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香痕已成梦,短操谁弹,月冷瑶琴。”诗句出处:《国香》;是宋朝诗人张炎的作品。
空谷幽人。曳冰簪雾带,古色生春。结根未同萧艾,独抱孤贞。自分生涯淡薄,隐蓬蒿、甘老山林。风烟伴憔悴,冷落吴宫,草暗花深。霁痕消蕙雪,向崖阴饮露,应是知心。所思何处,愁满楚水湘云。肯信遗芳千古,尚依依、泽畔行吟。香痕已成梦,短操谁弹,月冷瑶琴。
|
【注释】:
香:
①气味芳美。与“臭”相对。辛弃疾《西江月》:“稻花香里说丰年。”②香美;香甜。曹松《钟陵寒食日郊外闲游》:“杏子粥香如冷饧(xíng)。”(饧:糖稀。)③香料。李清照《风凰台上忆吹箫》:“香冷金猊,被翻红浪。”④特指用香料制成的细条。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十三回:“早有仆妇送上两束香来。张老上了香,磕了头。”⑤对人和事物的美称。李嘉祐《广陵送林宰》:“清政过前哲,香名达至尊。”(前哲:前贤。至尊:天子。)⑥指与女性有关的事物。也代指少女。李清照《永遇乐》:“来相召,香车宝马,谢他酒朋诗侣。”痕:
①疤痕。蔡琰《胡笳十八拍》:“沙场白骨兮刀痕箭瘢。”②事物留下的迹印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邓哀王曹冲传》:“置象大船之上,而刻其水痕所至,称物以载之。”残存的迹象。刘禹锡《陋室铭》:“苔痕上阶绿。”贾岛《江亭晚望》:“鸟归沙有迹,帆过浪无痕。”已:
①停止。《荀子·劝学》:“学不可以已。”②完毕。《战国策·齐策二》:“言未已,齐让又至。”(让:责备。)③罢免。《论语·公冶长》:“(子文)三已之,无愠(yùn)色。”(愠:怨恨。)④疾止;病除。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:“可以已大风。”(大风:麻风病。)⑤副词。1. 已经。《史记·蒙恬列传》:“扶苏已死。”2.随后;旋即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废以为侯,已又杀之。”3. 太;过分。《诗经·小雅·巧言》:“昊(hào)天已威。”(昊天:天。)⑥通“以”。介词。和方位词“来”、“上”、“下”、“东”、“西”等结合,表示对时间、范围的限制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吴主传》:“自丞相雍已下皆谏。”⑦语气词。用法同“矣”。用于句末,表示确定语气。《老子》第二章:“天下皆知美之为美,斯恶已。”(斯恶已:就显出丑恶了。)成:
①完成;实现。李斯《谏逐客书》:“使秦成帝业。”②帮助实现;成全。《论语·颜渊》:“君子成人之美,不成人之恶。”③成为;变为。《礼记·学记》:“玉不琢,不成器。”刘向《说苑·奉使》:“齐之临淄三百闾,张袂(mèi)成帷,挥汗成雨。”(闾:里巷。袂:袖子。帷:帷幕。)④成果;成就。李白《化城寺大钟铭》:“少蕴才略,壮而有成。”(蕴:蓄。)⑤成长;成熟。《荀子·天论》:“(万物)各得其养以成。”⑥和解;交好。《左传·成公十一年》:“秦晋为成。”《史记·张仪列传》:“哀王于是倍从(zòng)约而因仪请成于秦。”(倍:违背。从:指合纵。仪:人名。)⑦已定的;定型的;现成的。《诗经·周颂·昊天有成命》:“昊天有成命,二后受之。”《三国志·蜀书·蒋琬费祎姜维传论》:“咸承诸葛之成规,因循而不革。”(咸:都。革:改变。)⑧层;重(chóng)。《史记·李斯列传》:“刑者相半于道,而死人日成积于市。”《吕氏春秋·音初》:“为九成之台。”⑨古代十里见方为一成。《汉书·刑法志》:“成方十里。”梦:
①[名]睡眠中的幻想。辛弃疾《破阵子·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》:“醉里桃灯看剑,~回吹角连营。”②[动]做梦,梦见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始皇~与海神战。”③[名]比喻幻想。《荀子·解蔽》:“不以~剧乱知。”短:
