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且渊明径,子猷舫,仲宣楼。”诗句出处:《行香子》;是宋朝诗人葛胜仲的作品。
风物飕飕。木落沧洲。渐老人、不奈悲秋。羁怀都在,鬓上眉头。似休文瘦,文通恨,子山愁。庭梧影薄,篱菊香浮。强招寻、聊命朋俦。穷通皆梦,今古如流。且渊明径,子猷舫,仲宣楼。
|
【注释】:
且:
(一)①副词。1. 姑且;暂且。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韩信谢曰:‘先生且休矣! 我将念之。’”(休:止。念:思考。)2. 将要;将近。《列子·汤问》:“北山愚公者,年且九十。”②连词。1.表示并列,相当于“而且”、“并且”。《论语·述而》:“不义而富且贵,于我如浮云。”2.[既……且……]相当于“又……又……”。《孙子兵法·谋攻》:“三军且惑且疑。”3. [且……且……]表示相承,相当于“一边……一边……”。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上且怒且喜。”4.表示递进,相当于“况且”、“尚且”。《三国志·蜀书·诸葛亮传》:“且北方之人,不习水战。”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兽相食,且人恶(wù)之。”(恶:憎恶。)(二)jū 语气词。《诗经·郑风·出其东门》:“匪我思且。”渊:
①打漩的水。《列子·黄帝》:“鲵(ní)旋之潘为渊,止水之潘为渊,流水之潘为渊。”(鲵:鲸鱼。潘:通“蟠”。盘曲。)②深水;深潭。《诗经·小雅·小旻》:“如临深渊。”③深。文徵明《跋倪元镇二帖》:“二父(fǔ)皆先宋遗老,抱渊宏大才,高不仕之节。”(父:对老年男子的敬称。高:崇尚。)[渊薮sǒu]1.人或物聚集之所。《后汉书·梁冀传》:“宛为大都,士之渊薮。”又为聚集。恽敬《与姚秋农》:“中州人文渊薮。”2.形容深广。《汉荆州刺史度尚碑》:“智含渊薮,仁隆春暖。”3.渊源。王安石《赠陈君景初》:“堂堂颍川士,察脉极渊薮。”明:
①明亮;光明。《诗经·郑风·女曰鸡鸣》:“子兴视夜,明星有烂。”②照亮。王安石《游褒禅山记》:“火尚足以明也。”③明显;明白。《战国策·齐策一》:“则秦不能害齐,亦已明矣。”④公开。《战国策·赵策四》:“太后明谓左右。”又显露。柳宗元《小石潭记》:“明灭可见。”⑤说明;表明。张溥《五人墓碑记》:“亦以明死生之大。”⑥贤明;英明。诸葛亮《前出师表》:“恐托付不效,以伤先帝之明。”⑦聪明;智慧。《老子》:“知人者智,自知者明。”韩愈《师说》:“小学而大遗,吾未见其明也。”(遗:放弃。)⑧视力;眼力。又视力好。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明足以察秋毫之末。”⑨白天。张煌言《拟古》之二:“晦明本如毂(gǔ),日日相推移。”(晦:黑夜。毂:车轮的中心。)⑩旧指阳世间。颜延之《和谢监灵运一首》:“人神幽明绝。”(幽:指阴间。绝:指时乱不得祭祀。)(11)次(日或年)。彭端淑《为学一首示子侄》:“越明年,贫者自南海还,以告富者。”(南海:指浙江佛教胜地普陀山。)(12)朝代名。朱元璋建于公元1368年,1661年为清王朝所代替。[明堂]古代天子举行朝会、祭祀、庆赏等大典的地方。古乐府《木兰诗》:“归来见天子,天子坐明堂。”[明器]即“冥器”。古代殉葬用的器物。石德玉《曲江池》第二折:“今日有个大人家出殡,摆设明器,好生齐整。”(大人家:大户人家。)径:
①小路。《论语·雍也》:“行不由径。”《老子》第五十三章:“大道甚夷,而民好径。”(夷:平坦。)泛指路。《列子·说符》:“譬之出不由门,行不从径也。”《江雪》:“万径人踪灭。”②方法;途径。白居易《题赠定光上人》:“得径入大道。”③往;直往。《楚辞·招魂》:“川谷径复。”(复:返。)柳宗元《小石城山记》:“自西山道口径北,逾黄茅岭而下。”④途经;经过。《吕氏春秋·召娄》:“西家之潦,径其宫而不止。”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:“牵牛径人田,田主夺之牛。”(之:指牛主。)⑤直捷;简捷。《论衡· 自纪》:“或径或迂,或屈或舒。”(迂:绕远。)⑥圆周直径的省称。《核舟记》:“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,能以径寸之木,为宫室、器皿、人物。”《三国志·魏书·苏则传》:“郭煌献径寸大珠。”又指长度。苏轼《竹枝歌》:“海滨长鲸径千尺。”⑦副词。一直;直接。《后汉书·来歙传》:“径至洛阳。”子:
①孩子,兼指男女。《诗经·豳风· 七月》:“同我妇子,馌彼南亩。”(馌yè:送饭。南亩:指田地。)②儿子或女儿。《战国策·赵策四》:“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?”此指儿子。《韩非子·说林上》:“卫人嫁其子。”此指女儿。③人的通称,或指男;或指女。《诗经·邶风·匏有苦叶》:“招招舟子,人涉印否?”(涉:过河。印āng:我。)《周南·桃夭》:“之子于归,宜其室家。”(之:此。归:出嫁。)④尊称,多指男子。《诗经·卫风·氓》:“匪我愆期,子无良媒。”(匪:非。愆qiān:错,误。)⑤动物的卵或幼小的动物。《诗经·小雅·小宛》:“螟岭有子,蜾蠃负之。”(螟蛉mínglíng:一种吃禾心的害虫。蜾蠃guǒluǒ:细腰蜂。)《后汉书·班超传》:“不入虎穴,不得虎子。”⑥植物的果实或种子。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雅量》:“树在道边而多子,此必苦李。”李绅《悯农》之一:“春种一粒粟,秋收万颗子。”⑦古代五等爵位的第四等。《礼记·王制》:“王者之制禄爵: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凡五等。”⑧地支的第一位,常与天干相配以纪日、纪年。《春秋 · 桓公十八年》:“夏四月丙子,公薨于齐。”韩愈《息国夫人墓志铭》:“元和七年甲子,日南至,以疾卒。”(元和:唐宪宗年号。日南至:指夏至。)又指十二时辰之一,即子时,自夜十一时至次日晨一时。⑨利息。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:“子贷金钱千贯。”猷:
①谋略;计谋。《尚书·君陈》:“尔有嘉谋嘉猷,则入告尔后于内。”(后:君主。)李东阳《寿太子太保吏部尚书王公九十诗》序:“盖齿之尊者,闻见广而猷虑熟。”②道;法则。《诗经·小雅·巧言》:“秩秩大猷。”(莫:通“谟”。谋划。)仲:
①排行第二的。《诗经·小雅·何人斯》:“伯氏吹埙,仲氏吹箎。”②位居第二的。钱起《过鸣皋隐者》:“仲月霁春雨,香风生药田。”(霁:放晴。)宣:
①周遍;普通。《诗经·大雅·公刘》:“既顺乃宣,而无永叹。”②宣扬;显明。《汉书·元帝纪》:“宣明教化,以亲百姓。”③通;疏通。《左传·昭公元年》:“宣汾洮,障大泽。”(汾、洮:二水名。障:阻挡。)④发泄;发散。嵇康《声无哀乐论》:“歌以叙志,舞以宣情。”⑤公开。仲长统《昌言·理乱》:“君臣宣淫。”⑥君主的诏谕。《三图志·吴书·吴主传》:“特下燕国,奉宣诏恩。”楼:
①两层或两层以上的房屋。杜甫《登岳阳楼》:“昔闻洞庭水,今上岳阳楼。”②设在高处的建筑,多用作瞭望。《左传·宣公十五年》:“登诸楼车,使呼宋而告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