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可诗词网

这个世界除了苟且,
还有诗和远方!

泛览昏夜目,咏谣畅烦膺。

“泛览昏夜目,咏谣畅烦膺。”诗句出处:《秋堂夕》;是唐朝诗人元稹的作品。

炎凉正回互,金火郁相乘。云雷时交构,川泽方蒸腾。
清风一朝胜,白露忽已凝。草木凡气尽,始见天地澄。
况此秋堂夕,幽怀旷无朋。萧条帘外雨,倏闪案前灯。
书卷满床席,蟏蛸悬复升。啼儿屡哑咽,倦僮时寝兴。
泛览昏夜目,咏谣畅烦膺。况吟获麟章,欲罢久不能。
尧舜事已远,丘道安可胜。蜉蝣不信鹤,蜩鷃肯窥鹏。
当年且不偶,没世何必称。胡为揭闻见,褒贬贻爱憎。
焉用汩其泥,岂在清如冰。非白又非黑,谁能点青蝇。
处世苟无闷,佯狂道非弘。无言被人觉,予亦笑孙登。

【注释】:

泛:

①泛滥,大水漫溢。《汉书·武帝纪》:“(元光三年)河水决濮阳,泛郡十六。”②漂浮;浮游。许浑《南亭偶题》:“鸟惊山果落,龟泛绿萍开。”③肤浅;不深入。叶适《始议一》:“不可以泛辞举,不可以偏说定。”④浮现;透出。陈羽《送友人及第归江东》:“五陵春色泛花枝,心醉花前远别离。”李孝光《环碧斋》:“水泛空青入座来。”⑤广泛;普遍。萧统《〈文选〉序》:“历观文囿,泛览辞林。”⑥弹奏(琴瑟)。吕温《衡州送李十一兵曹赴浙东》:“慷慨视别剑,凄清泛离琴。”

泛览:

①广泛阅读。萧统《文选序》:“历观文囿,~~辞林。”②随处游览。欧阳修《与谢舍人》:“~~水竹,登临高明。”

览:

①观察;考察。《楚辞·离骚》:“览余初其犹未悔。”(初:初心。)②阅读。曹丕《与吴质书》:“间者历览诸子之文,对之抆泪。”(抆:擦。)③看;眺望。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:“览物之情,得无异乎?”④同“揽”。1.采纳。《战国策·齐策一》:“大王览其说,而不察其至实。”2. 拿着。《后汉书·文苑传·祢衡》:“衡览笔而作,文无加点。”3.摘取。李白《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》:“欲上青天览明月。”

昏:

①天刚黑的时候;黄昏。《左传·哀公二十三年》:“昏而受命。”《诗经·陈风· 东门之杨》:“昏以为期”。②结婚。后作“婚”。《诗经·邶风·谷风》:“宴尔新昏,如兄如弟。”《左传·隐公七年》:“郑伯许之,乃成昏。”③昏暗。归有光《项脊轩志》:“日过午已昏。”④糊涂;昏愦。《诗经·小雅·小宛》:“彼昏不知。”《庄子· 天地》:“若愚若昏。”⑤迷乱;昏花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贺邵传》:“偶有逆迕,昏醉之言耳。”⑥通“暋(mǐn)”。勉力。潘岳《藉田赋》:“情欣乐于昏作兮。”

目:

①眼睛。《荀子·劝学》:“目不能两视而明。”②观看;注视。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:“卒中往往语,皆指目陈胜。”③以目示意;递眼色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范增数目项王。”④看法。方孝孺《答王秀才书》:“俾世俗易心改目,以勉其远且大者。”⑤眼力;目光。魏征《述怀》:“既伤千里目,还惊九折魂。”(九折:指道路崎岖。)孟棨《本事诗·崔护》:“彼此目注者久之。”⑥网眼。刘知几《史通·叙事》:“捕高鸟者张其万置(jū),而获之者由于一目。”(置:捕鸟兽的网。)⑦名目;条目。《梁书·殷钧传》:“又受诏料检西省法书古籍,别为品目。”(省:官署名。)元稹《批宰臣请上尊号第二表》:“百吏虽存,官业多旷;万目虽设,纪律未张。”⑧标题。《北史·儒林传上·孙惠蔚》:“惠蔚既入东观,见典籍未周……或文坏字误,谬烂相属,卷目虽多,全定者少。”(东观:指宫中藏书、著书之处。谬烂:错误杂乱。属:连接。)又目录。韩愈《上张仆射书》:“有小吏持院中故事节目十余事来示愈。”⑨头领。《明史·陈金传》:“贼觇(chān)诸要害无守者,乃悉所有赂目兵,乘暮遁去。”(觇:窥视。目兵:兵卒中的小头目。)⑩品评;看待。《世说新语·赏誉》:“世目周侯,嶷如断山。”(11)列;行列。文天祥《指南录后序》:“北驱予并往,而不在使者之目。”[目前]1. 眼前。王鳌《震泽长语·文章》:“《禹贡》叙山水脉络原委,如在目前。”2. 当前;现在。《阅微草堂笔记·滦阳消夏录二》:“许之,则祸在后日;不许,则祸在目前。”

咏:

①声调抑扬顿挫地吟诵;歌唱。《国语·周语下》:“诗以道之,歌以咏之。”(道:表明。)②用诗歌来赞颂或叙述。曹操《步出夏门行·冬十月》:“歌以咏志。”③诗歌。李白《春夜宴从弟从桃花园序》:“不有佳咏,何伸雅怀?”④歌颂。《晋书·乐志上》:“舞象德,歌咏功。”

谣:

①古代唱歌不用乐器伴奏叫谣。《诗经·魏风·园有桃》:“心之忧矣,我歌且谣。”②民间流行的歌谣。李白《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》诗:“好为庐山谣。”③凭空捏造的话。屈原《离骚》:“谣诼谓余以善淫。”

畅:

①畅通;通达。《韩非子·说林上》:“登台四望,三面皆畅。”②舒适;快意。《晋书·刘舆传》:“皆人人欢畅,莫不悦附。”(附:归附。)③旺盛。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:“草木畅茂。”④尽情;尽量。王羲之《兰亭集序》:“亦足以畅叙幽情。”⑤副词。甚;很。董解元《西厢记》卷三:“畅忒昏沉,忒暮古,忒猖狂。”

烦:

①烦躁;烦闷。《素问·调经论》:“血并于上,气并于下,心烦惋善怒。”(惋:叹恨。)②疲乏;疲劳。曹植《洛神赋》:“日既西倾,车殆马烦。”张籍《寄韩愈》:“临溪一盥濯,清去肢体烦。”③敬辞。相烦;麻烦。韩愈《咏灯花》:“更烦将喜事,来报主人公。”④繁多;繁杂。《尚书·说命中》:“礼烦则乱,事神则难。”《史通·表历》:“文尚简要,语恶烦芜。”

膺:

①胸脯。《左传·昭公二十一年》:“华亥搏膺而呼。”(华亥:人名。搏:拍打。)又胸臆;内心。李白《蜀道难》诗:“以手抚膺坐长叹。”②承受;承当。刘知几《史通·疑古》:“坐膺天禄,其事不成。”③系在马胸前的宽带子。《诗经·大雅·韩奕》:“钩膺缕钖(yáng)。”(钩:带钩。缕:雕刻。钖:马额上的装饰。)④抵抗;抗击。《诗经·鲁颂·郣宫》:“戎狄是膺。”[膺臆]胸臆。多指个人的思想或见解。章学诚《文史通义·评沈梅村古文》:“所撰皆直舒膺臆,无枝辞饰句。”(舒:抒发。)[服膺]牢记在胸中;衷心信服。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品藻》:“高情远致,弟子蚤(早)已服膺。”


可可诗词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