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可诗词网

这个世界除了苟且,
还有诗和远方!

始惊知周无小大,力寡多方验斯在。

“始惊知周无小大,力寡多方验斯在。”诗句出处:《游石堂观》;是唐朝诗人萧祜的作品。

西山高高何所如,上有古昔真人居。嵌崖巨石自成室,
其下磅礴含清虚。我来斯邑访遗迹,乃遇沈生耽载籍。
沈生为政哀茕嫠,又能索隐探灵奇。欣然向我话佳境,
与我崎岖到山顶。甘瓜剖绿出寒泉,碧瓯浮花酌春茗。
嚼瓜啜茗身清凉,汗消絺绤如迎霜。胡为空山百草花,
倏尔笾豆肆我旁。始惊知周无小大,力寡多方验斯在。
妙用腾声冠盖间,胜游恣意烟霞外。故碑石像凡几年,
云郁雨霏生绿烟。我知游此多灵仙,缥缈月中飞下天。
天风微微夕露委,松梢飕飕晓声起。凤去空遗箫管音,
星翻寥落银河水。劝君学道此时来,结茅独宿何辽哉。
斋心玄默感灵卫,必见鸾鹤相裴回。我爱崇山双剑北,
峰如人首拄天黑。群仙伛偻势奔走,状若归尊趋有德。
半岩有洞顶有池,出入灵怪潜蛟螭。我去不得昼夜思,
梦游曾信南风吹。南风吹我到林岭,故国不见秦天迥。
山花名药扑地香,月色泉声洞心冷。荫松散发逢异人,
寂寞旷然口不言。道陵公远莫能识,发短耳长谁独存。
司农惊觉忽惆怅,可惜所游俱是妄。蕴怀耿耿谁与言,
直至今来意通形神开,拥传又恨斜阳催。
一丘人境尚堪恋,何况海上金银台。

【注释】:

始:

①开头;指事情的开端。《老子》第六十四章:“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。”②当初。与“今”相对。《论语·公冶长》:“始吾于人也,听其言而信其行。”③首先。与“后”相对。韩愈《赠张童子序》:“始自县考试,定其可举者,然后升于州若府。”(若:或者。)④副词。1.刚刚;方才。《吕氏春秋·别类》:“室之始成也善,其后果败。”白居易《琵琶行》:“千呼万唤始出来,犹抱琵琶半遮面。”2.曾(céng)。与“未”连用。《淮南子·俶真》:“有有者,有无者,有未始有有无者。”

惊:

①马受到突然刺激而受惊。《史记·袁盎晁错列传》:“如有马惊车败,陛下纵自轻,奈高庙、太后何?”《左传·襄公二十八年》:“庆氏之马善惊,士皆释甲束马。”(善:容易。束马:将马绊住以免惊跳奔逸。)②恐惧。《韩非子·说林下》:“人见蛇则惊骇。”③惊动;震动。《庄子· 达生》:“今汝饰知以惊愚,修身以明污。”《长恨歌》:“渔阳鼙鼓动地来,惊破《霓裳羽衣曲》。”张说《岳州守岁》:“爆竹好惊眠。”④奇怪;惊异。陶潜《桃花源记》:“见渔人,乃大惊,问所从来。”⑤使吃惊。《春望》:“感时花溅泪,恨别鸟惊心。”⑥气势大而猛。《念奴娇·赤壁怀古》:“乱石穿空,惊涛拍岸,卷起千堆雪。”⑦通“警”。警戒。《墨子·号令》:“卒有惊事,中军疾击鼓者三。”

知:

①知道。《论语·为政》:“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,是知也。”王充《论衡·知实》:“不学自知,不问自晓,古今行事,未之有也。”(未之有也:没有这样的事。)②知觉;感觉。范缜《神灭论》:“手等有痛痒之知。”③见解;知识。《商君书·更法》:“有独知之虑者。”(虑:思虑。)④知识。《列子· 汤问》:“两小儿笑曰:‘孰为汝多知乎?’”(孰:谁。为:通“谓”,说。)⑤了解。《史记·管晏列传》:“知我者鲍子也。”(鲍子:鲍叔牙。)⑥交好;相亲。司马迁《报任安书》:“绝宾客之知。”⑦知己;知心的人。鲍照《咏双燕》:“悲歌辞旧爱,衔泪觅新知。”(衔泪:噙着泪。觅:找寻。)⑧主持。《左传·襄公二十六年》:“子产其将知政矣。”

周:

①周遍;遍及。《国语·齐语》:“服牛轺马,以周四方。”(轺:轻便马车。一说“驾”。)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亲巡天下,周览远方。”②周密。《孙子·谋攻》:“辅周则国必强,辅隙则国必弱。”③合。《韩非子·五蠹》:“是以天下之众,其谈言者务为辨,而不周于用。”④完备;周全。《左传·文公三年》:“君子是以知秦穆之为君也,举人之周也,与人主壹也。”(壹:专一。)⑤周济;救济。贾思勰《齐民要术序》:“周人之急。”⑥周围;圆圈。杨炯《浑天赋》:“周三径一,远近乖于辰极。”(周三径一:圆周与直径之比。辰极:北极星。)⑦环绕;循环。《汉书·礼乐志》:“周而复始。”⑧指一定循环的时段。古指一年。《宋书·谢灵运传》:“在郡一周,称疾去职。”(称疾:推说有病。)⑨朝代名。1.公元前十一世纪武王灭纣建立的王朝。又分为西周和东周。至公元前256年为秦所灭。2. 南北朝时宇文觉代西魏建立的王朝。史称北周(公元557—581年)。3. 唐武后称帝,改国号为周,止于中宗复位(公元690—705年)。4.五代时郭威代后汉称帝,改国号为周,史称后周(公元951—960年)。[周旋]1.运转。《国语·越语下》:“蚤晏无失,以顺天道,周旋无究。”(蚤:通“早”。无究:无穷。)2. 盘绕。王子一《误入桃源》第二折:“山环水绕天台洞,势周旋,形曲折。”3. 交往应酬。曹操《与荀彧伤郭嘉书》:“郭奉孝年不满四十,相与周旋十一年,险阻艰难皆共罹(lí)之。”(奉孝:郭嘉字。罹:遭受。)4.与敌人较量。苏轼《和子由苦寒见寄》:“何时逐汝去? 与虏试周旋?”(逐:随。虏:对敌人的蔑称。)

无:

①没有。跟“有”相对。陆游《游山西村》:“山重水复疑无路。”②副词。表示否定,相当于“不”。《商君书·农战》:“民以此为教,则粟焉得无少,而兵焉得弱也?”③连词。表示条件,相当于“无论”、“不论”。《诗经·鲁颂·沣水》:“不小不大,从公于迈。”④通“毋”。不要。《古诗源·箜篌引》:“公无渡河,公竟渡河。堕河而死,当奈公何!”⑤非;不是。《管子·形势》:“则国非其国,而民无其民也。”⑥语气词。用于疑问句末,表示疑问,相当于“否”。白居易《问刘十九》:“晚来天欲雪,能饮一杯无?”

小:

①微小;细小。与“大”相对。《庄子·逍遥游》:“此小大之辩也。”②低;低微。古乐府《陌上桑》:“十五府小史,二十朝大夫。”(府:太守官府。小史:小吏。朝:朝廷。)③狭小;狭隘。④轻视。《左传·桓公四年》:“秦师侵芮,败焉,小之也。”⑤年幼。《晋书·郗鉴传》:“时兄子(郗)迈、外甥周翼并小,常携之就食。”也指年幼的人。李白《长干行》:“同居长干里,两小无嫌猜。”(嫌猜:嫌疑。)又指排行最末的。古乐府《木兰诗》:“小弟闻姊来,磨刀霍霍向猪羊。”(霍霍:磨刀声。)⑥稍微;略微。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“今病小愈。”⑦旧时特指妾。⑧谦词。1. 指与自己有关的事物。2. 自称。《左传·隐公元年》:“小小有母,皆尝小小之食矣。”⑨表示时间短暂。杨万里《夏夜追凉》:“开门小立月明中。”⑩副词。表示程度浅。相当于“稍微”。《后汉书 ·应劭传》:“制御小缓,则陆掠残害。”(制御:统治。陆掠:掳掠。)[小人]1. 平民。《论语·颜渊》:“君子之德风,小人之德草。”2. 指没有道德修养的人。《尚书·大禹谟》:“君子在野,小人在位。”3.自称的谦词。

大:

(一)①与“小”相对。刘邦《大风歌》:“大风起兮云飞扬。”《战国策·燕策二》:“燕赵久相支,以弊大众,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。”②特指粗,形容条状物横剖面大。《后汉书·光武帝纪上》:“时有长人巨无霸,长一丈,大十围。”③扩大;光大。《荀子·成相》:“卑其志意,大其园囿,高其台。”《陈书·周弘正传》:“庶改浇竞之俗,以大吴国之风。”④程度深;声势大。晁错《削藩策》:“昔高帝初定天下,昆弟少,诸子弱,大封同姓。”⑤夸张;夸大。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:“萧何曰:‘刘季固多大言,少成事。’”⑥尊贵的;重要的。《论语·颜渊》:“出门如敬大宾。”⑦尊崇;推重。《荀子·天论》:“大天而思之,孰若物畜而制之?”《汉书·王吉传》:“《春秋》所以大一统者,六合同风,九州共贯也。”⑧敬词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吕蒙传》裴松之注引《江表传》:“(鲁)肃抚蒙背曰:‘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。至于今者,学识英博,非复吴下阿蒙。’”⑨排行第一;辈分较长。古乐府《孤儿行》:“大兄言办饭,大嫂言视马。”⑩加在“父”“母”之前,用以称呼祖父、祖母。《史记·留侯世家》:“韩破,良家童三百人,弟死不葬,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,为韩报仇,以大父、父五世相韩故。”归有光《项脊轩志》:“一日,大母过余曰:‘吾儿久不见若影,何竟日默默在此,大类女郎也?’”(11)表示超过。《战国策·秦策》:“亦无大大王。”(12)不详细,不准确。《新书·数宁》:“故圣之起,大以五百为纪。”(五百:指五百年。)(13)副词。很;极。《史记·张丞相列传(附申屠嘉)》:“(邓)通小臣,戏殿上,大不敬,当斩。”[大夫]古代官职名。殷周时期,官分卿、大夫、士三级。秦汉时期,中央要职有御史大夫、谏大夫、光禄大夫、中大夫等。唐宋存御史大夫、谏议大夫等。清代称高级文职阶官为大夫,并非实职(武官则称将军)。[大王]对帝王的尊称。《战国策·秦策一》:“以大王之贤,士民之众,车骑之用,兵法之教,可以并诸侯,吞天下,称帝而治。”(教:习。)[大方]专家内行。王士禛《池北偶谈·谈艺二·闺秀画》:“三百年中,大方名笔,可与颉颃者不过二三而已。”(颉颃:相抗衡。) (二)dài 通“待”。要;打算。关汉卿《拜月亭》第三折:“安排香桌儿去,我大烧炷夜香咱。”[大夫]对医生的尊称。宋代医官设有大夫、郎、医效等。见洪迈《容斋三笔》卷十六。(三)tài ①同“太”。《左传·襄公二十四年》:“大上有立德,其次有立功,其次有立言。”(大上:德行最高者。)后一般写作“太”。②同“泰”。安泰;太平。《荀子·富国》:“故儒术诚行,则天下大而富,使而功。”(使:行使,使用。功:成功,获得好结果。)

力:

①力气,力量。《孟子·告子下》:“有人于此,力不能胜一匹雏,则为无力人矣。”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吾力足以举百钧。”②能力;才能。《论语·季氏》:“陈力就列,不能者止。”元结《上〈时议三篇〉表》:“百姓劳苦,力用不足。”③权力;势力;威力。贾谊《新书·藩疆》:“欲天下之治安,天子之无忧,莫如众建诸侯而少其力;力小则易使以义。”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“以力服人者,非心服也。”④功劳。《礼记· 夏官·司勋》:“治功曰力,战功曰多。”⑤功效。《左传·昭公十一年》:“且譬之于天,其有五材,而将用之,力尽而敝之。”(五材: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。)⑥劳役;力役。《孟子·尽心下》:“有布缕之征,粟米之征,力役之征。”《国语·鲁语下》:“任力以夫,而议其老幼。”也指役使。范仲淹《张公神道碑》:“公请增长堤二百里,旁锢巨石为十闼,以疏其横流,舍(shè)役伍于堤上,不力一民,而日广月高。”(闼:门,指闸。舍:止宿。)⑦努力;尽力;竭力。《后汉书· 桓帝纪》:“自忠贤力争,屡折奸锋,虽愿依斟流彘亦不可得已。”(斟:夏太康被羿逐所居处;彘:周厉王流放处。)杜甫《往在》:“冗官各复业,土著还力农。”《吕氏春秋·上农》:“若民不力田,墨乃家畜。”(墨:通“没”。没收。)⑧甚;厉害。《汉书·汲黯传》:“今病力,不能任郡事。”

寡:

①少;缺少。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:“得道者多助,失道者寡助。”②丧失配偶。本来男女丧偶都叫寡,后多指妇女丧夫。《左传· 襄公二十七年》:“齐崔杼生成及强而寡,娶郭姜,生明。”(崔杼:齐大夫。成、强、明:崔杼之子。)此指夫丧妻。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:“老而无夫曰寡。”此指妻无夫。③王侯的谦称。《老子》第三十九章:“是以王侯自谓孤、寡、不谷。”

多:

①数量大,与“少”相对。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:“得道者多助,失道者寡助。”(得道:指得治国之道,即行仁政。寡:少。)王维《相思》:“愿君多采撷。”②胜过;超过。汤显祖《紫箫记·巧探》:“想他才似相如,貌多王粲。”(相如:司马相如,汉辞赋家。王粲:汉魏间人,貌美多才。)③称赞;着重。《史记·季布栾布列传》:“诸公皆多季布能摧刚为柔,朱家以此名闻当世。”《史记·魏其武安侯列传》:“士亦以此多之。”④过分的;多余的。《庄子·渔父》:“今子既上无君侯有司之势,而下无大臣职事之官,而擅饬(chì)礼乐,选人伦以化齐民,不泰多事乎?”(饬:整顿。泰:太,过于,过分。)刘劭《人物志·体别》:“夫在多疑。”⑤增多。《荀子·天论》:“因物而多之,孰与骋能而化之?”⑥通“哆”,不正。《法言·吾子》:“中正则雅,多哇则郑。”(哇:淫邪的乐声。)⑦副词。表示限定。约相当于“只”、“仅仅”。朱浮《为幽州牧与彭宠书》:“此犹河滨之民捧土以塞孟津,多见其不知量也。”《论语·子张》:“人虽欲自绝,其何伤于日月乎? 多见其不知量也。”

方:

(一)①并列。《庄子·山木》:“方舟而济于河。”也指竹木编成的筏子。《诗经·周南·汉广》:“江之永矣,不可方思。”②方圆。表面积。《资治通鉴·汉献帝建安十三年》:“(孙权)割据江东,地方数千里。”③正方;方形。与圆相对。《周礼·考工记·舆人》:“圜者中规,方者中矩。”④方向;方位。《墨子·公输》:“北方有侮臣者,愿借子杀之。”⑤方面。《楚辞·九辩》:“心怵惕而震荡兮,何所忧之多方?”(怵惕:戒惧。)⑥正直。《新语·慎微》:“然后忠良方直之人,则得容于世而施于政。”⑦地区;区域。黄宗羲《柳敬亭传》:“且五方土音,乡俗好尚,习见习闻。”⑧指地。古人以为天圆地方,故称地为方。《淮南子·本经》:“戴圆履方。”⑨方法;办法。《荀子·大略》:“博学而无方。”⑩药方;处方。《后汉书·华佗传》:“精于方药。”(11)道理。《荀子·君道》:“尚贤使能,则民知方。”(尚:尊崇。)(12)比拟;比方。《汉书·卫青霍去病传赞》:“票(piāo)骑亦方此意,为将如此。”(票骑:指霍去病。)(13)副词。1.正在。《汉书·高帝纪》:“沛公、项羽方攻陈留。”2. 刚刚。方苞《左忠毅公逸事》:“庑下一生伏案卧,方成草。”3. 就要。《资治通鉴·汉献帝建安十三年》:“今治水军八十万众,方与将军会猎于吴。”(治:训练。会猎:一同打猎,是交战的婉辞。)(14)介词。正当。《庄子·养生主》:“方此之时,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。” (二)páng [方羊]徘徊。《左传·哀公十七年》:“如鱼窥尾,衡流而方羊。”

验:

①证据;凭证。《史记·晋世家》:“何以为验。”②检验。沈括《梦溪笔谈》卷七:“何以知之?以月盈亏可验也。”③效果。《淮南子·主术》:“验在近而求之远。”④应验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吴主传》:“表说水旱小事,往往有验。”(表:人名。)

斯:

①劈;分开。《诗经·陈风·墓门》:“墓门有棘,斧以斯之。”(棘:酸枣树。)②指示代词。《楚辞·渔父》:“何故至于斯。”《孟子·万章上》:“予将以斯道觉斯民也。”③副词。表示承接上文,相当于“乃”、“就”。柳宗元《非国语下》:“受赏者耻,则立功者怠,国斯弱矣。”④助词。相当于“之”、“的”。《诗经·小雅·甫田》:“乃求千斯仓,乃求万斯箱。”⑤语气词。表疑问或感叹。《诗经·豳风·破斧》:“哀我人斯,亦孔之将。”(将:大。)⑥尽;全都。《吕氏春秋·报更》:“斯食之,吾更与女。”[斯须]片刻,一会儿。《礼记·祭义》:“礼乐不可斯须去身。”

在:

①存在;在世。《论语·里仁》:“父母在,不远游,游必有方。”范缜《神灭论》:“岂容形亡而神在。”②表示人或事物的位置或状态。张华《情诗》:“处欢愒(kài)夜促,在戚怨宵长”。(愒:贪。)③处;处所。陶潜《饮酒》之二:“衰荣无定在,彼此共更之。”④在于;取决于。《荀子·劝学》:“驽马十驾,功在不舍。”⑤问候;慰问。《左传·襄公二十六年》:“寡人淹恤在外,二三子使寡人朝夕闻卫国之言,吾子独不在寡人。”(寡人:卫献公自称。淹恤:久遭忧患。吾子:指卫大夫大叔文子。)⑥观察;审察。《尚书 ·舜典》:“在璇玑玉衡,以齐七政。”(璇玑玉衡:玉饰的天体观测仪器。七政:日、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。)⑦介词。引进事情发生的时间、地点、情形、范围等。柳宗元《田家》诗:“迎新在此岁。”《资治通鉴·汉献帝建安十三年》:“将军禽操宜在今日。”(将军:指孙权。操:曹操。)⑧和“所”连用,表示强调,其下多连“不”等。⑨终结。《尚书·吕刑》:“非天不中,惟人在命。”⑩通“才”。仅仅。《汉书·贾谊传》:“长沙乃在二万五千户耳。”


可可诗词网