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可诗词网

这个世界除了苟且,
还有诗和远方!

金炉承道诀,玉牒启玄机。

“金炉承道诀,玉牒启玄机。”诗句出处:《道家四首奉敕撰》;是唐朝诗人张说的作品。

金坛启曙闱,真气肃微微。落月衔仙窦,初霞拂羽衣。
香随龙节下,云逐凤箫飞。暂住蓬莱戏,千年始一归。
窈窕流精观,深沉紫翠庭。金奁调上药,宝案读仙经。
作赋看神雨,乘槎辨客星。只应谢人俗,轻举托云輧。
金炉承道诀,玉牒启玄机。云逐笙歌度,星流宫殿飞。
乘风嬉浩荡,窥月弄光辉。唯有三山鹤,应同千载归。
道记开中箓,真官表上清。焚香三鸟至,炼药九仙成。
天上灵书下,空中妙伎迎。迎来出烟雾,渺渺戏蓬瀛。

【注释】:

金:

①金属的通称。《荀子·劝学》:“锲而舍之,朽木不折;锲而不舍,金石可镂。”《周礼·秋官·职金》:“入其金锡于为兵器之府。”(为:制作。)②金黄色。《岳阳楼记》:“浮光跃金。”《阿房宫赋》:“金块珠砾,弃掷迤逦,秦人视之,亦不甚惜。”③钱财;钱。《史记·陈丞相世家》:“臣闻(陈)平受诸将金,金多者得善处,金少者得恶处。”④金属制的乐器或兵器。《礼记·乐记》:“金石丝竹,乐之器也。”《淮南子·说山》:“砥石不利,而可以利金。”(利金:磨利刀剑。)⑤古代八音之一。《周礼·春官·大师》:“皆播之以八言,金、石、土、革、丝、木、匏、竹。”⑥古代计算货币的单位。以一镒(二十四两)为一金,或以一斤为一金。《史记·燕召公世家》:“子之因遗(wèi)苏代百金。”(子之:人名。遗:赠与。)《五人墓碑记》:“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,买五人之脰而函之。”(脰dòu:颈项;头胪。)《狱中杂记》:“富者赂数百金。”⑦比喻坚固。《过秦论》:“始皇之心,自以为关中之地,金城千里。”⑧五行之一。《尚书·洪范》:“五行:一曰水,二曰火,三曰木,四曰金,五曰土。”⑨朝代名(公元1115—1234年)。女真族完颜部首领阿骨打所建。

炉:

①供做饭、冶炼、取暖等用的盛火器具。《韩非子·内储说下》:“奉炽炉,炭火尽赤红。”②通“”。古代酒店前放酒器的土台子。《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》:“买一酒舍酤(gǔ)酒,而令文君当炉。”(酤:卖酒。当炉:坐在樑前卖酒。)也指酒店。《后汉书·方术传·左慈》:“行视诸炉,悉亡其酒脯矣。”

承:

①捧着;托着。《左传·成公十六年》:“使行人执榼(kè)承饮。”(榼:酒器。)范晔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:“下有蟾蜍,张口承之。”②奉;敬奉。《魏书·杨播传》:“承候安否。”(候:问候。)《新唐书·百官志二》:“四夷朝见,则承诏劳问。”(四夷:四方部族。诏:皇帝的诏令。劳:慰劳。)③受;接受。《左传·僖公十五年》:“苟列定矣,敢不承命?”④敬词。蒙;蒙受。《儒林外史》第四回:“极承老先生厚爱。”⑤承担;担负。方苞《狱中杂记》:“其乡人有杀人者,因代承之。”⑥继承;继续。司马光《训俭示康》:“吾本寒家,世以清白相承。”《后汉书·班彪传》:“汉承秦制,改立郡县。”陆机《梁甫吟》:“四运循环转,寒暑自相承。”(四运:四季。)⑦通“乘”。趁着。《荀子·王制》:“伺强大之间,承强大之敝。”(伺:观察。间:缝隙。敝:指衰败。)⑧通“丞”。辅助。《左传·哀公十八年》:“使帅师而行,请承。”[承乏]在任官吏常用的谦辞。言所任职位一时无适当人选,暂由自己充数。潘岳《秋兴赋》:“摄官承乏,猥厕朝列。”[承风]1.接受教化。班固《汉书·王莽传》:“于是小大乡和,承风从化。”2.言迎合上官的意图。《后汉书·庞参传》:“参名忠直,数为左右所陷毁,以所举用忤帝旨,司隶承风案之。”

