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可诗词网

这个世界除了苟且,
还有诗和远方!

梦云散,屏山半熏沈水。

“梦云散,屏山半熏沈水。”诗句出处:《花心动》;是宋朝诗人刘镇2的作品。

鸠雨催晴,遍园林、一番绿娇红媚。柳外金衣,花底香须,消得艳阳天气。障泥步锦寻芳路,称来往、纵横珠翠。笑携手,旗亭问酒,更酬春思。还记东山乐事。向歌雪香中,伴春沈醉。粉袖殢人,彩笔题诗,陶写老来风味。夜深银烛明如昼,待归去、看承花睡。梦云散,屏山半熏沈水。

【注释】:

梦:

①[名]睡眠中的幻想。辛弃疾《破阵子·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》:“醉里桃灯看剑,~回吹角连营。”②[动]做梦,梦见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始皇~与海神战。”③[名]比喻幻想。《荀子·解蔽》:“不以~剧乱知。”

云:

①同“云2”。②说。《论语·子罕》:“牢曰:‘子云:吾不试,故艺。’”(牢:人名。试:见用于朝廷。艺:多才艺。)③有。《荀子 ·法行》:“其云益乎?”④代词。如此。《史记·汲郑列传》:“汲、郑亦云,悲夫!”(汲、郑:指汲黯、郑当时二人。)⑤助词。1. 用于句首。《诗经·郑风·风雨》:“既见君子,云胡不喜?”2. 用于句中。《后汉书·陈龟传》:“虽殁(mò)躯体,无所云补。”(殁:死。补:弥补。)⑥语气词。用于句末,表陈述语气。《史记·伯夷列传》:“余登箕山,其上盖有许由冢云。”[云云]通“芸芸”。众多貌。《庄子·在宥》:“万物云云。”

散:

(一)①离散;分散。《周礼·夏官·大司马》:“以九伐之法正邦国:……野荒民散则削之。”(削:削减其土地。)②分发;散发。《尚书·武成》:“散鹿台之财,发巨桥之粟。”王守仁《登泰山》:“阳光散岩壑,秋容淡相辉。”③排遣;抒发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陈思王植传》:“使臣得一散所怀,摅舒蕴积,死不恨矣。”④纷乱。《淮南子·原道》:“不与物散,粹之至也。” (二)sǎn ①没有约束;松散。《荀子·修身》:“庸众驽散,则劫之以师友。”(庸:平庸。劫:劫夺,引申为强制其除去。)《北史·序传》:“子孙散居诸国,或在赵,或在秦。”②闲散。《梁书·忠壮世子方传》:“性爱林泉,特好散逸。”③粉末状药物。《后汉书·方术传下 ·华佗》:“当须刳割者,便饮其麻沸散。”

屏:

(一)①照壁;对着门的小墙。《荀子·大略》:“天子外屏,诸侯内屏。”②屏障。《诗经·小雅·桑扈》:“君子乐胥,万邦之屏。”(胥:语气词。)③屏风。李贺《屏风曲》:“月风吹露屏外寒。” (二)bǐng ①退避。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屏于侧。”②蒙蔽;隐瞒。《左传·昭公二十七年》:“屏王之耳目使不聪明。”(聪:听力好。明:视力好。)③抑止。袁宏道《虚丘记》:“一夫登场,四座屏息。”(息:呼吸。)④排除;除去。《申鉴·政体》:“致治之术,先屏四患。”

半:

①事物的二分之一;一半。《庄子·天下》:“一尺之捶(chuí),日取其半,万世不竭。”(捶:通“棰”。短木棍。竭:尽。)《世说新语·任诞》:“又进一豚(tún),食半余半。”(进:进献。豚:小猪。)②一部分;不完全。杜甫《赠花卿》:“锦城丝管日纷纷,半入江风半入云。”方干《送孙百篇游天台》:“更有仙花与灵鸟,恐君多半未知名。”③中间。姚鼐《登泰山记》:“半山居雾若带然。”

熏:

①用火烟熏。《诗经· 豳风·七月》:“穹室熏鼠。”②火烟。陶弘景《许长史旧馆坛碑》:“兰缸烈耀,金炉扬熏。”③气味侵袭。鲍照《苦热行》:“鄣气昼熏体。”④黄昏。后作“曛”。《后汉书 · 文苑传 · 赵壹》:“(羊)陟遂与言谈,至熏夕,极欢而去。”⑤暖热。白居易《首夏南池独酌》:“熏风自南至,吹我池上林。”

沈:

汁;含有某种物质的液体。《左传·哀公三年》:“无备而官办者,犹拾沈也。”(官办:由公家采取措施。)

水。:

“水。”诗句出处:《一七令·叹水别白二十二》;是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作品。 水。至清,尽美。从一勺,至千里。利人利物,时行时止。道性净皆然,交情淡如此。君游金谷堤上,我在石渠署里。两心相忆似流波,潺湲日夜无穷已。


可可诗词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