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巴猿啸。”诗句出处:《渔家傲》;是宋朝诗人无际道人的作品。
七坐道场三奉诏。空花水月何时了。小玉声中曾悟道。真堪笑。从来漫得儿孙好。辩涌海潮声浩浩。明如皓月当空照。飞锡西归云杳渺。巴猿啸。大家唱起还乡调。
|
【注释】:
巴:
①蛇名。传说中的一种大蛇,可以吃象。《山海经·海内南经》:“巴蛇食象,三岁而出其骨。”(三岁:三年。出:吐出。)②贴近;挨近。《水浒传》第二回:“前不巴村,后不巴店。”③急切盼望。吴潜《水调歌头》词:“巴得西风起,吾亦问前程。”④古地名。周代为巴国,在今四川省东部。秦灭巴国,改置巴郡。东汉末又置巴郡、巴东、巴西三郡,称三巴。啸:
①撮口出声。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栖逸》:“阮步兵啸,闻数百步。”②呼喊;号召。宋玉《招魂》:“招具该备,永啸呼些。”③鸟兽鸣叫。杜甫《登高》:“风急天高猿啸哀。”④通“叱”。大声喝叫。《礼记·内则》:“男子入内,不啸不指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