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可诗词网

这个世界除了苟且,
还有诗和远方!

太朴淳风,清虚妙理。

“太朴淳风,清虚妙理。”诗句出处:《天香三首》;是元朝诗人长筌子的作品。

过隙年光,如毛尘事,几人识破休矣。归去来兮,云耕水钓,林下澹然宁耳。翠微影里,别有些逍遥真味。一曲玄歌寄天香,叹物华荣悴。白茅半间而已。畅情怀、四时吟醉。返照人生,毕竟到头何济。坐看空华起灭,这混成消息越众美。太朴淳风,清虚妙理。

若论修真,玄关直指,外缘心上都撇。静处跏趺,存神握固,莫辩是非优劣。任缘度日,除饱暖其馀忘绝。一味清闲价无穷,对下愚难说。端的至诚妙诀。叹学人、几曾休歇。默默昏昏,壶内玉花开彻。恍惚中间显现象,见宝珠、光耀似皎月。悟得之时,同游圣阙。

万木归根,三冬拔翠,晓来梅萼轻坼。妒雪精神,清人气焰,不许等闲攀摘。百花未发,独占得东君春色。庚岭斜横,秀孤芳,更妙机难测。西湖洒然至极。胜蜡黄愈增灵识。漏泄前村驿使,喜传消息。解引诗人雅咏,对一枝金蕾,兴自适。月浸寒梢,天香可惜。

以上长筌子作品《天香》共3首

【注释】:

太:

①极大。《淮南子·诠言》:“洞同天地,浑沌为朴,未造而成物,谓之太一。”②极远。《荀子 · 正论》:“太古薄葬,棺厚三寸,衣衾三领,葬田不妨田。”(不妨田:指无坟丘。)③超过一定数量的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汉有天下太半,而诸侯皆附之。楚兵罢(pí)食尽,此天亡楚之时也。”(罢:同“疲”。)④对年长、位尊或辈分高的人的尊称。《汉书·李广苏建传附苏武》:“来时太夫人已不幸。”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:“高祖五日一朝太公。”⑤过于;过分。《晋书·夏侯湛传》:“吾子所以褒饰之太矣。斟酌之喻,非小丑之所堪也。”⑥同“泰”。安泰。《老子》第三十五章:“执大象,天下往,往而不害安平太。”(大象:指事物的本原。)《吕氏春秋·大乐》:“天下太平,万物安宁。”

朴:

①未经加工的木材。《老子》:“朴散则为器。”②质朴。《汉书·黄霸传》:“浇淳散朴。”③成本。《商君书·垦令》:“贵酒肉之价,重其租,令十倍其朴。”(租:税。)④本真;本性。《老子》:“见素抱朴,少私寡欲。”

淳:

(一)①质朴;敦厚。《墨子·所染》:“其友皆好仁义,淳谨畏令。”《新论·风俗》:“风有厚薄,俗有淳浇。”(浇:刻薄。)②味道浓厚。《论衡·自然》:“淳酒味甘,饮之者醉不相知。”③精纯;纯净。王屮《头陀寺碑文》:“法师释昙珍,业行淳修,理怀渊远。”(释:加在僧尼名字前以示身分。)《梦溪笔谈·杂志一》:“颜似淳漆,然之如麻,但烟甚浓。”(颜:色。然:燃。)④成对。《左传·襄公十一年》:“郑人赂晋侯以广车、軘车,淳十五乘。”⑤通“焞tūn”。光明。陆机《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赋诗》:“淳曜六合,皇庆攸兴。”(六合:指天地四方。)杨炯《庭菊赋》:“含天地之精气,吸日月之淳光。”(二)zhūn浇灌。《周礼· 考工记· 钟氏》:“钟氏染羽……淳而渍(zì)之。”(渍:浸泡。)

淳风:

纯朴的风俗。《晋书·荀崧传》:“~~颓散。”

风:

(一)①空气流通的现象。《诗经·邶风·北风》:“北风其凉。”②吹风;让风吹。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:“有寒疾,不可以风。”③比喻快速如风。《资治通鉴·晋成帝咸和五年》:“俟足下军到,风发相赴。”④气势;势头。《晋书·刘毅传》:“好臧否人物,王公贵人望风惮之。”⑤教化;教育。《周书·齐炀王宪传》:“宣风导礼。”⑥风气;风俗。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:“故为之说,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。”陆游《游山西村》:“衣冠简朴古风存。”⑦景象;景色。杨万里《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二首》之一:“毕竟西湖六月中,风光不与四时同。”⑧风度;风格。杜甫《咏怀古迹五首》:“摇落深知宋玉悲,风流儒雅亦吾师。”⑨歌谣;民歌。《左传·襄公十八年》:“吾骤歌北风,又歌南风。”(骤:屡次。)⑩走失;散失。《尚书·费誓》:“马牛其风。”(11)病名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王粲传》注引《典略》:“太祖先苦头风,是日疾发卧。”(12)讽诵。严羽《沧浪诗话·诗辩》:“先须读《楚辞》,朝夕讽詠,以为之本。” (二)fěng 通“諷(fěng)”。用含蓄的话暗示或劝诫。《汉书·赵广汉传》:“广汉闻之,先风告(杜)建不改,于是收案致法。”(收案:收审。)[风骚]《诗经》的《国风》和《楚辞》的《离骚》的合称。《宋书·谢灵运传论》:“莫不同祖风骚。”(祖:效法。)也泛指诗文。高适《同崔员外綦毋拾遗九日宴京兆府李士曹》:“晚晴催翰墨,秋兴引风骚。”(翰:笔。)

