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晚色一川谁管领,都付雨荷烟柳。”诗句出处:《乳燕飞/贺新郎》;是宋朝诗人周密的作品。
波影摇涟甃。趁熏风、一舸来时,翠阴清昼。去郭轩楹才数里,藓磴松关云岫。快屐齿、筇枝先後。空半危亭堪聚远,看洞庭、缥缈争奇秀。人自老,景如旧。来帆去棹还知否。问古今、几度斜阳,几番回首。晚色一川谁管领,都付雨荷烟柳。知我者、燕朋鸥友。笑拍阑干呼范蠡,甚平吴、却倩垂纶手。吁万古,付卮酒。 |
【注释】:
晚:
①日暮;傍晚。《楚辞·九辩》:“白日晼(wǎn)晚其将入兮。”(晼:日落。)《汉书·天文志》:“伏见蚤晚。”②时间靠后。沈括《梦溪笔谈·药议》:“一丘之禾,则后种者晚实。”③接近终了,特指老年。杜甫《羌村三首》之二:“晚岁迫偷生,还家少欢趣。”(偷生:苟且生活。)④后来的。《后汉书·蔡邕传》:“邕乃自书丹于碑……于是后儒晚学咸取正焉。”(书丹:指用朱笔书写。取正:用作典范。)色:
①脸色;表情;神色。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民有饥色。”②怒色。《战国策·赵策四》:“太后之色少解。”③姿色;美色。多用于女子。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:“寡人好色。”④情欲。《孟子· 告子上》:“告子曰:‘食、色,性也。’”⑤颜色;色彩。《老子》第十二章:“五色令人目盲。”⑥景象;景色。《庄子·盗跖》:“车马有行色。”⑦种类;品类。《敦煌变文集·降魔变文》:“树下端然坐睡,不知是何色类?”⑧佛教用语。指人能感知的一切外物,与“空”相对。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》:“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。”陈子昂《感遇》之八:“空色皆寂灭,缘业亦何名。”一:
①数词。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吾何爱一牛?”(爱:吝惜。)《汉书·律历志上》:“数者,一、十、百、千、万也。”又表序数第一。《吕氏春秋·古乐》:“投足以歌八阕:一曰载民,二曰玄鸟。”(八阕:指舞乐的八章。载民、玄鸟:乐曲八章之名。)②专一。《荀子·劝学》:“螾无爪牙之利,筋骨之强,上食埃土,下饮黄泉,用心一也。”(螾:通“蚓”。蚯蚓。)③全;满。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至拜大将,乃韩信也,一军皆惊。”④统一;使……一致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一法度衡石丈尺。”⑤相同。《左传·庄公十二年》:“天下之恶一也。”(恶:指恶人。)⑥整体。贾谊《新书·过秦上》:“合从缔交,相与为一。”⑦古代哲学概念。指“道”及“道”所派生的“气”。⑧副词。1. 一概;都。《史记·孟尝君列传》:“食客数千人,无贵贱一与文等。”2. 一旦。《庄子·徐无鬼》:“一闻人之过,终身不忘。”(过:过失。)3. 乃;竟。《战国策·齐策一》:“靖郭君之于寡人,一至于此乎?”⑨语气词。起加强语气的作用。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寡人耻之,愿比死者一洒之。”⑩我国民族音乐记音符号之一。[一何]副词。表示程度深。杜甫《石壕吏》:“吏呼一何怒,妇啼一何苦!”川:
水道;河流。《周礼·考工记·匠人》:“两山之间,必有川焉。”《商君书·弱民》:“济大川而无舡(xiāng)楫。”管:
①一种像笛的管乐器。《孟子· 梁惠王下》:“百姓闻王钟鼓之声,管籥之音。”②泛指管乐器。王羲之《兰亭集序》:“虽无丝竹管弦之盛,一觞一咏,亦足以畅叙幽情”③竹管;管状物。曹操《论吏士行能令》:“一似管窥虎欤!”④旧指毛笔。《诗经·邶风·静女》:“静女其变,贻我彤管。”⑤钥匙。《左传·僖公三十二年》:“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。”⑥掌管;主管。张居正《答贵州抚院阮沙城》:“尽赦前罪,照旧管事。”⑦统辖。元好问《榆社硖口村早发》:“几时不属鸡声管,睡彻东窗日影偏。”⑧过问;顾及。李元膺《洞仙歌》:“但莫管春寒,醉红自暖。”⑨准保;包管。黄庭坚《卜算子》:“试问得君多少怜,管不解,多于恨!”领:
