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可诗词网

这个世界除了苟且,
还有诗和远方!

鬓影青青,办功名多少。

“鬓影青青,办功名多少。”诗句出处:《月城春/四犯翦梅花》;是宋朝诗人卢祖皋的作品。

五云腾晓。望凝香画戟,恍然蓬岛。玉露冰壶,照神仙风表。诗书坐啸。唤淮楚、满城春好。雨谷催耕,风帘戏鼓,家家欢笑。南湖细吟未了。看金莲夜直,丹凤飞诏。鬓影青青,办功名多少。持杯满釂。听千里、载歌难老。试问尊前,蟠桃次第,红芳犹小。

【注释】:

鬓:

脸两旁靠近耳朵的头发。贺知章《回乡偶书》:“少小离家老大回,乡音无改鬓毛衰(cuī)。”(衰:疏落。)

青:

①深绿色。刘禹锡《陋室铭》:“草色入簾青。”②蓝色。《荀子·劝学》:“青,取之于蓝而青于蓝。”③黑色。《尚书·禹贡》:“厥土青黎。”④青色的东西。《汉书·成帝纪》:“青绿,民所常服。”⑤青州,古州名。先秦为九州之一。在今山东境内。

青青:

①茂盛。《诗·卫风·淇奥》:“瞻彼淇奥,绿竹~~。”②黑发。《宋书·谢灵运传》:“陆展染鬓发,欲以媚侧室。~~不解久,星星行复出。”

青:

①深绿色。刘禹锡《陋室铭》:“草色入簾青。”②蓝色。《荀子·劝学》:“青,取之于蓝而青于蓝。”③黑色。《尚书·禹贡》:“厥土青黎。”④青色的东西。《汉书·成帝纪》:“青绿,民所常服。”⑤青州,古州名。先秦为九州之一。在今山东境内。

办:

①办理;料理。班固《汉书·项籍传》:“某时某丧,使公主某事,不能办,以故不任公。”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每吴中有大徭役及丧,项梁尝为主办。”②购置;备置。杜甫《拨闷》:“已办青钱防顾直,当令美味入吾唇。”③具备;具有。《晋书·石崇传》:“为客作豆粥,咄嗟(duō jiē)便办。”(咄嗟:仓促,很快的意思。)④创设;经办。徐珂《清稗类钞·冯婉贞》:“是年谢庄办团,以三保勇而多艺,推为长。”

功:

①功劳;业绩。《战国策·赵策四》:“不及今令有功于国。”②成就;功效。《庄子· 天运》:“劳而无功。”《晋书·谢安传》:“妙算有遗,良图不果,降龄何促,功败垂成。”(降龄:上天给予的寿龄。垂成:将成。)嵇康《养生论》:“田种一也,至于树养不同,则功收相悬。”③工作。《吕氏春秋·仲春》:“无作大事,以妨农功。”④功能。《荀子·天论》:“以全其天功。”⑤工程。葛洪《抱朴子·外篇·崇教》:“民力竭于功役,储蓄靡于不急,起土山以准嵩霍,决渠水以象九河。”(靡:浪费。嵩霍:二山名,被称为中岳与南岳。)⑥精善;坚固;精良。《管子·七法》:“有蓄积,则久而不匮;器械功,则伐而不费。”⑦通“攻”。治理。《水经注·巨洋水》:“中有古坛,参差相对,后人微加功饰,以为嬉游之处。”⑧丧服通称。《礼记·服问》:“绖服之绖,服其功衰。”

功名:

①功绩,名声。《后汉书·光武帝纪》:“今不同心胆共举~~,反欲守妻子财物邪?” ②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。《儒林外史》回二:“~~大事,总以文章为主。”

名:

①名字;名称。《孟子·尽心下》:“讳名不讳姓,姓所同也,名所独也。”(讳:避讳。)②取名;命名。《战国策·魏策三》:“宋人有学者,三年反而名其母。”③名号;名分。《左传·成公二年》:“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。”《论语·子路》:“名不正则言不顺。”④名声;声誉。卓尔堪《明遗民诗序》:“死事者名垂青史,固无论已。”(死事:效忠国事而死。垂:留传。固:本来。无论:不用说。)⑤著称;闻名。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:“五百年必有王者兴,其间必有名世者。”陆游《书愤》:“《出师》一表真名世,千载谁堪伯仲间?”(《出师》:指诸葛亮的《出师表》。伯仲间:可以相提并论。)⑥古代名家的简称。名家以正名辨义为主,战国百家之一。⑦说出;陈述。林嗣环《口技》:“人有百口,口有百舌,不能名出一处也。”⑧占有。《论衡·骨相》:“不名一钱。”⑨大的;重要的。《庄子·天下》:“名山三百,支川三千,小者无数。”⑩文字。《仪礼·聘礼》:“百名以上书于策。”

多:

①数量大,与“少”相对。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:“得道者多助,失道者寡助。”(得道:指得治国之道,即行仁政。寡:少。)王维《相思》:“愿君多采撷。”②胜过;超过。汤显祖《紫箫记·巧探》:“想他才似相如,貌多王粲。”(相如:司马相如,汉辞赋家。王粲:汉魏间人,貌美多才。)③称赞;着重。《史记·季布栾布列传》:“诸公皆多季布能摧刚为柔,朱家以此名闻当世。”《史记·魏其武安侯列传》:“士亦以此多之。”④过分的;多余的。《庄子·渔父》:“今子既上无君侯有司之势,而下无大臣职事之官,而擅饬(chì)礼乐,选人伦以化齐民,不泰多事乎?”(饬:整顿。泰:太,过于,过分。)刘劭《人物志·体别》:“夫在多疑。”⑤增多。《荀子·天论》:“因物而多之,孰与骋能而化之?”⑥通“哆”,不正。《法言·吾子》:“中正则雅,多哇则郑。”(哇:淫邪的乐声。)⑦副词。表示限定。约相当于“只”、“仅仅”。朱浮《为幽州牧与彭宠书》:“此犹河滨之民捧土以塞孟津,多见其不知量也。”《论语·子张》:“人虽欲自绝,其何伤于日月乎? 多见其不知量也。”

少:

(一)①数量少。与“多”相对。《左传·哀公二年》:“阳虎曰:‘吾车少。’”②缺少;短少;差欠。《史记·平原君虞卿列传》:“今少一人,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。”③削弱。贾谊《治安策》:“欲天下之治安,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。”④轻视;看轻;小看。《晋书·王济传》:“(济)好以言伤物,侪(chái)类以此少之。”(侪类:同辈。)⑤不多时,表示时间短暂。《庄子·达生》:“少焉,果败而反。”⑥副词。表示程度浅。相当于“稍微”。《战国策·赵策四》:“太后之色少解。” (二)shào ①年幼。与“老”相对。贺知章《回乡偶书二首》之一:“少小离家老大回,乡音无改鬓毛衰(cuī)。”②少年人。《左传·僖公二十八年》:“少长有礼,其可用也。”③排行最末的。《史记·孟尝君列传》:“田婴者,齐威王少子。”


可可诗词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