:“今夫鸿鹄春北而秋南。”《孟子·告子上》:“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。”②鸿雁;大雁。司马迁《报任安书》:“人固有一死,或重于泰山,或轻于鸿毛。”③借指书信。许自昌《水浒记·感愤》:“望风怀想,引领临歧,喜接鸿鳞。”④大。张居正《辛未会试程策》之二:“大小相维,鸿纤具备。”(维:连结。纤:细小。)刘禹锡《陋室铭》:“谈笑有鸿儒。”⑤洪水。《荀子·成相》:“禹有功,抑下鸿,辟除民害逐共工。”(禹、共工:皆上古人名。抑:遏止。辟:摒除。)⑥强盛。《吕氏春秋·执一》:“五帝以昭,神农以鸿。” (二)hòng [鸿蒙]浑沌未开之时。《庄子·在宥》:“云将东游,过扶摇之枝,而适遭鸿蒙。”[鸿洞]空幻无边的样子。《淮南子·精神》:“古未有天地之时,惟象无形……澒濛鸿洞,未知其门。”烟:
(一)①物质燃烧时产生的气状物。《国语 · 鲁语上》:“既其葬也,焚,烟彻于上。”王维《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》:“墟里上孤烟。”②泛指云气、雾霭等烟状之物。陈子昂《春日登金华观》:“山川乱云日,楼榭入烟霄。”杜牧《泊秦淮》:“烟笼寒水月笼沙。”③烟熏所积的灰。可制墨。简文帝《与湘东王书》:“烟墨不言,受其驱染。”晁贯之《墨经·松》:“墨取庐山松烟。”代指墨。庾肩吾《谢赉铜砚笔格启》:“烟磨青石。” (二)yīn [烟煴]1.古人指天地未分时的混沌之气。班固《东都赋》:“降烟煴,调元气。”2. 为阴阳二气和合的样子。张衡《思玄赋》:“天地烟煴,百卉含葩。”3.云烟弥漫的样子。江淹《别赋》:“袭青气之烟煴。”渺:
①同“淼”。水辽远。李咸用《江南曲》:“晚云接水共渺帾,远沙叠草空萋萋。”(萋萋:草茂盛的样子。)②遥远。柳永《八声甘州》:“望故乡渺邈,归思难收。”③微小。苏轼《前赤壁赋》:“寄蜉蝣于天地,渺沧海之一粟。”(蜉蝣:极小的飞虫。沧海:大海。)三:
①基数词。《周易·解》:“田获三狐。”(田:打猎。)②序数第三。《左传·庄公十年》:“一鼓作气,再而衰,三而竭。”③表示多数或多次。《史记·鲁周公世家》:“一沐三捉发,一饭三吐哺。”(哺:口中含嚼的食物。)湘:
①水名。今名湘江,在湖南省。屈原《离骚》:“济沅,湘以南征兮。”②通“鬺”。烹;煮。苏轼《元修菜》:“烝之复湘之,香色蔚其饛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