道:

(一)①道路。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:“会天大雨,道不通。”②水流通行的途径。《左传·昭公十三年》:“秋,晋侯会吴子于良,水道不可,吴子辞,乃还。”(会:约会。良:地名。)③取道。文天祥《指南录后序》:“道海安、如皋,凡三百里。”④方法;途径。《论语·里仁》:“富与贵,是人之所欲也;不以其道得之,不处也。”⑤技艺。《论语·子张》:“虽小道,必有可观者焉。”⑥宇宙万物的本原。《周易·系辞上》:“一阴一阳之谓道。”⑦规律;道理。《荀子·天论》:“循道而不贰,则天不能祸。”(循:遵照。贰:不专一。)⑧政治主张或思想学说。《论语·里仁》:“吾道一以贯之哉。”⑨好的政治局面。《论语·季氏》:“天下有道,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。”⑩道德;道义。徐阶《送司封仲芳杨子赴留都》:“古道日沦替,群谀纷追随。”(沦:沦亡。替:衰落。谀:阿谀,奉承。)(11)道家。上古思想流派之一。(12)指道术。孙光宪《北梦琐言》卷十二:“子若学道,即有仙分。”(13)行政区划名。1. 唐初分天下为十道,开元二十一年增至十五道。2. 清代和民国初年曾在省以下设若干分守道。(14)说;讲述。《盐铁论·遵道》:“饰虚言以乱实,道古以害今。”(15)量词。用于命令、题目等。《新唐书·选举志》:“进士试诗、赋及时务策五道。”(二)dǎo ①同“導”。1.疏通。《左传·襄公三十一年》:“大决所犯,伤人必多,吾不克救也。不如小决使道。”(决:河流决口。克:能。)2. 引导。《汉书·张骞传》:“唯王使人道送我。”②治理。《论语·为政》:“道之以政,齐之以刑,民免而无耻。”(政:政令。齐:整顿。免:免于犯罪。)③介词。从;由。《汉书·淮南王安传》:“诸使者道长安来,为妄妖言。”

诀:

①告别;辞别。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廉颇送至境,与王诀曰。”辛弃疾《祭陈同父文》:“子胡一病,遽与我诀?”(胡:何,为什么。遽:竟,就。)②诀窍;秘诀。王维《送张道士归山》:“别妇留丹诀,驱鸡入白云。”(丹:丹药。)《魏书·释老志》:“大禹闻长生之诀。”③通“决”。自杀。《隋书·薛道衡传》:“帝令自尽,道衡殊不意,未能引诀。”(不意:意外。)

玉:

①一种质细坚硬而有光泽的美石。《尚书·胤(yìn)征》:“火炎昆冈,玉石俱焚。”(胤:古国名。炎:焚烧。)《诗经·小雅·鹤鸣》:“它山之石,可以攻玉。”(攻:制作。)②玉器。《左传·庄公十年》:“牺牲玉帛,弗敢加也。”(牺牲:祭祀用的牛羊猪。加:增加。指虚报。)③精美珍贵的。葛洪《抱朴子·外篇·诘鲍》:“崇节俭之清风,肃玉食之明禁。”④洁白美好的。鲍照《舞鹤赋》:“叠霜毛而弄影,振玉羽而临霞。”(羽:羽翼。)⑤相助;培养。《诗经·大雅·民劳》:“王欲玉女,是用大谏。”(用:以。谏:规劝。)

牒:

①古代用来书写的木板。《汉书·路温舒传》:“截以为牒,编用写书。”②簿籍;谱牒。王安石《送江宁彭给事赴阙》诗:“壮志异时开史牒。”《后汉书·质帝纪》:“其高第者上名牒。”③古代官府文书。李商隐《行次西郊作》诗:“夜半军牒来,屯兵万五千。”④行文;发文。谢肇淛《五杂俎·事部二》:“至曲江大会,先牒教坊。”(曲江:在西安市东南,是唐代节日赏游胜地。教坊:唐代掌管女乐的官署。)⑤官府发给的凭证。《新唐书·食货志五》:“诸使捉钱者,给牒免徭役,有罪府县不敢劾治。”(捉钱:唐代官府的高利贷和商业资本管理者,月提供百分之八利息。勘治:审问治罪。)⑥呈文。白居易《得景为县官判事案成后自觉有失请牒追改判》:“先迷后觉,判事虽不三思;苟有必知,牒举明无二过。”(必知:确实明白。二过:犯第二次错误。)⑦诉讼状。孔稚珪《北山移文》:“敲扑喧嚣犯其虑,牒诉倥偬(kǒng zǒng)装其怀。”(敲扑:鞭打罪犯。倥偬:事务急迫。)⑧同“叠”。重叠;折叠。《淮南子·本经》:“积牒旋石。”

启:

①开门;打开。《左传·隐公元年》:“太叔完聚,缮甲兵,具卒乘(shèng),夫人将启之。”(乘:指战车。)②打通;开通。《南史·梁元帝纪》:“凿河津于孟门,百川复启。”(孟门:山名。在今山西吉县西。)③开辟;开拓。《尚书· 武成》:“惟先王建邦启士。”④开始。陆云《南征赋》:“长角哀叫以命旅,金鼓隐訇而启发。”(隐:通“殷”。震动。訇:鼓声。)⑤开导;启发。《论语·述而》:“不愤不启。”⑥招致;引起。陈康祺《郎潜纪闻》卷一:“万一交聘启隙。”(交聘:指外交谈判。)⑦禀告;陈述。《吴子·图国》:“必告于祖庙,启于元龟。”⑧古代的奏疏。《南史·王彧(yù)传》:“上疾笃,遣使送药赐景文死……乃墨启答饬。”(景文:王彧字。饬:通“敕”。皇帝的命令。)⑨萌发;萌芽。《荀子 · 天论》:“繁启蕃长于春夏。”⑩古指立春、立夏。《左传·僖公五年》:“分至启闭,必书云物。”(分:春分、秋分。至:夏至、冬至。闭:立秋、立冬。云物:天象云气。)(11)通“䁈”。 视;看。 《论语· 泰伯》:“曾子有疾,召门弟子曰:‘启予足,启予手!’”(12)通“跽(jì)”。长跪;蹲坐。《南齐书·高帝纪上》:“亿兆夷人,启处靡厝。”

玄:

①幽远。《庄子·天地》:“玄古之君天下,无为也。”(远古君主治理天下,无为而治。)②深奥;玄妙。《老子》第一章:“玄之又玄,众妙之门。”③天;天空。扬雄《甘泉赋》:“惟汉十世,将郊上玄。”④黑红色。《尚书·汤诰》:“敢用玄牡,敢昭告于上天神后。”⑤泛指黑色。《吕氏春秋·孟冬》:“衣墨衣,服儇玉。”

玄机:

神妙的机宜。柳宗元《记鼓赋》:“先圣有作,后王式遵,启~~以求旧,运巧智而攸新。”

机:

①弓弩上发射箭的机关。《吕氏春秋·察微》:“夫弩机差以米则不发。”②机械;机器。《战国策·宋卫策》:“公输般为楚设机,将以攻宋。”(公输般:即鲁班。)《史记·郦生陆贾列传》:“农夫释耒,工女下机。”③要点;关键。《战国策·秦策二》:“计者,事之本也;听者,存亡之机。”(听:听取建议。)④重要事务。《贞观政要·求谏》:“一日万机,一人听断,虽复忧劳,安能尽善?”又重要的。《汉书·霍光传》:“光自后元秉持万机。”⑤机会;时机。《三国志·蜀书·诸葛亮传》:“成败之机,在于今日。”⑥机灵;灵巧多能的人。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:“此子珪璋特达,机警有锋。”


可可诗词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