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满意*香嚼蕊,有浊酒、微吟相继。”诗句出处:《玉漏迟》;是元朝诗人许有壬的作品。
雪晴天似水。风清月白,萧然三子。天巧难名,镂玉锼冰无此。却是同心异种,解敛聚、山林高致。谁不喜。花中隐德,人间真味。邂逅粲者相逢,似琼佩霓旌,九霄飞坠。移入铜瓶,付与野人凭几。满意*香嚼蕊,有浊酒、微吟相继。休唤起。明日此觥重洗。
|
【注释】:
满意:
①称心,如意。《论衡·佚文》:“奏记长吏,文成可观,读之~~,百不能一。”②决意,打定主意。《战国策·齐策》:“君~~杀之乎?”③满以为。范成大《发合江数里寄杨商卿诸公》:“临分~~说离愁,草草无言只泪流。”意:
①心意;意图。《公羊传·隐公三年》:“此非先君之意也。”贾思勰《齐民要术序》:“蔡伦立意造纸。”又意思。刘勰《文心雕龙·镕裁》:“善删者字去而意留。”②怀疑。《列子 ·说符》:“人有亡铁(fū夫)者,意其邻之子。”(亡:丢失。铁:斧子。)③意料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。”[意者]想来大概是……。《庄子·天运》:“意者其运转而不能自止邪。”(想来天大概是运转而不会自己停止吧。)④通“抑”。表示选择。相当于现代汉语的“还是”。《墨子·耕柱》:“子之义将匿耶? 意将以告人乎?”(匿:隐藏。)⑤yī(依)。通“噫”。叹词。《庄子·在宥》:“意! 甚矣战,其无愧而不知耻也甚矣!”香:
①气味芳美。与“臭”相对。辛弃疾《西江月》:“稻花香里说丰年。”②香美;香甜。曹松《钟陵寒食日郊外闲游》:“杏子粥香如冷饧(xíng)。”(饧:糖稀。)③香料。李清照《风凰台上忆吹箫》:“香冷金猊,被翻红浪。”④特指用香料制成的细条。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十三回:“早有仆妇送上两束香来。张老上了香,磕了头。”⑤对人和事物的美称。李嘉祐《广陵送林宰》:“清政过前哲,香名达至尊。”(前哲:前贤。至尊:天子。)⑥指与女性有关的事物。也代指少女。李清照《永遇乐》:“来相召,香车宝马,谢他酒朋诗侣。”嚼:
(一)①咀嚼。杜甫《哀江头》:“白马嚼啮黄金勒。”引申为品味;玩赏。张衡《西京赋》:“嚼清商而却转。”②饮尽。《史记·游侠列传》:“与人饮,使之嚼。”《后汉书·五行志一》:“嚼复嚼者,京都饮酒相强之辞也。”(二)jiáo ①用牙磨碎食物。《淮南子·说林》:“嚼而无味者,弗能内(nà)于喉。”(内:同“纳”。)又指咬,含。《北齐书·徐之才传》:“又以小史好嚼笔,故尝执管就元文遥口曰:‘借君齿。’其不逊如此。”(小史:侍童。元文遥:北齐人,曾历事文襄四主。)②品味;玩味。沈义父《乐府指迷·赋词初填熟腔》:“久久自熟。便觉拗者少,全在推敲吟嚼之功也。”有:
(一)①与“无”相对。1. 表示占有、具有、领有。《论语·公冶长》:“陈文子有马十乘(shèng)。”(乘:四匹。)诸葛亮《草庐对》:“孙权据有江东。”2.表示存在。曹丕《杂诗》:“西北有浮云,亭亭如车盖。”3. 表示发生。《三国志·蜀书·诸葛亮传》:“天下有变,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、洛。”②丰收。储光羲《观竞渡》:“能令秋大有,鼓吹远相催。”③表示不定指。跟“某”相近。李白《菩萨蛮》:“暝色入高楼,有人楼上愁。”④助词。1. 多用于朝代名称的前面。《诗经·大雅·文王》:“有周不显,帝命不时。”2. 用于形容词前面。《诗经·郑风·女曰鸡鸣》:“明星有烂。”(烂:灿烂。) (二)yòu 通“又”。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。《论语·为政》:“吾十有五而志于学。”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三十有七年,亲巡天下。”浊:
①浑浊,与“清”相对。《诗经·邶风·谷风》:“泾以渭浊,湜(shí)湜其沚。”(泾、渭:二水名,在陕西省,二水会合后泾水因渭水而混浊。湜湜:水清的样子。沚:水中小洲。)②污浊。贾谊《吊屈原赋》:“所贵圣之神德兮,远浊世而自臧。”(臧:通“藏”,隐藏。)《楚辞·渔父》:“举世皆浊而我独清。”③声音低沉粗重。《晋书·谢安传》:“有鼻疾,故其音浊。”浊酒:
浓酒。范仲淹《渔家傲》:“~~一杯家万里,燕然未勒归无计。”微:
①隐蔽;藏匿。《左传·哀公十六年》:“白公奔山而缢(yì),其徒微之。”(缢:吊死。徒:部下。)②暗中;秘密地。《史记·张仪列传》:“使人微随张仪。”③微小。《吕氏春秋·荡兵》:“有巨有微而已矣。”④轻微。《庄子·养生主》:“动刀甚微。”⑤精妙;深奥。《晋书·葛洪传》:“析理入微。”⑥衰败;衰微。《战国策·赵策三》:“周贫且微。”《后汉书·逸民传论》:“汉室中微。”(中:中途。)⑦出身或地位低下;卑贱。《史记· 高祖本纪》:“大王起微细。”⑧不是;没有。《史记·张丞相列传》:“(吕后)见周昌,为跪谢曰:‘微君,太子几废。’”⑨副词。1. 稍微;略微。欧阳修《卖油翁》:“见其发矢十中八九,但微颔之。”2.表示否定。相当于“不”。《颜氏家训·序致》:“虽读礼传,微爱属(zhǔ)文。”(属文:作文。)⑩古国名。1.殷代诸侯微子的封地。在今山西省潞城县东北。2. 殷、周时西南夷诸国之一。在今四川省巴县。吟:
①声调抑扬地咏诵。《庄子·德充符》:“依树而吟。”②叹息。《战国策·楚策一》:“昼吟宵哭。”③啼叫;鸣响。李白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:“熊咆龙吟殷(yǐn)岩泉。”(殷:如雷震响。)④古代诗歌体裁之一。《三国志·蜀书·诸葛亮传》:“亮躬耕陇亩,好为梁父吟。”⑤诗歌。陆游《病起》:“收拾吟笺停酒碗,年来触事动忧端。”⑥通“噤(jìn)”。闭口。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虽有舜禹之智,吟而不言,不如瘖(yīn)聋之指麾也。”(瘖:哑。指麾:指挥。)⑦口吃;说话不清。《后汉书·梁冀传》:“口吟舌言。”相:
(一)①互相;相互。《左传·隐公元年》:“不及黄泉,无相见也。”②递相;一方对另一方有所动作。《吕氏春秋·疑似》:“为高葆祷于璐,置鼓其上,远近相闻。”③质地;实质。刘峻《辩命论》:“昔之玉质金相,英髦秀达,皆摈斥于当年,韫(yùn)奇才而莫用。”(髦:俊杰。韫:藏。)[相对]相向。元稹《与李十二夜饮》:“寒夜灯前赖酒壶,与君相对兴(xìng)犹孤。”(二)xiàng ①察看;仔细看。《诗经·大雅·公刘》:“相其阴阳,观其流泉。”②占视。迷信者看外形而断定人与事的吉凶祸福。《荀子·非相》:“相人之形状颜色,而知其吉凶妖祥。”③相貌;形貌。《荀子·非相》:“形相虽善而心术恶。”④辅佐;扶助。《论语·季氏》:“今由与求也,相夫子。”⑤官名。1. 辅佐君主掌管国事的最高官吏。《史记·魏世家》:“家贫则思良妻,国乱则思贤相。”2.汉代另指诸侯国的实际执政者,地位相当于郡太守。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:“永和初,出为河间相。”又使为相。《续资治通鉴长编·宋仁宗至和二年》:“帝新相文彦博、富弼,意甚自得。”⑥司仪赞礼者。《淮南子·主术》:“口能言而行人称辞,足能行而相者先导。”(行人:古时的外交官。)⑦选择。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五本第四折:“自古相女配夫,新状元花生满路。”继:
①接续;继续。《史记·吴王濞列传》:“夜以继日,三十余年矣。”《韩非子·和氏》:“泪尽而继之以血。”《论语·尧曰》:“兴灭国,继绝世。”②承受;继承。《荀子· 儒效》:“工匠之子,莫不继事。”《战国策·赵策四》:“赵主之子孙侯者,其继有在者乎?”③增益;接济。《墨子· 非命上》:“绝长继短。”《论语·雍也》:“君子周急不继富。”(周:接济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