①脖子。《国语·楚语上》:“缅然引领南望。”(缅:遥远。)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。”②衣领。刘敏中《正宫·黑漆弩·村居遣兴》:“长巾阔领深村住。”③带领;统领。《三国演义》第九回:“王允又命吕布同皇甫嵩、李肃领兵五万。”杨恽《报孙会宗书》:“总领从官。”④兼任。柳宗元《段太尉逸事状》:“王子晞为尚书,领行营节度使。”⑤领取;领受。《晋书·桓伊传》:“请勒所属领受。”(勒:勒令。)⑥领会;理解。陶渊明《饮酒》之十三:“发言各不领。”⑦通“岭”。山岭。《汉书·严助传》:“舆轿而隃领。”(舆:竹篼。隃:同“逾”。越过。)⑧量词。用于衣被等。王实甫《商调·集贤宾·退隐》:“穿一领卧苔莎粗布衣。”都:
(一)du ①[名]大城市。《左传·隐公元年》:“大~不过三国之一。”②[名]首都,京城。班固《西都赋》:“汉之西~,在于雍州,实曰长安。”③[名][都会]1. 诸侯国的都城。柳宗元《封建论》:“秦有天下,裂~~而之郡邑。”2. 繁华的大城市。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:“然邯郸亦漳、河之间一~~也。”④[形]漂亮。《诗经·郑风·有女同车》:“彼美孟姜,洵美且~。”⑤[叹]表示赞美。《尚书·皋陶谟》:“皋陶曰:‘~!在知人,在安民。’”⑥[动]居于,处在。《史记·滑稽列传》:“苏秦张仪一当万乘之主,而~卿相之位,泽及后世。”⑦[动]汇总,汇聚。曹丕《与吴质书》:“顷撰其遗文,~为一集。”(二) dou [副]全,尽。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:“于时天月明净,~无纤翳。” 【辨析】都,京。“京”的本义是“大”。在先秦“京师”连用方指“国都”,“京”指国都是后起义。“都”的本义指“大城市”,汉代以后才可以指首都。付:
①授予;交给;付与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张邈传》:“太祖执(陈)登手曰:‘东方之事,便以相付。’”诸葛亮《出师表》:“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,宜付有司,论其刑赏。”②寄托;依附。岳飞《小重山》:“欲将心事付瑶琴。”③通“袝”。祭名。《周礼·春官·大祝》:“言甸人读祷,付练祥,掌国事。”荷:
(一)植物名,又叫莲。《诗经·陈风·泽陂》:“彼泽之陂(bēi),有蒲与荷。”(陂:水边。)又特指荷叶。屈原《离骚》:“制芰荷以为衣兮,集芙蓉以为裳。”(芰jì :菱。芙蓉:荷花。) (二)hè ①扛;担。《论语·微子》:“子路从而后,遇丈人,以杖荷蓧。”②承当;担负。张衡《东京赋》:“荷天下之重任。”③承受;蒙受恩惠。韩愈《元日酬蔡州马十二尚书》:“元日新诗已去年,蔡州遥寄荷相怜。”《洛阳伽蓝记·永宁寺》:“吾世荷国恩。”烟:
(一)①物质燃烧时产生的气状物。《国语 · 鲁语上》:“既其葬也,焚,烟彻于上。”王维《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》:“墟里上孤烟。”②泛指云气、雾霭等烟状之物。陈子昂《春日登金华观》:“山川乱云日,楼榭入烟霄。”杜牧《泊秦淮》:“烟笼寒水月笼沙。”③烟熏所积的灰。可制墨。简文帝《与湘东王书》:“烟墨不言,受其驱染。”晁贯之《墨经·松》:“墨取庐山松烟。”代指墨。庾肩吾《谢赉铜砚笔格启》:“烟磨青石。” (二)yīn [烟煴]1.古人指天地未分时的混沌之气。班固《东都赋》:“降烟煴,调元气。”2. 为阴阳二气和合的样子。张衡《思玄赋》:“天地烟煴,百卉含葩。”3.云烟弥漫的样子。江淹《别赋》:“袭青气之烟煴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