①长度小(包括时间和空间)。《庄子· 至乐》: “短绠(gěng)者不可以汲深。”②缺少;不足。③缺点;过失;短处。《荀子·大略》:“言其所长而不称其所短。”④指出别人的过失;诋毁。《论衡·程材》:“世俗共短儒生,儒生之徒亦自相少。”(少:轻视。)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:“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。”操:
①执持。《楚辞·九歌·国殇》:“操吴戈兮被犀甲。”②掌握;控制。《韩非子· 定法》:“操生杀之柄。”《庄子·达生》:“吾尝济乎觞深之渊,津人操舟若神。”③操作;处理。刘基《郁离子·省敌》:“臣不惟能造舟,而又能操舟。”④从事。《孙子·用间》:“内外骚动,怠于道路,不得操事者,七十万家。”⑤训练;演习。《三国演义》第四十五回:“荆州水军,久不操练。”⑥指弹奏。许浑《戏代李协律松江有赠》:“蜀客操琴吴女歌,明珠十斛是天河。”⑦操守;品德。东方朔《七谏·沉江》:“正臣端其操行兮,反离谤而见攘。”⑧琴曲名。古有《箕子操》《猗兰操》,见《史记·宋微子世家》。[操作]劳动。《聊斋志异·珊瑚》:“臧姑役母若婢,生不敢言,惟身代母操作。”[操纵]控制,掌握。归有光《送嘉定县令序》:“侯能操纵有法,赋办而民不惊。”(侯:对地方长官的尊称。)弹:
(一)①弹弓。《战国策·楚策四》:“左挟弹,右摄丸。”②弹丸。李商隐《富平少侯》:“不收金弹抛林外。” (二)tán ①用弹弓发射。《左传·宣公二年》:“从台上弹人,而观其避丸也。”②用手指轻击。《楚辞·渔父》:“新沐者必弹冠。”③弹奏乐器。白居易《琵琶行》:“低眉信手续续弹,说尽心中无限事。”④挥洒(泪水)。晏几道《虞美人》:“远弹双泪惜香红。暗恨玉颜光景,与花同。”⑤抨击;检举。《后汉书·史弼传》:“州司不敢纠弹。”月:
(一)①月球;月亮。《诗经·陈风·月出》:“月出皎兮。”②月光;月色。陶潜《归田园居》之三:“晨兴理荒秽,带月荷锄归。”③月份。一年的十二分之一。从朔至晦为一月,大月三十日,小月二十九日。《诗经·豳风·七月》:“七月流火,九月授衣。”(火:星名。)④形状或颜色像月亮的。李贺《昌谷》:“泉樽陶宰酒,月眉谢郎妓。”⑤指妇人的月经。王建《宫词》:“密奏君王知入月,唤人相伴洗裙裾。”⑥指妇女怀胎的月份。《诗经·大雅·生民》:“诞弥厥月,先生如达。”(诞:助词。弥:满。厥:其。先生:初生。达:通“羍”,小羊。)[月氏(zhī)]我国古代西域国名。 (二)ròu 同“肉”。古乐府《孤儿行》:“拔断蒺藜肠月中,怆欲悲。”(肠:指小腿肚子。)冷:
①寒冷。《庄子·则阳》:“夫冻者假衣于春,暍(yè)者反冬乎冷风。”(衣于春:等待春天的温暖。暍:中暑。反:返回。)②使冷却;降低温度。祖咏《题韩少府水亭》:“水气侵阶冷,松阴覆座闲。”③冷淡;不热情。黄庭坚《鹧鸪天》:“付与旁人冷眼看。”④灰心或失望。袁桷《煮茶图诗》:“齿寒意冷复三咽(yè)。”⑤寂静;不热闹;冷清。白居易《晚出西郊》:“贫州冷似村。”也指心态冷静。徐夤《上卢三拾遗以言见黜》:“冷眼静看真好笑,倾怀与说却为冤。”⑥少见的;很少有人过问的。李山甫《酬刘书记一二知己见寄》:“句冷不求奇。”瑶:
①美玉;像玉一样的美石。《诗经·卫风·木瓜》:“投我以木桃,报之以琼瑶。”②比喻珍贵美好,常用作美称。刘炳《春夕直左掖怀周侍御》:“忆我同袍人,何繇(yóu)共瑶席。”(直:同“值”。值班。左掖:谏官官署。繇:同“由”。)瑶琴:
饰玉的琴。也泛指古琴。江淹《休上人怨别》:“宝书为君掩,~~讵能开。”琴:
一种古琴,拨弦乐器,用梧桐等木料做成。开始为五弦,周初增至七弦。《左传·襄公十四年》:“使师曹诲之琴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