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可诗词网

这个世界除了苟且,
还有诗和远方!

弧矢四方男子事,争奈灰心也久。

“弧矢四方男子事,争奈灰心也久。”诗句出处:《贺新郎》;是宋朝诗人李曾伯的作品。

老作星沙守。问今年、平头六十,翁还知否。暑葛霜砧都历遍,还著回旋舞袖。奚所用、皤然一叟。欲觅金丹驻颜色,纵铁鞋、踏破终无有。空自诧,不龟手。西风又近中秋候。记相将、桂华开未,月儿圆又。弧矢四方男子事,争奈灰心也久。何以报、国恩深厚。了却宫痴归去好,有竹窗、蓬户生涯旧。姑一笑,付杯酒。

【注释】:

弧:

①木弓。即不附着骨角的弓。《左传·昭公十二年》:“唯是桃弧棘矢。”(棘:枣木。)②邪曲;违戾。《楚辞·七谏·谬谏》:“邪说饰而多曲兮,正法弧而不公。”③星名,即弧矢。在天狼星东南。杜牧《奉和白相公》:“应须日驭西巡狩,不假星弧北射狼。”

弧矢:

弓箭。《易·系辞》:“~~之利,以威天下。”

矢:

①箭。《左传·成公二年》:“自始合,而矢贯余手及肘。”②古人投壶用的筹码。《礼记·投壶》:“投壶之礼,主人奉矢。”③直;正直。《尚书·盘庚上》:“出矢言。”④陈列。《左传·隐公五年》:“公矢鱼于棠。”⑤发誓。《诗经·鄘风·柏舟》:“之死矢靡它。”(之:至。靡它:无二心。)⑥通“屎”。粪便。《庄子·人间世》:“夫爱马者,以筐盛矢。”

四:

①基数,四。《左传·隐公三年》:“骄奢淫泆(yì),所自邪也。四者之来,宠禄过也。”(淫:嗜欲过度。泆:放纵。)②序数,第四。《左传·襄公二十六年》:“臣之位在四。”《资治通鉴·唐宪宗元和十二年》:“四鼓,愬至城下,无一人知者。”(愬:李愬,邓州节度使,此次袭破蔡州,擒叛军首领吴元济。)③工尺谱记音符号之一。《宋史·乐志十七》:“大吕、太簇用四字。”④通“驷”。四匹马驾一辆车。《韩非子·爱臣》:“是故不得四从,不载奇兵。”

方:

(一)①并列。《庄子·山木》:“方舟而济于河。”也指竹木编成的筏子。《诗经·周南·汉广》:“江之永矣,不可方思。”②方圆。表面积。《资治通鉴·汉献帝建安十三年》:“(孙权)割据江东,地方数千里。”③正方;方形。与圆相对。《周礼·考工记·舆人》:“圜者中规,方者中矩。”④方向;方位。《墨子·公输》:“北方有侮臣者,愿借子杀之。”⑤方面。《楚辞·九辩》:“心怵惕而震荡兮,何所忧之多方?”(怵惕:戒惧。)⑥正直。《新语·慎微》:“然后忠良方直之人,则得容于世而施于政。”⑦地区;区域。黄宗羲《柳敬亭传》:“且五方土音,乡俗好尚,习见习闻。”⑧指地。古人以为天圆地方,故称地为方。《淮南子·本经》:“戴圆履方。”⑨方法;办法。《荀子·大略》:“博学而无方。”⑩药方;处方。《后汉书·华佗传》:“精于方药。”(11)道理。《荀子·君道》:“尚贤使能,则民知方。”(尚:尊崇。)(12)比拟;比方。《汉书·卫青霍去病传赞》:“票(piāo)骑亦方此意,为将如此。”(票骑:指霍去病。)(13)副词。1.正在。《汉书·高帝纪》:“沛公、项羽方攻陈留。”2. 刚刚。方苞《左忠毅公逸事》:“庑下一生伏案卧,方成草。”3. 就要。《资治通鉴·汉献帝建安十三年》:“今治水军八十万众,方与将军会猎于吴。”(治:训练。会猎:一同打猎,是交战的婉辞。)(14)介词。正当。《庄子·养生主》:“方此之时,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。” (二)páng [方羊]徘徊。《左传·哀公十七年》:“如鱼窥尾,衡流而方羊。”

男:

①男性的。《诗经·小雅·斯干》:“乃生男子。”又男人。《荀子·富国》:“男女之合,夫妇之分。”②儿子。杜甫《石壕吏》:“一男附书至,二男新战死。”③古代五等爵位的最后一等。《礼记·王制》:“王者之制禄爵,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,凡五等。”④“男服”(古代王畿以外的“九服”或“五服”之一)的简称。《尚书·康诰》:“侯、甸、男、邦、采、卫。”

子:

①孩子,兼指男女。《诗经·豳风· 七月》:“同我妇子,馌彼南亩。”(馌yè:送饭。南亩:指田地。)②儿子或女儿。《战国策·赵策四》:“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?”此指儿子。《韩非子·说林上》:“卫人嫁其子。”此指女儿。③人的通称,或指男;或指女。《诗经·邶风·匏有苦叶》:“招招舟子,人涉印否?”(涉:过河。印āng:我。)《周南·桃夭》:“之子于归,宜其室家。”(之:此。归:出嫁。)④尊称,多指男子。《诗经·卫风·氓》:“匪我愆期,子无良媒。”(匪:非。愆qiān:错,误。)⑤动物的卵或幼小的动物。《诗经·小雅·小宛》:“螟岭有子,蜾蠃负之。”(螟蛉mínglíng:一种吃禾心的害虫。蜾蠃guǒluǒ:细腰蜂。)《后汉书·班超传》:“不入虎穴,不得虎子。”⑥植物的果实或种子。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雅量》:“树在道边而多子,此必苦李。”李绅《悯农》之一:“春种一粒粟,秋收万颗子。”⑦古代五等爵位的第四等。《礼记·王制》:“王者之制禄爵: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凡五等。”⑧地支的第一位,常与天干相配以纪日、纪年。《春秋 · 桓公十八年》:“夏四月丙子,公薨于齐。”韩愈《息国夫人墓志铭》:“元和七年甲子,日南至,以疾卒。”(元和:唐宪宗年号。日南至:指夏至。)又指十二时辰之一,即子时,自夜十一时至次日晨一时。⑨利息。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:“子贷金钱千贯。”

事:

①职位;职务;官职。《左传·庄公十四年》:“吾皆许之上大夫之事。”②职业。《史记·樊郦滕灌列传》:“舞阳侯樊哙(kuài)者,沛人也,以屠狗为事。”(沛:江苏沛县。)③事情。《论语·子路》:“言不顺则事不成。”④变故;意外事故。《史记·刺客列传》:“秦有荆轲之事。”苏轼《徐州上皇帝书》:“今臣于无事之时,屡以盗贼为言……不然,事至而图之,则已晚矣。”(图:谋。)⑤实行;从事;做。《论语·颜渊》:“回虽不敏,请事斯语矣。”⑥侍奉;服事。《左传·隐公元年》:“欲与大叔,巨请事之 ”⑦从师求学。《史记·老子韩非列传》:“[非]与李斯俱事荀卿,斯自以为不如非。”⑧量词。用于器物或衣服,相当于“件”。白居易《张常侍池凉夜闲宴赠诸公》:“管弦三两事。”

争:

(一)①争夺。《韩非子·说林下》:“争肥饶之地。”《史记·伍子胥列传》:“两女子争桑相攻。”②竞争。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:“左右争欲击之。”③争辩;辩论。《战国策·赵策三》:“鄂侯争之急,辨之疾。”④相差。杜荀鹤《自遣》:“百年身后一丘土,贫富高低争几多?”⑤怎么;怎。多用于古诗词曲中。白居易《题峡中石上》:“诚知老去风情少,见此争无一句诗!”(二)zhèng 通“诤”。规劝。《后汉书·王充传》:“以数谏争不合,去。”(以:因为。)

争奈:

怎奈,无奈。卢仝《守岁》:“当垆一榼酒,~~两年何?”

奈:

①处置;对待。常与“何”连用,表示怎么处置、怎么对待。林觉民《与妻书》:“则较死为苦也,将奈之何?”有时也单用。《淮南子·兵略训》:“唯无形者无可奈也。”②无奈;怎奈。表示转折。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一本第二折:“小生特谒长老,奈路途奔驰,无以相馈。”

灰:

①物质燃烧后残留的粉状物。灰烬。《礼记·月令》:“(仲夏之月)令民毋艾(yì)蓝以染,毋烧灰。”(艾:通“刈”。割。蓝:蓼蓝,可做染料。)苏轼《念奴娇·赤壁怀古》:“樯橹灰飞烟灭。”②把……烧成灰。《抱朴子·释滞》:“不灰之木,不热之火。”③尘土。葛洪《神仙传·玉子》:“命尽气绝则死,位为王侯,金玉如山,何益于灰土乎?”陆机《挽歌》之二:“昔为七尺躯,今成灰与尘。”④介于黑白之间的一种颜色。黄遵宪《潮州行》:“扶床面色灰,谬言不畏惧。”⑤沮丧;消沉。《聊斋志异·成仙》:“成自经讼系,世情尽灰。”

心:

①心脏。《淮南子·原道》:“心者,五脏之主也。”②通常指思维器官和思想、感情等。《孟子·告子上》:“心之官则思。”《国语·周语上》:“夫民虑之于心,而宣之于口。”③挂怀;关心。唐顺之《与吕沃洲巡按书》:“两公者,一日居乎其位,一日心乎其民者也。”(乎:于。)④中央;中心。刘禹锡《洞庭秋月行》:“洞庭湖月生湖心。”⑤星宿名。二十八宿之一。《吕氏春秋·季夏》:“季夏之月,日在柳,昏心中,旦尾中。”[心腹]1.要害之处。《三国志·蜀书·庞统法正传》:“而敌家数道并进,已入心腹。”2. 亲信的人。

也:

①语气词。用在句末。1. 表示判断或肯定。《庄子·逍遥游》:“《齐谐》者,志怪者也。”2.表示疑问或反问。《论语·为政》:“子张问:‘十世可知也?’”②助词。用在句中,表示停顿以引起下文。《论语·雍也》:“人不堪其忧,回也不改其乐。”(回:颜回。)③副词。庾信《镜赋》:“不能片时藏匣里,暂出园中也自随。”

久:

①时间长。《庄子·德充符》:“久与贤人处则无过。”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:“怅恨久之。”《论语·述而》:“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。”②久留。《左传·文公十二年》:“秦不能久,请深垒固军以待之。”③久战。《商君书·战法》:“攻不若者勿与战,食不若者勿与久。”


可可诗词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