清:

①水纯净透明,与“浊”相对。屈原《渔父》:“沧浪之水清兮,可以濯吾缨。”②洁净。张衡《东京赋》:“京室密清。”③使洁净;使干净。陆云《盛德赋》:“泛时雨以清天,洒狂尘以肃地。”④清晰;清楚。张祜《酬凌秀才惠虎枕》:“八寸黄杨惠不轻,虎头光照簟文清。”⑤声音清亮;清脆。苏轼《石钟山记》:“南声函胡,北声清越。”(函胡:含糊,模糊。越:高扬。)⑥清爽;清凉;寒凉。辛弃疾《西江月》:“明月别枝惊鹊,清风半夜鸣蝉。”(别:另一。)⑦冷清;凄清。李白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:“谢公宿处今尚在,渌水荡漾清猿啼。”⑧寂静;清静。《庄子·天下》:“寂乎若清。”⑨清平;安定;太平。唐太宗《咏风》:“劳歌《大风曲》,威加四海清。”(大风曲:汉高祖即位后曾回故乡,作《大风歌》。加:施。)⑩公正;廉洁;清白;清廉。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:“举世皆浊而我独清,众人皆醉而我独醒,是以见放。”(是以:因此。)(11)单纯;素雅。杜牧《沈下贤》:“斯人清唱何人和? 草径苔芜不可寻。”(12)肃清;使干净。梁启超《戊戌政变记·谭嗣同传》:“保护圣主,复大权,清君侧,肃宫廷。”(13)用完;用尽。《越绝书·荆平王内传》:“(伍子胥)乃发其箪饭,清其壶浆而食。”(荆:楚国的别称。)(14)中国封建朝代名称,公元1616~1911年。(15)厕所。后作“圊”。《风俗通·怪神》:“二三日乃于清中粪下啼。”(16)古代哲学用语。指冲和之气。《荀子·解蔽》:“故道之以礼,养之以清。”

清虚:

①月宫。谭用之《江边秋夕》:“七色花虬一声鹤,几时乘兴上~~。”②清净,虚无。《汉书·叙传》:“~~淡泊,归之自然。”

虚:

①大土山。《诗经·鄘风·定之方中》:“升彼虚矣,以望楚矣。”②废墟。《汉书·贾谊传》:“凡十三岁,社稷为虚。”③集市。柳宗元《童区(ōu)寄传》:“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。”④空虚。《庄子·秋水》:“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,拘于虚也。”⑤空着。《战国策·齐策四》:“梁王虚上位。”⑥虚假。《楚辞·九章·惜往日》:“听谗人之虚辞。”⑦副词。徒然,白白地。李商隐《安定城楼》:“贾生年少虚垂涕。”(贾生:汉代贾谊。)⑧指清静无欲的内心境界。《老子》第十五章:“致虚极,守静笃。”

妙:

①好;美好。《论衡·定贤》:“曲妙人不能尽和。”②奇巧;奇妙。江淹《别赋》:“术即妙而犹学。”③精微;微妙。《申鉴·杂言下》:“幽深谓之玄,理微谓之妙。”④幼小;细小。钱起《送傅管记赴蜀军》:“才略纵横年且妙。”(才略:才干谋略。纵横: 奔放 自 如。) ⑤通 “眇(miǎo)”。遥远。《韩非子· 难言》:“闳大广博,妙远不测。”

理:

①雕琢;加工玉石。《韩非子·和氏》:“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。”②治理;整治。《汉书·食货志》:“理民之道,地著为本。”③整理;修整。古乐府《木兰诗》:“阿姊闻妹来,当户理红妆。”归子慕《壬寅正月西村筑室成》:“农人理耰(yōu)锄,念此岁供早。”(耰:弄碎土块平整土地的农具。)④练习;温习。王维《洛阳女儿行》:“戏罢曾无理曲时,妆成只是薰香坐。”⑤纹理;条理。刘禹锡《砥石赋》:“圭形石质,苍色腻理。”⑥规律;道理。《荀子· 解蔽》:“以可以知人之性,求可以知物之理。”《庄子·养生主》:“依乎天理。”⑦古代的法官。《礼记·月令》:“命理瞻伤,察创,视折。”《左传·昭公十四年》:“叔鱼摄理。”⑧申辩,辩白。《抱朴子·讥惑》:“虽见耻笑,余亦不理也。”⑨顺。贾谊《新书·胎教》:“正其本而万物理。”⑩使者。《左传·昭公十三年》:“行理之命,无月不至。”


可可诗词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